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第3章第3节 羧酸酯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羧酸和酯,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酯是羧酸与醇的衍生物。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
第二课时包含酯的结构、性质、存在。
b5E2RGbCAP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p1EanqFDPw3.教案重点:根据教案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和酯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的教案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案中的重点。
DXDiTa9E3d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案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案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案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
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148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祥见教案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案效果。
<3)添加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让学生感受酯在不同条件下只得水解程度RTCrpUDGiT5.教案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公然课教课设计第三节:羧酸酯教课设计克山三中贺成宇1、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羧酸的构造特色,掌握乙酸(羧酸)的化学性质2.能举例说明羧基、羰基、羟基性质的差异过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察看剖析、议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对羧酸分子构造及性质等方面的剖析2.领会官能团之间的互相作用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乐趣 , 乐于研究物质变化的神秘 , 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愉悦, 感觉化学世界的巧妙与和睦 . 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2、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乙酸的酸性乙酸酯化反响教课难点:乙酸酯化反响实验及原理。
3、教课程序化学之于人类的生活有三个层面的意义,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关于本节内容,这三个层面是如何表现的呢认识——用于认识羧酸和酯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官能团—COOH、—COOR’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构造决定性质”的看法改造——控制条件“改造”物质,利用羧酸和醇制取酯类物质。
应用——知识的适用性和迁徙性,与生活中亲密有关的含羧基和酯基的物质有好多【教课过程】【创建情形,激趣导入】我们经常会吃到一些酸味较浓的食品,这些食品为何有酸味你能举例吗【学生思虑】【投影】如食醋含有乙酸,柠檬含有柠檬酸,苹果含有苹果酸,蚂蚁含有蚁酸,大家察看它们的构造,为何它们都有酸味呢【学生回答剖析】羧酸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是羧基,羧酸有酸味【电子板书】一、羧酸羧酸:由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物【解说并电子板书】1、此中最简单的一类羧酸为饱和一元羧酸可用通式表示C n H2n+1COOH,如 HCOOH,CH3COOH等、2、按所含的羧基个数: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按烃基能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依据烃基的不一样:脂肪酸:如乙酸、硬脂酸(C17H35COOH)芬芳酸:如苯甲酸( C6H5COOH)【过渡】羧酸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宽泛存在,大家知不知道醉酒时喝醋能够解酒共同回想它的性质【电子板书】3、乙酸:(1)物理性质:乙酸是_色的_体,拥有_气味,沸点_,熔点_,_溶于水。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高中《羧酸 酯》word教案三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课题: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教师李铁花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把握代表物质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羧酸概念和通性。
过程与方法探究式教学,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难点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酒是越陈越香”什么原因?美味的食品需要好的调味品,它是什么?我们这节课来研究羧酸和酯。
[板书]第三节羧酸、酯[自学提问]羧酸的官能团是什么?酸的通性有哪些?代表物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板书]一、羧酸:1、羧酸是指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
2、羧酸的分类:(1)根据分子里羧基的数目分类: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
(2)根据与羧基相连的烃基的不同分类:脂肪酸和芳香酸。
(3)根据分子里烃基是否饱和分类:饱和羧酸和不饱和羧酸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CnH2n+1COOH 或CnH2nO2[板书]二、乙酸1、分子式:C2H4O2、结构简式:;羧酸的官能团为:羧基,通式为:-COOH。
核磁共振氢变有2个吸收峰,活动1:参照幻灯片给有机羧酸进行合适的分类。
活动2:1、阅读教材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
2、用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实验式等化学用语表示峰的面积比为:3:1 。
说明乙酸中有2种H原子,数目比为:3:1。
所以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2.乙酸物理性质:乙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117.9熔点16.6,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又称冰醋酸。
讲:受C=O的影响:断碳氧单键氢氧键更易断受-O-H的影响: 碳氧双键不易断由于羟基的影响,羧基中的羰基比醛、酮分子中的羰基较难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殊试剂如LiAlH4的作用下可将羧酸还原为醇。
3.化学性质:(1)酸性:[科学探究1] 利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设计简单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高中化学3.3羧酸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羧酸酯审核签字: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羧酸 酯的教案

羧酸酯的教案教案标题:羧酸酯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羧酸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羧酸酯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征;3. 理解羧酸酯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羧酸酯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征;2. 羧酸酯的合成方法;3. 羧酸酯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理解羧酸酯的合成方法;2. 掌握羧酸酯的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演示材料、羧酸酯的实验合成材料;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或实例导入羧酸酯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羧酸酯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命名规则;2. 教师结合实例,解释羧酸酯的结构特征。
