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精)

合集下载

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化学必修元素周期表ppt课件

ppt课件.
41
总结: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Li Na K Rb Cs
1.相似性:
最外层上都只 有一个电子
化学性质相似
1) 都易失电子表现强还 原性
2) 化合物中均为+1价
核电荷数
2.递变性: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核对最 外层电 子的引 力
失电 子能 力
还原 性
金 属 性
(电子层数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的影响)
很好 逐渐增大(K特殊)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ppt课件.
40
通过比较碱金属单质与氧气、水的反应, 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 切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 别是 最外层电子数 有关。原子结构相 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
相似性 和递变性 。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 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 增多 ,原子半径逐 渐 增大 ,失电子能力逐渐 增强 ,金 属性逐渐 增强 。
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人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
质彼此相似 ,它们都能与 水 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氧气 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4Li+O2=2Li2O
2Na+O2=Na2O2 2Na+2H2O=2NaOH +H2↑
2K+2H2O=2KOH +H2↑
上述反应的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 +1 。
49
卤族元素: 氟(F)
F +9 2 7
氯(Cl)
Cl + 1 7 2 8 7
溴(Br)
Br +35 2 8 18 7
碘(I)
I +53 2 8 1818 7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3.元素、核素、同位素 书P4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
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 的一种原子。 决定核素(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 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判断条件:①质子数相同 ②中子数不同 ③同一元素的原子
根据以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B

A. 0.080nm B. 0.110nm C. 0.120nm D. 0.070nm 第四 2、 34号元素是第__________ 周期元素;族序数是
ⅥA +6价 。 _______; 最高正价是________
H2A 若用A表示该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练: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O2、、O3 、O4 ) D
40 42 (C)H2O、D2O、 T2O (D) 20Ca 和20 Ca
(B)H2、D2、T2
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 39 A. 40 K 与 19 B.T2O与H2O K
19
C.
40 19 K

40 20 Ca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 周 期
周 期
长 周 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镧系元素:共15 种元素 锕系元素:共15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

除氖元素外,其他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有什置的描述?
第三周期VIIA族
第III周期 第3周期
第七主族
VII族
第三周期
VIIA族
小结: 7个周期分长短,3短3长1不全; 18纵行16族,7主7副Ⅷ和0。 镧系、锕系排下边。
淡黄绿色气 体 黄绿色气体 深红棕色液 体 紫黑色固体
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
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次卤酸。
卤素原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 单质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和递变性
与水反应的能力渐弱 与氢反应的能力渐弱 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
二、 元 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 、碱金属: 锂(Li) 钠(Na) 钾(K)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的组成 核外电子 原子 AX
质量用相对质量来表示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相对质量 1/1836 质子 Z个 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 相对质量 1.007 不带电荷 1.6748×10-27千克 相对质量 1.008
Z 原子质量数A
-7.2
-188.1 -34.6
58.78
黄绿色气体
深红棕色液体
I2
紫黑色固体
4.93g/mL
-113.5
184.4
卤族元素在物理性质上的规律
浏览P8资料片卡中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表,并总结 规律: 结论: (1)颜色 —— 浅 (2)状态 —— 气 深; 液 固;
(3)密度 —— 逐渐增大(自上而下)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都为 1个 。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 的原子结构中, 电子层数 增多。 依次
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

化学键背记

化学键背记
[思考感悟]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非极性键
共价键
极性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
概念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
特点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作用
子能力强的原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栏目导引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
概念
化合物
叫作共价化合物
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分子或原子
粒子间的 作用
离子键
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栏目导引
熔沸点
较高
导电性 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
一般较低,极少部分很高(如 SiO2) 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 (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
熔化时
一定破坏离子键,可能破坏共价键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极少部分破坏
破坏的作
(如 NaHCO3) 用力
共价键(如 SiO2)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 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
实例
物中
化物中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栏目导引
[易错提醒] 化学键判断中的四个“不一定” 1.部分物质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有化学键。 2.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离子键,也有共价键,例如 AlCl3 中没有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3.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4.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例如铵盐中不含有金属元素,但是属于离子化合物。

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 元素周期表知识概要: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常用的这种形式。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2)周期(3)族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5)认识周期表中元素相关信息随堂检测(一)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A.B.C.D.4.,同一周期ⅡA、ⅢA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6.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行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4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从原子结构上看: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Z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班级姓名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A X)原子序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注意: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长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7个主族族副族: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与H2的化合由难到易,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得构成原子 A Z X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得质子与中子得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得数值,叫质量数。

XA Z ——元素符号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a ——代表质量数;b ——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请看下列表示a b+dXc+e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阳离子 a 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 b Y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得最小粒子;2、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得化学性质中得最小粒子;3、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一定数目中子得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得同一元素得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得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原子核核外电子 Z 个中子 (A -Z)个质子 Z 个②天然存在得某种元素,不论就是游离态还就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得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就是不变得。

