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分型公式

合集下载

缠论中枢使用说明

缠论中枢使用说明

缠论中枢使用说明:因随着大家对缠论的更多了解和掌握,我们的程序也日渐成熟和完善,为了使大家更好的运用和掌握使用方法,现做一说明:1、如何对[大1买]和[大一卖]的分辨;【图1】说明:这是一个日线级别的上涨和下跌走势;红色是日线级别:上涨线段;绿色是日线级别:下跌线段;分别用两个颜色加以区分;【图2】说明:此图为该级别的上涨趋势(红色线段连接段);此线段也为上一级别的上涨一笔;此线段在未被终结前,不连线,大家注意;由于下跌趋势的背驰,导致下跌趋势翻转;此时底部产生的[一买],在该级别我们称做:[大1买](为便于区分)详见右图;[大1买]:由一根阳线确认的底分型(盘中即时提示,但当大盘急速下跌,该股也急速下跌,此时[大1买]会在盘中消失,从新出现底分型,这个[大1买]也会向下移动,此处需要自己多方面认证辅助[MACD]等加以研判;该趋势完成后,即红色线段产生连线,在高位产生[一卖],为便于在图中区分,我们称之为该级别的[一卖]为[大1卖]见右图;盘中即时提示,但当该股也急速拉升时,此时[大1卖]会在盘中消失,从新确认顶分型,此处需要自己多方面认证辅助[MACD]等加以研判;右图即为顶分型后又一个顶分型出现,这个[大1卖]也会移动;【图3】说明:此图为该级别的下跌走势(绿色线段连接段),此线段也为上一级别的下跌一笔;此线段在未被终结前,不连线,大家注意;此线段的高点为[大1卖],低点为[大1买],需要看图2说明,不在一一陈述;但值得着重阐述的是下跌趋势下的[二买]——[跌二买];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在此处编注了[跌二买],顾名思义为下跌的二买(即急跌后反弹的二买),此处不建议买入,那么产生跌二卖一定就有跌二卖;不论跌二买,跌二卖产生在什么级别上,都是短暂反弹,大家此处一定注意;二、如何对[二买]与[二卖]的分辨:【图4】说明:此图为上涨中枢(用紫色表示),为大家区分我在上涨中枢上的[二买] 、[二卖]、分别用大二买]、[大二卖]表示;他们分别都出现在中枢上下;详见下图【图5】说明:此图为下跌中枢(用绿色表示);为大家好区分我在下跌中枢上的[二买] 、[二卖]、分别用[跌二买]、[跌二卖]表示;他们也分别都出现在下跌中枢上下;详见右图:三、关于[小一买],[小一卖]等细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日线级别以上看见的所有带[小1买]、[小2买] 、[小3买 ]、[小1卖]、[小2卖]、[小3卖];都是该级别的次级别的买卖点;不在本级别中使用;如图:四、顶底分型的在分辨:1、顶分型:用绿色线框编注,见右图;值得说明的是顶分型出现还会出现,所谓顶了还顶,下一个顶分型的出现替代了前一个顶分型,以最后一个顶分型而确定笔(或线段)的转折,这里就有顶分型的中继和成笔之分,此处一定要利用停顿法加以研判;2、底分型:用黄色线框编注,见右图;值得说明的是底分型出现也会底了又底,也会在下一个底分型的出现替代了前一个底分型,以最后一个底分型而确定笔(或线段)的转折;这里尤其要说明的就是底分型的中继和成笔之分,此处一定要利用停顿法加以研判,以免买早了被套,也可以利用小级别加以研判;五.关于包含说明:此程序只对顶、底分型前的第一个进行了包含处理,因程序的未连续性,对处理后的所有包含关系均未作处理,在此说明,另因输入的设计条件决定的,对打横笔够5根K线均做了一笔,此处有及个别地方不精准,但不构成整体趋势的研判,特此说明;另有个人地方的买卖点不精准,也请自我研判,上述地方都不对整体买卖点构成影响;详见图例;(前包含处理)(前包含处理、后包含未处理)对于前包含的几次处理(1)(1)1和2的包含处理见黄色框;(2)处理后在和3处理包含关系见绿色框;(3)3和4的包含关系处理关系见紫色框,最后在图中表示白色框;(此打横笔未做出理)六、缠论各种顶、底分型案例说明:分型的操作依据:分型形成后的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

