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8章商

合集下载

商品学概论简答题2023

商品学概论简答题2023

商品学简答题期末试卷题型与分值构成:单项选择题20题20分;多项选择题8题16分;判断题10题10分;名词解释6题12分;问答题7题42分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五、名词解释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六、简答题1.为什么说商品学的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商品学研究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有哪些主要内容?(1)商品学研究对象是商品使用价值,而商品使用价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使用价值自然属性的相关问题主要是商品的质方面的问题,而社会属性主要是商品的量方面的问题,因此说商品学的研究中心是商品质量。

(2)内在逻辑:商品学研究对象是商品使用价值,而商品使用价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主要内容:①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就要研究商品的成分和结构与性质,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商品的标准,商品的质量管理,商品的检验与包装及储藏养护。

②,要研究社会属性,就研究商品的消费需求规律,商品的消费文化,新产品的开发与预测,商品与环境及资源的关系问题。

2.商品学在发展中产生了哪三大流派?分别有何主张?为何会依次产生这些流派?(1)产生了技术学流派,经济学流派,融合流派。

(2)技术学流派:主张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角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

经济学流派:主张从社会科学和经济学角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

融合流派: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为基础,研究自然、社会属性。

(3)原因:①商品使用价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a.发展初期,商品经济短缺,不需要关心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

b.随着发达国家商品经济逐渐渗透,开始关心社会属性。

c.而现在,需要全面考虑研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请学生以手机为例,说明商品整体概念4个层次的内涵。

商品的整体概念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商品的功能/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无形附加物。

1)商品的功能与效用是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提供的可靠的、必须的职能或效用。

商品学概论试题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答案(本试卷共五个大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商品的价值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属于(商品学)研究的范畴。

2. 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目的是为(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3.商品分类时应首先考虑系统的整体效益和(整体最优);(分类标志)是编制商品分类目录和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4.商品使用价值等于或优于(社会必要标准),就容易被社会和消费者接受;价值规律着眼于( 降低成本 ),才能使其商品比别人的更便宜。

5.质量的概念是动态的,其内涵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及观念的改变)而不断扩展。

随着全民质量管理的深入,质量概念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扩展到(服务质量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商品是( B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人的劳动力B.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微观、宏观管理D.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3.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 )。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4.根据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时,在( A )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

A.同一层级B.不同层级C.所有层级;D.大类和中类5.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关系是( A )。

A.分类在先B.编码在先C.不分先后D.有先有后6.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 A )。

A.GBB.GB /TC.DBD.ISO7.商品只有通过( C )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A.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8.生产的( A )不合理,势必会造成商品滞销和积压,从而使生产效益下降。

A.商品品种B.商品数量C.商品质量D.商品分类9.合格认证属于( A )认证。

A.有效性B.原则性C.自愿性D.公平性10.商品要想能够符合规定和隐含要求,通常要靠若干个( B )才能达成。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商品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商品学中,商品的实质是()。

A.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 一种载体 C. 一种交换行为 D. 一种社会关系答案:A2、以下哪一项不是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A. 商品的成分 B. 商品的结构 C. 商品的性能 D. 商品的价格答案:D3、根据商品学的分类,以下哪一类商品不属于消费品?() A. 食品 B. 服装 C. 房地产 D. 汽车答案:C二、简答题1、请简述商品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商品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客观的商品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商品质量和营销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请简述商品学中的“生命周期”概念。

答案:商品学中的“生命周期”是指商品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淘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

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3、请简述商品学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答案:商品学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商品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为厂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三、论述题1、请论述商品学中“质量”的概念及其对消费者和企业的意义。

答案:商品学中的“质量”是指商品的固有特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

质量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商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对于企业而言,高质量的商品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商品质量对于消费者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请论述商品学中“品牌”的概念及其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答案:商品学中的“品牌”是指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价值的商标、标志或名称,用于区分企业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商品。

