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浅析

处 理
大影 响但不 构成控 制的 , 当改按 权益 法核 算 , 应 并以成 本法 下长
2 %的股权 ,当日 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 允价值总额 为 65 0 0 0 万
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 , 照 B公司章程规定 , 按 A公 司能够派人参 与 B公司的生产经 营决策 , 对该项长期 股权投 资转为采用 权益法 核算。假定 A公司在取得对 B公 司 1 %股权后 至新增投资 日, 0 B
曩
赣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
山西 焦煤 集 团公 司 资金 管理 结算 中心 闫
【 摘
益法核 算之 间的相互转换。文章就两种方法相互转换会计处理进行 简单剖析 。
聱 漱 换浅析
毒;
法 核 算 与权
要】 长期股权投 资在持有 期间 , 因各方面情况的 变化 , 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 由一种 方法转换为另外的方法 。
【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 资; 成 本法; 权益法
一
、
成本法 转换为权益法
成本 法核算 。A公 司按照净 利润 的 1 %提取盈余公积。 0 20 0 8年 1月 1日, A公 司又 以 13 0万元的价格取 得 B公司 5
《 企业会计准 则第 2号—— 长期股权 投资》 第十 四条第 二款 规定 : 因追 加投 资等原 因能够 对被投 资单位 实施 共 同控制 或重 “
盈余公积
长投成本法权益法转换

新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两种方式为何分录不一样?[复制链接]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分两种情况:一是增加投资导致转换: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㈠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①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照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调整留存收益;②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㈡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是减少投资导致转换:㈠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①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按照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调整留存收益;②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㈡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问题一:上述斜体字为什么不一致,不都是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问题二:参照新准则讲解P45例题3-17:该题分录为什么不对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进行调整?是因为没有给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条件吗?可否用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6000-9000-5000)*0.4=800)的变动代替?该例题与例题3-16不一样,例题3-16中有借长期投资,贷资本公积。
相关帖子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形成的权益请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实质(为何要区别成本法与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a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b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合并报表的问题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追溯新投资准则中“权益法转成本法”的一个严重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请教陈老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对于留存收益调整的处理编制合并报表时,上年报表采用的成本法编制。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有哪些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有哪些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可能因持股⽐例下降或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或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下⾯店铺⼩编就带⼤家去了解⼀下成本法和权益法转换的相关内容。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1.增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余额与按照原持股⽐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①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即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余额⼩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另⼀⽅⾯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对于投资成本⼩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
注意:两次投资形成的商誉或计⼊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额应综合考虑,以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商誉或应计⼊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额。
(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新取得投资的交易⽇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例的部分①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②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新增投资交易⽇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当期损益;③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价值的同时,应当计⼊“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时的会计处理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1.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如:10%(原持股比例)+15%(新增股份)=25%即:当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转为→能够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时:(1)原持股比例部分第一:对在原投资时点账面价值的调整-按10%的比例计算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第二:原投资时点至新增投资时点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按10%的比例计算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分录同上;其余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分录: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新增持股比例部分按15%的比例计算新增的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新增的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外收入,调整分录可能为: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营业外收入(可能要冲减原投资部分商誉后的差额)或者:将原投资比例部分调整的留存收益冲回借: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长期股权投资注意:商誉、留存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确定应与投资整体相关,也就是10%和15%两次确认时产生的商誉、调整的留存收益及产生的营业外收入要综合考虑,可分以下情况:情形10%比例(原投资)15%(新增投资)处理情形一账面余额>公允价值=商誉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商誉不需作特殊考虑,对新增投资部分的差额无影响,均不做会计分录。
【税会实务】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
[例]: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
A企业于2006年1月以520 000元购入B企业10%的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
当年4月份收到40 000元的现金股利,2006年B企业实现盈利400 000元。
2007年1月A企业又出资800 000元,购买B企业25%的股份,累计股份达35%,假设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2007年B企业实现盈利400 000元。
2006年购买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520 000
贷:银行存款 520 000
当年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4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40 000
2007年又出资,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48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480 000
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投资成本) 800 000
贷:银行存款800 000
确认2007年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损益调整) 140 000 贷:投资收益 140 000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详解

2000年1月5日,"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2000年1月5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35%,因此,应将原持股比例10%部分确认的"损益调整"明细账和"股权投资准备"明细账的金额转入"投资成本"明细账。
[例题7]:A企业于2001年4月1日以41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0万元,支付的相关费用0.6万元)购入B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占B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A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1年5月1日收到现金股利10万元。2000年12月31日B公司净资产为4000万元,B公司2001年5月1日将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100万元转入资本公积,B公司2001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发生),除上述事项外,B公司2001年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2002年1月1日A企业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股票200万股,实际支付价款850万元(含支付的相关费用1万元)。此次购买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30%,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2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假定利润均衡发生),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2002年B公司接受现金捐赠增加资本公积10万元。2003年B公司发生亏损50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A企业对B公司无额外责任。
张志凤讲解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一)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下降,或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终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按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P88 例18
(二)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或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终止采用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按追溯调整后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追加投资后的股权投资差额。
合并报表成本法转权益法八步法

