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课后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课后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V p =可得: RTpV M n ==m 则: mol /0.160.250L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M (Zn)=65.39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65.39g 1molm (Zn)=? 0.0493mol解得m (Zn)=3.22g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1) 14113L mol 1054.1K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3H8O3)溶液 D. 尿素( (NH2)2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王元兰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王元兰

2017年王元兰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分散系统1.有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时结冰,已知其中一种溶液为1.5 g 尿素溶于200 g 水中,另一种溶液为42.8 g 某未知物溶于l000.0 g 水中,求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解: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 Δt f =K f b 两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表明它们的浓度相同, 即:(1.50/60)/(200/1000)=(42.5/M)/(1000/1000)所以:M=340 (g •mol -1)2.浓度均为0.01mol·kg -1的蔗糖、葡萄糖、HAc 、NaCl 、BaCl 2其水溶液的凝固点哪一个最高,哪一个最低?解:NaCl 、BaCl 2是强电解质,HAc 是弱电解质,蔗糖、葡萄糖是非电解质。

同浓度的化合物,其质点数大小依次为: BaCl 2﹥NaCl ﹥HAc ﹥蔗糖 = 葡萄糖故凝固点最高是蔗糖和葡萄糖,最低是BaCl 2 水溶液。

3.溶解3.24g 硫于40g 苯中,苯的沸点升高0.18K ,已知苯的K b =2.53,问硫在此溶液中的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解:设〝硫分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据Δt b =K b ·b b=b b t K ∆=53.281.0=0.32(mol·kg -1)又∵b=M 24.3×401000 ∴M=256(g·mol -1) ∵硫原子量是32, ∴硫分子是由8个硫原子组成。

4.为了防止水在仪器内结冰,可以加入甘油以降低其凝固点,如需冰点降至271K ,则在100g 水中应加入甘油多少克?(甘油分子式为C 3H 8O 3)解:甘油的摩尔质量为92(g·mol -1)据Δt f =K f ·b b=86.1271273-=1.075(mol·kg -1) ∴应加入甘油为1.075×92×100/1000=9.9克5.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g 水中,比较所得溶液的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布置作业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布置作业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4.解:(1)Be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1s22s2,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全充满状态,N 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1S22S23P3,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所以它们的电离能比相邻的元素大些。

(2)在长周期的内过渡元素(镧系和锕系)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填充到倒数第三层,它对外层电子屏蔽作用更大,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增加得更小,所以原子半径减小得更缓慢,其电离能变化不大。

