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绿色通道制度及工作范围方法

医院绿色通道制度及工作范围方法

医院绿色通道制度及工作范围方法一、医院“绿色通道”制度1.为了保证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按情补办。

2、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3、急救中心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陪人等。

4、急救中心设有 24 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随时到急救中心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5、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 5 分钟内投入抢救。

6、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处,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处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

7、经急救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注明“急“字标签。

各相关科室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处(白天)或总值班(夜间)签字并费处登记签章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8、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9、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10、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11、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

特殊,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12、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应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绿色通道工作范围1.心跳呼吸骤停2.休克3.急性心肌梗死4.致命性心律失常5.急性心力衰竭6.急性呼吸衰竭7.严重创伤、多发伤8.中毒9.溺水10.其他急性病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抢救者11.无人陪护患者三、绿色通道工作方法1、急诊工作人员,要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以便危重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最大范围处置,抢救生命。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开通“绿色通道”的条件(一)危重症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患者生命者,主要包括以下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特殊人群贫困低保患者、优抚对象、华侨和外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群死群伤患者、政府指派的救护任务等。

三、“绿色通道”保障措施(一)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二)急诊科实行24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三)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抢救”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四)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特检科、检验科、放射科、CT 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患者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 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是社会上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之一,负责维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现实生活中,医院经常面临着急救患者数量众多、时间紧迫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和高效。

二、目的和原则1.目的:制定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旨在优化急救服务流程,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原则:公正、公平、高效、便捷。

三、适用范围该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个科室、急诊科以及相关医疗急救人员,适用于各类急救患者。

四、具体内容1.绿色通道标识医院内设立绿色急救通道标识,使急救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很快辨别出急救通道并迅速进入。

2.绿色通道开通条件(1)病情危急的患者,需要立即急救的患者。

(2)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突发事件的受伤人员。

(3)其他符合急救标准的患者。

3.急救绿色通道流程(1)急救求助(2)预估病情评估急救人员在接受急救任务后,根据接报信息进行预估病情评估,并与急救中心进行沟通确认救治方案。

(3)急救时间限制(4)急救患者接送急救人员到达急救地点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合适的救治方式,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沿途遇到路障等情况时,交通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为急救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救车辆畅通无阻。

(5)绿色通道入院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医院工作人员应主动进行接待,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将患者转入急诊科或相应科室。

五、责任和权力1.急救中心负责监督和协调急救工作的开展,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管理的落实。

2.医院急诊科负责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接诊救治患者。

3.医院相关科室负责配合急诊科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4.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为急救车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救车辆的畅通无阻。

六、监督和评估1.医院急救中心应定期进行急救绿色通道管理的督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医院应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的合作,建立监督机制,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条例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条例为规范管理医院的绿色通道,保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应制定规范的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篇1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

(一)各部门人员职责:1、医生:决定急诊手术,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

2、麻醉科: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

3、手术室:及时安排急诊手术。

(二)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

()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

(六)工作制度及要求1、急诊手术权限:病房急诊手术由病房医疗组组长或科主任决定,急诊室病人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并遵照《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执行。

2、急诊手术范围:急诊手术指病情紧迫,需在最短时间内手术,多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

3、急诊手术流程:4、治疗医生发现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示医疗组组长或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

5、决定手术后,立即通知手术室、麻醉科。

6、由急诊室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配血、术前准备。

7、决定急诊手术后,主刀或第一助手应在急诊室详细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同意。

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审批。

8、由手术医师、急诊科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进手术室。

9、手术室急诊手术安排:(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

(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为了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医务、护理人员在诊疗、转运急救病患中为保障重症和危急患者急救及时得以实施,避免非医疗原因延误和打乱急救秩序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机制1.院内“急救中心”是本院负责急救转运工作的部门。

该中心设置有专门负责统一调度急救车辆的工作人员,随时协调接受急救电话,根据患者病情分配各基层医疗机构(或项目组)责任医师为患者开具引诱单。

2.急救病患的身份证件,电话、地址等相关信息由急救人员在急救现场及时询问,必须及时登记留存,并当即汇报到急救中心和患者就医的基层医疗机构(或项目组),以便有必要进行追踪和疫情排查。

3.急救车辆车门上悬挂有急救绿色通道牌,在行驶途中如遇绿色通道,应按制定标准办理绿色通道手续,行驶时须开启警示灯。

4.收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根据病情紧急程度,按照“先来先送,重先于轻”的原则进行调派急救车辆或项目组货车前往急救现场。

医院各个专科科室应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以便急诊转运时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5.若患者为我院清远市区外的地区户籍,所在地基层医疗机构应及时在转运前告知患者家属,由患者家属以非急救的方式与相应的医疗机构联系,尽(聚)可能将患者入住医疗机构实行治疗。

