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途径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是从选育自交系开始,以选育并利用单交种为主要目的。
自交系的选育标准以自身繁殖产量高,优质、多抗、耐密和综合性状优良为标准。
自交系的育种方法是与原始材料的种类以及育种目标性状相关联的
1.二环系育种:用单交种和一些商品杂交种等作原始材料,一般采取常规的二环系育种方法;
2.群体改良法:利用遗传基础复杂的综合品种或群体作为原始材料选育自交系时,可以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群体改良,在进行轮回选择的同时,分离自交系。
另一种是按二环系育种方法直接分离自交系;
3.回交改良及定向复交综合法;是改良自交系某些缺点的有效途径;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培养、孤雄、孤雌生殖法;
5.诱变育种:采用射线处理玉米种子、花粉、幼苗使之产生变异;
6.配子选择法和聚仓改良方法:前者因其程序较繁琐,后者因其局限性,一向较少采用。
7.生物育种技术:80年代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分子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在一定条件下,可加速玉米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果;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鉴别玉米
种质的多样性和差异;用于qtls的研究,可以探明受多基因控制的玉米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基因座位效应和效应,认识杂种优势的机理;用于基因定位,可以进行基因克隆制作精确的玉米基因图谱,最终可能破译玉米的全部遗传密码,调控玉米性状的遗传行为。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必将更广泛地用于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之中,促进本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

1 . 辐射 诱 变 选 系法 就 是利 用 核 反应 堆 和 放 射性 5 同位 素产生 的辐 射能量 及太 空诱变 ( 包括 、 、 X射 p 、 线. 中子 等 ) 发 染 色体 结构 变异 或 基 因位 点 突变 , 诱 从
而选 育新 自交 系 1 . 其 他 方 法 利 用 野生 近 缘 种 × 6 玉米 材 料 自交 选
( 湖北 省 襄 樊 市农 科 院 ,4 0 7 4 15 )
摘要 : 简要 介 绍 了 自交 系选 育 的 多种 方 法与 途 径 . 对 各 种 并 方 法进 行 了评述 。 以期 为 广 大 育种 者 尤 其 是初 学者 提 供 借鉴 。 关键词 : 玉米 ; 自交 系 ; 育 ; 环 系 选 二
新 系的可 能性大
2 对 各 种 自交 系选 育 方 法 的 简 要评 述
21 常规选 育法 . 二环 系选育方 法简单 易行 、快 速有
效 . 受 国内外 广 大育 种 者 喜爱 . 内外 约 4 %~ 0 深 国 0 5 % 的优 系 都是采 用二 环系选 育 .是 当前 主要 的 自交 系选
如果自身材料缺乏可以选择利用商业杂交种些对育种目标影响不大的性状则只需在不同姊妹穗行尤其是利用国外的杂交种进行选系也可以选择利用间或单株间筛选出相对最好的穗行与单株即可各种群体材料进行选系
寸] 睦 种廿
专论 题述
王 求 匀 系 秀方 之 '
金 黎 明 李 有 明 马现 斌 刘金 波 李 新 彦 范 兵
育 出新 的 自交系材 料 , 方法 因有 系谱 可查询 . 该 也可 称
作 系谱 法 有 目的地组 配杂 交组合 进行 选 系 此 方法 通常也 叫二环 系选 育 . 配 的杂 交组 合 是 经过 选 择 的具 有 多 组
高产、优质、耐密玉米杂交种沈玉28号的选育

沈玉 2 8号是 沈 阳市 农业科 学 院于 2 0 0 4年 以
3 . g 出 籽 率 8 . % 。 倒 伏 ( )率 4 8 88 , 4 4 折 .
(. 0 7)% 。
自选 自交 系 沈 1 0为母 本 、 引 系 昌 72为 父 本 6 外 - 杂交 选育 而成 的 中晚熟 耐密型 玉米 杂交种 。母 本
而 成 的 中 晚 熟 耐 密 型 玉米 杂交 种 。20 0 7年 l 2月 通 过 辽 宁 省 新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的 审 定 。该 品 种 属 中 晚 熟 耐 密 型玉 米 杂 交种 , 病 性 强 , 秆 成 熟 。 抗 活 关 键 词 : 产 ; 质 ; 密 ; 米 杂 交 种 ; 玉 2 高 优 耐 玉 沈 8
经 农业 部农 产 品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心 ( 沈 阳 ) 定 , 粒 容 重 7 5 6 g L 粗 蛋 白 含 量 测 籽 4 . / ,
沈玉 2 8号
两 年平 均 产 量 70 5k/6 m , 1 . g 6 7 比对 照 郑 单 9 8 5
1 沈玉 2 8号 的 主 要 特 征 特 性
1 1 形态 学特征 .