缠中说禅笔的划分

缠中说禅笔的划分

缠中说禅笔的划分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分析,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定都是三根,可以是无数根,只要符合这个定义就可以。

当然,简单的也可以是一两根,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

笔,必须是一顶一底,而且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根K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

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根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根K线的区间。

如果这条满足不了,也就是顶都在底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在确定笔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上面的条件,这样可以确定唯一的笔。

这个划分的唯一性很容易证明。

假设有两个都满足划分笔的条件,这两个划分要有所不同,必然是两个划分从第N-1笔以前都是相同的,从第N笔开始出现第一个不同,这个N可以等于1,这样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同。

那么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显然对于两个划分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顶或底。

对于是顶的情况,那么第N笔,其底对于两个划分必然对应不同的底分型,否则这笔对两个划分就是相同的,这显然矛盾。

由于分型的划分是唯一的,因此,两种不同的划分里,在第N笔对应的底分型,在顺序上必然有前后高低之分,而且在这两个底之间不可能存在一个顶,否则这里就不是一笔了。

如果前面的底高于后面的底,那么前面的划分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按这种划分,该笔是没有完成的。

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如果前面的底不低于后面的底,那么在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如果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这两种划分都是不正确的,所划分的笔都是没有完成的。

如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没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下面一个顶分型必然高于前面的底,因此前面的底和这个顶分型就是新的N+1笔,第N笔和第N+1笔就有了唯一的划分,这与第N笔开始有不同划分的要求相矛盾。

回答完毕。

缠论五笔定律七笔封

缠论五笔定律七笔封

缠论五笔定律七笔封(最新版)目录1.缠论概述2.五笔定律3.七笔封4.缠论的应用正文一、缠论概述缠论,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易经文化的独特理论体系,由当代著名易学家、作家、诗人缠中说禅(微博 ID:@缠中说禅)创立。

缠论的核心理念是“万事皆可缠”,强调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相互关联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可以用缠论来解析和把握。

在缠论中,五笔定律和七笔封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缠论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五笔定律五笔定律,是缠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笔的定义:笔是市场价格走势的基本单元,具有独立分析价值。

2.笔的成立条件:一个向上或向下的走势,必须包含至少五根连续的K 线。

3.笔的分类:根据 K 线走势的方向,笔可以分为上涨笔和下跌笔。

4.笔的连接:笔与笔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

5.笔的终结:当一个上涨笔的最高价低于前一个上涨笔的最高价,或者一个下跌笔的最低价高于前一个下跌笔的最低价时,说明当前笔已经终结。

三、七笔封七笔封,是缠论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主要用于判断市场价格走势的转折点。

七笔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顶分型:当一个上涨笔的最高价连续两次被后面的上涨笔的最高价超过时,形成顶分型。

2.底分型:当一个下跌笔的最低价连续两次被后面的下跌笔的最低价低于时,形成底分型。

3.上涨趋势:当一个上涨笔的最高价高于前一个上涨笔的最高价,且一个下跌笔的最低价低于前一个下跌笔的最低价时,形成上涨趋势。

4.下跌趋势:当一个下跌笔的最高价低于前一个下跌笔的最高价,且一个上涨笔的最低价高于前一个上涨笔的最低价时,形成下跌趋势。

5.笔的破坏:当一个新的上涨笔的最高价低于前一个上涨笔的最高价,或者一个新的下跌笔的最低价高于前一个下跌笔的最低价时,说明当前笔已经被破坏。

6.走势的转折:当一个上涨趋势被破坏,且随后形成一个底分型时,说明市场价格走势将发生转折,转为下跌趋势;当一个下跌趋势被破坏,且随后形成一个顶分型时,说明市场价格走势将发生转折,转为上涨趋势。