15.解:I H=2.179*10-18*6.02*1023*10-3=1311.76kJ/molI Na=0.823*10-18*6.02*1023*10-3=495.45 kJ/mol16.解:(1)原子序数13元素Al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1s22s22p63s23p13d04s0Z*3d=13﹣(12*1.00)=1Z*4s=13﹣(0.85*2+1.00*10)=1.3E3d=﹣(2.179*10-18*12)/9=﹣2.42*10-19JE4s=﹣(2.179*10-18*1.32)/16=﹣2.30*10-19 J所以E3d<E4s原子序数17元素Cl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1s22s22p63s23p53d04s0Z*3d=17﹣(16*1.00)=1Z*4s=17﹣(0.85*6+1.00*10)=1.9E3d=﹣(2.179*10-18*12)/9=﹣2.42*10-19JE4s=﹣(2.179*10-18*1.92)/16=-4.92*10-19 J所以E3d>E4s原子序数27元素Co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1s22s22p63s23p63d74s2Z*3d=27﹣(18*1.00+0.35*6)=27﹣20.1=6.9Z*4s=27﹣(0.85*15+1.00*10+0.35*1)=27﹣23.1=3.9E3d=﹣(2.179*10-18*6.92)/9=﹣1.15*10-17JE4s=﹣(2.179*10-18*3.92)/16=﹣2.07*10-18 J所以E3d<E4s(2)Fe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1s22s22p63s23p63d64s2Z*3s=26﹣(2*1.00+0.85*8+0.35*1)=26﹣9.15=16.85Z*3p=26﹣(0.85*8+1.00*2+0.35*7)=26﹣11.25=14.75Z*3d=26﹣(18*1.00+0.35*5)=26﹣19.75=6.25Z*4s=26﹣(0.85*14+1.00*10+0.35*1)=26﹣22.25=3.75E3s =﹣(2.179*10-18*16.852)/9=﹣6.874*10-17JE3p =﹣(2.179*10-18*14.752)/ 9=﹣5.27*10-17 JE3d =﹣(2.179*10-18*6.252)/9=﹣9.46*10-18JE4s=﹣(2.179*10-18*3.752)/16=﹣1.92*10-18 JZ*1s=26﹣(0.3*1)=25.7E1s =﹣(2.179*10-18*25.72)/1=-1.439*10-15JZ*2s=26﹣(0.85*2+0.35*1)=26﹣2.05=23.95E2s =﹣(2.179*10-18*23.952)/4=﹣3.12*10-16JZ*2p=26﹣(0.85*2+0.35*7)=26-4.15=21.85E2p =-(2.179*10-18*21.852)/9=-2.6*10-16JE=2 E1s +2 E2s +6 E2p +2 E3s +6 E3p +6 E3d +2 E4s =-5.58*10-15 J17.解:电离势:一个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气态正离子所需的能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物质构造根底1-1.简答题(1)不同之处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 平方后便无正负号了;除s 轨道的电子云以外,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稍“瘦〞一些,这是因为︱Y ︱≤ 1,除1不变外,其平方后Y 2的其他值更小。

(2) 几率: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出现的时机。

几率密度: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表示微粒波的强度,用电子云表示。

(3) 原子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连接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个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相邻两个分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4) 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等性sp 2杂化成键,是平面三角形;而NF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不等性sp 3杂化,是三角锥形。

〔5〕分子式,既说明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表示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CO 2、C 6H 6、H 2;化学式,只说明物质中各元素及其存在比例,并不说明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NaCl 、SiO 2等;分子构造式,不但说明了物质的分子式,而且给出了分子中各原子的具体联接次序和方式,像乙酸的构造式可写为C HH HC OO H其构造简式可记为CH 3COOH 。

1-2解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

7对;8错;9对 10错;11错;12错。

1-3波动性;微粒性1-4. 3s=3p=3d=4s ;3s< 3p< 4s <3d ;3s< 3p< 3d< 4s ; 1-5 32;E 4s < E 4p < E 4d < E 4f ; 第六周期;La 系;2;铈(Ce)1-6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I>HBr>HCl 。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得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得就是( )A、蔗糖(C12H22O11)溶液B、葡萄糖(C6H12O6)溶液C、丙三醇(C 3H8O3)溶液D、尿素( (NH2)2 CO)溶液解:选A。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就是指溶液得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得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得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得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得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得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得就是( )A、NaCl溶液B、C12H22O11溶液C、HAc溶液D、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得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得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得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得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得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与溶液得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得粒子数目估算出来就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得物质就是( )A、胶团B、电位离子C、反离子D、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与吸附层得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得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就是( )A、胶体得布朗运动B、胶体得丁铎尔效应C、胶团有溶剂化膜D、胶粒带电与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与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就是溶胶稳定得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得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与反离子形成得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得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得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得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得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选D。

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得主要就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得离子。

相反电荷离子得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

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得应就是电解质中得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

所以聚沉能力由大到小得顺序为③②④①,其中由于④中氯离子数目大于①中硝酸根数目,参与聚沉溶胶得粒子数目多,所以④聚沉能力比①强。

二、填空题1.1 mol H,1 mol H2SO4,1 mol H2SO4所表示得基本单元分别就是H 、H2SO4、H2SO4。

2.丁铎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光学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由布朗运动实验证明,电泳与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电学性质。