增 产 1 . % ;0 7年参 加 同组 生 产 试 验 , 均 产 14 2 0 平 量 7 4 9k / 6 m , 5 . g 6 7 比对 照郑单 9 8增 产 1 . % 。 5 73
对照郑 单 9 8早 2 d 需 活 动 积 温 2 9 0℃左 右 。 5 , 0
属 中晚熟玉 米杂交 种 。
122 . . 抗 病 性
Fl
经 20 0 6~2 0 0 7两 年人 工接 种鉴定 , 中抗 大斑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

寸 阅种业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木: i ; 刀 探
杨 辉
( 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 院, 大连 1 1 6 0 3 6)
摘要 : 概括 耐 密型 玉米品种 选育 的意 义、 育 种 目标 、 实质 。
结合 工作 实际, 提 出 自交系选 育过程 中应该注意的 选育技 术 , 总 结 了组配玉米杂交种、 品种 比较过程 中运 用的诸 多技 巧。
还是 环境 原 因 ; 采 用单 株选 择 和分系 比较 的办 法生 产原 种 , 往 往杂合 性 强 的个 体或 株行 反 而 占有 选择
3
呻 田 舯业
问 题 与 探 讨
度以6 . 5 万株 / h m 以上正常密度种植。早代采用高密 度选 系, 是育种过程 中提升选择效果 的重要 手段 , 也是 人为创造逆境的一种方式 。通过增大种植密度使群体
的需 求 。
价鉴定都应在预先设计 的高密度下进行评价。这前瞻
性 的论述 对 当前 乃至 今 后 我 国 的玉米 育种 工 作 都具 有 指 导 意义 。玉 米 种植 密 度 的逐 步增 加 是 当前 生 产发 展
3 耐 密 型 自 交 系选 育 过 程 中 应 该 注 意 的 选 育 技 术
杂交 种 。
1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意义
玉 米 的耐 密 性 是 重 要 的 玉 米农 艺性 状 , 选 育 耐 密
子的垂直分 布 , 使 玉米个体生长 发育 、 光合生理 等有 效协调 , 从而最大程度地达 到群体增效 。耐密型玉米
品 种 在 生 产 表 现 上 与 稀 植 大 穗 品种 比较 有 着 本 质 区
增 产 达 到 高 产 目的 。 其 内涵 是 通 过 密 度 影 响 玉 米 群
玉米自交技术

任务一小组成员:田田蒋定飞时间:2013年3月23日玉米自交系亲本种子繁殖一、自交选种技术1 选自交系(选择纯度高、一般配合力较高、农艺性状好、制种性状好的自交系)可从品种或品种间杂交种选出,也可从自交系间杂交种选出,或者是轮回选择的人工合成群体选出。
2 自交系选纯,第一年将预先选定的若干基本材料分别种成小区,200-2000株,选1|10的株自交,经考种后分藏。
第二年将上年当选的每个自交果,每穗一行,50株。
田间淘汰一半,再在优选行中选优株自交8-10行,得种子。
3配杂交种,人工去雄得到杂交种,或利用化学杂交剂,刻意抑制花粉的正常发育,使花粉败育,达到去雄目的。
4测配合力,配合力测定分三个时期。
第一,早期测定第二,中代测定,第三,,晚期测定二>、玉米育种的特点杂交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
在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第一种是地方种质第二种是杂交种,主要指生产上应用的或者引进的单交种。
采用当地或异地生产上广为利用的杂交种选系是育成优良自交系的捷径,农艺性状好,配合力比较高方种质第三种是综合种或轮回改良的群体,优良基因的频率和优良基因型的重组率都比较高三、玉米自交系选育的实用方法:1、常规选育法。
这种选育方法就是在一个分离的原始群体中选择个体自交系,经若干世代按目测自交选择之后,进行配合力的测定,最终选出优良的自交系。
常规选系法的问题是早期入选的规模很难界定。
目前,有的育种者在早期世代不分穗行种植,而是将入选的果穗的等量混合种植,到晚代才严格选择单株种成穗行,进行配合力测定。
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入选基因型的数目,同时增加了对单株的选择压力,可能对提高抗性和获得目标基因型有帮助。
在育种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常规选育法,更多地依靠育种者的经验。
2、自交系的改良。
玉米自交系在育成后发现有些必须克服的缺点、重要的性状发生退化及发生了新的病害生理小种的侵染或不适应推广区域的环境,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对原有自交系的个别性状进行改造育成新的改良系。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

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如何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自交系的选育(一)自交系的概念从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中选择,连续几代(5-6代)用同一株的雄花花粉授在本株雌花的花丝上,使其结实,并通过选择,最后获得性状稳定一致而优良的单系,叫做玉米自交系。
对于玉米杂交种来说,自交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成的,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
所以选育自交系的目的不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而是作配制自交系间杂种的亲本。
自交系间杂交种的优劣与自交系本身性状直接有关,要提高杂交种的水平,首先要培育出高水平的自交系。
1976年我国玉米科研推广会议确定:到1980年选育新自交系的标准是:抗病(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条纹花叶病、丝黑穗病),配合力高,中早熟,自身产量高,株型理想等等。
