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的耐受实验1

合集下载

实验十一抗心绞痛药实验

实验十一抗心绞痛药实验

实验十一抗心绞痛药实验(一)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实验目的】观察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

【实验原理】硝酸酯类药物能舒张全身动脉和静脉,从而使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硝酸酯类还能选择性舒张冠状动脉的输送血管和侧支血管,从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故主要用于心绞痛。

本实验观察硝酸甘油对兔耳血管,特别是静脉血管的显著扩张作用,以加深对这类抗心绞痛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

【实验材料】1.器材:家兔固定箱、滴管、测量尺2.药品:硝酸甘油乙醇溶液3.动物:家兔(1.5Kg)【方法步骤】1.白色家兔一只,放入兔固定箱。

观察记录正常兔耳的颜色和温度,血管的粗细及密度。

2.用滴管吸取1%硝酸甘油乙醇溶液滴于家兔舌下4-5滴。

3.用药后观察记录家兔两耳皮肤的颜色、温度、血管粗细和密度。

【注意事项】1.兔耳的温度可直接用手感粗测。

2.血管粗细和密度,均应观察兔耳的同一部位,并保持给药前后一致。

【实验结果】兔耳皮肤兔耳血管颜色温度粗细密度用硝酸甘油前正常正常正常正常用硝酸甘油后变红升高变粗加大【思考与讨论】1.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2.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普萘洛尔的抗缺氧作用【实验目的】观察普萘落尔和硝酸甘油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

【实验原理】心肌耗氧量大,叫其它脏器更易缺氧。

普萘落尔和硝酸甘油通过不同途径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小鼠对缺氧的耐受力。

【实验材料】1.器材;250ml广口瓶、天平、秒表、1ml注射器、滤纸、凡士林。

2.药品:0.1%普萘落尔、0.005%硝酸甘油、0.1%异丙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钠石灰。

3.动物:小白鼠【方法步骤】1.将250ml广口瓶放入钠石灰15Kg,其上垫以滤纸,用以吸收CO2和水。

2.取体重相近(同组内相差小于2g),同性别小鼠3只,分别编号,并按下述方法给药:1号鼠:腹腔注射0.1%普萘落尔0.2ml/10g2号鼠:腹腔注射0.005%硝酸甘油0.2ml/10g3号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3.观察15分钟后,3只鼠分别皮下注射0.1%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2ml/10g。

浅析硝酸甘油的影响因素,药性原理,不良作用及耐受性

浅析硝酸甘油的影响因素,药性原理,不良作用及耐受性

浅析硝酸甘油的影响因素,药性原理,不良作用及耐受性硝酸甘油作为抗心绞痛的经典药物已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显著。

随着对硝酸甘油的研究的深入发现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受很多因素影响。

本文从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和相关应用研究总结出硝酸甘油的药效受到基因因素,剂型因素,给药方法和联合用药因素——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医学上发现了硝酸甘油更多的药理作用。

标签:硝酸甘油;药理作用;影响因素;不良反应血管内的一氧化氮及平滑肌细胞有利于血管的扩张作用能够促进细胞分泌。

血液循环在两者的配合之下会更加健康。

当血管内出现一些病理变化时,一氧化氮和平滑肌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血管扩张减弱,心肌供血不足而硝酸甘油可以通过生物转换增加血管内的一氧化氮弥补病理变化造成血管内一氧化氮不足的情况有利于血管扩张,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本文深入研究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有效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从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和相关应用研究总结出硝酸甘油的药效受到基因因素,剂型因素,给药方法和联合用药因素一一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医学上发现了硝酸甘油更多的药理作用。

1.影响因素1.1基因因素1.1.1降钙素基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于血管舒张、血管保护和强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释放多种内源性活性物质,比如一氧化氮。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服用硝酸甘油观察体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发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硝酸甘油发生生物作用转化为一氧化氮,能效的保护心血管和心脏,舒化血管,快速降低血压。