练习:1、法国里昂得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得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与氢元素得质子数相同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得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得原子得核电荷数由大到小得顺序就是___________ 。

3、现有b X n-与aY m+两种离子,它们得电子数相同,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得就是( )(A)b-m-n (B) b+m+n(C)b-m+n (D) b+m-n4、某元素得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得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得中子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三、元素周期表得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得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原子 AZ X 中,Z 为 ,A 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例:3717Cl -中的质子数是 ,质量数是 ,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

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

例:氕(11H )、氘(2 1D )、氚(3 1T )互为 (2012统测) C 126 C 136 C 146 互为二、元素周期表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 8- 。

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都是 ,这些元素的化合价都是 价,从锂到铯(从上到下):原子半径 Li Na K Rb Cs ; 金属性(或单质还原性)Li Na K Rb Cs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Li Na K Rb Cs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钠与水:2Na+2H 2O==2NaOH+H 2↑,钾与水:2K+2H 2O==2KOH+H 2↑,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这些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均为 价,从F 到I ,核电荷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从F 到I ,原子半径:F Cl Br I ; 非金属性(或单质氧化性):F Cl Br I ;与氢气反应的容易程度:F 2 Cl 2 Br 2 I 2;稳定性:HF HCl HBr HI ;还原性: F - Cl - Br - I -;无氧酸的酸性:HF<HCl<HBr<HI ;含氧酸酸性:HClO 4>HBrO 4>HIO 4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 (稀有气体除外)。

例:Na Mg Al Si , Na + Mg 2+ Al 3+(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 。

例:Li Na K , Li + Na + K +(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金 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分界线左边是金属元素,分界线右边是非金属元 素,最右一个纵行是稀有气体元素。见下图: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3 4 5 6 7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B Al Si
非金属区
Ge As
“位、构、性”的关系
决定
原子结构
反映 决定
元素性质
反映
反映
决定
元素在表中位置
• 7、超重元素的假设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114 号的稳定同位素X,请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 周期律预测: 七 周期, • (1)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 IVA族 族,为_______ 金属 元素(金属或非金属) ________ • (2)写出其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化学式 XO2 X(OH)4 ,并估计后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 (酸性或碱性) 碱性 • (3)它与氯气反应生成最高价氯化物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X+2Cl2==XCl4 。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归纳整理
提要
一、元素、核素、同位素:
二、原子的构成: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 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五、化学键
•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
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 1、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D ) A、金刚石与石墨 B、D2与H2 40 40 35 37 C、19X 与 20Y D、17Cl与 17Cl
二、原子的构成:
原子
{ {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决定
元素 种类
}
决定 原子(核 素)种类
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1)7个周期
三长三短一不全 七主七副零八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16个族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5.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 决于该元素的( ) (A)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量 (B)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 (C)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五、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 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化学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 学键叫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 学键叫共价键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离 子 键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成键本质 静电作用 · ·表示方法 Na+ [: Cl : ] 成键元素 存在
金属区
Sb
Te Po
At
非 零 金 属 性 族 逐 渐 增 元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 • • • • • • •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 的碱性强弱。 单质间的置换(强制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 单质间的置换(强制弱)
D
6.某元素的原子组成是80 X ,它处于周期表 35 中 第四 周期 ⅦA 族,它的原子核中有 45 个中子,它与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形成的 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Br2 。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 化合价)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结构周期性变 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注意: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 3、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相同,则a的数值为( A )
A.b+n+2 B.b+n-2 C.b-n-2 D.b-n+2 • 4 、在下图所表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 是(B )
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 A. HCl与NaOH B. H2O与MgO • C. H2O和CO2 D. H2SO4和NaNO3 •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PCl3 • C.PCl5 D.N2
练习
1.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 是 Cs ; 2.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F ; 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 元素是 Cl ; 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 元素(不包括放射性元素)是 Cs 。
5. 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B弱, 右 A处于B的 边(左或右); B的原 子半径比A ;若 大 B的最外层有2个 3 电子,则A最外层有 个电子。 6. 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 左 A处于B的 边(左或右); B的原 小 B的最外层有3个 子半径比A ;若 2 电子,则A最外层有 个电子。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 金属元素 只存在于离子化 合物中
共 价 键
原子
共用电子对
· ·
· · H Cl · · · ·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 属元素 非金属 单质、共价化合物 及部分离子化合物中
· ·
• • • • •
1、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根本原因是 A.有电子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C.既有电子对偏移又有电子得失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存在差别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表示方法
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 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这就是 能量最低原理)。 2、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3、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8(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 能超过 2 )。
4、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 18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 不能超过 3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