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个性化语言的类型与剖析

合集下载

探索小说中的语言特点

探索小说中的语言特点

探索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过语言来传递故事情节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小说中,语言特点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能够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探索小说中的语言特点,从叙事性、描写性和对话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叙事性是小说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特点。

通过叙事性语言,作者能够将故事情节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读者。

在叙事语言中,常见的特点是篇章的起承转合,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塑造。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叙事性语言巧妙地将贾宝玉的成长过程展现给读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节的推进,使得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贾宝玉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

其次,描写性语言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语言特点。

通过描写性语言,作者能够创造出生动的场景和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景。

描写性语言常常通过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等词汇来实现。

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维克多·雨果运用描写性语言,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街道和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巴黎中世纪的街头巷尾。

最后,对话性语言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语言特点。

通过对话性语言,作者能够展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对话性语言常常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独白来实现。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运用对话性语言,将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争吵、误解和最终的和解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两个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除了叙事性、描写性和对话性语言特点,小说中还常常出现其他独特的语言形式。

例如,一些小说家会运用象征性语言,通过隐喻、比喻和符号等手法来表达深层次的意义。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通过象征性语言,将老人和海洋之间的关系比作人与命运的对抗,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总之,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来传递故事情节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小说中,叙事性、描写性和对话性语言是常见的语言特点,它们能够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小说阅读⑤——“语言”表解

小说阅读⑤——“语言”表解

小说阅读⑤——“语言”表解不适宜采用大篇幅的衬托等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人物语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长中短篇小说通常借助大量的环境、人物的描写,用长篇幅的文字极力渲染以推动故事的发展。

而微型小说局限于其篇幅的短小,有些微型小说作家妙用了人物语言去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俆全庆的小小说《泪流满面》(2008年第十期开始用了刘主任的话“停,停。

”“你怎么没有眼泪?你应该泪流满面,满脸感激之情”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事情要泪流满面的呢?接着主人公李秋萍的话“可我就是没有眼泪”更是把第一个悬念深化了,让读者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原因是什么。

精悍文字,深化故事悬念,这就是微型小说的魅力。

看下去就一切都明朗起来:苦难寡妇李秋萍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正为高额学费发愁的时候,刘主任找上门来说他们公司的唐总愿意捐给她家一万元,资助孩子上学,借机作秀提升唐总和公司的社会知名度。

简单的言语和事件,透视了人世间的虚伪丑陋作秀行径。

其中因为李秋萍没有流下“感激之泪”,使得剧情曲折迂回,“用洋葱熏”、“别愣着,快准备吧。

听清楚没有,拍不好就不给你钱。

”等恐吓方式都用尽了,将虚伪作假的社会现象淋漓尽致透露出来。

然而结果李秋萍对不起,这钱我不要了”的结果又出人意表,柳暗花明,让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审美反差。

这篇微型小说在短小的篇幅内,采用了制造悬念然后解释悬念的写作手法,并且在解释悬念的时候往往一边让故事情节反转,造成读者的阅读审美反差,用微型小说理论家刘海涛先生归纳的专业术语就是“释悬反转”。

而这篇作品最成功最让人叹服的地方也是最为奇妙的地方是人物语言的运用,作者总能适时地运用人物语言解开故事本来设置的悬念,并且很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故事情节的曲线描绘在读者的视野里。

三、人物语言揭示故事的中心内涵简洁的人物语言却显出极大的动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在同一篇微型小说里面人物语言巧妙地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通常在故事的结尾处,人物语言还能起到点睛、柳暗花明的作用,揭示故事的中心内涵。

谈谈小说“特异语言”的分析 分析“特异语言”,探究小说主题

谈谈小说“特异语言”的分析 分析“特异语言”,探究小说主题

谈谈小说“特异语言”的分析分析“特异语言”,探究小说主题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社会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摇篮,从情节整体入手,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挖掘其社会因素是理解小说的主题常用的方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品味“特异语言”,探究主题。

“特异语言”即特别的、不同平常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人物的语言。

一、语言矛盾之处。

<BR>《故乡》第59段,闰土见到“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欢喜”与“凄凉”是矛盾的。

“欢喜”是为什么?——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凄凉”是为什么?——二十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与“我”的境况相比,自惭形秽。