医疗机构也应当因病制宜地采取对患者的救治措施。

四、管理程序1.急救车辆接到急救指调电话后,要立即启动车辆前往现场,到达现场时,应将患者抬上车并及时复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做好相应记录。

在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所在位置及病情等状绕度行驶,以确保患者高速、平稳,所经过的路段请有关部门为其设置绿色通道。

2.急救人员应根据所见所闻,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描述,并及时向指派调度员通报当前病情。

通盘寻求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以便及时可靠地将患者转送到相应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3.基层医疗机构(或项目组)应对接收到的急救患者及时实行抢救措施,特别是在由急救人员接送的情况下,应主动担负起各种急救物品的保管和严格的跟踪观察工作。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一、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直接危及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脑梗、心梗、多发伤复合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

2.无家属陪同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同人员等)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4.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力较大事件中的患者。

5.见义勇为的受伤者。

二、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1.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先救治,后结算。

2.急诊科护士接诊时,如发现符合“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须立即报告医生,由接诊医生决定是否开通绿色通道。

一旦开通绿色通道,即实行“二先二后”的规定(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费;先入院抢救,后交费办手续)。

化验、检查、输血、用药、住院等由护士在相关医疗文书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根据医嘱单、输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急诊科“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如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治疗、优先使用电梯等快捷的服务。

3.急诊科医生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时,应根据初步的病情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各种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核对后及时执行。

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负责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与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等任务。

5.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应保持通讯畅通,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____分种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

____对需做各种急诊辅助检查的危重患者,必须由护理人员陪同,必要时与医师共同护送,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边抢救、边检查。

____对需住院、紧急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根据病情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由护士护送或与医师共同护送,并与接收科室进行患者病情及病历资料的当面交接工作。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三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三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了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需求,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设立的一种特殊服务通道。

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旨在缩短急危重症患者就医的时间,提高救治效率,为患者提供及时、优质的急救服务。

为了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顺利运行,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套完整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包括管理职责、急危重症患者优先级、申请及受理、医疗服务、滥用与处罚等方面。

一、管理职责1. 医院领导班子负责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置与运行工作,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营。

2. 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院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监管及信息统计等工作。

3. 急诊科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接诊、分诊和转运等工作。

4. 医院各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急诊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有序。

二、急危重症患者优先级1.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接诊原则:(1) 心肺骤停患者;(2) 高危脑中风患者;(3) 意识障碍、大面积灼伤、严重创伤等患者。

2.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治疗原则:(1) 心肺骤停患者优先开展心肺复苏,如有必要,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设备;(2) 高危脑中风患者优先开展脑血流动力学管理和溶栓等急救措施;(3) 意识障碍、大面积灼伤、严重创伤等患者优先开展紧急手术和特殊治疗。

三、申请及受理1. 患者家属或自行前来就诊的患者,可向急诊科门诊窗口申请急诊绿色通道服务。

2. 门诊专员或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为患者办理电子绿色通道卡。

3. 患者自行前来就诊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或病历记录,以便急诊科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病情。

四、医疗服务1. 急诊科医生应及时确认患者病情,判断是否符合急危重症状,做出应急处理,并及时安排检查、治疗、转运等措施。

2. 医院应设立独立的急救区域,配备专门的设备、药品和抢救用品,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需求。

3. 急诊科医生要求与医院各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建立紧密联系,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顺利转诊至相应的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____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____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____,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

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参照我院《急症手术管理制度》规定施行。

____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____抢救。

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ic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
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
2.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
4.其它应当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
符合医院绿色通道范围的病员来院接诊后,应采取下述措施:
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
点。

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入出院处、服务队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4.“绿色通道”安排服务队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伤病员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帮助服务。

遇危重病人需送检查或入住院的,接诊科室必须安排医务人员亲自护送。

5.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6.绿色通道范围内患者,除属ICU收治范围者外,要确保实现专科收治,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相应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协商解决。

需立即手术的患者,应立即通知手术室,由手术室按急救手术绿色通道予以特殊保障。

7.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8.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
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及行政总值班进行全面统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

(四)绿色通道的程序与方法
1.对于符合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办公时间经报告医务科后由急诊科主任或护士长签署《绿色通道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非办公时间经报告行政总值班后由值班医师签署《通知单》。

2.《通知单》一式三份,急诊收费、医务科和急诊科各留置一份。

处方、检查申请单上应加盖《医院绿色通道》专用章。

病人家属凭《通知单》到急诊收费处办理挂账手续,家属凭处方、检查申请单及挂账发票接受检查,领取药物。

3. 《通知单》作为医药费的结算凭证,病人转入病房由急诊科收费处协助病人家属结帐,将《通知单》转入住院登记处,出院时一并结账。

处方及检查单分别在药房和医技科室保存。

4.对于“绿色通道”病人,应在急诊科抢救一个阶段后或转入住院时,及时追缴相关费用。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继续挂账,必须经分管院长审批。

否则,按欠费的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