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4真题及答案解析
材料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jd4-1

§4-1 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电子透镜的分辨本领受哪些条件的限制?
所谓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能分辨的样品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通常,我们以物镜的分辨本领来定义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确定光学透镜分辨本领d 0的公式为
.
61.0sin 61.00N.A n d λαλ=⋅= 透镜的分辨本领主要取决于照明束波长λ。
电子透镜的分辨本领随加速电压的提高而提高。
透镜的实际分辨本领除了与衍射效应有关以外,还与透镜的像差有关。
对于光学透镜,已经可以采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等办法来矫正像差,使之对分辨本领的影响远远小于衍射效应的影响,但是电子透镜只有会聚透镜,没有发散透镜,所以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能矫正球差的办法。
这样,像差对电子透镜分辨本领的限制就不容忽略了。
像差分球差、像散、畸变等,其中,球差是限制电子透镜分辨本领最主要的因素。
2004真题

二O0四年
1、概念解释
1.1 相起伏和能量起伏
1.2铁素体和铁素体魏氏组织
1.3 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4 包晶、共晶和共析反应
1.5 共晶转变和伪共晶转变
1.6 塑性变形金属的临界变形度和二次再结晶
2、简答下列问题
2.1 说明晶体生长形态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2.2固态金属要发生扩散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2.3在ABC成分三角形中,画出Wa=20%,Wb=15%,其余为A组元的位置。
2.4试用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过程说明金属晶粒越细金属的室温强度越高,塑
性越好的原因。
如果讨论金属材料的高温强度问题,还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上述结论会有哪些变化?
2.5与液态金属结晶相比,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只要特征?
3、已知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10),(111),(100)晶面的晶
面间距,指出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并讨论这个晶面在金属塑性变形中的作用。
4、论述金属结晶过程晶坯尺寸和体系能量变化的关系,并讨论临界晶核和临界
形核功的物理意义。
(15)
5、根据Fe-Fe3C 平衡相图分析WC=3%时铁碳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平衡转变
过程;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析计算室温下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20)
6、现有一批45钢普通车床传动齿轮,其加工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
械加工——高频淬火——回火。
试问,锻后的热处理是什么热处理;并请说明理由和注意事项。
(20)。
2011年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真题821

2011年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考研真题2011年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考研真题是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来的,难免有所疏漏,仅供参考。
1.简述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偏振光进入晶体和非晶态物质后分别产生什么不同的光学现象,偏光显微技术在晶体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2.简述光学显微技术与电子显微技术的异同和原因,如何分别利用这两种分析技术鉴定样品中晶体的同质多晶现象。
3.简述差热分析方法的原理,说明为何在材料热过程中产生基线漂移,在吸放热后基线上移或下移现象。
4.为何差热分析方法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何种热分析方法可进行材料热过程的定量分析,简述材料定量热分析的重要意义。
5.在非晶态(玻璃)物质的制备和析晶研究中,如何利用仪器分析方法研究非晶态物质的玻璃转变温度、析晶温度、析出晶体的尺寸、形貌和晶型?简述光谱分析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6.以布拉格定律为基本原理的材料分析方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主要原理。
7.在透射显微技术中质厚衬度的物理意义。
8.在透射显微技术中9.有一水化一年的硅酸盐水泥,如何测定其中的熟料是否水化完全?10.简述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和几个主要吸收光谱的名称,说明吸收光谱普带产生化学位移的原因,吸收光谱在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11.写出红外光谱的产生条件,通常将红外光谱的特征频率区划分为四个部分,试写出各部分的特征基团名称。
12.任意画出一个质子NMR谱图,指出该谱图能够得出的结构信息,以及影响谱图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3.简述质谱分析的主要原理,举例说明其应用。
14.利用所学物理表征和化学分析的知识,结合所学专业,阐述材料分析中物理表征和化学分析的过程。