1.1.2多种基因。

临床研究表明硝酸甘油是通过生物转化形成机体所需一氧化氮,其中以线粒体乙醛脱氢酶的代谢作用最为明显,是促进体内转化生成关键酶。

ALDH2基因在12号外显子存在一个点突变,出现碱基置换,ALDH2基因存在ALDH2*2、ALDH2*1两个等位基因,ALDH2*1,ALDH2*1基因型具有AL-DH2的正常活力,ALDH2*1,ALDH2*2基因型存在6%的酶活力,ALDH2*2/ALDH2*2基因型完全丧失酶的活力。

硝酸甘油体外实验及其耐受机制探讨

硝酸甘油体外实验及其耐受机制探讨

硝酸甘油体外实验及其耐受机制探讨叶志彬;甘丽卿;魏文树【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1(023)004【摘要】目的观察体外给药葛根素,谷胱甘肽和硝酸甘油合用对NTG耐受性的影响,探讨O1/2水平与硝酸甘油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兔取出胸主动脉环,处理后分为正常对照(NC)组,峭酸甘油(NTG)组,研酸甘油+葛根素(NTG+Pur)组.硝酸甘油+谷胱甘肽(NTG + GSH)组.造模后进行硝酸甘油的量效关来,及测定胸主动环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乳化物歧化峰(SOD)活力.结果持续浸泡NTG90min后,NTG 组,NTG+GSH组及NTG+Pur组对NTG均产生了耐受,然而Pur及GSH对NTG 耐受的预防没有显芳效果.浸泡NTG组的主动脉环中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结论体外浸泡NTG90min血管环产生耐受,Pur,GSH分别与NTG合用,对NTG 受的预防没有足著作用.【总页数】4页(P31-34)【作者】叶志彬;甘丽卿;魏文树【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医院,永春,362600;福建省永春县中医院,永春,362600;福州总医院药理科,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鱼肝油酸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及其机制探讨--体外细胞培养及经皮瘤内注射实验 [J], 张武;崔立刚;王金锐2.硝酸甘油耐受性机制探讨及卡维地洛的预防作用 [J], 魏文树;盖晓波;魏炜明;曾昭全;刘锡钧3.维生素C对实验兔硝酸甘油耐受性影响的研究 [J], 李涛;谭安雄;封芬;李明娟;贺印旎4.超氧阴离子清除剂对家兔硝酸甘油耐受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李涛;谭安雄;封芬;李明娟;贺印旎5.维生素C和硝酸甘油合用对硝酸甘油耐受性的影响 [J], 崔志敏;王三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 50mg + NS40ml 0.6ml/h (10ug/min)硝普钠 50mg + NS 50ml 0.6ml/h (10ug/min)多巴胺 200mg + NS30ml 4ml/h (5ug/kg/min)多巴酚丁胺 200mg + NS30ml 4ml/h (5ug/kg/min)去甲肾上腺素 50mg + NS 25 mL 1.5ml/h (0.5ug/kg/min)胰岛素 50u +NS50ml 5ml/h (0.1u/kg/h kg=50)阿端(哌库溴铵) 0.08mg-0.1mg/kg 4mg-5mg 肾功能不全不超过0.04mg/kg 2mg仙林(维库溴铵) 70-100ug/kg 3.5-5mg/h (kg=50) 咪唑安定 15mg + NS 15 ml 2ml/h (2mg/h)施他宁 3mg + NS50ml 4.1ml/h (250ug/h)吗啡 10mg + NS 9ml可达龙(胺碘酮)首剂150 mg + NS 20 ml维持 300 mg +NS 44ml 小于等于6 ml(35mg/h)异丙酚首剂40mg 维持 40mg/h尼莫同起始2小时 1mg/h (>70kg) 或0.5mg/h(<50kg) 可耐受者2小时后 2mg/h氨茶碱起始 250mg+NS 40ml (30min内)维持 500mg+NS 50ml (5ml/h)利尿合剂 5%葡萄糖 250ml +多巴胺 20mg+立其丁5-10mg+速尿 80mg仙林(维库溴铵)首剂 0.08—0.1mg/kg 补充0.03---0.05mg/kg地高辛首剂1—1.5mg/d 维持量 0.25—0.5mg/d多巴酚丁胺 20-40mg+100mlGS(40---120mg/d) 2. 5—10ug/kg/min利多卡因首剂 50mg iv 无效 100mg /5-10min(<=500—800mg)维持 400mg +GS 500ml(<=1000—1500mg/d)胺碘酮首剂 5-10mg/kgiv 维持 300mg ivgtt <=30min 去甲肾上腺素首剂 2mg/次8—12ug/min 维持 2---4ug/min阿拉明 0.015—0.1g + NS 500ml( 0.2---0.4mg/min)常用药物输注计算药名微泵药物浓度配制数字显示输入剂量常用剂量(mg/50ml) (ml/h)多巴胺体重(kg)×3 1 1.0μg/(kg?min) 5--20μg/(kg?min)硝普钠体重(kg)×3 1 1.0μg/(kg?min) 0.5--8μg/(kg?min)硝酸甘油体重(kg)×0.3 0.1μg/(kg?min) 1--5μg/(kg?min)最大剂量10μg/(kg?min)多巴酚丁胺体重(kg)×3 1 1.0μg/(kg?min) 5--20μg/(kg?min)肾上腺素体重(kg)×0.03 1 0.01μg/(kg?min) 0.01—0.2μg/(kg?min)常用药物用量配法算多巴胺:(公斤体重×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1μg/kg?min ,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5μg/kg.min;多巴酚丁胺:配法同多巴胺,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1μg/kg.min;硝普钠:5%GS 50ml + 硝普钠 50mg,即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 5-10μg/min(0.3-0.6ml/h)。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硝酸甘油耐受及机制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诱导硝酸甘油耐受及机制
第2 4卷
21 0 0年
第 2期
4月
长治 医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CHANGZHI MEDI CAL C L OL EGE
V0 . 4 No. J2 2
A r 2 1 p . 00
8 5
非 对 称性 二 甲基 精 氨 酸诱 导 硝 酸 甘 油 耐 受及 机 制
(T G N,a apsi o t 1 1 M) o 3 i . h o t o ar g eei ua dwt i g cr b i tecn e・ s oiv cnr )(0 te o f 0m n T ei l e ar nsw r n bt i nt l e nt ot n h o cn r sa d t i c e h r y i o a o
CR G P释 放减 少相 关 。结论 : 源性 A MA能诱 导 大鼠 离体 动脉 硝酸甘 油 耐 受 , 外 D 其机 制与 C R G P的释 放 减 少有甘 油 ; 非对 称性二 甲基 精氨 酸 ; 降钙素 基 因相 关肽
R 9 3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献 编 号 10 一(0 00 —0 5 3 0 6 2 1 )2 8 —0
张晓京