关于缠论中笔、线段的分析

关于缠论中笔、线段的分析

关于缠论中笔、线段的分辨与思考节 1.01前言缠论应该是在股市中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技术分析手法。

但是如何正确运用缠论又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首先缠论本身写的比较晦涩或者说叫有点分散,作者是采用微博的方式,不是采用出书的方式。

因为微博是一个记录个人日常的工具,所以我们在缠论的108原文中可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维和认知升华过程。

就跟最开始对缠论只是一个模糊且简单的交易手法一样,并没有比较复杂的理论依据,比如用到相对比较简单的均线系统,而不是后面所谓的走势、中枢等复杂的定义后面可能作者一是对自己的交易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进阶,才将更多的概念和系统引入进来,加上作者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和傲慢的性格,不希望对前面的自己所提的内容自我否定,也并没有想过对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再叙述,以及后来的由于个人原因突然停更(病逝),还有我认为由于微博这种大众工具,作者不可能把股市背后深层的内幕全部揭露出来,而是采用一种相对晦涩隐喻(比如文中提到的面首等),导致缠论成为了一个我们看起相对残缺的股市操盘理论。

不过后来也有很多的读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但是正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对它的解读又不尽相同(比如基础到关于笔、线段、中枢定义),而是否正确有没了评判,因为评判的权威——作者已经不在了,而且作者也是对其理论应该还有没梳理到位的地方,我们去看下他当时如博友在讨论区的一些对话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理论都出现过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由于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出现交易者效应,如果一个交易策略使用的过多了之后,那这种策略就可能失效。

所在《海龟交易法则》中说,没有任何一种交易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反倒是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或许你用简单均线理论来操作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比。

因此尽管不同的人对缠论不同的理解引出了不同的结论,但这并不会影响其在现在以及今后任然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技术交易理论和策略。

节 1.02缠论精华其实缠论中讲述了很多观点,包括心理学方面、均线交易系统、逗庄家等。

通达信画线段公式

通达信画线段公式
TZGQCFZ:=TZGQC1 AND REFXV(TZGQC1,1)=0;{标记定位特征高}
{DRAWTEXT(TZGQCFZ,HIGH*1.05,'去除高点')COLORMAGENTA;}
TZGQCHG1:=TZDQCHG AND TZGQCFZ=0;{特征高去除后低点,产生新高点序列记为TZGQCHG1};
{DRAWTEXT(BG,HIGH*1.05,'Y高点')COLORYELLOW;{测试高点}
{K线包含处理}
{前面顶部左侧K线第1根是否跟前一根重合}
顶前包含:=(REF(LOW,JQG+1)<=REF(LOW,JQG+2) AND REF(HIGH,JQG+1)>=REF(HIGH,JQG+2)) OR (REF(LOW,JQG+1)>=REF(LOW,JQG+2) AND REF(HIGH,JQG+1)<=REF(HIGH,JQG+2));
{前面底部的左侧第一根K线是否跟前一根重合}
底前包含:=(REF(LOW,JQD+1)<=REF(LOW,JQD+2) AND REF(HIGH,JQD+1)>=REF(HIGH,JQD+2)) OR (REF(LOW,JQD+1)>=REF(LOW,JQD+2) AND REF(HIGH,JQD+1)<=REF(HIGH,JQD+2));
GZD:=MAX(REF(LOW,JQG+1),REF(LOW,JQG+2));
DQGYC:=MAX(REFXV(LOW,1),REFXV(LOW,2) );{当前是顶分型,取低点最大值}

缠论选股公式(一笔回调出现底分型)

缠论选股公式(一笔回调出现底分型)

缠论选股公式(⼀笔回调出现底分型)缠中说禅底分型:底分型(简称底)定义:第⼆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点也是相邻三K线⾼点中最低的。

