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景写生》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不同风格的风景画欣赏以及实际操作的写生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培养绘画技巧,丰富创作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自然风景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景写生技巧掌握不够,对风景画的表现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感受自然风景,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绘画表现自然风景。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创作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及技巧。

2.如何在绘画中表现自己对自然风景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风景画,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

2.示范教学:教师现场演示风景写生的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不同风格的风景画示例、风景写生示范视频。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户外风景写生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引导学生关注风景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风景写生示范视频,边播放边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如观察方法、构图、用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户外风景写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学习。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的创新尝试,如运用不同的材料、技法等,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风景写生》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景写生》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

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四、作业点评。

《风景写生》教案2学生在风景写生初级阶段,会认为写生是一种绘画基础的重复练习。

但在长期从事绘画实践的'从艺者,会体会到风景写生的趣味性创造,本文根据自己的绘画实践和感受,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5.《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5.《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答案:在绘画风景时,处理近景与远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通常会通过以下方法来处理这种关系:
近景:我会详细描绘近景的细节,如树叶、石头、水面的波纹等,使用较深的颜色和清晰的线条来突出近景的立体感。
远景:我会用较淡的颜色和较模糊的线条来表现远景,如远处的山脉、天空等,使得远景与近景形成对比,增强画面的深度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景物、如何运用色彩和构图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风景写生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在画面中处理远近的关系,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光影效果等。
②风景写生的基本元素:山、水、树、建筑等,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自然风景。
③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细致观察自然风景的形态、色彩、光影等。
④风景写生的表现技巧:线条描绘、色彩搭配、构图安排,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风景。
⑤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实验操作、成果展示,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风景写生的理解。
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5.《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美术课程《风景写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2年11月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 图像识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自然风景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建筑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风景写生创作。

六年级美术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第一章:风景写生的意义与价值1.1 了解风景写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风景写生是指直接在户外对自然风景进行绘画创作的活动。

1.2 探讨风景写生的意义:通过风景写生,学生可以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培养绘画技巧,激发创作灵感。

1.3 强调风景写生的价值:风景写生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审美情趣,丰富美术素养。

第二章: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与方法2.1 学习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讲解如何观察光线、色彩、形状、质感等,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工具表现景物。

2.2 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构图、打草稿、上色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和能力。

2.3 欣赏优秀风景写生作品:分析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风景写生风格和技巧。

第三章:风景写生的观察与表现3.1 学习观察风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景的线条、色彩、空间等元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2 风景的表现手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色彩、阴影等绘画元素表现风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3 实践风景写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风景写生,让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绘画过程中。

第四章:风景写生的创新与拓展4.1 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风景写生中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工具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探索个性化风格:引导学生感悟自然风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绘画风格。

4.3 开展风景写生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第五章:风景写生的评价与反思5.1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5.2 同伴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风景写生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风景写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六章:风景写生的环境保护意识6.1 引入环境保护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然风景的必要性。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2篇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2篇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landscape sketching" in Art Volume 1 of grad e 6 of PEP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设计精选

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设计精选

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风景画的概述、观察方法、构图原则、色彩运用和写生技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掌握观察、构图、色彩运用等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景,培养他们的构图意识和色彩感知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板、画纸、颜料、画笔等。

2. 学具:画板、画纸、铅笔、橡皮、水彩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风景画的定义及分类b. 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学会捕捉风景的特点c. 构图原则:平衡、对比、统一等d. 色彩运用:冷暖对比、明暗关系等e. 写生技巧:铅笔起稿、水彩上色等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选择一处风景进行写生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c. 学生完成作品,互相交流、评价4. 例题讲解:以一幅风景画为例,分析其观察、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的优点,为学生提供借鉴。

5.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布置一道风景写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风景写生的概念、观察方法、构图原则、色彩运用、写生技巧等要点。

2. 例题分析,展示优秀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内的一处风景为对象,进行写生练习。

2. 答案要点:观察仔细,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观察自然风景,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风景写生教案

风景写生教案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风景写生》
作者及工作单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黄小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的概念和理解提高造型能力和构图
2、过程与方法:从范例的风景画中了解基本风景画构图,结合前一课的透视内容理解绘画过程方法,掌握基础的写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接触感受自然。增强学生绘画表达能力,增进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透视的表现和画面的表达,绘画的美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画,铅笔,画纸,画板等
学生准备:取景框,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方法策略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上节课老师我教大家的透视知识吗?来,大家打开第一课课本和老师我一起复习下前一节课的透视知识吧!(复习有关这节课的透视)
二、(教师范画)
1.导入这节课课题
1请同学们欣赏优秀的风景画和学生的风景习作(出示课件),从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写生的渴望。
二、讲授新课,教师示范
1.师:那么,我们就在之前复习好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的一课《风景写生》吧。
2.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内园艺绿化区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写生。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轻松创作的氛围。
四、展示评价
1.教师让学生充当评论员评说选出来的作品。
2.教师结同讨论修改练习,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学生自评、互评
1学生虚心听取教师评价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风景写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风景写生的题材,学会如何运用取景框,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能够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描进行风景写生,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够独立地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捕捉物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多种线的表现方法,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

难点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风景写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若干、自制取景框若干。

学生:教材、铅笔、线描笔、图画纸。

一、导入阶段教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问同学们,你都去过哪些景色美丽的地方?它美在哪里呢?学生:杭州、苏州、江南……教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下面老师带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中国最美古城凤凰古城的景色,体验贯穿人心的美。

播放《凤凰古城》视频教师:在看过美丽景色以后,老师想告诉大家,在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美丽的景色也是不胜枚举。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些美丽景色的时候应如何把它记录下来呢?学生:用相机照下来、用笔画下来……教师:既然我们学习了美术,就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它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出示课题《风景写生》教师:老师这有几张前段时间外出写生的作品,这些风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比一比,看一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都是用线条画出来的。

教师:同学说得非常正确,那么话中都运用了哪些线条呢?学生:有直线、曲线、弧线、折线……教师: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简单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将心中的美景记录下来。

二、发展阶段教师出示一幅美景,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多而繁杂的景物时,应如何应对呢?学生:可选择一部分进行绘画。

教师:说的很对,面对很庞大很繁杂的景物时。

我们绘画应对其进行取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法宝,有了这件法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选取我们需要的景物了(出示取景框)教师:在取景胡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画面中要明确主题物,并且主体物的周围要有一定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风景写生》
课时:3-4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第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

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第2-4 课时)
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