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汇编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1、概述急诊科绿色通道是一项专门为重症患者提供的救治服务,主要针对危重患者,在其他患者排队等候的情况下,可以更快地获得医师的救治。
此外,急诊科绿色通道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快速、高效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2、适用范围该管理制度适用于急诊科内的所有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因疾病、事故等突发状况导致病情危急的患者。
3、开通条件(1)危重患者:身体濒临危险、需要立即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或生命危险的患者,例如心脏骤停、休克、中毒、严重创伤、呼吸困难等。
(2)紧急患者:病情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例如产妇难产、突发性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
4、操作流程(1)患者进入急诊科后,需先进行初步评估;(2)评估后符合开通绿色通道的条件,医护人员会将患者转送至绿色通道,进行相应急救治疗;(3)患者在绿色通道接受治疗后,如果病情无法缓解,则需回到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5、管理要求(1)急诊科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提供绿色通道服务;(2)为了保证急诊科绿色通道的效果,医院需要统一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向患者进行宣传;(3)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绿色通道的人员和物资进行配备或调整,以满足患者的需求;(4)急诊科应当对绿色通道的患者进行特别关注,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照顾。
6、后续跟踪(1)绿色通道患者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后续跟踪观察,以确保病情稳定;(2)对于因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未能及时救治或诊断不明导致患者损失的情况,医院需要及时进行赔偿或处理。
7、总结急诊科绿色通道是医务人员救助危重患者和紧急患者的重要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快速、专业的医疗救治。
在使用绿色通道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管理制度

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提高医院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流程第三条绿色通道服务对象1.临床表现明显急救的患者;2.年龄小于1岁或大于65岁的患者;3.高热、高血压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4.孕妇及产科急诊患者;5.伴有严重创伤、出血、呼吸困难、昏迷、心梗、中风、气胸等危重病症的患者。
第四条绿色通道服务流程和特点1.快速响应:接到病情紧急患者后赶忙通知急诊科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准备处理;2.优先评估: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初步评估,确定处理优先级,尽快进行治疗;3.快速诊断:依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尽快明确诊断;4.协同合作:急诊科与其他科室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治疗;5.急救措施: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为患者供应必需的抢救和治疗;6.信息记录:对接收的绿色通道患者的信息进行认真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三章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管理要求第五条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管理职责1.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的工作,并对急诊科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2.急诊科护士长负责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绿色通道服务的工作,并监督护理质量;3.急诊科医生负责对绿色通道患者进行初步评估、诊断和治疗,并协调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和支持。
第六条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管理措施1.成立绿色通道服务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2.订立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的认真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服务流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3.供应必需的急救设备和药物,并保证设备和药物的有效性和完整性;4.开展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和技术水平;5.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对急诊科绿色通道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改进工作。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适用范围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包括多发伤、复合伤)、急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伤病员。
3、无家属陪同且需紧急救治的患者。
4、其他符合急危重症标准的患者。
二、绿色通道的启动流程1、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分诊护士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评估,对于符合绿色通道适用范围的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医生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紧急诊治,并下达相关的医嘱和检查申请。
3、护士立即执行医嘱,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等,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
4、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手术室等)做好准备,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
三、人员职责1、急诊科医生(1)负责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及时下达医嘱,组织抢救工作。
(3)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
2、急诊科护士(1)快速响应医生的指令,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3)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和转运。
3、分诊护士(1)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准确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通道条件。
(2)引导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并做好相关登记工作。
4、相关科室人员(1)接到急诊科的通知后,应迅速做好准备,优先为绿色通道患者提供服务。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急诊科。
四、医疗服务保障1、优先检查(1)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应优先为绿色通道患者进行检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查结果。
(2)对于需要紧急进行的检查项目,如床边心电图、床边超声等,应立即安排人员进行。
