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习题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用_吸水率___表示,吸湿性用__含水率__表示。
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__软化系数__表示。
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__大__。
3、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_大___,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孔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4、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松散密度减小,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抗渗性降低,抗冻性降低。
5、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侧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试件尺寸和试件形状。
6、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7、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压力水作用下,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二、单选题1、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 C )渗透的性质A. 水;B. 潮气;C. 压力水;D. 饱和水2、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 ,该湿砖所含水量为( D)。
A . 131.25g ;B . 129.76g;C. 130.34g;D. 125g3、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 D ) 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A. 长期在湿气作用下;B. 在压力水作用下;C. 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 在水作用下4、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 A )。
A. ρ>ρ0>ρ0 ‘;B. ρ>ρ0'>ρ0C. ρ0>ρ>ρ0 ‘;D. ρ0>ρ0 '>ρ5、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
A. 耐久性;B. 强度及导热系数C. 密度;D. 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6、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B)时。
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 >0.95;B. >0.85; C. >0.75 ;D. 0.657、含水率为5 %的砂220kg,则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kg 。
A. 209;B. 209.52 ;C. 210;D. 210.528、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ρ0A>ρ0B ,则A 材料的保温性能比B材料( B)。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三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1.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组成是什么?这些熟料矿物有何特性?答:(1)硅酸三钙(3CaO·SiO2 ,简写为C3S),含量约50%。
特性: 水化较快,强度发展较快,早期强度高,强度增进率较大,凝结时间正常,水化热较高。
(2)硅酸二钙(β型)(2CaO·SiO2 ,简写为C2S),含量约20% 。
特性: 水化较慢,凝结硬化缓慢,早期强度低,28d后强度增进率较大,水化热较低。
(3)铝酸三钙(3CaO·Al2O3 ,简写为C3A),含量7%~15%。
特性: 水化迅速,凝结时间很快;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再增长,甚至倒缩;水化时放热量大。
铝酸三钙含量高时,水泥浆体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
(4)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 ,简写为C4AF),含量10%~18%。
特性: 水化速度在早期介于C3A与C3S之间,随后发展不如C3S;早期强度与C3A类似,但后期还能不断增长与C2S类似;抗冲击能力和抗硫酸盐性能较好;水化热比C3A低。
2.试述我国常用的六大品种水泥的基本材料组成与范围。
答:(1)Ⅰ、Ⅱ型硅酸盐水泥Ⅰ型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为100%Ⅱ型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为≥9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5%。
(2)普通硅酸盐水泥:80%≤熟料+石膏<95%;5%<活性混合材≤20%。
(3)矿渣硅酸盐水泥P·P·A矿渣硅酸盐水泥:50%≤熟料+石膏<80%;20%≤粒化高炉矿渣≤50%。
P·P·B矿渣硅酸盐水泥:30%≤熟料+石膏<50%;50%≤粒化高炉矿渣≤70%。
(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60%≤熟料+石膏<80%;20%<火山灰质混合材≤40%。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60%≤熟料+石膏<80%;20%<粉煤灰≤40%。
(6)复合硅酸盐水泥:50%≤熟料+石膏<80%;20%<两种及两种以上混合材≤50%。
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知识点1.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特性及应用。
2.以上三种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凝结硬化原理。
★要求掌握:1.石灰、石膏的技术要求、特性、应用及保管。
2.水玻璃的特性及工程中的应用。
了解:1.胶凝材料的分类。
2.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生产工艺及对性能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把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后,由液体或膏状体变为坚硬的固体,同时能将砂、石、砖、砌块等散粒或块状材料胶结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整体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品种繁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其中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气硬性胶凝材料两类。