“欢喜”是人之常情,“凄凉”则是社会使他苦,并深刻于他心。

此时他的心情是多么复杂,本能的“欢喜”与社会造就的“凄凉”你争我夺,让闰土很是为难。

联系后来对“我”称“老爷”,可以看出是“凄凉”胜了。

这样,矛盾趋向了和谐。

官、匪、兵、绅、多子,使闰土饱受肉体之苦,而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又使他受尽精神折磨。

他的“凄凉”根源就在于此。

我们不难理解社会对闰土的影响之深,以至于如此细小的地方都得以显现。

<BR>《我的叔叔于勒》,母亲对买牡蛎这件事的表现:内心舍不得花钱,又让买,嘴上还说吃多了会生病。

<BR>我们只有通过分析表面上矛盾的语言,找到矛盾的原因,才会发现矛盾的内部是和谐一致的。

作者叙述语言的矛盾是表达的需要,而作品人物言行的矛盾是人物性格使然,我们可以通过发现矛盾,探究矛盾的原因,进而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二、着意修饰之处。

<BR>《故乡》第二段写景物<BR>71段,“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有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BR>59段,“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BR>68段,“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BR>“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

小说阅读之语言风格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展现故事情节以及传递思想的重要手段。

不同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他们个人的写作风格与艺术风格的体现。

本文将介绍小说阅读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并探讨它们的特点。

1. 描写性语言风格描写性语言风格是指作者通过生动的文字描绘来展现人物形象、环境背景和情感氛围。

这种语言风格常常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细腻思考和独特观察。

例如,一些文学名著中经典的描写性语言风格包括《红楼梦》中的精细描绘,以及《傲慢与偏见》中的生动场景描绘。

2. 叙事性语言风格叙事性语言风格是指作者通过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这种语言风格通常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

例如,很多探险小说、悬疑小说和科幻小说都使用了叙事性语言风格,让读者沉浸在故事的紧张和悬念中。

3. 对话性语言风格对话性语言风格是指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这种语言风格常常使用口语化和真实感的对话,以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和人物的形象塑造。

例如,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和青春文学作品常常运用对话性语言风格,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沟通方式。

4. 诗意语言风格诗意语言风格是指通过运用押韵和韵律等修辞手法来展现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意境。

这种语言风格常常使用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句子,以营造一种诗意的阅读体验。

例如,一些诗歌和抒情小说往往运用了诗意语言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总之,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小说阅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仔细观察并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

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

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小说的语言艺术分析大体上讲小说的语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叙述为特色,另一类以描写为特色。

这两类并没有伯仲之分。

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追求整篇作品的味道,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追求形象的鲜明性。

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叫情节小说,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叫细节小说。

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读起来舒畅,它以语感为先导,吸引读者进入它的艺术世界,这种语感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处处可以感到这种语感的存在,它往往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读、畅快。

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往往以一个接着一个的细节抓读者,它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形象,就是一个又一个鲜明具体的细节,作品就是以细节与细节的内在联系,吸引读者不断地看下去,这里不说读下去;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说读下去,不说看下去。

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的语言可能很简练,如果读的话可能有点涩,但描写的细节很抓人,不得不看下去,它就像看画面艺术一样,只是画面,只是形象,这画面、这形象很吸引人。

如《红楼梦》就是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三国演义》则是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

小说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虽然都是散文化的语言,但它们是不同的。

小说是客观性的语言,作者有什么思想感情,作者并不站出来说,而是让人物、让情节代作者说;而散文则是主观性的语言,作者不站出来说,还不行,作者可以直抒胸意。

当然,不能这么绝对化,但大体上确实是这样。

有些激情澎湃的小说,作者近乎站出来说话了,因为作品的激情是那么得强,使得情感和态度已明明白白的表露了。

就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什么都透出来,就缺开口了。

但是,这还是客观性的语言,因为作者并没有说出口。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说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

小说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

小说语言的表现形式分析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它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表现等多个方面,表现出她的独特魅力。

其中,小说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承载了小说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魅力。

一、表现情感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表现情感和情境的重要手段,在描写情感时,适当运用生动的形容词和描述词语,有助于使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比如,《红楼梦》中的许多描写都是情况生动深刻的,如“脂砚斋拍案而起,怒骂鲍二却是。