3.将等体积得0、003mol·L-1 AgNO3溶液与0、008mol·L -1KCl溶液混合所得得AgCl溶胶得胶团结构式为[(AgCl) m、n Cl-、(n–x) K+ ]x-、x K+,该溶胶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三、简答题1.什么叫分散系? 分散系就是如何分类得?答: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得混合物叫分散系。

被分散得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她物质得物质叫分散剂。

(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得状态分:九种,包括气-气分散系、液-气分散系、固-气分散系与气-液分散系、液-液分散系、固-液分散系及气-固分散系、液-固分散系、固-固分散系。

(2)按分散质粒子得大小分:三种。

分子离子分散系(d<1 nm)、胶体分散系(1 nm<d<100 nm)、粗分散系(d>100 nm)2.对稀溶液依数性进行计算得公式就是否适用于电解质稀溶液与易挥发溶质得稀溶液? 为什么?答:不适用。

当溶质就是电解质得时候,拉乌尔定律发生偏离,主要原因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发生解离,使溶液中溶质粒子数增加,计算时应考虑其解离得因素,否则会使计算得到得Δp、ΔT b、ΔT f 、Π值比实验测得值小;另一方面,电解质溶液由于离子间得静电引力比非电解质之间得作用力大得多,因此用离子浓度来计算强电解质溶液得Δp、ΔT b、ΔT f 、Π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偏离较大,应该用活度代替浓度进行计算。

对易挥发溶质得稀溶液,由于其溶质不断挥发,溶液浓度不断变化,所以也无法进行依数性计算。

3.难挥发溶质得溶液,在不断得沸腾过程中,它得沸点就是否恒定?其蒸气在冷却过程中得凝聚温度就是否恒定?为什么?答:由于溶剂得挥发,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其沸点就是逐渐升高得, 至溶液达到饱与后,沸点恒定;在蒸气冷却过程中,由于溶剂就是纯净得,其凝聚温度就是恒定得,等于溶剂得沸点。

4.若渗透现象停止了,就是否意味着半透膜两端溶液得浓度也相等了?答:据范特霍夫得渗透压定律,若渗透现象停止了,说明渗透压相等,但其浓度不一定相等。

5.溶胶稳定得因素有哪些? 促使溶胶聚沉得办法有哪些? 用电解质聚沉溶胶时有何规律?答:溶胶稳定得因素有两个,一就是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另一个就是聚结稳定性。

溶胶得动力学稳定性系指在重力得作用下,分散质粒子不会从分散剂中沉淀出来,从而保持系统得相对稳定得性质。

溶胶得聚结稳定性就是指溶胶在放置过程中不发生分散质粒子得相互聚结,从而保持系统一定得分散度得性质。

促使溶胶聚沉得办法有加入电解质、将两种带相反电荷得胶体按一定得比例混合及加热等。

电解质对溶胶得聚沉作用取决于与胶粒所带电荷符号相反得离子,而且与其所带电荷得多少有关,一般来说,离子电荷越高,对溶胶得聚沉能力就越强,这个规律称为哈迪—叔尔采规则。

6.什么叫表面活性剂? 其分子结构有何特点?答: 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得表面自由能得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得特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

它得分子都就是由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极性基团如--OH,-COOH,-NH:,-SO3:H等对水得亲与力很强,称为亲水基;非极性基因如脂肪烃基-R,芳香基-Ar等对油得亲与力较强,称为亲油基或疏水基。

在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分子中得亲水基进入水相,疏水基则进入油相,这样表面活性剂分子就浓集在两相界面上,形成了定向排列得分子膜,使相界面上得分子受力不均匀情况得到改善,从而降低了水得表面自由能。