品牌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量;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有利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营销策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商品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商品的制造过程B. 商品的流通过程C. 商品的质量特性D. 商品的定价策略2. 商品学中,商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A. 外观质量B. 使用质量C. 内在质量D. 所有上述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商品学研究的内容?A. 商品的分类B. 商品的标准化C. 商品的包装D. 商品的税收政策4. 商品学研究的商品特性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性B. 技术性C. 社会性D. 艺术性5. 商品学中,商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A.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B. 生产期、销售期、使用期、废弃期C. 研发期、推广期、稳定期、退出期D. 所有上述选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7.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但不包括服务。

()8. 商品的标准化是商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高商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9. 商品的包装仅仅是为了保护商品,与商品的质量无关。

()10. 商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商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商品学研究的意义。

12. 描述商品学中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13. 解释商品质量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4. 阐述商品学中商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商品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6. 以某一具体商品为例,分析其在商品学中的分类、特性及市场定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7. 某公司生产了一系列智能手表,但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对其质量存在质疑。

请从商品学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D5. A二、判断题6. 正确7. 错误8. 正确9. 错误 10. 正确三、简答题11. 商品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商品特性,提高商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商品流通概论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0185

绪论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商品交换形式。

一是物物交换W-W;二是简单商品流通W-G-W;三是发达商品流通G-W-G2.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3.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5.商品流通环节: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6.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答:因为只有货畅其流,才能使商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充分需要;商品才不会在某一多余环节发生积压;商品顺利销售,商品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7.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8.自愿让渡的基础与条件是: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以平等互利为条件;以经济效益为核心;9.自愿让渡的作用:有利于商品合理流通、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质量、有利于协调各种经济关系;10.简答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①调节商品流通,推动商业的发展②调节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④推动企业创新、改进生产技术;11.商品供给: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12.商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13.供求规律: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4.卖方市场: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卖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15.竞争规律: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16.简答商品供求矛盾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和三种表现形式;①供求平衡形态②供求不平衡形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供过于求,二是供不应求商品供求矛盾表现出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交换时间上的差异、②交换空间上的差异、③供求数量上的差异、④供求结构上的差异17.简述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特点以及运用的准则;①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一是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素质;二是促使市场活跃与繁荣;三是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②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特点:强制性、排他性、自发性、不确定性、激励性和风险性③运用竞争规律的准则:公正平等、独立自主、选择自由、效益优先18.简述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19.商业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20.分配对交换有制约作用,交换关系制约分配的实现。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商品学》练习题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就是可供()消费的。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须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7.商品学就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领域学科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300年前;d.400年前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就是商人的发生;d.商业教育的发展13.国外最早牵涉商品学领域的著作就是()。

a.《轻松商人》;b.《商业之美》;c.《商品学导论》14.商品学的创始人就是()。

a.约翰贝克曼;b.达尔文;c.陆羽;d.李时珍15.()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已经开始把商品学做为一门必修课。

a.1902;b.1949;c.1978;d.1985三、多项选择题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b.阳光;c.雨水;d.原始森林2.商品一旦步入市场互换,就要受()的支配。

《商品学概论》答案

《商品学概论》答案

附录1章后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第1 章■根本训练□学问题1.1推断题〔1〕√〔2〕√〔3〕×1.2填空题〔1〕延长局部〔2〕中心内容;1.3单项选择题〔1〕B 〔2〕C 〔3〕C1.4多项选择题〔1〕A. D 〔2〕A. B. E.1.5简答题(1)答:商品的种类按形态可分为物质形态和其他形态两大类。

物质形态又可分为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3 类;其他形态又可分为劳务形态、资本形态和学问形态等。

(2)答:商品学是争论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人们常用商品质量来表示商品的有用程度,反映商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程度。

由此可以推出,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集中反映,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用商品质量来衡量的,因此,商品质量是商品学争论的中心内容。