2、优先治疗(1)手术室、介入室等治疗科室应优先安排绿色通道患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2)确保治疗所需的设备、药品和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3、欠费救治对于无法及时缴纳医疗费用的绿色通道患者,应先进行救治,不得因费用问题延误治疗。
五、记录与报告1、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救治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措施、检查结果等。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模版(二篇)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工作,提高急诊抢救和处理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对瞬时生命危险和严重致残的患者,提供快速、高效、优质、安全的急诊医疗服务的通道。
第三条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范围包括急诊科、急诊留观区、急诊手术室等急诊相关部门和区域。
第四条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本制度,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
第五条患者将自愿申请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医生有权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接纳申请。
第六条医院应当通过加强交流与沟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快速诊断和救治技术手段等措施,提高急诊绿色通道的工作效率。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七条急诊医师应当全程负责绿色通道患者的抢救和处理工作,及时判断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第八条急诊科医师应当高度重视绿色通道工作,做好绿色通道患者的急救处理工作,并及时协调其他相关科室的支持和协助。
第九条急诊绿色通道的辅助人员应当熟悉绿色通道的基本流程和工作要求,做好绿色通道患者的病史记录、检查申请和快速辅助检查等工作。
第十条急诊科应当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的病种列表,明确应纳入绿色通道优先处理的疾病和情况。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当编制患者流程图,明确绿色通道患者的就医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抢救和治疗。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对急诊科医师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进行培训,提高其抢救和处理绿色通道患者的能力。
第三章流程管理第十三条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应当立即进行初步测评,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
第十四条急诊医师应当根据绿色通道的病种列表和患者的病情判断,决定是否接受患者进入绿色通道。
第十五条绿色通道患者应当尽量避免在候诊区等待,应当直接进入急诊留观区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
第十六条绿色通道患者的诊疗工作应当按照“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进行,急诊医师应当尽快完成相关的检查和诊断工作。
第十七条绿色通道患者应当优先进行辅助检查和检验,医院应当安排专人协助患者进行检查。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范文(4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急诊绿色通道的概述第一条急诊绿色通道是指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专门通道和服务。
第二条急诊绿色通道的核心原则是快速、科学、公正、便捷、安全。
第三条科室负责人应当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并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动态评估机制。
第二章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和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依法设立急诊绿色通道,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和人员。
第五条医院应当合理划分急诊绿色通道的空间和布局,确保通道的畅通和使用效率。
第六条医院应当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的标识标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
第七条医院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急诊医务人员,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顺畅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接受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的培训,熟悉相关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履行急诊绿色通道工作时,应当保持专业、热情、礼貌的态度,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第十条患者在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时,应当遵守医院的规定,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并保持井然有序的秩序。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的投诉和监督渠道,及时处理投诉和监督。
第三章急诊绿色通道的服务内容和流程第十二条急诊绿色通道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快速检查和诊断;2. 快速医疗救治;3. 快速住院安排;4. 快速转诊和转院;5. 快速处置和缓解病情。
第十三条急诊绿色通道的主要流程如下:1. 患者到达急诊绿色通道时,应当立即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说明症状和急诊需求。
2.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需求,为其安排相应的快速检查和诊断。
3.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需求,为其安排相应的快速医疗救治。
4.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需求,为其安排相应的快速住院安排。
5.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需求,为其安排相应的快速转诊和转院。
6.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需求,为其安排相应的快速处置和缓解病情。
第四章急诊绿色通道的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在急诊绿色通道工作中,应当具备以下工作要求:1. 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技能;2.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3. 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模板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迅速得到救治,特制定本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急诊科及其相关协作部门。
三、组织管理1. 成立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科室负责人。
2.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的熟悉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急诊绿色通道流程1. 预检分诊:急诊科入口设立预检分诊台,由专业护士负责对来院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等级。
2. 快速通道: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救治。
3. 紧急救治: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并根据病情立即采取救治措施。
4. 专科对接:必要时,紧急联系相关专科医生进行会诊,确保患者得到专业治疗。
