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复习——内容理解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整体阅读读懂文本课件19张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课前学案反馈
你能读懂这篇文言文吗?你有什么妙招?
阅读步骤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方法1:注重文体,整体观照。
(注意出处、标题、正文、注释、试题等。)
根据浏览试题《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的 出处、标题 ,确定选文属于
纪事本末体
( )。内容大致是讲述
“祖逖北伐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的事。
阅读步骤二:文段阅读,领悟“通读”
任务:通读《祖逖北伐》文段 小组翻译交流:质疑解难,疏通字词,初解文意。
方法2:迁移积累,以“词”疏意
丰厚的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是你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阅读步骤三:文段研读,学会“提取”
任务:提取信息,读懂“结构”
任务1.根据圈画的“叙事六要素”信息以及纪事本末体史传 的结构特点,梳理文脉,完成下表,初步了解主人公祖逖的北 伐经历。
祖逖、 刘琨 、 司马睿
祖逖、 石勒
祖逖、 戴渊
司州主薄、 军咨祭酒、 奋威将军、 州刺史
镇西将军
起因 经过
结果
闻鸡起舞、宗室争权, 戎狄入侵,力请北伐
中流击楫、招兵买马、 重创后赵、同甘共苦、 互通贸易
忧愤离世, 陈留被攻取, 北伐失败
任务2:借助选项,以“题”悟意(关注12题)
任务:选文主体部分,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件事情,将文中相关内容,与第
活动二: 合作探究:掌握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的方法
真题示例
如何读通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
【2021新高考2卷】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 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 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 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 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 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 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 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 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 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 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 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课前学案反馈
你能读懂这篇文言文吗?你有什么妙招?
阅读步骤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方法1:注重文体,整体观照。
(注意出处、标题、正文、注释、试题等。)
根据浏览试题《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的 出处、标题 ,确定选文属于
纪事本末体
( )。内容大致是讲述
“祖逖北伐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的事。
阅读步骤二:文段阅读,领悟“通读”
任务:通读《祖逖北伐》文段 小组翻译交流:质疑解难,疏通字词,初解文意。
方法2:迁移积累,以“词”疏意
丰厚的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是你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阅读步骤三:文段研读,学会“提取”
任务:提取信息,读懂“结构”
任务1.根据圈画的“叙事六要素”信息以及纪事本末体史传 的结构特点,梳理文脉,完成下表,初步了解主人公祖逖的北 伐经历。
祖逖、 刘琨 、 司马睿
祖逖、 石勒
祖逖、 戴渊
司州主薄、 军咨祭酒、 奋威将军、 州刺史
镇西将军
起因 经过
结果
闻鸡起舞、宗室争权, 戎狄入侵,力请北伐
中流击楫、招兵买马、 重创后赵、同甘共苦、 互通贸易
忧愤离世, 陈留被攻取, 北伐失败
任务2:借助选项,以“题”悟意(关注12题)
任务:选文主体部分,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件事情,将文中相关内容,与第
活动二: 合作探究:掌握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的方法
真题示例
如何读通读懂纪事本末体文言文?