张建栋 郑王巧 郭春花 张 晓一
要 目的 : 观察 外 源性非 对称 性 二 甲基精 氨 酸 ( D A MA) 否诱 导硝 酸 甘 油 耐 受 以及是 否 与 抑 制 能
降钙素基 因相 关肽 ( G P 释 放 有 关。 方 法 : CR) 离体 大 鼠血 管预 先 于浴 槽 中加 入 A MA ( 0 M) 育 3 D 1 孵 O mi n拟诱 导硝 酸 甘 油耐受 , 以高浓度硝 酸 甘油 (0 5 作 为 阳性对 照 。之后 观 察硝 酸甘 油舒 血 管效应 , 并 1 I M) 并用 放 射 免 疫 法监 测 孵 育 液 中 C R G P的含 量 。结 果 : D A 显 著 减 弱硝 酸甘 油 的 血 管舒 张 效 应 , 与 A M 并

维生素C改善硝酸甘油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维生素C改善硝酸甘油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维生素C改善硝酸甘油耐受性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1867年Brunton在爱丁堡研究证实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可以用于心绞痛的治疗,至今为止NTG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的历史已经有130多年了。

硝酸甘油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而发挥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该药物必须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其疗效。

相继又有很多学者在临床上利用超声学和监测血压等手段发现了这种现象,也就是后来称为的“硝酸甘油耐受”。

实验目的:1.学习硝酸甘油耐受动物模型的建立2. 探究VitC对家兔硝酸甘油耐受性的影响,为临床改善耐药提供新的途径。

实验原理:硝酸甘油(NTG)通过释放NO,使cGMP和cAMP生成增加,分别激活cGK-Ⅰ和cAK-Ⅰ,可以使血管扩张性磷蛋白磷酸化,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产生舒血管作用,而硝酸甘油耐受性是限制NTG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