(3)答:包括商品质量、商品与人,商品与时代,商品与环境诸方面的问题。

(4)答: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维护、实现和再生。

□技能训练单项技能操作训练提示:可以分为核心、形式和延长3 局部,结合所学内容,对常见的电视机,笔等商品进展分讲解明。

1.2 多项技能操作训练提示:商品不但要满足消费者物质享受,也要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要越来越猛烈;产品——商品——情感商品;出售商品——出售一种生活方式。

■观念应用□分析题提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也就是商品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性,不仅取决于商品的自然属性,也受商品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社会的进展而变化,所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概念。

□案例题分析提示:从商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性方面去分析第2 章■根本训练□学问题2.1推断题〔1〕√〔2〕×〔3〕×2.2填空题〔1〕内在、附加〔2〕卫生安全性、美观艺术性能〔3〕统计、全面2.3单项选择题〔1〕B〔2〕B 〔3〕A2.4多项选择题〔1〕A. B. C. D 〔2〕A. B. C. E2.5简答题(1)答:①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和总和。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7章 商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7章 商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7章商品包装目录一、名词解释 (129)二、多项选择题 (130)三、问答题 (130)1.什么是商品包装?商品包装的作用是什么? (130)2.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在功能上有何区别? (131)3.商品包装材料应该具备哪些性能?..............................................................................1314.常用的商品包装材料有哪些?写出它们性能上的特点。

(131)5.商品销售包装的技术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32)6.商品运输包装的技术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33)7.食品的销售标签主要应包括哪些内容? (134)8.商品运输包装的标志主要有哪些种类? (134)9.试述商品包装合理化及其发展趋势。

(134)10.商标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 (136)11.商标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36)一、名词解释1.商品包装:商品包装是指为有形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名称。

它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2.销售包装:销售包装是指以一个商品作为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形式,或若干个单体3.运输包装:运输包装是指用于安全运输、保护商品的较大单元的包装形式,又称为外包装或大包装,如纸箱、木箱、集合包装、托盘包装等。

4.集合包装:集合包装技术是将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包装件,装入具有一定规格、强度和长期周转使用的更大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更大的搬运单元的包装形式。

5.商品包装标志:商品的销售包装标志一般指附属于商品销售包装的一切文字、符号、图形及其他说明。

6.商标:商标俗称“牌子”,是指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或销售的商品,在市场上与其他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通常用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组合图案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名词解释 (159)二、多项选择题 (162)三、问答题 (162)一、名词解释1. 商品储运:商品储运是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总称。

商品储存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暂时停留和存放过程。

商品运输是指运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使商品产生位移的过程,商品运输实际也是短时的储存。

2. 挥发:挥发是低沸点的液体商品或经液化的气体商品,在空气中经汽化而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

3. 溶化;溶化是指固体商品在保管过程中,吸收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成为液体的现象。

4. 熔化:熔化是指低熔点的商品受热后发生软化甚至变为液体的变化现象。

5. 渗漏:渗漏主要是指液体商品发生跑、冒、滴、漏的现1596. 串味:串味是指吸附性较强的商品吸附其他气体、异味,从而改变本来气味的变化现象。

7. 沉淀:沉淀是指含有胶质和易挥发的商品,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部分物质凝固,进而发生下沉或膏体分离的现象。

8.玷污:玷污是指商品外表沾有其他脏物、染有其他污秽的现象。

9. 破碎与变形:破碎与变形是指商品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态上的改变。

10. 商品的化学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是指不仅改变物质的外表形态,也改变物质的本质,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现象。

11. 氧化:氧化(包括锈蚀)是指商品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放出氧的物质接触,发生与氧结合的化学变化。

12. 分解:分解(包括水解)是指某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商品,在光、热、酸、碱及潮湿空气的影响下,会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现象。

13. 化合:化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互相作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160 维等)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光、热、氧等的作用,出现发黏、龟裂、变脆、强力下降、失去原有优良性能的变质现象。

15. 聚合:聚合是指某些商品组成中的化学键在外界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成为聚合体而变性的现象。

16.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体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氧和酶的作用,体内有机物质被分解,并产生热量的生物氧化过程。