(所用表征方法不少于两种)15.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谈谈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何解决材料三要素-成分、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的。
2008年同济大学考博专业课试题-材料研究方法

博士帝国
2008年同济大学考博专业课试题
课目:材料研究方法
所涉及专业:材料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的相关专业
内容
1,介绍 BRAGG方程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电子显微镜分析主要分哪几类,请介绍这几类主要电镜在材
料研究中的特点和原理
3,请描述背散射电子像的成像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4,热分析技术包括哪些类别,分别介绍这些热分析技术在材料
分析中的应用的。
5,核磁共振MNR是如何产生的,介绍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6,IR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原理,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因素。
7,以某一高分子材料为例,结合IR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方面的
分析。
8,结合你自己在材料研究中的经验,谈谈各种材料研究分析方
法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更多资料分享请前往博大交流社区 国内专业考博、博士交流,资料共享社区。
同济大学2013材料研究方法真题

2013年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特征X射线
2.二次电子
3.质后衬度
4.振转光谱
5.基团频率
二.简答题
1.写出Bragg方程,解释其中个参数的物理意义,并说明该方程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阐述SEM图像的衬度原理。
3.写出四种热分析技术名称,以及它们各自主要的应用领域。
4.写出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该表达式举例解释IR基团频率变化规律。
5.请阐述核磁共振谱图中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
6.对未知材料进行剖析的大致步骤。
三.谱图题
1.画出一幅X射线衍射谱示意图,指出峰位表示方法,并说明通过该谱图可以得到材料哪些信息。
2.画出某一元素的波成色散示意图,并说明该图中各峰的物理意义。
3.画出某一材料的DTA曲线,并指出曲线中各个峰或台阶代表的物理意义。
4.画出一幅核磁共振示意谱图,并指出从中能获得哪些材料的信息。
2004级硕士研究生“材料分析方法”试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课程: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性质:学位课;授课时间04 -05 学年第 2 学期 2004 年级专业考生姓名学号考试时间 2005,7,6主考教师: .第1部分:电子显微分析部分一、简答题(共10题,每题3分)1.什么是倒易点阵?其与正点阵之间的关系如何? 具有那些基本性质?画出fcc和bcc晶体对应的倒易点阵,并标出基本矢量a*, b*, c*。
2.设[uvw]是(hkl)的法线,用正、倒空间的变换矩正写出它们之间的指数互换关系。
3.给出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以及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电子衍射发生消光的晶面指数规律。
4.假定需要衍射分析的区域属于未知相,但根据样品的条件可以分析其为可能的几种结构之一,试根据你的理解给出衍射图标定的一般步骤。
5.已知Cu3Au为面心立方结构,可以以有序和无序两种结构存在,请画出其有序和无序结构[001]晶带的电子衍射花样,并标定出其指数。
6.试述用合成电子衍射图法如何确定两相间的取向关系?7.衍射斑点出现拉长或辉纹,或卫星斑点时,反映出样品的那些结构信息。
8.请说明层错的一般衬度特征。
9.什么是双光束衍射?电子衍衬分析时,为什么要求在近似双光束条件下进行?10.完整晶体和不完整晶体运动学理论衍射振幅的表达式为:()φπξπg gzti isz d=-⎰exp 20 (完整晶体)()()⎰⋅--=t zgg dR g i isz i 02exp 2exp ππξπφ (不完整晶体)对于给定的缺陷,R (x,y,z)是确定的,g 是用于成像的操作反射。
请分析:(1)缺陷不可见时的判据;(2)各类型位错衬度消失的一个实际可行的有效判据;(3)如何用不可见判据来确定位错的布氏矢量,并分析其原因?二、分析讨论题(共 4 题,每题5分)1.什么是衍射衬度? 画图说明衍衬成像原理,并说明什么是明场像、暗场像和中心暗场像。
2.请导出电子衍射的基本公式,解释其物理意义,并阐述倒易点阵与电子衍射图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解释为何对称入射(B//[uvw])时,即只有倒易点阵原点在爱瓦尔德球面上,也能得到除中心斑点以外的一系列衍射斑点?3.(1)为什么f.c.c.和b.c.c.结构发生二次衍射时不产生额外的衍射斑点?(2)当两相共存且具有对称取向关系时,其一幅衍射花样中常常出现许多斑点群,这时,可能怀疑其为二次衍射,请问应该如何鉴定其为二次衍射。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7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2007年真题及解析科目一: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考试年份:2007招生专业:材料学研究方向:0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02智能材料03新型建筑材料04生态环境材料05无机功能材料06高分子功能材料07高分子材料改性08生物医用材料09金属功能材料10纳米材料11材料体系分析与建模方法一、真题1.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会产生哪些主要物理信号?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一般收集哪种物理信号?并说明其衬度原理研究材料表面元素分原布状况应收集哪些信息,并收明其衬度理。