因此,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的不断地选育新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二)培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选育自交系所用的原始材料称为基本材料。
基本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品种,一类是杂交种(单交种、双交种、综合品种、品种间杂交种等)。
实践证明,自交系的优劣是受基本材料制约的。
无论选用那一类的基本材料都必须具有高产、优良性状多或突出,适应性强等优点,这样才能选育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
“优中选优”是选育自交系的基本原则。
凡是用品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为一环系。
地方品种是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和选择的结果,具有抗逆力强,适应性广,遗传基础性能强的品种,这样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可能性大。
我国用优良品种作基本材料培育出很多优良自交系,如金0-2、金0-3、英64、铁84等就是从广泛栽培的高产量品种金皇后、英粒子、铁岭黄马牙中选育出来的。
凡是用杂交种作基本材料育成的自交系,统称二环系。
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的品种间杂交种、又交种、综合品种和顶交种作基本材料分离出来的自交系,由于建立在高配合力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向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常具有高配合力、抗逆性和健状性。
特别是以双交种和综合品种为基本材料,亲本多,基因复杂,自交分离出的类型多,选择余地大,用单交种分离自交系,性状稳定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育成自交系。
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分析

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分析作者:刘鹏飞,张媛,蒋锋,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5期刘鹏飞,张媛,蒋锋,张姿丽,陈青春,王晓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物研究所,广州510225)摘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两种种植密度下的表现,利用玉米单株产量耐密系数分析了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并对单株产量耐密系数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5个品种中,PH6WC的单株产量耐密系数最高,达27.35,明显高于其余自交系,耐密系数较高的自交系还有郑58、K12与掖478;产量相关性状与单株产量耐密系数相关性不显著。
耐密系数可作为初步评价玉米自交系耐密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耐密性;耐密系数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171-02Analysis on Density-Tolerance of Inbred Line of MaizeLIU Peng-fei,ZHANG Yuan,JIANG Feng,ZHANG Zi-li,CHEN Qing-chun,WANG Xiao-ming(CropResearchInstitute,CollegeofZhongkaiAgriculturalEngineering,Guangzhou510225,China)Abstract:Fifteeninbredlinesofmaizewereplantedat2densities.Thetolerantcoefficientofhighdensitywascalculatedusingtheyieldofperplantasindex.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p 4 inbredlineswithhighdensitytolerantcoefficientrankedasPH6WC>Zheng58>K12> Ye478, which of PH6WC was 27.35.Thecorrelationbetweenyield-relatedtraitandhighdensitytolerantcoefficientwasnotsignificant.Thetolerantcoefficientofhighdensitycouldbeusedasapreliminaryreferencetoevaluatethetightnessresistanceofmaizeinbredlines.Keywords:maize;inbredlines;density-tolerance;highdensitytolerantcoefficient随着玉米育种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玉米产量的提高仅依靠单株生产力的提高已经很困难,在低密度水平下玉米的产量已经达到平台效应。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杨 辉(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连 116036)摘要:概括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意义、育种目标、实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选育技术,总结了组配玉米杂交种、品种比较过程中运用的诸多技巧。