17. 后熟作用:后熟是指瓜果、蔬菜等类食品脱离母株后继续成熟过程的现象。

18. 霉腐:霉腐是商品在霉腐微生物作用下所发生的霉变和腐败现象。

19. 虫蛀:商品在储存期间,常常会遭到仓库害虫的蛀蚀20.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指空气的冷热程度,又称气温。

21.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22.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用“克/立方米”来表示。

23. 饱和湿度:饱和湿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xx 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

161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称作相对湿度。

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D3、ABDE 4.ABCDE5.ABCDE三、问答题1.商品储存过程中常见质量变化有哪些?答: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化学变化、生理或生物变化都可能引起商品的质量变化。

(1)商品常发生的物理变化有挥发、溶化、熔化、渗漏、串味、沉淀、玷污、破碎与变形等。

(2)常见的化学变化有氧化、分解、化合、老化、聚合等。

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生物引起的变化如呼吸作用、发芽、胚胎发育、后熟作用、霉腐、虫蛀。

2.影响库存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空气中的氧气、日光、微生物、仓库害虫、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卫生条件和有害气体等。

3.库内、库外温湿度的变化有哪些规律?162①温度变化的规律一天之中日出前气温最低,到午后两三点时气温最高。

一年之内最热的月份,内陆一般在7 月份,沿海出现在8 月份。

最冷的月份,内陆一般在1 月份,沿海在2 月份。

②湿度变化的规律绝对湿度通常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大,随气温降低而减小。

但绝对湿度不足以完全说明空气的干湿程度,相对湿度更能正确反映空气的干湿程度。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一般规律: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决定于气温。

当气温升高时,空气中实际水汽量逐渐远离饱和状态,相对湿度减小;当气温降低时,水汽量就逐渐接近于饱和状态,相对湿度增大。

在一日之中,日出前气温最低时相对湿度最大,日出后逐渐降低,到午后两三点时达到最低。

在一年之内相对湿度最高的月份一般是七八月份。

普通仓库在温湿度的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大气温湿度变化的规律,掌握好通风的时间。

(2)库内温湿度的变化163库外气温对库内的影响,在时间上需要有个过程,同时会有一定程度地减弱。

所以,一般库内温度变化在时间上滞后于库外,在幅度上小于库外,表现为夜间库内温度比库外高,白天库内温度比库外低。

② 库内温度的变化与库房密封性的好坏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库内各部位的温度也因库内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工作中要灵活把握。

4.什么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与温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的相互关系如何?答: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称作相对湿度。

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空气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越高,绝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越低;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

5.霉腐微生物的生长要求哪些条件?什么样的商品容易164答:(1)霉腐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有:① 水分和空气湿度② 温度③ 光线④ 空气成分(2)常见易发生霉变的商品如下:① 食品类② 纺织原料及其制品③ 纸张及其制品④ 橡胶和塑料制品⑤ 日用化学品⑥ 皮革及其制品⑦ 工艺美术品6.商品防霉腐主要有哪些方法?答:(1)加强库存商品的管理;(2)化学药剂防霉;(3)商品防霉的其他方法:① 气调储藏防霉② 紫外线防霉③ 微波防霉④ 红外线防霉⑤ 低温储藏防霉⑥ 干燥防霉。

7.仓库害虫有哪些特点?主要有哪些来源?答:(1)害虫能适应恶劣环境,一般能耐热、耐寒、耐饥,并具有一定的抗药性;繁殖力强,繁殖期长,产卵量多,有的一年可繁殖几代;食性广杂,具有杂食性。

(2)仓库害虫原本是农业害虫,其主要来源有如下几种渠道:① 商品入库前已有害虫潜伏在商品之中,随商品一起进入仓库。

165③运输工具的带入。

④仓库内本身隐藏有害虫。

⑤环境卫生不清洁,有害虫的滋生。

⑥邻近仓间或邻近货垛储存的具有害虫商品的感染。

⑦农业害虫的侵入。

8.什么样的商品易发生虫蛀?答:容易虫蛀的商品,主要是一些由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的动植物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主要有以下几种:(1)纺织品,特别是xx 丝织品。