2.简述DSC的种类和定量热分析原理,举例说明其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3.请详述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的异同点。
4.请说述电子探针中波谱的原理和应用,并简述波谱与能谱在应用方面的异同。
5.写出布拉格方程,分析物质产生X衍射的充要条件,简述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鉴定过程。
请说明样品制备对物相鉴定的影响。
6.简述特征X射线的产生,性质和应用。
7.简述红外光谱用于分子结构分析的基础,说明其应用。
8.采用何种手段可以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晶。
9.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及共混是高分子材料改的常用手段,如何研究无机填充材料在高聚物基体中的分布情况?如何研究共混物中各相的形态?第 1 页共10 页10.核磁共振谱中不同质子产生不同化学位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化学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核磁共振谱中的信号强度可以提供何种信息?11.请详细描述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并画出碳马氏体和高碳马氏体的组织示意图,解释其区别。
12.举例说明透射电镜在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说明其原理。
13.制备金属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试样时一般采用双喷法制样,请详述其原理。
14.请详述多晶,非晶,纳米晶体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稍微图像中的区别。
15.拟定方案,解决玻璃体内夹杂物的鉴定。
16.采用合适的现代技术表征法分析硅酸盐水泥水化进程,请简要评述你给出的方法。
同济研究方法思考题

第1章思考习题及解答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材料的结构层次有哪些?2.材料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对象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研究方法?3.材料研究方法是如何分类的?如何理解现代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答(pdf)]第2章思考习题及解答1.区分晶体的颜色、多色性及吸收性,为何非均质体矿物晶体具有多色性?2.什么是贝克线?其移动规律如何?有什么作用?3.什么是晶体的糙面、突起、闪突起?决定晶体糙面和突起等级的因素是什么?4.什么叫干涉色?影响晶体干涉色的因素有哪些?5.白云母的三个主折射率为N g=1.588,N m=1.582,N p=1.552,如要制造干涉色为1/4λ(147nm)的试板,在垂直于Ng切面上的切片厚度应为多少?6.平行金红石(四方)(100)晶面取一薄片,在折射率仪中测得C轴方向为2.616,垂直C轴方向为2.832;试绘出其光率体,并写出最大双折射率及其光性正负。
7.平行莫来石(斜方)斜方柱面(110)取一切面测得该晶体最大折射率为1.654,垂直斜方柱面另取一切面(001)面测得其折射率变化在1.644-1.642之间。
已知光轴面//(010),试绘出其光率体并写出最大双折射率、光性符号、光性方位。
[答(pdf)]8.普通辉石为正光性晶体,在正交偏光下其最高干涉色为二级黄(R=880nm),⊥B xa切面具有一级亮灰干涉色(R=210nm),设N g-N m=0.019,求薄片厚度。
[答(pdf)]9.设橄榄石晶体薄片厚度0.03mm,N g=1.689, N m=1.670, N p=1.654,问:垂直B xa切面、垂直B xo切面和平行光轴面切面上的光程差是多少?[答(pdf)]10.如何利用锥光镜鉴定晶体的光性和轴性?11.如何提高光学显微分析的分辨能力?12.阐述光学显微分析用光片制备方法。
13.分析近场光学显微分析的原理及与传统光学显微分析技术的异同。
14.为何近场光学显微镜可突破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第3章思考习题及解答1.X射线的定义、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2004年真题及解析科目一: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真题考试年份:2004招生专业:材料学研究方向:0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02智能材料03新型建筑材料04生态环境材料05无机功能材料06高分子功能材料07高分子材料改性08生物医用材料09金属功能材料10纳米材料11材料体系分析与建模方法1.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那些效应?利用其中那些效应可以进行晶体结构的分析鉴定?如何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鉴定晶态与非晶态?2.画出晶体对X射线衍射的示意图,写出布拉格方程,并说明该方程中各参数的意义。
3.X射线衍射方法在材料研究中有哪些应用?请具体阐述。
4.请阐述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电子信号,并介绍这些电子信号在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各种用途。
5.试讨论加热速度、试样颗粒度、炉内压力和气氛对差热分析结果的影响,为什么说差热分析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6.通常在一张NMR谱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基本信息?并举例说明NMR在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7.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热重分析的精确度?举例说明热重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8.请介绍透射电镜分析时的块状样品表面复型种类和复型方法。