关键词:玉米;耐密型;选育技术;总结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是指选择优良的种质基础材料,在玉米选拔培育过程中采取系谱法选育自交系,利用玉米杂种优势模式进行组配新组合,培育出“高产、优质、耐密、广适、易制种”优良玉米杂交种。
其核心是选拔出耐密性强的自交系,培育成耐密型玉米杂交种。
1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意义玉米的耐密性是重要的玉米农艺性状,选育耐密品种已成为现代玉米育种重要的攻关目标。
中国农大李竞雄教授曾指出,玉米栽培上最大的改革是种植密度加大和施肥水平提高。
在今后的育种中,从育种的基础材料开始,在自交的不同世代以至杂交种的评价鉴定都应在预先设计的高密度下进行评价。
这前瞻性的论述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玉米种植密度的逐步增加是当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耐密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在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力地证明了耐密型玉米品种对持续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研究玉米的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品种对玉米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耐密型玉米品种的育种目标及实质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应以高产、优质、耐密、广适、易制种为首选育种目标,以中大穗、中大粒、中高秆、中高密、中晚(晚)熟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选育耐密型玉米品种的实质是采用合理密植方式,通过群体增产达到高产目的。
其内涵是通过密度影响玉米群体内光能、二氧化碳浓度、气温、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垂直分布,使玉米个体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等有效协调,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群体增效。
耐密型玉米品种在生产表现上与稀植大穗品种比较有着本质区别,具有株型清秀、株高中高、超强的耐密植能力、果穗中等且均匀一致、熟期适宜、品质中上、子粒深且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割等特点,满足了现代玉米生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单 9 8的 出现 . 变 了我 围 玉米 种 植 习惯 , 5 改 使 茎 质量 , 强抗 旱 耐瘠薄 能力 。 增 随着 密度 的增 加 , 体 群 玉 米 育种 方 向 由稀植 型转 向耐 密 型 发展 。耐密 育 种 内竞 争 加剧 ,使分 离群 体 中携带 不 同基 【 的 个体 大 ] 日益得 到 育种 界 的重视 ,被认 为 是 玉米 产量 不 断 提 在竞 争 中增 大 表现 型筹 异 .有助 于 育种 r作 的鉴 别 高 的 主要 途径 , 以 . 密 型 玉米 自交 系 的选 育 在 育 筛 选 , 高 育种 效 率 。另 外 , 所 耐 提 密度 会 影 响 米 的 分化 种 工作 中显得 尤 为重 要 。耐 密 型 玉米 自交 系选 育在 过 程 , 般来 说 , 度 越高 , 丝 和 散 粉 时 问 存 在 开 一 密 吐 摸 索 中前进 ,育 种 家利 用 现有 的种 质 在 高密 度 下 进 花 间 隔( ) A SI 也越 高 , 就容 易 导致 玉 米授 粉 不 良, 这 行 耐 密 玉米 自交 系 的选 育 , 倒 伏 、 实 性 、 病性 影 响 玉米产 量 。所 以 , 对 结 抗 应选 择 A SI 密度 反应 迟 钝 对
等抗 逆 性 的重 点 性状 进 行严 格 选择 , 以期 选 出耐 密 的类 型 。玉米 的株高 随 密度 的增加 而升 高 , 选择 那 应
玉 米 自交系 。耐密 型 玉米 自交 系选育 技术 包括 : 大 些 株 高对 密 度 的反 应相 对 迟钝 的类 型 。在 白交 系 选 增 选 择 密度 、 大 选 择 压力 、 高 自交 系 的抗 逆 性 、 增 提 选 育 过 程 中采 用 多大 的种 植 密度 是 耐 密型 玉 米 育种 的 择 好 的农 艺性 状 、 田间测 定 配合 力 、 耐密 育种 材 料 的 关 键 环节 。较 常 见 的是 在 S l代 开始 采 用最 高 密度 . 改 良与 创 新 、加 强耐 密 型选 育 技 术 的研 究与 应 用 等 以后逐 渐 降低密 度 , 到稳 定后接 近正 常种 植密 度 存
点 ,应掌 握适 宜 的收获 时 期 ,确 保 丰产 丰 收 。红 小 后熟 ,不 要 堆 成 大 堆 , 以免 长 时 间存 放 发 生 霉粒 , 豆籽 实有 一定 的后 熟过 程 ,当 田间 8 %以上 红 小豆 影 响 色 泽 和 质 量 ,造 成 损 失 。 豆 荚 伞 部 变 为 黄 0 中下 部 茎 枝 变 黄 ,下 部 叶 片脱 落 。 中部 叶 片 变 黄 , 色 ,籽粒 达到 固有形 状 与颜 色 时 ,然 后脱 粒 。脱粒
一
1 0一 4
粮 作 0. 食 物212 11
2 增 大 选 择 压 I
系 过 程 中应 对 优 良玉 米 自交 系进 行 改 良 ,利 用 其配
增 大 选择 压 力 就 是在 自交 系选 育 过 程 中 ,根据 合 力 高 、株 型 紧 凑 、结 实 性 好 、熟 期 适 中等 优 点 ,
摩l琏抛 i = 础
211粮 作物 012 食 .