硝酸甘油耐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涉及多种代谢酶活性、内源性活性物质水平以及受体活性变化。

新近的研究表明,持续应用NTG时,血管组织中的超氧阴离子含最显著增加并参与了NTG耐受性的形成。

维生素C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能迅速与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抗坏血酸自由基。

实验对象、药品与器材家兔32只,体重2~3kg药品:肝素,生理盐水,硝酸甘油贴膜( 16 mg/片,贴保宁R 5),1μmol/L 的去甲肾上腺素NE, Krebs 液, 10-9~10-4mol/ L的NTG,Vit C粉剂,丙二醛(MDA)试剂盒、一氧化氮(NO)试剂盒和环磷酸鸟苷(cGMP)试剂盒器材: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处理系统,手术台,注射器,烧杯,纱布,棉线,塑料导管,婴儿秤,张力换能器,恒温浴槽、镊子、灌流系统、供氧装置设计思路家兔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NTG组、NTG+VitC组及VitC组。

维生素C对实验兔硝酸甘油耐受性影响的研究

维生素C对实验兔硝酸甘油耐受性影响的研究
we r e de t e r mi n e d a t t he e n d o f t he e x pe r i me nt .Re s ul t s Th e max i mu m d i a s t ol i c l e ve l , SOD a c t i v i t y a n d M D A i n
T h e e f f e c t o f v i t a mi n C o n n i t r o g l y c e r i n t o l e r a n c e Li T a o,Ta n An x i o n g,Fe n g Fe n,Li Mi n 【 g J u a n, H Yi n n i .

( 6 3 ±7 ) ,( 3 3 0 ±2 8 ) U/ mg,( 9 . 4 4土0 . 6 3 ) n mo l / mg ,wh i l e i n n i t r o g l y c e r i n +v i t a mi n C g r o u p we r e( 8 6 4 - 5 ) %,
of n or ma l r a bbi t s a g e d 5- 6 m on t hs we r e di vi de d i nt o t hr e e g r o ups r a n do ml y,i n c l u di ng c o nt r o l gr ou p,ni t r o gl yc e r i n
( 3 7 8 ±3 9 ) U/ mg, ( 1 . 7 1± 0 . 1 6 ) n mo l / mg,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ma x i mu m d i a s t o l i c 1 e v e l ,S OD a c t i v i t y i n c o n t r o l

硝酸甘油的耐药性

硝酸甘油的耐药性

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发布时间:2021-04-07T01:45:51.3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1期作者:张若丹[导读] 硝酸甘油从1847年被发明至今,在治疗心绞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绵阳四O四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硝酸甘油从1847年被发明至今,在治疗心绞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硝酸甘油一直是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常备的药物之一,在患者疾病发作的千钧一发之际拯救病人的生命。

但是很多药物在多次使用之后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耐药性,硝酸甘油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硝酸甘油的耐药性的成因方面进行论述。

一、硝酸甘油发挥作用的机制1、硝酸甘油会产生一氧化氮,从外向内为血管平滑肌细胞提供所缺少的一氧化氮,并且促进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增加,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

2、硝酸甘油能够帮助扩张血管,促进心肌血流的重新分配。

能够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帮助扩张狭窄的血管,尤其是能够广泛的分布于心外膜的大冠脉输送血管,提高缺血区血流量;帮助促进生成侧支,也能够使得已经存在的侧支开放。

3、减少心肌耗氧量:通过扩张附近静脉血管,降低回心血量和左室充盈压,然后减少左室壁张力和前负荷,提高血液从心外膜到心内膜的灌流梯度,使心内膜供血改善。

二、硝酸甘油的耐药性至今为止,硝酸甘油已经有百年多的使用历史了,帮助缓解了众多冠心病病人,在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时刻有效且迅速的拯救患者的生命。