为何电子显微分析可以获得较光学显微分析高得多的分辨。
9.请阐述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比较两种常用的X射线谱仪——波谱仪和能谱仪的特点。
10.如何利用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热膨胀分析来区分无机材料中的脱水分解、氧化、多晶转变、烧结等过程?11.微晶玻璃是一种在玻璃基体中均匀析出所需微晶相的新材料,在微晶玻璃材料研究过程中,需要掌握玻璃转变温度Tg、析晶温度、析出晶体的第 1 页共11 页晶相种类、以及析出晶体尺寸形貌等物性数据。
通过哪些测试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数据?并请介绍在这些测试图谱中获取所需数据的具体过程。
12.有机高分子材料的TEM和SEM的试样有哪些特点。
13.试画出有机高分子材料DSC的特征曲线,并说出相应的焓变峰或转变区的物理化学含义。
14.试推断下图所示二张IR谱图所代表聚合物的类别,并写出解析过程。
第 2 页共11 页二、解析1.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那些效应?利用其中那些效应可以进行晶体结构的分析鉴定?如何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鉴定晶态与非晶态?参考答案:X射线可使一些物质发出可见的荧光,使离子固体发出黄褐色或紫色的光,破坏物质的化学键,促使新键形成,促使物质的合成,引起生物效应,导致新陈代谢发生变化。
但就X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物理作用,可分为X射线散射与吸收。
利用X射线的散射效应可以进行晶体结构的分析鉴定。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鉴定晶态与非晶态观察得到的衍射图谱即可,如被分析材料为晶态,则图谱为明显的衍射峰;若为非晶态,则为“馒头峰”。
试题解析:第 3 页共11 页1)知识点:3.1.5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2)答题思路:叙述基本概念即可,送分题。
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3次,分别为:04,06,07年。
2. 画出晶体对X射线衍射的示意图,写出布拉格方程,并说明该方程中各参数的意义。
参考答案:1.见书71页图3.15 面网“反射”X射线的条件2. 布拉格方程为 2dsinθ=nλ式中 n为整数;θ角称为布拉格角或掠射角,又称半衍射角,λ为入射线波长; d为晶面间距。
试题解析:1)知识点:3.2.2 劳厄方程和布拉格方程2)答题思路:叙述基本概念即可。
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5次,每年都会出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3.X射线衍射方法在材料研究中有哪些应用?请具体阐述。
参考答案:现代材料研究的主X射线实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1)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中的物相组成(2)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用于测定某物相在物质中的含量(3)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用于推断测定晶体的结构试题解析:1)知识点:X射线物相分析2)答题思路:综合性概念知识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3次,分别为:04,06,07年。
4.请阐述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电子信号,并介绍这些电子信号在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各种用途。
参考答案:1.背散射电子2. 二次电子3. 吸收电子4. 透射电子5. 特征X射线6.俄歇电子这些电子信号在材料分析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些电子信号而发明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仪器,其中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常用作扫描电镜的电子源;利用俄歇电子可以制成俄歇电子显微分析仪;利用特征X射线发明了电子探针。
吸收电子和透射电子由于分辨率较差,所以应用较少。
试题解析1)知识点:扫描电镜成像成像的物理信号等内容第 4 页共11 页2)答题思路:综合所学知识点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2次,分别为:04,07年.5.试讨论加热速度、试样颗粒度、炉内压力和气氛对差热分析结果的影响,为什么说差热分析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则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参考答案:答:P2161.升温速度在差热分析中,升温速度的快慢对差热曲线的基线、峰型和温度都明显的影响。
升温越快,更多的反应将发生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峰的高度、峰顶或温差将会变大,因此出现尖锐而狭窄的峰。
同时,不同的升温速度还会明显影响峰顶温度。
2.颗粒的大小会对差热曲线有显著的影响。
对于有气相反应来说都要经过式样颗粒表面进行,因此粒度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另外,又因细粒度装填妨碍了气体扩散,使粒间分压变化,峰型扩张,峰温又要向高温方向移动。
3.压力对反应中体积变化很小的试样影响不大,而对于体积变化明显的试样则影响显著。
对于气氛控制通常有两种形式,静态气氛和动态气氛。
只要控制好气体流量就能获得好的实验结果。