耐密型玉米 自交系选 育途径
王 文 娟
( 南省 濮 阳市农 业科 学研 究院 濮 阳 4 7 0 ) 河 0 50
摘 要 : 密型 育种 已经成 为 当前 育种界 的主流 , 密型玉 米 自交 系选 育的 主要 方 法有 : 大选择 密 耐 耐 增 度 ; 重选 择 农 艺性 状 ; 大选择 压 力 , 高 自交 系的抗 逆 - 目测 选择 外 观 性 状 , 间测 定 配合 注 增 提 l; # 田 力 ; 密育种 材料 的 改 良与创新 等 耐
豆 荚 颜 色 浅 黄 时 即 可 收 获 。过 早 青 荚 多 、影 响 质 时 必须 严 格掌 握 籽粒 水 分含 量 ,水 分 大脱 小 净 ,水 量 .过 晚会 炸 荚 减 产 。 采 收 最 好 在 早 晨 或 傍 晚进 分 小 破 碎 粒 增 加 ,一 般 水 分 为 1%~ 7 6 1 %为宦 。 掌 行 ,严 禁 在烈 日下作 业 ,避 免 机 械炸 荚 ,以降 低 田 握 适 宜 的收 获 时期 并及 时 脱粒 ,防止 霉 捂也 是 红 小 间损 失率 。收获 后 应 在场 内分 小堆 晾晒 2 3d进 行 豆丰 产丰 收的关 键环节 .不可 忽视 。 ~
途径。
当前 不存在 群 体过 大 的 问题 , 是 在 自己力 所 能及 主要
的范 同 内尽 可 能增加 S ~S 1 3代材 料 的选择 群体 在
1 增 大 选 择 密 度
由于 基 因 的杂合 性 越来 越 低 , 料 材 进 行 高密 度选 择 是 耐密 型 玉米 自交 系选 育 的核 选 系 的不 同世代 , 耐 心, 也是 育种 中提 高选 择效 果 的重要 手段 。特 别是 在 的耐 密性是 逐 步提 高的 。因此 , 密型 玉米 育种 是一 育种 目标 肯定 会越 来 越 高 , 随着 育 种 选 系材 料 的早 代 , 须在 高密 度条 件 下选 择 . 样 的 个 渐 进 的过 程 , 必 这 材 种植 密度 肯 定 也 后 代更 能 忍受 水 分 和营 养 的不 足 ,合 理 有效 的进 行 材 料 的改 良, 料 耐 密性 逐 步提 高 , 光 合 作用 . 高抗 病 能 力 , 而改 良 自交 系种子 和 根 会 越 来越 高 。 提 从
育 种 目标 ,因地 制宜 地 创 造 玉米 生 产 中容 易 遇 到 的 重 点 对其 耐 密 性 、抗 倒性 、抗 病性 等 性状 进 行 严格 ed类 些 不利 条 件 , 中选 择 出耐 低 温 、 干旱 、 病 虫 、 选 择 。R i 群 和唐 四平 头类 群 种 质是 符合 耐 密 型 从 耐 抗 耐 密 植 、 倒 伏 、 阴雨 寡 照 等 的 自交 系 。在 黄 淮 海 玉 米 育 种方 向 的 ,是 耐 密 型 品种选 育 采用 的重 要 种 抗 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