”栩栩如生的语言,让读者感同身受。

另外,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小说的语言还能够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使情感更加动人心魄。

例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而小说语言通过描写,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心理矛盾。

二、塑造人物的语言小说中的语言不仅可以表现情感,还能够塑造人物。

一个人物的形象形成,除了其行为和心理外,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小说的语言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突出人物个性和特点,使角色更加鲜明和生动。

例如,莫言的《丰乳肥臀》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王小妮语言的细节,营造了一个逗趣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小妮跟弟弟说话,总用‘打雷劈你个满脸包子’这种比喻语,把她弟弟笑得腰都直不起来。

”此外,小说中的语言还能够通过对话和人物之间的相互配合,表现出复杂和多元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的描写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通过许多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出主人公的家庭、社会和人生经历,使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主人公的问题和困境。

三、揭示文化内涵的语言小说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因此从小说语言中可以看到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小说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包括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

小说语言可以借用古代文言、方言和口语等语言形式,营造出一种特有的语言文化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背后的文化内涵。

小说阅读之语言

小说阅读之语言

语言风格
①舒缓、平实、朴素、清新,一般适用的小说叙述美好、纯朴 的生活故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或故事性不强。如《等待散 场》。 ②明快、热烈、华丽、晓畅,一般适用的小说叙述温馨、感人 或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故事,有一定的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但故事性不强(不设悬念,没有曲折波澜,很少情节氛围的渲 染)。如《荷花淀》。 ③激越、冷峻或沉重、庄重,一般适用的小说叙述紧张、震撼 心灵的故事,有较强的故事性,常有渲染,设置悬念,故事过 程曲折多变。多用于传统小说。如《祝福》 ④幽默、含蓄,或者辛辣、讽刺,一般适用的小说叙述揭露社 会弊端、生活陋习,有一定的故事性,但故事性不强。前者如 《最后的常春藤叶》,后者如《药》。
“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耍骨头”“
迷迷糊糊”等词语来确定答案。
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运用了
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京味儿”),(2
分)如“土混混出身”“耍骨头”“能把人 弄得迷迷糊糊的”就是典型口语。(1分) 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形象(生动、活泼)。 (1分)(评分细则:答出语言特色2分,分析1 分,答出这种语言特色作用1分)
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 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 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 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
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
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 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 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
语言表达艺术的特点

小说语言分析

小说语言分析
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 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 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
2.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 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 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有时是指在特定 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 ,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等。另外,也包括 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小说语言分析
小说的语言要求
表现力
感力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 、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鉴赏小说语言的含义
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
1.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 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 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


1.注意鉴赏人物 语言的个性特色, 以语言分析人物
性格。
2.抓住关键词 去品味语言的
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 运用语言的
风格。

4.修辞、人称 的作用
提问形式
谢 语 言 特 色 的 答 题 规 律
1.小说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2.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3.概括某文中作者小说语言上的特色,并举例说明。
分析小说的语言,还要把语义、语法、修辞分析同艺 术的分析结合起来,把语气运用的技巧同叙述故事、 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等艺术技巧结合起来。
分析叙述语言时要注意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 由此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小说个性化语言的类型与剖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微型小说个性化语言的类型与剖析
浙江省温州中学罗进近
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它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基本特征。

就文体写作而言,小说写作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它需要写作者有高超的虚构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精细的描绘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生的认知背景中,小说,特别是微型小说往往成为了他们喜欢选择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和思想的承载方式在笔者看来,以正确的、科学的写作观去指导学生尝试写作小说,去追求小说语言的个性化,倒不失为一个作文教学的正途。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一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以清醒的语言意识进行小说创
作,比如,鲁迅的语言凝练精警,茅盾的语言流畅细腻,老舍的语言平实幽默,汪曾祺的语言淡雅飘逸,冯骥才的语言诙谐流畅,莫言的语言注重感觉体验,余华的语言融感觉与幻觉、想象与现实于一体,等等,这些著名作家的语言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形成了创作的独特风格,
虽然有人反埘把学生培养成为作家,但是对一些有着写作方面特质或者潜质的学生,我们还是应该加以悉心的呵护和栽培一就应试而言,学生一旦掌握了小说的写作技巧,无异于又多了一件制胜法宝。