在差热分析中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试样本身的升温速度是非线性的,而且在发生热效应时,试样与参比物及试样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温差,它们之间会进行热传递,降低了热效应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所以DTA仅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而DSC克服这些不足,通过对试样因发生热效应而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的应有的补偿,保持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始终保持相同,无温差、无热传递,使热损失小检测信号大,可进行实现定量分析。
试题解析:1)知识点:5.3.2 差热曲线的影响因素2)答题思路:综合差热曲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2次,分别为:04,07年。
6.通常在一张NMR谱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基本信息?并举例说明NMR在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答:通常,在一张核磁共振图谱上可以获得三方面的信息,即化学位移、耦偶合裂分和积分线。
核磁共振谱在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很广泛,主要有:1.材料的定性鉴别2.化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3. 共聚物组成的测定4.分子结构的测定和聚合反应历程研究试题解析:第 5 页共11 页1知识点:核磁共振谱的分析与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2答题思路:综合两方面信息进行解答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1次,分别为:04年。
7.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热重分析的精确度?举例说明热重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热重分析的特点:热重分析就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获得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其特点是定量性强,能准确地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及变化的速率。
影响因素:1)热重曲线的基线漂移:基线漂移是指试样没有变化而记录曲线却指示出有质量变化的现象,它造成试样失重或增重的假象。
这种漂移主要与加热炉内气体的浮力效应和对流影响、Knudsen力及温度与静电对天平机构等的作用紧密相关。
2)升温速率:升温速率直接影响炉壁与试样、外层试样与内部试样间的传热和温度梯度。
但一般地说升温速率并不影响失重量。
对于单步吸热反应,升温速率慢,起始分解温度和终止温度通常均向低温移动,且反应区间缩小,但失重百分比一般并不改变。
3)炉内气氛。
4)记录纸走纸速度:记录纸走纸速度对热重曲线的清晰度和形状有很大影响。
5)坩埚形式:坩埚的结构及几何形状都会影响热重分析的结果。
6)热电偶位置。
7)试样因素:试样量从两个方面影响热重曲线:a、试样的吸热或放热反应会引起试样温度发生偏差,用量越大,偏差越大;试样用量对逸出气体扩散和传热梯度都有影响,用量大则不利于热扩散和热传递。
b、试样粒度对热传导和气体的扩散同样有较大的影响:试样粒度越细,反应速率越快,将导致热重曲线上的反应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降低,反应区间变窄;粗颗粒的试样反应较慢。
c、试样装填方式对热重曲线的影响,一般地说,装填越紧密,试样颗粒间接触就越好,也就越利于热传导,但不利于气氛气体向试样内的扩散或分解的气体产物的扩散和逸出。
通常试样装填得薄而均匀,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的实验结果。
d、试样的反应热、导热性和比热容对热重曲线也有影响,而且彼此还相互联系。
e、试样的热反应性,历史和前处理、杂质、气体产物性质、生成速率及质量,固体试样对气体有无吸附作用等试样因素也会对热重曲线产生影响。
精度问题:1.减小热重曲线曲线的漂移,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对称加热的方式,从而影响热重基线。
2.降低升温速率。
3.提高气氛压力。
4.选取合理坩埚形式。
5.热电偶位置正确。
应用:可用来研究含水矿物的结构及热反应过程、测定强磁性物质的居里点温度、测定计算反应的反应级数和化学能等。
在测定在玻璃、陶瓷和水泥材料的研究方面也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试题解析:第 6 页共11 页1知识点:热重分析的基本影响因素及应用2答题思路:归纳两方面的内容即可3历年考频:此考点在近五年中共出现1次,分别为:04年。
8.影响红外光谱谱带频率和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红外光谱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1)外部因素。
与试样状态、测定条件、溶剂极性等有关。
(2)内部因素。
A. 电效应,包括(a)诱导效应,某些电负性大的元素的加入,会引起键强变化,导致其振动频率向高频或低频移动;(b)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原来的双键电子云密度降低,振动频率降低;(c)偶极场效应,分子内空间中的电子、键分布会导致键性变化,使振动频率偏移;B. 氢键。
氢键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羰基的键性减弱,振动频率降低。
C. 振动的偶合。
如果两个基团的振动频率相近,其相互作用会使谱带裂分成两个,一个低于正常频率,一个高于正常频率,称振动偶合。
D. 费米共振。
当一振动的倍频与另一振动的基频接近时,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很强的吸收峰或发生裂分,称为费米共振现象。
E. 其他因素。
如立体障碍、环的张力等。
应用:定性分析 1 试样的分离与精制 2. 了解与试样性质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因素 3. 图谱的解析定量分析试题解析:1知识点:6.3.7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