五、绿色通道标准1.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2. 急性脑卒中患者。
3. 严重创伤、多发伤患者。
4. 急性中毒患者。
5. 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
六、绿色通道标识1. 在急诊科显著位置设置绿色通道指示牌,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快速识别。
2. 绿色通道患者佩戴特殊标识手环,以便医护人员快速识别。
七、绿色通道监督与改进1. 定期对绿色通道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流程顺畅。
2. 对绿色通道救治案例进行回顾分析,不断优化流程。
八、绿色通道记录与档案1. 详细记录绿色通道患者的救治过程,包括时间节点、医护人员操作等。
2. 建立绿色通道患者档案,便于后续跟踪和质量改进。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急诊科负责解释。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符合具体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急诊科的服务质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建立健全医院的急诊绿色通道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是指为了保障急诊患者的快速就医,优先就诊,提供高效、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特殊通道。
第三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原则是“快速、公平、优质、安全”。
第四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于所有需要急诊治疗的患者。
第五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机构为急诊科,具体工作由急诊科主任负责。
第六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按照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分类设置,包括一般急诊绿色通道、特殊急诊绿色通道等。
第七条患者如需使用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应事先向急诊科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二章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置第八条医院应在急诊科门诊大厅明显位置设置急诊绿色通道的指示标识,并在窗口处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接待员。
第九条急诊科应设置专门的候诊区域,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第十条急诊科应设置一个或多个急诊绿色通道号,为使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排队和就诊。
第十一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接待员应接收使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并核实其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医院急诊科应配备专职护士或医生,负责直接为使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十三条为了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医院应合理安排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时间和人员配备。
第十四条医院应定期对急诊绿色通道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使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条件和程序第十五条下列情况之一,患者可以向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申请特殊通道:(一)急病危重患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严重感染等;(二)孕妇分娩或产后出血、高血压疾病等;(三)手术后突发并发症、创伤患者等;(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等。
第十六条患者向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申请特殊通道,应提供以下证明材料:(一)身份证明: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等;(二)疾病证明:疾病诊断证明书、病历等;(三)其他相关证明:如工作单位证明、病情说明信等。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一、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直接危及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脑梗、心梗、多发伤复合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
2.无家属陪同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同人员等)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4.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力较大事件中的患者。
5.见义勇为的受伤者。
二、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1.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先救治,后结算。
2.急诊科护士接诊时,如发现符合“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须立即报告医生,由接诊医生决定是否开通绿色通道。
一旦开通绿色通道,即实行“二先二后”的规定(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费;先入院抢救,后交费办手续)。
化验、检查、输血、用药、住院等由护士在相关医疗文书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根据医嘱单、输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急诊科“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如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治疗、优先使用电梯等快捷的服务。
3.急诊科医生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时,应根据初步的病情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各种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核对后及时执行。
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负责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与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等任务。
5.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应保持通讯畅通,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____分种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
____对需做各种急诊辅助检查的危重患者,必须由护理人员陪同,必要时与医师共同护送,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边抢救、边检查。
____对需住院、紧急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根据病情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由护士护送或与医师共同护送,并与接收科室进行患者病情及病历资料的当面交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资料分享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
时间,保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医院特制定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希望各科认真执行。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