(2)毛皮、皮制品,包括皮革及其制品、毛皮及其制品等。

(3)竹藤制品。

(4)纸张及纸制品,包括纸张及其制品和很多商品的纸制品包装物。

(5)木材及其制品。

9.影响金属商品锈蚀的因素有哪些?常见的防锈方法有哪些?答:(1)金属锈蚀的因素主要有:① 金属材料本身的原166 锈蚀性就越强。

② 大气中的因素。

金属制品锈蚀与外界因素有直接关系,如受温度、湿度、氧气、有害气体、商品包装、灰尘等的影响。

③空气的相对湿度通常被认为是影响金属锈蚀的最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金属表面上水膜的形成和保持时间的长短。

温度对金属锈蚀影响很大。

(2)常见除锈方法:① 控制和改善储存条件;② 涂油防锈;③气相防锈。

10.影响高分子商品老化的因素有哪些?常见的防老化方法有哪些?答:(1)影响高分子商品老化的主要内在因素有以下几种:①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内部结构存在着易于引起老化的弱点,如不饱和的双键、大分子上的支链等② 其他组分对老化有加速作用;③ 杂质对老化的影响;④ 成型加工条件对老化的影响。

影响高分子商品老化的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很多,主要有温度、日光、空气中的氧气和臭氧等。

水分和湿度、昆虫的排泄物等也对商品的老化有加速作用。

(2)常见的防老化方法:① 材料改性,提高商品本身的耐老化性能;② 物理防护;③ 添加防老剂;④ 加强管理、严16711.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易发生哪些变化?答:食品含有丰富营养,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条件,在储存中往往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霉变和发酵等生物学变化。

12.食品的储存原理是什么?答:商品在储运期间由于本身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质量变化,归纳起来有物理机械变化、化学变化、生理生化变化及某些生物活动引起的变化等。

研究商品的质量变化,了解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对食品的储存具有重要影响。

13.食品储存保鲜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1)食品低温保藏降低食品的温度,并维持低温或冻结状态,以便阻止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从而达到较长时期地保藏食品的目的。

(2)加热灭菌储存,利用加热杀灭食品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和破坏食品中酶的活性储存食品的方法,被称为加热灭菌储存法。

经过加热灭菌处理的食品,必须同时采用密闭和真空包装并及时冷却降温,才能长期储存。

168保藏,以便延长食品的供应季节,平衡产销高峰,交流各地特产,储备供救急、救灾和战备用的物资。

食品脱水后,重量减轻,容积缩小。

(4)化学防腐保鲜,其优点是:只需在食品中添加化学制品如化学防腐剂、生物代谢物或抗氧剂等,就能在室温下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与罐藏、冷冻保藏、干藏等相比具有简便而又经济的特点。

(5)气调储藏。

气调储藏是通过改变库内气体成分的含量,利用比正常空气的氧含量低、二氧化碳和氮的含量高的气体环境,配合适宜的温度,来显著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延缓变软、变质及其他衰老过程,从而延长果蔬的储藏期限,减少干耗和腐烂,保持鲜活质量。

(6)减压储藏。

其原理是,通过降低气压,使空气中各种气体组分的分压都相应地降低,创造出一个低氧分压的条件,从而起到类似气调储藏的作用。

(7)辐射保藏。

食品辐射保藏就是利用射线的辐射能量,对新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粮食、水果、蔬菜、调味料,以及其他加工产品进行杀菌、杀虫、169腐败变质,不发生品质和风味的变化,以增加食品的供应量和延长保藏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食品的损失。

(8)电子保鲜储藏。

电子保鲜储藏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果品、蔬菜可看成是一种生物蓄电池,当受到带电离子的空气作用时,果品、蔬菜中的电荷就会起到中和的作用,使生理活动出现类似假死现象,呼吸强度因此而减慢,有机物消耗也相对减小,从而达到储藏保鲜的目的。

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