【K12学习】三年级美术下册《恐龙世界》教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第9课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9课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9课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基本知识: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

2. 恐龙的绘画方法: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恐龙世界的创意表现: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恐龙的基本知识、绘画方法、创意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图片、恐龙模型、绘画工具、教材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恐龙动画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学习绘画方法。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恐龙绘画练习。

4. 创意表现: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恐龙世界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恐龙图画。

2. 家庭作业: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恐龙世界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了恐龙的基本知识,学习了绘画方法,并发挥了创意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世界。

在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恐龙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

三年级美术下册恐龙世界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恐龙世界教案湘教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恐龙世界》教案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恐龙世界》教案湘教版第9课恐龙世界教学目标: 1、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教学难点: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观看恐龙图片。

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3.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

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

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

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二、方法指导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

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

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三、自由表现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

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四、欣赏评述 1.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象等方面的表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 恐龙世界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 恐龙世界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恐龙世界︳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恐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1. 恐龙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

2. 恐龙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恐龙造型的表现。

2. 恐龙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恐龙的图片、模型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恐龙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恐龙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教师示范绘画恐龙,边示范边讲解。

3.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表现恐龙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独立完成一幅恐龙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恐龙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2. 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恐龙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如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让学生对恐龙有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具创意的恐龙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绘画能力,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提高综合素质。

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恐龙世界(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恐龙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恐龙的分类和代表种类。

3. 恐龙与人类的关系。

4. 恐龙的艺术表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恐龙的特征、分类、代表种类及其艺术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恐龙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图片、恐龙模型、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恐龙的特征、分类、代表种类。

(2)分析恐龙与人类的关系。

(3)示范恐龙的艺术表现方法。

3. 学生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恐龙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恐龙世界2. 课题:恐龙的特征、分类、代表种类及其艺术表现方法3. 重点:恐龙的特征、分类、代表种类4. 难点:恐龙的艺术表现方法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恐龙作品,要求线条流畅,色彩丰富。

2. �搜集中关于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恐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学中注重示范,让学生掌握恐龙的艺术表现方法。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课后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本节课通过学习恐龙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恐龙的基本特征、分类、代表种类,并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恐龙的特点。

小学美术《恐龙世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恐龙世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创作一幅恐龙或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

教学目标:1. 知识性目标: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恐龙及其生活环境。

2.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树立热爱保护大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 能力性目标:在对恐龙世界的学习了解与创作表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恐龙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形态特点,学习如何表现恐龙。

教学难点:恐龙不同的造型的表现,生活环境的丰富体现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情境法、观察发现法学生: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恐龙纪录片》片段、PPT 课件(恐龙的资料、图片和情景音乐等)、教师示范作品手工书签、作业纸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录像片段,激趣导入:1. 教师播放《恐龙纪录片》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大家先来看一个短片。

2. 片中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恐龙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

3.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恐龙世界)二、讲授新课,观察了解:1. 出示课件,让老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恐龙。

恐龙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35 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并繁荣于6500 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

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

恐龙在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

古生物学家是通过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化石发现的恐龙。

生活于地球上的恐龙很可能在1000 种以上,但是恐龙时代和我们相距如此遥远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发现的有上百种。

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36 米、重40 吨,而最小的近似鸟(体长30 厘米,重350 克) 。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

2. 观看课件中的恐龙图片,引出问题,学生大胆作答:你都认识哪些恐龙,能简单介绍一下吗?3. 恐龙的种类:a.根据形态划分:蜥臀类:所有的肉食性恐龙、体型庞大的草食性动物鸟臀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肿头龙类b.根据食性划分: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9. 恐龙世界3-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9. 恐龙世界3-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9. 恐龙世界3-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恐龙的外形与图案,在设计中灵活运用图案、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设计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恐龙是地球上的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强化“爱护动物,珍惜自然”的保护意识。

3.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实感受动物的特点和形态,拓展他们的视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愉悦了解生活。

二、教学内容清晰的外形线条与生动的色彩可以让人对一种事物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从认识恐龙形态入手,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特点和形态,再进一步设计出自己的恐龙图案。

1.认识恐龙向学生讲解恐龙的起源、种类以及生活环境;介绍恐龙特长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科学家是如何去研究和还原恐龙形态的。

2.恐龙糖果盒设计要求学生在保持恐龙形态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自己的恐龙糖果盒。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老师可提供以下提示:•恐龙的头部、尾巴、四肢等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形状和特征;•恐龙身上的斑纹、花纹和颜色,也有各有特色;•不同材质的糖果盒,需要搭配不同的恐龙形态。

3.个性化的涂鸦让学生通过涂鸦的方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喜欢的恐龙形态和图案。

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用线条的质感、线宽和线型来表现恐龙的特点和性格,同时在色彩上寻求差异和个性。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让学生事先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收集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以及恐龙与其他动植物的对比图片,了解恐龙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为课堂上涂鸦的开始做铺垫。

2.教学环节(1)认识恐龙1.教师介绍恐龙的特点,同时以图片为依据,为学生展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形态与特点,让学生辨识不同的恐龙品种。

2.让学生欣赏、辨认和描述由科学家重建出来的恐龙模型或复原模型;比较模型与现存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分析其不同的适应环境。

(2)恐龙糖果盒设计1.向学生讲解和展示恐龙糖果盒图片,带给学生相关材料如糖纸和牙签等,展示给学生可以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恐龙糖果盒。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9.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9.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9.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9. 恐龙世界》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恐龙,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绘画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恐龙图片,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线条和简单的图形表现物体。

但部分学生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加强对恐龙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恐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绘画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恐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绘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恐龙图片,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讲授法:讲解线描写生的方法及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恐龙的过程。

4.创作法: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恐龙绘画作品。

5.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恐龙图片、绘画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恐龙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为绘画创作提供素材。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恐龙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线描写生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独立绘制恐龙绘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恐龙绘画作品。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恐龙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恐龙世界》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教材通过介绍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等,让学生了解恐龙世界的多样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恐龙图片,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恐龙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充满好奇,他们对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恐龙玩具、书籍,对恐龙的形象有较高的辨识度。

然而,学生对恐龙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恐龙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恐龙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突破传统恐龙形象的束缚。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恐龙图片,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

3.示范法:教师示范恐龙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4.创意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恐龙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恐龙世界》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

2.绘画材料:水彩笔、彩铅、素描纸等。

3.恐龙图片素材:教材、网络下载等。

4.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外形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恐龙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中的恐龙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恐龙,分析其外形特点,并尝试绘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美术下册《恐龙世界》教案湘教

第9课
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教学难点: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观看恐龙图片。

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3.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

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

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

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二、方法指导
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

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

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三、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

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四、欣赏评述
.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象等方面的表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比较中学生作品与之相比之间的差异。

谈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般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教学难点: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继续完成上一节课的作业
二、集体展示
.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

粘贴时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

1—2张全开大纸。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