所谓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或继续提高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
气硬性胶凝材料一般只适合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或继续提高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水泥。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地上,也适用于地下或水中。
3.1 石灰石灰是建筑工程中使用较早的矿物胶凝材料之一。
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其特定的工程性能,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3.1.1 石灰的生产1.原料生产石灰的原料有两种:一是天然原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或贝壳等;一是化工副产品,如电石渣(是碳化钙制取乙炔时产生的,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而主要原料是天然的石灰岩。
2.生产过程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岩石经高温锻烧(加热至900℃以上),逸出CO2气体,得到的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材料即为生石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钙和氧化镁。
CaCO 3 09001100C−−−−−→ CaO + CO 2↑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CaCO 3、CaO 、CO 2的质量比为100∶56∶44,即质量减少44%,而在正常煅烧过程中,体积只减少约15%,所以生石灰具有多孔结构。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附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2)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
无机胶凝材料复习题答案

无机胶凝材料复习题答案
1. 什么是无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是指在建筑和土木工程中使用的一种材料,它能够在加水后逐渐硬化并最终形成坚硬的固体结构。
这类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等。
2. 水泥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水泥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主要包括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和铁铝酸四钙(C4AF)。
3. 石灰的硬化过程是怎样的?石灰的硬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4. 石膏在建筑中有哪些应用?石膏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制作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粉刷等,它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隔音性。
5. 硅酸盐水泥的分类有哪些?硅酸盐水泥主要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6. 什么是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矿物成分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的过程,这些水化产物逐渐硬化并形成水泥石。
7. 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石灰石在水泥生产中主要作为原料之一,它与粘土一起在高温下煅烧,生成水泥熟料。
8. 石膏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石膏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硫酸钙
(CaSO4·2H2O),它在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9. 水泥的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水泥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后的抗压强度来划分的,常见的强度等级有32.5、42.5、52.5等。
10. 什么是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开始到水泥浆体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它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第1 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导热性(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 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 章天然石材(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21)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
气硬性胶凝材料答案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 2、石灰碳化的反应式是Ca(OH)2+CO2=CaCO3+H2O ( ×) 3、建筑石膏因其晶粒较粗,调成浆体的需水量比高强石膏的需水量小得多。 (× ) 4、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 ( ) × 5、在通常的硬化条件下,石灰的干燥收缩值大,这是它不宜单独生产石灰 √ 制品和构件的主要原因。 ( ) 6、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所以用熟石灰粉配制三合土不能用于受潮工程 × 中。 ( )
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筹办航空事宜
处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部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办电报的开端。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2)成果:1909年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修筑权 。
救亡图存 的强烈愿望。
京张铁路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胶凝材料(含答案)

胶凝材料(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胶凝材料一、填空题1、胶凝材料按化学组成分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
2、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分气硬性和水硬性。
3、建筑石膏与水拌合后,最初是具有可塑性的浆体,随后浆体变稠失去可塑性,但尚无强度时的过程称为凝结,以后逐渐变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过程称为硬化。