硝酸甘油含在嘴里一般情况下会在五分钟之内发生效果,药效能够持续10~30分钟。

因此,硝酸甘油具有药效快、疗效准确的特点。

由于硝酸甘油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很多病人会阶段性服用药物。

但是病人在服用硝酸甘油的过程中,很多都会出现耐药性。

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大多与人体与细胞内巯基的消耗有着密切的联系,患者如果停止服用药物,几小时后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就会消失,药效恢复。

为了避免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出现,病人应该根据病情用药,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根据情况含服1~2片,不发作时就不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甘油的耐受实验
------- 探究维生素C对硝酸甘油耐受的
影响
预防0902班第二组
创意及初稿者:宁佩珊 修改及编撰者:刘芳仪 演讲者:
预 防 0902 班
学号 组员
2602090216
2602090217 2602090218 2602090219 2602090220 2602090221 2602090222 2602090223
数据处理
对照组 耐药组 实验组
NE前血管张力g NE后血管张力g NTG后血管张力 g △张力max
数据处理
每组数据取平均值。
用统计学软件检验实验数据, 判定所得数据是否可取。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预期:
• NE前血管张力三个组一致,都为4g。 • NE后血管张力三个组基本一致。 • NTG后血管张力对照组最小,实验组次之, 耐药组最大。 • 于是△张力max对照组最大,实验组次之, 耐药组最小。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预期:
• 耐受组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主动脉环对 NTG的舒张幅度明显下降 • 实验组较对照组主动脉环对NTG的舒张 幅度也有下降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
结论:
①持续应用NTG贴片72 h可使家兔产生 明显的NTG耐受; ②维生素C和NTG合用具有显著改善NTG 耐受性的作用。
氧化物歧化酶和一些抗氧化剂诸如维生素E、 维生素C、叶酸和N一乙酰半胱氨酸均可完 全或部分逆转耐药,也证实了这一机制存在 的可能。大量的研究证实,持续NTG治疗时,超氧
阴离子的生成主要来源于NADH/NADPH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线粒体和内源性NOS(NO合酶 ),最近 研究还发现,血小板激活能使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多, 并且血管紧张素lI (AngiotensinlI,AnglI)也可激活 NADH/NADPH氧化酶,使超氧阴离子生成增多
离体实验条件:
恒温:37度
营养液: 台式液 给氧:5%CO2 的 氧气
离体实验步骤
• 1. 准备灌流系统和BL-410记录系统,预设各项 参数 • 2. 将离体血管环用铁丝连接至张力换能器上, 施以4g左右张力,供氧。 • 3. 平衡60min,用1mL 1μ mol/L 的去甲肾上腺 素预激血管环。 • 4. 依次加入不同的浓度 NTG,每加一药待收缩 达到最高峰后,立即给予下一剂量。 • 5. 记录实验结果。
• 维生素C是水溶性抗氧化剂,主要 作用场所在血浆中,充当抵抗氧 自由基侵犯的第一道防线。他能 通过提供电子给∙OH或O2-,使之 失活,变成活性低的脱氧抗坏血 栓剂,拥有广泛的抗氧化损伤的 能力。
四、实验器材、动物与药品
• 动物:家兔( 成年,健康,体重相似,32只) • 维生素C注射液(1g/kg∙d),生理盐水,硝酸甘油贴膜 ( 16 mg/片,贴保宁R 5),1μmol/L 的去甲肾上腺素NE,台 式液, 10-9~10-4mol/ L的NTG,20%乌拉坦 • 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处理系统, 手术台,注射器, 烧杯,纱布,铁丝,塑料导管,婴儿秤 ,张力换能器 , 恒温浴槽、镊子、灌流系统、供氧装置
细胞培养实验发现,硝酸甘 油孵育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24h, 活性氧(ROS)生成增加,硝酸甘油 升高内皮细胞中ROS 作用减弱, 而抗氧化剂维生素C 可显著抑制 硝酸甘油引起的ROS 生成。