【2021新高考2卷】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 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 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 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 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 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 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 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 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 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 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 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共374张PPT)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 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体验高考真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 “曾公亮”称“公亮”。尤其注意少数民族人的名字, 字数不定且不是取名的常用字,注意断句及跟其他词性 的字区分开来。
(二)阅读方法
1.阅读全文,着眼全局,梳理事件头绪和人物关 系。 (阅读时养成动笔勾画的习惯)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开头: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交代传主曾公亮的名字 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 籍贯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 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
结尾:Βιβλιοθήκη 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 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 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
作者评价公亮,用与 王安石有关的事件, 证明其吝啬。
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
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
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 苏轼与世人对公亮的
恭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设宴,能处
之安然吗?”使者于是赴宴。
•
熙宁三年,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
使。第二年,判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城,
体验高考真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 “曾公亮”称“公亮”。尤其注意少数民族人的名字, 字数不定且不是取名的常用字,注意断句及跟其他词性 的字区分开来。
(二)阅读方法
1.阅读全文,着眼全局,梳理事件头绪和人物关 系。 (阅读时养成动笔勾画的习惯)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开头: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交代传主曾公亮的名字 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 籍贯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 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
结尾:Βιβλιοθήκη 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 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 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
作者评价公亮,用与 王安石有关的事件, 证明其吝啬。
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
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
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 苏轼与世人对公亮的
恭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设宴,能处
之安然吗?”使者于是赴宴。
•
熙宁三年,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
使。第二年,判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城,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 命题规律探寻】常见题型:
1. 用“/”给文中画 线句断句。(限断两 处)(3分) 范与兰七十有三 好琴喜种兰及盆 池 小 景。
(2015年温州)
2.用“/”给文中画线的 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倍卫三十里闻宁喜 之难作右宰谷臣死 之。
(2015年台州)
常见题型2——断句
精选课件
1. 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
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 题最接近?( )(3分)
A.《唐雎不辱使 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 也》 D.《醉翁亭记》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 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2分)
(2015年绍兴、义乌)
(2015年金华)
常见题型7——主旨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握
精选课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靖郭君:为了筑高薛国城墙起初不听别人劝告 ,后来在齐人的进谏下接受意见,是一个 能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分)
精选课件
【把握人物形象策略指导】
1.概括事件知个性。 2.品味描写显性情。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4.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郑武公、靖郭君两 人的性格特点。( 2 分)
5. 阅读【甲】【乙】【丙】文后,你获得了怎 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邻人之父、关其思、 齐人作答。(4 分)
纵使、苟、然、故、是故)前往往需要停顿;语
气助词(乎、哉、也、焉、耳、欤)后面往往需
要停顿。
精选课件
【实战演练】
甲乙丙三个文段比较阅读(14分)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2)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精选课件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乃:连词,表承接,于是。 以:介词,因为。 以:介词:用。 以:介词,凭借。
当死. 而口不讼.直 宣帝嘉.之 鲁芝洁.身寡.欲
死:名词作动词,处死。 讼:名词作动词,争辩。 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他好,欣赏。 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自身洁。 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欲望寡。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 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堂房亲属关系,如“从弟”。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
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 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
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实词】
谠.言嘉.谋 芝坐.爽下狱 和.而不同. 塞.天下之望. 【文言虚词】
谠:正直。嘉:美,善。 坐:因犯……罪。 和:谦和。同:苟同。 塞:隔阻,堵。望:怨恨。
乃.引芝参骠骑军事 一旦以.罪见黜 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 诸葛诞以.寿春叛 【词类活用】
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 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答题方法
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 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
明确学习态度
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
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
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
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 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
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 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
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 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针对训练】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
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
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
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
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
数数往来,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大喜曰:“吾架 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②同 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 【注释】①杨濙(yínɡ):元末隐士。②福:杨福。
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 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尊师方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复习课件

志人小说分为_笑__话__、__野__史__、__逸__闻__轶__事___三大类。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重点句翻译
提示:结合“重点字词解释”熟练翻译全文,遇到不 会的,同位之间商讨,5分钟后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重点句翻译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
复
习
七上语文期中—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重点
一、文言文 二、古诗词 三、名著阅读 四、阅读理解 五、作文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重点—文言文
考察重点: 《论语十二章》《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
考察题型: 文学常识、理解性默写、翻译、内容理解
《论语十二章》
考察题型: 文学常识、理解性默写、翻译、内容理解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柳絮团 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 分传神;