三、合成方法讲解(20分钟)1. 教师介绍羧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酸酐法、酸酐醇法和酸酐醇酯法;2.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或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羧酸酯的合成过程。
四、应用领域讲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羧酸酯在化学、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2.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羧酸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实验操作(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羧酸酯的合成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2.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完成羧酸酯的合成,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六、实验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羧酸酯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羧酸酯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下节课前交给教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更多羧酸酯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案例;2. 学生可参与相关实验项目,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羧酸酯的掌握程度;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估标准,自我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共3课时教案

第三节羧酸酯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羧酸的概念与分类2.了解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3.了解羧酸的化学性质及常见羧酸的重要应用【过程与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引入】在高一必修2中我们学过一种有机物叫作乙酸(在黑板上写出乙酸的结构简式),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羰基,这两个基团组成了一个羧基,羧基又和一个甲基组成了乙酸分子。
我们把这样的烃基和羧基直接相连的有机物叫做羧酸【板书】一、羧酸1、定义:羧酸是羧基跟烃基直接相连的酸(R--COOH)。
【引】前面我们学过醇的分类,可以根据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也可以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别分为甲醇和伯仲叔醇,那么羧酸又有哪些种类呢,这些不同的种类的分类标准又是什么呢?【板书】2、分类:(1)按羧基数目分: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已二酸),多元羧酸(2)按羧基所连烃基的种类分:脂肪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芳香酸(3)按碳原子数目分:高级脂肪酸,低级脂肪酸3、饱和一元酸的通式:C n H2n+1COOH或C n H2n02,最简单的羧酸是甲酸。
【过渡】这是羧酸的概念\分类以及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羧酸的典型代表物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色、味、态: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16.6℃,沸点117.9℃,易溶于水,有机溶剂:【讲】乙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熔点比较低,当温度低于16.6℃,会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的沸点为117.9℃,易挥发,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丙醇)的沸点要高。
羧酸中的羧基是亲水基,与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低级羧酸能与水任意比互溶;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憎水基(烃基)愈来愈大,在水中的溶解度越来越小。
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五 第三章第三节 羧酸 酯

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3章第3节《羧酸酯》第二课时《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羧酸和酯,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酯是羧酸与醇的衍生物。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
第二课时包含酯的结构、性质、存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所以大多数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第一课时,其实酯是我们有机合成的知识链中重要环节,既是酸的酯化反应产物,也是酸和醇的来源,还是后面学习油脂的基础。
更是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酯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的水解反应条件的探究。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 掌握酯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3)突出乙酸乙酯的水解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感受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分析得出结论。
(4)介绍生活中的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增加兴趣,实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回到生活的学习理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为此我创建了四个教学情景问题。
教学情境1:给出资料,引出课题,扩展教学内容。
出示乙酸乙酯实物,显示图片引课:酯类化合物的存在:水果、饮料、糖类、糕点等。
问题:酯通过什么反应制得?条件?原理?酯化反应的类型活动与探究1已知乙二酸和乙二醇能形成三种酯,一种链状酯(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或1∶2)、一种环状酯和一种高分子酯,写出生成这三种酯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羧酸酯教案

羧酸酯教案羧酸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羧酸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了解羧酸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3.能够正确命名和化学式表示羧酸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羧酸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羧酸酯的命名和化学式表示。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羧酸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1)羧酸酯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2)羧酸酯的结构特点是酸性氢与氧化物中的氧通过酯键连接。