合并报表成本法转权益法八步法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和其所控制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为一份报表,以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合并报表中,有两种主要的合并方法,即成本法和权益法。
本文将介绍合并报表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八步法。
第一步:确认所控制的企业在合并报表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认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控制是指母公司能够对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二步:计算投资成本在成本法中,投资成本是指母公司获取子公司股权时所支付的现金金额或具有现金等价物性质的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转换成本法为权益法时,需要计算母公司对子公司所持股权的投资成本。
第三步:计提投资收益在成本法中,母公司按照投资成本确认投资收益。
而在权益法中,母公司按照其所持股权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因此,在转换成本法为权益法时,需要重新计提投资收益。
第四步:调整资产负债表在成本法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会体现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而在权益法中,母公司需要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纳入合并报表。
因此,在转换成本法为权益法时,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
第五步:调整利润表在成本法中,子公司的利润表不会体现在母公司的利润表中。
而在权益法中,母公司需要将子公司的利润表纳入合并报表。
因此,在转换成本法为权益法时,需要对利润表进行调整。
第六步:调整股东权益变动表在成本法中,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动表不会体现在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动表中。
而在权益法中,母公司需要将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动表纳入合并报表。
因此,在转换成本法为权益法时,需要对股东权益变动表进行调整。
第七步:调整现金流量表在成本法中,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不会体现在母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
而在权益法中,母公司需要将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纳入合并报表。
因此,在转换成本法为权益法时,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调整。
第八步:编制合并报表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编制合并报表了。
合并报表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成本法—金融工具
(出售减资)
1出售股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2剩余长投转金融工具
借:交易性金融工具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不需追溯成本法差额
思路:先卖再买
权益法—公允价值
(出售减资)
1出售股权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考试中为了避免出售比例的重复计算,最好是出售和结转两步合成分录,不易计算出错)
(四)
成本法—权益法
(其他方增资)
1、调整因持股比例变动影响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当年)
盈余公积(以前)
利润分配(以前)
其他2、3、4同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思路:先卖后买
1、对比新增被投资单位的帐面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确定投资成本。
2、冲减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分两种: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形成的差额记入“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注意:一定要先确定投资成本,不能习惯性用分批处理方法,容易造成投资成本的错误计算。
(二)
非同控
公允计量—成本法
(增资)
1、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工具(帐面价值)
投资收益
或:其他权益投资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可能因持股比例下降或上升而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或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1•增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①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即原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应同时调整留存收益(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如下图所示:r①a调整席投邂日披投资方序费产价值乂原持股比例②1①V②调整-投资及韶存收益(2)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新增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同时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注意:两次投资形成的商誉或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应综合考虑,以确定与整体投资相关的商誉或应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的金额。
(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①属于在此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②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③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如下图所示:被投蛍育浄蛍产公允价变动数滾捋股眈例/ --- ~被投贸芳浄捋益其他原因I J「账面账面]调整彳卜调整1-留存收益资本公祝」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数x原持股比例)贷:盈余公积(被投资方实现净损益X原持股比例X盈余公积提取比例)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被投资方实现净损益X原持股比例X(1-盈余公积提取比例))投资收益(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间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例题1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A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成本为5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A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
A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2009年1月1日,A公司又以145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500万元。
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B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能够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
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10%股权后至新增投资日,B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
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假定不考虑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的内部交易。
要求:(1)编制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9年1月1日A公司以145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20%的股权的会计分录。
(3)若2009年1月1日A公司支付165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20%勺股权,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若2009年1月1日A公司支付152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20%勺股权,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1)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①对于原l0 %股权的成本500 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00万元(6000 X 10% )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该部分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贷: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②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7500-6000) 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5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100万元(1000 X 10% ),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50 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15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2)2009年1月1日,A公司应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1450贷:银行存款1450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450 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00万元(7500 X 20%)之间的差额50万元,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50贷:营业外收入50(3) 2009 年1 月1 日支付1650 万元的会计分录①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650 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00 万元(7500 X 20% )之间的差额150 万元属于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商誉,但原持股比例10%部分长期股权投资中确认留存收益100万元,所以综合考虑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商誉为50万元。
借: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7500-6000) 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5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100万元(1000 X 1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50 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15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②2009年1月1日,A公司应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1650贷:银行存款1650(4)2009年1 月1 日支付价格1520万元的会计分录①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对于原l0 %股权的成本500 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600万元(6000 X 10% )之间的差额100万元确认为留存收益;对于新取得的股权,其成本为1520万元,与取得该投资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00万元(7500 X 20%)之间的差额20万元确认为商誉,所以综合考虑应确认留存收益100-20=80(万元)借:盈余公积 2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贷:长期股权投资20对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在原投资时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7500-6000)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150万元,其中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部分100万元(1000 X 1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留存收益;除实现净损益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50 万元,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针对该部分投资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15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②2009年1月1日,A公司应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1520贷:银行存款15202. 减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1)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借:银行存款等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2)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① 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② 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如下图所示:剩余比例(3)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 的份额: ① 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② 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除非题目条件告知被投资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使得资本公积增 加或减少等条件,类似变动额投资方要调整资本公积。
其他题目条件未告知的情况下, 但确实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有变化,我们认为是资产在评估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或减值,投 资方不做调整。
如下图所示:原投遛日〜转换日二调整襟按费牙净赞产公允价变动数X 4 0%A浄损益 其他匱囲I i调整留存收益 进本公积或当期损益【例题2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甲公司于 2007年1月1日取得B 公司60%勺股权, 成本为3200万元,取得时B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1) 2007年B 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2) 2008年B 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
假设除所实现损益外, B 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3) 2009年1月3日,甲公司出售 B 公司30%勺股权,取得出售价款 2600万元, 款项已收入银行存款户,当日 B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 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