这种基于文学创造的作文指导,在实际中还是颇得学生喜欢的。

笔者试着梳理一些微型小说的指导案例,从不同类型的个性化语言角度人手来剖析其中的一些写作特点。

一、冷峻型
这一类习作,往往浸透着现实小说的艺术性,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独特和冷峻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其
源头可以追溯到卡夫卡、伍尔芙、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现代大师的艺术。

文章更多地关注人类的意识、思想和命运等,有着较为自觉的现代意识。

这里试举两个习作例子来说明:
例一习作《我怕》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生在长在最后居住在这个中型城市里的公司职员”。

家庭生活平常,妻子儿女也较为平常。

他感觉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他的心理状态是:“我怕”。

我怕我赶不上公交车。

我怕我的未来真的变成像他们所描绘的那样冰冷残酷。

出门时,我检查了三次公文包、四次门锁。

我有点怕忘带什么会议资料,也有点怕家门没锁好给歹人以可乘之机。

这是一个不能低头也不能抬头的时代,我的颈椎可以承受但我的心却在一点一点腐化。

我怕,我怕我的懦弱无能无法负荷生活的重压。

但我也怕,怕一生都在惊惶与不安
中度过。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把握住这种当代中年人典型的扭曲的心态,文章冷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病态状况和自我救赎的艰难事实。

例二习作《自习课的时间悖论》生动而细致地反映了存在于当前学生之中的一种焦躁和无奈的心理:
你在走廊上吹着风。

教室很陌生,里面的学生都埋首于题海中,没有人招呼你。

但那唯一没人坐的桌子应该是你的位子。

你走过去,看见椅子不知为何翻倒在地上。

你扶起椅子坐好,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

你突然发现手里捏着一个纸团。

纸团因为浸了你的汗而有点异样,但展开后仍是普通的草稿纸,和你面前桌上那叠一样。

旁边有一道莫名其妙的长长墨痕。

你被不安彻底打败,撕下眼前的草稿纸揉成一团,猛地站了起来。

椅子倒
地的声音几乎是和下课铃声同时响起,你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离开了。

你跑到门口,却迎面撞上一张阴沉的脸。

那是来巡视的班主任。

“干什么?我不是说了要留下来多自习一节课吗?”
你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说:“啊,哦,我吹,吹个风。


在文章的叙述中,老师的责问,同学的寂然,习题的诡异,让“你”无所适从,既迷失又彷徨,自学课的时间逐渐成为了一个两难的悖论。

这篇习作消解着关于“学习的意义”和“时间的价值”,代表着当代学生的一种冷峻的生态。

二、空灵型
就词义学而言,空灵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空静而灵活的气息,这是有写作灵气的一种表现。

在微型小说的写作中,我们可以把这种空灵型的文章和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场景等联系起来,从而去发掘萦绕于其中的饶有兴味的语言意蕴。

例一在一个关于“许愿瓶”的故事中,“男人”得到了一个许愿瓶,打开后发现了一张纸条,勾起了他的很多联想和猜疑:
“这是一张怎样的纸……”男人呢喃着打开纸条,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杂乱而无序,有的还被涂黑了,混乱的线条让男人想起了印象派。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这是男人艰难分辨出的第一句话。

“这是济慈的句子吧,不不,或者拜伦,还是约翰?堂恩?记不清啦……”男人的心里翻涌出一种失落和对数字莫名的厌恶“我早已是个统计员啦……”男人对自己说着,感觉又振奋了起来。

“……西格里夫·萨松,我的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句子啊,男人无神的眼睛里猛然跃出了一些光彩,他感觉有些陶醉,—可我的心里只有猛虎呢,”他看了看房门,觉得那门蓦地打开了,他走进去,里面坐着他的妻子,整个屋子都是冰冷的,他的全身也是冰冷的,他
走过曾经放书的房间,感觉听到灰尘正徐徐贴到他的那些书上,又或者那些书早已不在?他记不清了,“自从我做了统计员……”男人无法再振作起来。

他的心底的悲哀如蜘蛛般忽地蠕动起来,仿佛要开始织一张大网了。

[1] [2] 下一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