(2)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陈太丘与友期行》 内容理解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耐 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 “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 表述得很清楚;
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先说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
最后,用词讲究分寸。 “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咏雪》
考察题型: 文学常识、翻译、内容理解
一、《咏雪》 重点句翻译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论语》十二章 理解性默写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重点句翻译
提示:结合“重点字词解释”熟练翻译全文,遇到不 会的,同位之间商讨,5分钟后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重点句翻译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那人)才到。
复
习
七上语文期中—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重点
一、文言文 二、古诗词 三、名著阅读 四、阅读理解 五、作文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重点—文言文
考察重点: 《论语十二章》《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
考察题型: 文学常识、理解性默写、翻译、内容理解
《论语十二章》
考察题型: 文学常识、理解性默写、翻译、内容理解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柳絮团 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 分传神;
(2)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陈太丘与友期行》 内容理解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耐 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首先是言简意赅,内容凝练。 “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 表述得很清楚;
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先说前提,再指出言而无信和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
最后,用词讲究分寸。 “无信”“无礼”义正词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咏雪》
考察题型: 文学常识、翻译、内容理解
一、《咏雪》 重点句翻译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论语》十二章 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文言文专项复习——虚词、特殊句式+课件43张

勿。 教考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实在。 融通 ②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殆:恐怕,可能。
③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弗:没有。
(二)代词
代词是用来代替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重复,使文章简洁。具
体用法和例句如下:
用法辨析
教考融通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例如: 吾、余、予。第二人称代词,例如:女、 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例 如:之、其、厥、彼。表人称复数的词, 例如:若属、吾辈。
(三)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 的特殊语法功能,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以“之”为例结合例 句作具体分析:
位置及用法
例句及分析
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为动词。
之:动词,到。
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 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疑问代词。例如:孰、何、奚、 胡、恶、安、焉。
⑤沛公安.在(《鸿门宴》)安:哪里。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
的词。具体用法和例句如下: 用法辨析
教考融通
(1)表示并列关 系。例如:以、且、 而。
(2)表示递进关 系。例如:而、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 且:表并列,并且。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表递进,而且。
活动一 了解五类常见文言虚词 (一)副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 词。一般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副词按用法可以分为四类: 1.表程度
③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弗:没有。
(二)代词
代词是用来代替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重复,使文章简洁。具
体用法和例句如下:
用法辨析
教考融通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例如: 吾、余、予。第二人称代词,例如:女、 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例 如:之、其、厥、彼。表人称复数的词, 例如:若属、吾辈。
(三)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 的特殊语法功能,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以“之”为例结合例 句作具体分析:
位置及用法
例句及分析
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为动词。
之:动词,到。
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 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3)疑问代词。例如:孰、何、奚、 胡、恶、安、焉。
⑤沛公安.在(《鸿门宴》)安:哪里。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
的词。具体用法和例句如下: 用法辨析
教考融通
(1)表示并列关 系。例如:以、且、 而。
(2)表示递进关 系。例如:而、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 且:表并列,并且。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表递进,而且。
活动一 了解五类常见文言虚词 (一)副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 词。一般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副词按用法可以分为四类: 1.表程度
专项复习文言文基础积累和课文内容理解ppt

倒装句式
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句。如: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3
省略句式
句子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或者介词等 。如:便舍船,从口入。(《陶渊明·桃花源记》 )
文言文词汇
实词
指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等。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爱莲说》)
详细描述
古今异义:考查对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语的掌握,如“ 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词类活用:考查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如名 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古代诗歌与散文题库
总结词:考查对古代诗歌与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 力,以及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详细描述
诗歌鉴赏: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和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专项复习文言文基础积累和课文内 容理解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 文言文课文内容精析 • 专项复习题库与解析 •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01
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文言文语法
1 2
判断句式
常常用“……者,……也”的格式。如:陈涉者 ,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04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古代诗歌阅读理解技巧
总结词:古代诗歌以抒情言志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感情 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阅读理解古代诗歌时,需要 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精髓。
注重积累:要学习古代诗歌,必须注重积累。多读、多 背、多记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把握节奏: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通过把握 节奏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和韵味。要学会划分诗 歌的节奏,注意断句和重音,以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句。如: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3
省略句式
句子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或者介词等 。如:便舍船,从口入。(《陶渊明·桃花源记》 )
文言文词汇
实词
指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等。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爱莲说》)
详细描述
古今异义:考查对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语的掌握,如“ 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词类活用:考查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如名 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古代诗歌与散文题库
总结词:考查对古代诗歌与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 力,以及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详细描述
诗歌鉴赏: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和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专项复习文言文基础积累和课文内 容理解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 文言文课文内容精析 • 专项复习题库与解析 •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01
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文言文语法
1 2
判断句式
常常用“……者,……也”的格式。如:陈涉者 ,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04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总结
古代诗歌阅读理解技巧
总结词:古代诗歌以抒情言志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感情 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阅读理解古代诗歌时,需要 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精髓。