叫底分型。

⼀笔回调出现底分型⽰意图:公式源码:{笔底分型 选股 预警 确保向下笔成⽴后的底分型}V00:= HIGHV01:= HIGHREF(LOW,1);V02:= HIGH>REF(HIGH,1) AND LOWV03:=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V04:= REF(HIGH,2) < HIGH AND REF(LOW,2) < LOWAND REF(HIGH,2) > REF(HIGH,1) AND REF(LOW,2) < REF(LOW,1);V1:= COUNT(V00,6)>=3 AND COUNT(V01 OR V02,5)=0 AND LLVBARS(LOW,6) = 1 AND HHVBARS(HIGH,6) >= 5 AND V03;V2:= COUNT(V00,7)>=3 AND COUNT(V01 OR V02,6)=1 AND LLVBARS(LOW,7) = 2 AND HHVBARS(HIGH,7) >= 6 AND V04;V3:= COUNT(V00,7)>=3 AND COUNT(V01 OR V02,6)=1 AND LLVBARS(LOW,7) = 1 AND HHVBARS(HIGH,7) >= 6 AND V03;V4:= COUNT(V00,8)>=3 AND COUNT(V01 OR V02,7)<=2 AND LLVBARS(LOW,8) = 2 AND HHVBARS(HIGH,8) >= 7 AND V04;V5:= COUNT(V00,8)>=3 AND COUNT(V01 OR V02,7)<=2 AND LLVBARS(LOW,8) = 1 AND HHVBARS(HIGH,8) >= 7 AND V03;V6:= COUNT(V00,9)>=3 AND COUNT(V01 OR V02,8)<=3 AND LLVBARS(LOW,9) = 2 AND HHVBARS(HIGH,9) >= 8 AND V04;V7:= COUNT(V00,9)>=3 AND COUNT(V01 OR V02,8)<=3 AND LLVBARS(LOW,9) = 1 AND HHVBARS(HIGH,9) >= 8 AND V03;V8:= COUNT(V00,10)>=3 AND COUNT(V01 OR V02,9)<=4 AND LLVBARS(LOW,10) = 2 AND HHVBARS(HIGH,10) >= 9 AND V04;V9:= COUNT(V00,10)>=3 AND COUNT(V01 OR V02,9)<=4 AND LLVBARS(LOW,10) = 1 AND HHVBARS(HIGH,10) >= 9 AND V03;V10:= COUNT(V00,11)>=3 AND COUNT(V01 OR V02,10)<=5 ANDLLVBARS(LOW,11) = 2 AND HHVBARS(HIGH,11) >= 10 AND V04;XG: V1 OR V2 OR V3 OR V4 OR V5 OR V6 OR V7 OR V8 OR V9 OR V10;选股意向图:。

缠中说禅画笔的难点和线段的通俗划分

缠中说禅画笔的难点和线段的通俗划分

一、笔的定义笔的定义:相邻的顶底分型之间构成一笔要点:1、处理完包含关系的顶底分型之间至少有1根非共用K线,即从顶分型的最高一根K线至底分型的最低一根K线至少有5根K线(处理完包含关系的K线)。

2、顶底间才可以连为一笔(比如两个顶分型直接是不允许连接的)。

3、对于顶,如果后面还有一个顶更高,保留后面的;对于底,如果后面还有一个更低的,保留后面的。

为了加深印象,见下面图例,这就是最典型的可以构成笔的结构,前三根构成顶分型,后三根构成底分型,中间一根为非共用K线。

这样最高点到最低点连起来就是一笔。

具体的连法看下图(一笔最少5根K线):下面通过几个测试题帮助加深一下理解:第一题:选出下图成笔的选项。

答案解析: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1号。

具体来看,2号顶底之间没有非共用K线不足5根,因此不成笔;3号第3根k线和第4根K线有包含关系,所以处理掉后,不足5根,不成笔;4号顶底之间也不足5根K线,不成笔。

第二题:选出不成笔的选项,并思考下为何不成笔。

答案解析:1号肯定成笔,很标准;2号也成笔,虽然是下降笔,中间有上升K线,但我们不需要管中间K线的方向,够5根即成笔;3号和2号类似,成笔;4号稍微有点难度,4号的第4根K线和第5根K 线有包含关系,处理后取低低,处理完成后仍然够5根,因此也成笔。