7.乳浊液得类型与所选用得乳化剂得类型有何关系? 举例说明。

答:乳化剂不仅能提高乳浊液得稳定性,还能决定乳浊液得类型。

一般来说,亲水性乳化剂有利于形成O/W型乳浊液,亲油性乳化剂有利于形成W/O型乳浊液。

8.解释如下现象:(1)为何江河入海处常会形成三角洲?答: 三角洲得形成过程体现了胶体得性质: 当河水与海水混合时,由于它们所含得胶体微粒所带电荷得性质不同,由于静电作用,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导致胶体得颗粒变大,最终沉淀了出来,日积月累得堆积,就形成了三角洲。

(2)加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答: 由于天然水中含有带负电荷得悬浮物(黏土等),使天然水比较浑浊,而明矾得水解产物Al(OH)3胶粒却带正电荷,当将明矾加入天然水中时,两种电性相反得胶体相互吸引而聚沉,从而达到净水得效果。

(3)不慎发生重金属离子中毒,为什么服用大量牛奶可以减轻病状?答: 由于可溶性重金属离子(强电解质)可使胶体聚沉,人体组织中得蛋白质作为一种胶体,遇到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凝结而变性,误服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

如果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这类胶体溶液,可促使重金属与牛奶中得蛋白质发生聚沉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离子对机体得危害。

(4)肉食品加工厂排出得含血浆蛋白得污水,为什么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可起净化作用?答: 因为含有血浆蛋白得污水具有胶体溶液得性质,加入高分子絮凝剂会对胶体溶液起到敏化作用,促进胶体得凝聚,从而净化了污水。

四、计算题1.10、00 mL 饱与 NaCl 溶液质量为 12、003 g ,将其蒸干后得到 NaCl 3、173 g ,求:(1)NaCl 得质量分数 ;(2)NaCl 得质量摩尔浓度 ; (3)NaCl 得物质得量浓度 ;(4)各组分得摩尔分数。

解:(1) (2)1kg mol 149.6kg1000/)173.3003.12(mol )443.58/173.3()NaCl ()NaCl (/)NaCl ()NaCl ()NaCl ()NaCl (-⋅ =-=-=-=m m M m m m n b 总总 (3)1L mol 429.51000/00.10443.58/173.3)NaCl (/)NaCl ()NaCl ()NaCl (-⋅ ====V M m V n c (4) )O H (/)NaCl (/)NaCl ()NaCl (/)NaCl ()O H ()NaCl ()NaCl ()NaCl (2O H 22M m M m M m n n n x +=+=9003.04901.005429.04901.0015.18/830.8443.58/173.3015.18/830.8)O H ()NaCl ()O H ()O H (222=+=+=+=n n n x 2.今有两种溶液,其一为1、50g 尿素(NH 2)2CO 溶于200g 水中;另一为42、8g 未知物溶于1000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开始沸腾,计算这种未知物得摩尔质量。

解:由于都就是水溶液,所以溶剂得沸点升高常数K b 相同,又知, ,由稀溶液得依数性公式: ,可得两种溶液得质量摩尔浓度相等:设未知物得摩尔质量为,代入上式得解之得: =342、7 g·mol -13.将1、00 g 硫溶于20、0 g 萘中,使萘得凝固点降低1、30℃,萘得K f 为6、8℃·kg · mol -1,求硫得摩尔质量与分子式。

解:设未知物得摩尔质量为,根据溶液得凝固点降低公式: ,将数据代入得:解之得 =261、5 g · mol -1由于单个硫元素得摩尔质量为M (S) = 32、065g·mol -1, 则M (B) / M (S)= 261、5/32、065 =8、155,即约8个S 原子形成一个硫分子。

所以该单质硫得分子式为:S 84.从某种植物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结构得有特殊功能得生物碱,为了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将19g 该物质溶于100g 水中,测得溶液得沸点升高了0、060K ,凝固点降低了0、220K 。

计算该生物碱得相对分子质量。

解:利用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都能够测量未知物得摩尔质量,但一般选取相对较大得数据来计算较准确,这里我们选取凝固点降低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