注重积累:要学习古代诗歌,必须注重积累。多读、多 背、多记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把握节奏: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通过把握 节奏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和韵味。要学会划分诗 歌的节奏,注意断句和重音,以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
内容理解
2020/4/10
1
考点聚焦
筛选文中信息
题
型 解
归纳内容要点
读
分析人物形象
2020/4/10
2
余幼时即嗜学。家 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伸,弗之怠。录
信 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
息 余,余因 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文,中寻《病桃终花。源后记遂》无体问现津“者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①(__选__自__《;桃②花__源__记___》__)。
2020/4/10
2020/4/10
7
技法宝典
整体阅读,总体把握
归
纳 人物+事件+结果
概 括
摘拼析,巧表述
内容完整,语言简洁
2020/4/10
8
考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例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是如何解决的? 2020/4/10
3
技法宝典
第一步:审清题干,
信
划定原文信息
息
范围 第二步:理清思路,
筛
提取重点信息。
选
第三步:组织语言文字,
规范表述。
2020/4/10
4
考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分 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
析 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 柳先生传》)
筛 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
选
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 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待左 右,援
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
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欣 悦,则
又请焉。故余勇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
《送东阳马生序》)
问题: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他
5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考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例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导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航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选段依次从_____、住、食、____四方面写出了求 学的_________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作者的 求学意志,那是“_________”。(最后一处用原 文语句回答)
例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导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航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请用王纳谏后的效果。
2020/4/10
10
形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象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
【答案】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
2020/4/10
6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例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导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航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作云者:笔“下不桃足花为源外人人生道活也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
考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例 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导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航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 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话郡概下括,) ③诣既太出守,,得说其如船此,。便太扶守向即路遣,人处随处其志往之,。寻及向
【生所。答活志未案和,果】乐遂,① 。④迷 寻自南,病然阳不终环刘复。境子得后优骧路遂美,。无,高问尚②津士社者也会。,安闻定之和,平欣,然③规百往姓 (选自《桃花源记 》)
2020/4/10
9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导 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
航 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 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 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答案】既①克取,信公于民问,其获故得。人对民曰的:支“持夫。战②,战勇争气中也善。于分析 一鼓作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夫情,大知国己,知难彼测,也把,握惧战有机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 旗靡,故逐之。” 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 (因选。自(《用曹自刿己论的战话》作) 答) ①政治方面:______ ②军事方面:______
内容理解
2020/4/10
1
考点聚焦
筛选文中信息
题
型 解
归纳内容要点
读
分析人物形象
2020/4/10
2
余幼时即嗜学。家 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伸,弗之怠。录
信 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
息 余,余因 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文,中寻《病桃终花。源后记遂》无体问现津“者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①(__选__自__《;桃②花__源__记___》__)。
2020/4/10
2020/4/10
7
技法宝典
整体阅读,总体把握
归
纳 人物+事件+结果
概 括
摘拼析,巧表述
内容完整,语言简洁
2020/4/10
8
考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例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是如何解决的? 2020/4/10
3
技法宝典
第一步:审清题干,
信
划定原文信息
息
范围 第二步:理清思路,
筛
提取重点信息。
选
第三步:组织语言文字,
规范表述。
2020/4/10
4
考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分 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
析 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 柳先生传》)
筛 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
选
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 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待左 右,援
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
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俟欣 悦,则
又请焉。故余勇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
《送东阳马生序》)
问题: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他
5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考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例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导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航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选段依次从_____、住、食、____四方面写出了求 学的_________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作者的 求学意志,那是“_________”。(最后一处用原 文语句回答)
例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导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
航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请用王纳谏后的效果。
2020/4/10
10
形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象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
【答案】行(走) 衣(穿) 艰苦(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
2020/4/10
6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例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 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导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航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作云者:笔“下不桃足花为源外人人生道活也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
考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例 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导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航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 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话郡概下括,) ③诣既太出守,,得说其如船此,。便太扶守向即路遣,人处随处其志往之,。寻及向
【生所。答活志未案和,果】乐遂,① 。④迷 寻自南,病然阳不终环刘复。境子得后优骧路遂美,。无,高问尚②津士社者也会。,安闻定之和,平欣,然③规百往姓 (选自《桃花源记 》)
2020/4/10
9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导 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
航 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 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 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答案】既①克取,信公于民问,其获故得。人对民曰的:支“持夫。战②,战勇争气中也善。于分析 一鼓作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夫情,大知国己,知难彼测,也把,握惧战有机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 旗靡,故逐之。” 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 (因选。自(《用曹自刿己论的战话》作) 答) ①政治方面:______ ②军事方面: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