答案:1号、2号、3号、4号都成笔第三题:也是最后一个晋级题,这个题作对了,标准笔就没问题了。

看下图,画出标号间相应的笔。

答案见下图: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做对了么?二、画标准笔的步骤顺序第一步:找到图中明显的高低点,估测高低点之间的K线是否有5根。

第二步:如不足5根,直接略过,这里不成笔。

第三步:如够5根,此时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估测远远超过5根,即便之间有包含关系的K线,估测处理完成后也远远超过5根,则可省去处理包含关系的K线一步,直接画一笔。

第二种情况,估测在5根左右,尤其是处理完具有包含关系的K线,不确定是否足够5根,则开始画顶底分型并处理K线的包含关系,处理完毕后再观察高低点是否有5根K线,如没有,则略过,如有,则画为一笔。

缠论的笔和线段的判定标准

缠论的笔和线段的判定标准

缠论的笔和线段的判定标准
一、笔的判定
在缠论中,笔是构成线段的基本元素。

笔的判定方法如下:
1.找到相邻的两个同方向走势高点和低点;
2.将高点与低点分别相连,形成一条垂直的线段;
3.观察线段中的笔数,一般而言,出现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地方即为一笔。

注意:在判断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邻走势高点和低点的关系,比如先后顺序、高低等。

同时,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出现并不一定代表一笔的结束,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判断。

二、线段的判定
在缠论中,线段是走势类型的基本单元。

线段的判定方法如下:
1.找到相邻的两个反向走势高点和低点;
2.将高点与低点分别相连,形成一条水平的线段;
3.观察线段中的笔数,一般而言,出现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地方即为一线段。

注意:在判断线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邻走势高点和低点的关系,比如先后顺序、高低等。

同时,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出现并不一定代表一线段的结束,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判断。

三、笔与线段的关系
笔和线段是缠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笔是构成线段的基本元素,线段是由多个笔组成的;
2.在判断线段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笔来判断相邻走势高点和低点之间的关系;
3.笔和线段相互关联,可以通过判断笔的结束和开始来推断线段的结束和开始。

四、实战应用
在实战中,如何应用笔和线段进行交易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首先观察市场走势,寻找可能出现的高点和低点;
2.根据高点和低点的关系,判断笔的结束和开始;
3.根据笔的结束和开始,推断线段的结束和开始;
4.根据线段的结束和开始,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底分型”选股和预警公式源码。