病可能在短时间内(V 6小时)危及生命或者可导致严重残疾的急危重症患者。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内脏破裂出
血、严重颅脑出血、高压
性气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
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等。
(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其他严重创伤或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
(七)工伤、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群体事件、“三无”人员
(就诊时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
畴内。
二、原则
(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保证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到辅助科室进行检查、转科等需要离开科室时,应有医务人员陪同。
三、急诊抢救绿色通道流程
(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医师接受任务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初步救治,危重病人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患者病情,做好人员、仪器设备、药物等抢救准备。
(二)院内抢救
1、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医师电话后应做好人员、仪器设备、药品等接诊准备工作。
2、病人到达急诊科,由预检分诊护士、护理人员推车接诊患者,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给病人佩戴腕带。
预检分诊护士快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根据病情评估情况合理分流患者就诊。
3、院前急救人员与急诊接诊人员交接病情、诊治过程及对病情的处置措施,双方对交接内容进行确认并签字。
全部交接完成并经接诊医生同意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方可离开。
4、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按照医嘱制度,使用“就诊一卡通”规范下达医嘱。
5、会诊医生进行会诊时,应详细了解病情、认真查体,并制定会诊处理意见,病人需转科诊治时,及时转科治疗。
6、经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时,应快速
做好术前准备,尽早实施手术。
7、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等特殊病人,必要时请示总值班、带班院领导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组织抢救。
四、门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门诊需要抢救病人,由首诊医生和门诊护士负责现场抢救,同时应立即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救治。
(二)首诊医生在交接病人时要及时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
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五、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一)急诊科入口通畅,有救护车出入通道和专用停车位,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
(二)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必须符合本制度所规定的情况。
各临床科室设有“绿色通道专用章”,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根据“绿色通道专用章”,无论患者交费与否,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三)充分体现出急救服务时限的要求。
急危重患者从分诊处开始,尽快完成诊疗处置(如通畅呼吸道,呼吸机应用,静脉穿刺等)。
(四)执行急诊与住院连贯的服务流程,收住院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1、医院各临床科室,均应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无假日”的
急诊服务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介入诊疗部门应提供“24 小时不间断无假日”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
务,对于检查申请单有“急诊绿色通道印章” 的病人应优先检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报告。
3、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1 )病人到达医学影像科后,急诊平片、CT报告时限w
30 分钟。
(2)超声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3)急诊检验报告时限,临检项目w 30分钟出报告;生
化、免疫项目w 2小时出报告。
(4)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4、器械科及保障部门应提供“ 24小时不间断无假日”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五)在确定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需要相关科室会诊时,相应专业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在10 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前往。
(六)符合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医生要手填各种检查申请单,在检查申请单上加盖“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章,并在“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章”后面签名。
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优先处置,可待家属完善“就诊一卡通”后交费。
(七)在放射科、检验科、CT室、核磁室、药
房、住院处
等相关科室门口张贴绿色通道专用标牌,温馨提示请其他就诊患
者配合
(八)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要尽快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
作,麻醉医师进行麻醉评估并制定麻醉方案,急诊手术要尽快实施。
(九)在急诊抢救的诊疗过程中,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制度》。
(十)对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时登记,定期总结、分析、
质量评价、反馈,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上报医务科。
(十一)患者到达医院抢救同时,护士可携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到收费处办理“就诊一卡通”、交费。
患者为“三无人员” 的,原则上先抢救患者生命,后补交费用,由急诊科主管领导上报总值班和当天带班领导,从收费处借钱充“就诊一卡通” 进行检查。
(十二)各临床科室“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章” 必须严格管理,不得违规使用,发现违规使用一次,当月科室绩效考核扣3 分;各医技科室没有按照本制度要求为患者提供优先、便捷服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报告的,发现一次当月科室绩效考核扣 3 分。
六、急诊绿色通道授权
“三无人员” 急诊手术授权签字、需要院内多科协调的事宜由总值班全权处理。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
通知抢救班医生、护士准备抢救场所、抢救器材和药品
患者家属门诊办理“就诊一卡通”,三无人员由护
理人员办理“就诊一卡通”
是,进入绿色通道否,进入专业科室急诊就诊
患者进入抢救区,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住院通知单均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
急救团队首先接诊、监护及复苏稳定生命体征需会诊者,接诊医生呼叫相应
专业科室,10分钟内到位
放射、检验等相关部门按绿色通道规定时
间迅速出具检验结果和发放药品
T 1
1
1
' f
接诊患者
根据分诊标准评判是否符合急
诊绿色通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