4、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初凝。
5、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终凝。
6、规范对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间。
7、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氟硅酸钠。
二、单项选择题1.划分石灰等级的主要指标是(C )的含量。
A.CaO的含量 (OH)2的含量 C.有效CaO+MgO的含量的含量2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B ),A.Ca(OH)2 B CaO C.CaO+MgO3.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A ),A.Ca(OH)2 B CaO C.CaO+MgO4.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B)。
A.Ca(OH)2 B CaO C.CaO+MgO4.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为( D )胶凝材料。
A、有机B、无机C、水硬性D、气硬性5.生石灰熟化的特点是( C )。
A体积收缩 B吸水 C体积膨胀 D吸热6.在生产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是为了(C )。
A.提高水泥掺量B.防止水泥石发生腐蚀C.延缓水泥凝结时间D.提高水泥强度7.石灰陈伏是为了消除( C )的危害。
A正火石灰 B欠火石灰 C过火石灰 D石灰膏8.石灰一般不单独使用的原因是( B )A.强度低B.体积收缩大C.耐水性差D.凝结硬化慢9.那个不是低温煅烧石膏的产品( A )。
A、人造大理石板B、建筑石膏C、模型石膏D、高强度石膏10.那个不属于对石灰的技术要求( A )。
A、强度B、有效CaO、MgO含量C、未消化残渣含量 S、CO2含量11.那个不属于对石膏的技术要求(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石灰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应将熟化后的石灰浆在消化池中储存2~3周,即所谓陈伏。
二、判断题(对的划√,不对的划×)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2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的碳化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还要有水的参与)
3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
4建筑石膏板因为其强度高,所以在装修时可用于潮湿环境中。
(×)
5建筑石膏的分子式是CaSO4·2H2O。
(×)
6石膏由于其防火性好,故可用于高温部位。
(×)
7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
8石灰的干燥收缩值大,这是石灰不宜单独生产石灰制品和构件的主要原因。
(√)
9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所以由熟石灰配制的灰土和三合土均不能用于受潮的工程中。
10石灰可以在水中使用。
(×)
11建筑石膏制品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
12建筑石膏制品可以长期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
(×)
13石膏浆体的水化、凝结和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
三、单选题
1.石灰在消解(熟化)过程中_B___。
A. 体积明显缩小
B. 放出大量热量
C. 体积不变
D. 与Ca(OH)2作用形成CaCO3
2._B___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 石灰
B. 石膏
C. 菱苦土
D.水玻璃
3.为了保持石灰的质量,应使石灰储存在B__。
A. 潮湿的空气中
B. 干燥的环境中
C. 水中
D. 蒸汽的环境中
4.石膏制品具有较好的_C___
A. 耐水性
B. 抗冻性
C. 加工性 D . 导热性
5.石灰硬化过程实际上是_C___过程。
A. 结晶
B. 碳化
C. 结晶与碳化
6.生石灰的分子式是_ C ___。
A. CaCO3
B. Ca(OH)2
C. CaO
7.石灰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产生_ D ___。
A. 微小收缩
B. 不收缩也不膨胀
C. 膨胀
D. 较大收缩
8.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_C___。
A. 有利于结晶
B. 蒸发多余水分
C.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 . 降低发热量
9.高强石膏的强度较高,这是因其调制浆体时的需水量_ B ___ 。
A. 大
B. 小
C. 中等
D. 可大可小
10.建筑石灰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是根据__B__成分含量划分的。
A. 氧化钙
B. 氧化镁
C. 氢氧化钙
D. 碳酸钙
11.罩面用的石灰浆不得单独使用,应掺入砂子、麻刀和纸筋等以__C__。
A. 易于施工
B. 增加美观
C. 减少收缩
D. 增加厚度
12.抹面用石灰膏应在储灰坑中存放__B__天以上。
A. 7
B. 15
C. 28
D. 30
四、多选题
1.石膏类板材具有_ABC_ __的特点。
A. 质量轻
B. 隔热、吸声性能好
C. 防火加工性能好
D. 耐水性好
E.强度高
2.石膏、石膏制品宜用于下列_ADE __工程。
A. 顶棚饰面材料
B. 内、外墙粉刷(遇水溶解)
C. 冷库内贴墙面
D. 非承重隔墙板材E剧场穿孔贴面板
3. __AE __成分含量是评价石灰质量的主要指标。
A. 氧化钙
B. 碳酸镁
C. 氢氧化钙
D. 碳酸钙
E.氧化镁
五、问答题
1、建筑的内墙使用石灰砂浆抹面。
数月后,墙面上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网状裂纹,同时在个别部位还有一部分凸出的呈放射状裂纹。
试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石灰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石灰石白云石等原料煅烧后,即得到块状的生石灰,反应式如下:CaCO3 CaO+CO2
在煅烧过程中,若温度过低或煅烧时间不足,使得CaCO3不能完全分解,将会生成“欠火石灰”。
如果煅烧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将生成颜色较深、块体致密的“过火石灰”。
过火石灰水化极慢,当石灰变硬后才开始熟化,产生体积膨胀,引起已变硬石灰体的隆起鼓包和开裂。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保持石灰膏表面有水的情况下,在贮存池中放置2周以上,这一过程称为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Ca(OH)2和CO2发生碳化反应。
当石灰砂浆为凸出放射性裂纹时,是由于石灰浆的陈伏时间不足,致使其中部分过火石灰在石灰砂浆制作时尚未水化,导致在硬化的石灰砂浆中继续水化成Ca(OH)2,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膨胀性裂纹。
石灰砂浆产生网状干缩性裂纹是因为石灰浆在硬化过程中干燥收缩所致。
尤其是水灰比过大,石灰过多,易产生此类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