这个公式剔除了中继型顶分型后的底分型,确保向下笔成立后出现的底分型。

同时处理了K线包含关系:底之前最多处理4个K线包含;底之后只能处理一个。

比前面发的“底分型”选股减少了信号数。

可以比较一下。

我的理解:最好用在日线,然后看1F、或5F有没有出现买点。

这样可能成功率高些。

按分型操作,在T+1的情况下,很小级别好像不行。

这次在四款软件上通过的测试,并进行选股,没有再发现有问题。

下面的公式是大智慧
L2用的。

其他软件最后一句要更改,具体见公式尾部替换说明。

{笔底分型选股预警确保向下笔成立后的底分型}
V00:=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1:=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2:=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3:=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V04:= REF(HIGH,2) < HIGH AND REF(LOW,2) < LOW
AND REF(HIGH,2) > REF(HIGH,1) AND REF(LOW,2) < REF(LOW,1); V1:= COUNT(V00,6)>=3 AND COUNT(V01 OR V02,5)=0 AND LLVBARS(LOW,6) = 1 AND HHVBARS(HIGH,6) >= 5 AND V03;
V2:= COUNT(V00,7)>=3 AND COUNT(V01 OR V02,6)=1 AND LLVBARS(LOW,7) = 2 AND HHVBARS(HIGH,7) >= 6 AND V04;
V3:= COUNT(V00,7)>=3 AND COUNT(V01 OR V02,6)=1 AND LLVBARS(LOW,7) = 1 AND HHVBARS(HIGH,7) >= 6 AND V03;
V4:= COUNT(V00,8)>=3 AND COUNT(V01 OR V02,7)<=2 AND LLVBARS(LOW,8) = 2 AND HHVBARS(HIGH,8) >= 7 AND V04;
V5:= COUNT(V00,8)>=3 AND COUNT(V01 OR V02,7)<=2 AND LLVBARS(LOW,8) = 1 AND HHVBARS(HIGH,8) >= 7 AND V03;
V6:= COUNT(V00,9)>=3 AND COUNT(V01 OR V02,8)<=3 AND LLVBARS(LOW,9) = 2 AND HHVBARS(HIGH,9) >= 8 AND V04;
V7:= COUNT(V00,9)>=3 AND COUNT(V01 OR V02,8)<=3 AND
LLVBARS(LOW,9) = 1 AND HHVBARS(HIGH,9) >= 8 AND V03;
V8:= COUNT(V00,10)>=3 AND COUNT(V01 OR V02,9)<=4 AND LLVBARS(LOW,10) = 2 AND HHVBARS(HIGH,10) >= 9 AND V04;
V9:= COUNT(V00,10)>=3 AND COUNT(V01 OR V02,9)<=4 AND LLVBARS(LOW,10) = 1 AND HHVBARS(HIGH,10) >= 9 AND V03;
V10:= COUNT(V00,11)>=3 AND COUNT(V01 OR V02,10)<=5 AND LLVBARS(LOW,11) = 2 AND HHVBARS(HIGH,11) >= 10 AND V04; XG:CURRENTTIME>092530 AND (V1 OR V2 OR V3 OR V4 OR V5 OR V6 OR V7 OR V8 OR V9 OR V10) AND
STRFIND(stkname,'ST',1)=0 AND STRFIND(stkname,'S',1)=0 AND DYNAINFO(4)<>0;
说明:蓝色字体部分是因软件不同而需要加以替换的部分
通达信:XG: V1 OR V2 OR V3 OR V4 OR V5 OR V6 OR V7 OR V8 OR V9 OR V10;
同花顺
:XG: (V1 OR V2 OR V3 OR V4 OR V5 OR V6 OR V7 OR V8 OR V9 OR V10)
AND STRFIND(stkname,'ST',1)=0 AND STRFIND(stkname,'S',1)=0 ;
飞狐:不用替换。

语句解释:
V00赋值: 最高价<昨日最高价AND 最低价<昨日最低价
V01赋值: 最高价<昨日最高价AND 最低价>昨日最低价
V02赋值: 最高价>昨日最高价AND 最低价<昨日最低价
V03赋值: 最高价>昨日最高价AND 最低价>昨日最低价
V04赋值: 2日前的最高价< 最高价AND 2日前的最低价< 最低价
AND 2日前的最高价> 昨日最高价AND 2日前的最低价< 昨日最低价
V1赋值: 统计6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5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0 AND 6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1 AND 6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5 AND V03
V2赋值: 统计7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6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1 AND 7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2 AND 7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6 AND V04
V3赋值: 统计7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6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1 AND 7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1 AND 7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6 AND V03
V4赋值: 统计8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7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2 AND 8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2 AND 8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7 AND V04
V5赋值: 统计8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7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2 AND 8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1 AND 8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7 AND V03
V6赋值: 统计9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8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3 AND 9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2 AND 9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8 AND V04
V7赋值: 统计9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8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3 AND 9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1 AND 9日内最
高价距今天数>= 8 AND V03
V8赋值: 统计10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9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4 AND 10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2 AND 10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9 AND V04
V9赋值: 统计10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9日中满足
V01ORV02的天数<=4 AND 10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1 AND 10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9 AND V03
V10赋值: 统计11日中满足V00的天数>=3 AND 统计10日中满足V01ORV02的天数<=5 AND 11日内最低价距今天数= 2 AND 11日内最高价距今天数>= 10 AND V04
输出XG:V1 OR V2 OR V3 OR V4 OR V5 OR V6 OR V7 OR V8 OR V9 OR V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