2.羧酸酯的制备方法:(1)酸醇反应法:将酸和醇加热反应,生成酯和水。
反应方程式:酸+醇→酯+水(2)羧酸脱水法:将羧酸加热到高温,通过脱水反应生成酯和水。
反应方程式:羧酸→酯+水3.羧酸酯的应用领域:(1)合成材料领域:羧酸酯可以制备聚合物材料、树脂等,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2)食品添加剂领域:羧酸酯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改善食品的质地。
(3)日化产品领域:羧酸酯可以用于制造香水、香精等化妆品。
4.羧酸酯的命名和化学式表示:(1)对称羧酸酯:羧酸的名称在去掉酸(醛),在末尾加字母"oate",醇的名称改为醇基名称。
例如:甲酸甲酯(formic acid methyl ester)乙酸乙酯(acetic acid ethyl ester)(2)非对称羧酸酯:先写醇基名称,再写酰基名称。
例如:甲醇苯甲酸酯(methyl benzoate)乙醇丙酸酯(ethyl propionate)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羧酸酯的基本性质、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实验法:进行酸醇反应实验,观察羧酸酯的制备过程和合成产物。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羧酸酯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学评估:1.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2.填空题:填写合适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羧酸酯。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酸醇反应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4.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和对羧酸酯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克山三中贺成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羧酸的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羧酸)的化学性质
2.能举例说明羧基、羰基、羟基性质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对羧酸分子结构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2.体会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乐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乙酸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实验及原理。
3、教学程序
化学之于人类的生活有三个层面的意义,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对于本节内容,这三个层面是如何体现的呢
认识——用于认识羧酸和酯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官能团—COOH、—COOR’的作用,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改造——控制条件“改造”物质,利用羧酸和醇制取酯类物质。
应用——知识的实用性和迁移性,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含羧基和酯基的物质有很多
(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我们常常会吃到一些酸味较浓的食物,这些食物为什么有酸味你能举例吗
【学生思考】【投影】如食醋含有乙酸,柠檬含有柠檬酸,苹果含有苹果酸,蚂蚁含有蚁酸,大家观察它们的结构,为什么它们都有酸味呢
【学生回答分析】羧酸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是羧基,羧酸有酸味
【电子板书】一、羧酸
羧酸:由烃基和羧基相连组成的有机物
【讲解并电子板书】
1、其中最简单的一类羧酸为饱和一元羧酸可用通式表示
C n H2n+1COOH,如HCOOH,CH3COOH等、
2、按所含的羧基个数: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
按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
(
根据烃基的不同:脂肪酸:如乙酸、硬脂酸(C17H35COOH)芳香酸:如苯甲酸(C6H5COOH)
【过渡】羧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大家知不知道醉酒时喝醋可以解酒共同回忆它的性质
【电子板书】
3、乙酸:
(1)物理性质:乙酸是_色的_体,具有_气味,沸点_,熔点_,_溶于水。
(2)分子结构
【设问】请同学们试说出几种可以检验醋酸具有酸性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板书】
1、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2、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
*
3、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5、能与部分盐(如碳酸盐)反应
(3)化学性质:
a.乙酸的酸的通性:
【讲解】醋酸可以除去水垢,说明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前面我们学习了苯酚也有酸性,那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谁强呢大家按提供的仪器(课本P60的科学探究),能否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来证明它们三者酸性强弱
【学生讨论与交流】展示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的可执行性,并分析为什么要选碳酸氢钠溶液而不选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怎样去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结论并板书】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酸性CH3COOH > H2CO3 > C6H5OH 【过渡】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性质
【学生】b.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
【多媒体演示】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实验过程, 复习实验的有关知识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生成醋酸钠(便于闻乙酸乙酯的气味)。
(2)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3)抑制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
3.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
4.微火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根据酯化反应的定义,生成1个水分子需要一个羟基与一个氢原子生成一个水分子。
脱水时有下面两种可能方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是哪一种吗
酸脱羟基,醇脱氢酸脱氢,醇脱羟基
用同位素示踪法
【讲解并板书】事实上,在乙酸乙酯中检测到18O,证明方式①是正确的,即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
思考:有无副反应发生
(电子板书)
【课堂小结】乙酸具有酸性和发生酯化反应,主要取决于羧基.,在羧基的结构中,有两个部位的键容易断裂:
当O-H键断裂时,容易解离出H+,使乙酸呈酸性;当C-O键断裂时,羧基中的-OH易被其它基团取代,如酯化反应.羧酸也具有羧基,故羧酸的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
【知识拓展】甲酸的结构式如下HCOOH,请你根据甲酸的分子结构,预测甲酸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总结并电子板书)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有机物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2、酯化反应属于().
A.中和反应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D.取代反应
3、请写出CH3COOH 与CH3OH的反应方程式
HCOOH与CH3CH2OH的反应方程式
CH3COOH 与HOCH2CH2OH的反应方程式
布置作业: 1、书p63 -3题、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