氧化应激与NTG的耐药性
近几年,很多学者将目光聚焦于NTG代谢过程中 诱导的氧化应激,认为其在NTG耐药性的产生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NTG耐药兔离体主 动脉环中氧自由基较未耐药组明显增加;且应用超
一、研究背景 硝酸甘油
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 后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而 发挥作用。然而临床中发现,硝酸甘油 长期应用会导致其扩血管作用减弱甚至 消失,即形成所谓的硝酸甘油耐受。
硝酸甘油耐受性产生的可能机制
1 、血容量扩张 2 、缩血管反应增强 3 、舒血管物质减少 4 、氧化应激损伤 5 、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系统异常 6、 硝酸甘油生物转化异常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验方法
1. NTG耐药性动物模型的建立: 剃净家兔胸部或肩胛间区的部分 皮毛,暴露一处皮肤,使NTG耐药组在 暴露皮肤上置一NTG贴膜,每日 7 ∶00 ~9 ∶00 更换贴膜一次,共72 小时,之后家兔即为对NTG耐药的家 兔。
五、实验方法
2、分组与处理: 根据家兔的体重、性别、血压随机各分成3组( n = 8),组间无差 异: 1.对照组, 72小时内给以不含药物的贴膜覆盖于皮肤表面,每日 7∶00~9∶00更换贴膜一次;并相同时间内注射与实验组维C 注射液等量的生理盐水。 2.耐药组, 72小时内给以NTG贴膜覆盖于皮肤表面,每日给5mg NTG的贴膜,每日7∶00~9∶00更换贴膜一次;并相同时间 内注射与实验组维C注射液等量的生理盐水。 3.实验组, 72小时内给以NTG贴膜覆盖于皮肤表面,每日给5mg NTG的贴膜,每日7∶00~9∶00更换贴膜一次;并相同时间 内注射适量维生素C注射液。 4.不含药物的贴膜+维生素C
五、实验方法
• 8只实验组,8只耐药组和8只对照组家兔大剂 量耳缘注射乌拉坦致死后剖胸取出胸主动脉, 部分制备成4mm 长的血管环。 • 将血管环挂置于37 ℃,95 % O2-5 %CO2 平衡 的台式液浴槽中, 连接张力换能器, 调节基础 张力至4g , 平衡60min。
• 以1mL 1μmol/L 的去甲肾上腺素预激血管环 后依次加入1mL10-9~10-4mol/ L的NTG, 由 BL-410系统通道1记录血管环的最大舒张程 度△ 张力max。
在体家兔,硝酸甘油诱导耐受 的同时,血管组织中超氧阴离子产 物及NADH活性增加,而超氧化物 歧化酶活性及表达下降,外源性超 氧化物歧化酶孵育耐受血管组织可 恢复硝酸甘油的舒血管作用,超氧 化物歧化酶抑制剂可模拟家兔离体 血管耐受。
二、实验目的
1、观察硝酸甘油(NTG)对血管的作用。 2、探究维生素C对家兔硝酸甘油耐受性形成的 影响。
卢雁
张群 宁佩珊 黎红旭 施静怡 刘芳仪 刘旭圆 王傅
2602090224
2602090226 2602090227
陈洁
谢晓然 翁国新
2602090228
2602090229 2502080211 0202090319
扎西卓玛
格松卓玛 穆聃 马婧
一、研究背景 耐受
指持续使用某种物质后,对其剂量反 应下降,因此需要增加此种物剂量以达 到原来剂量所产生的效应。
NTG耐受时血管组织中超氧阴离子的 含量显著增多,过多的超氧阴离子能迅 速灭活NTG的效应分子NO,导致NTG耐 受性的产生。研究发现NTG耐受时血管 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而NO和 cGMP(NO的下游分子)的含量显著降低, 表明NTG耐受时确存在氧化应激因素。 VitC与NTG合用后,伴随NTG耐受程度 的减轻,MDA(丙二醛 )、NO和cGMP的上 述变化发生逆转,提示VitC对NTG耐受 性的改善作用是通过清除过多的超氧阴 离子,并进而减少NTG源性NO的失活实 现的。
3、了解离体动脉环的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
• 大量研究表明,硝酸甘油增加氧自由基生成是硝酸甘油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经典 药物,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 而产生舒血管效应,降低前后负荷, 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而发 挥作用。长期反复应用硝酸甘油可 引起耐受导致疗效减弱。
三、实验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