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试生产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篇一: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tb1. 目的对新产品试制投资过程进行管控控制,以保证新产品质量通则满足新规定要求。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 技术部负责组织新产品试制研制成功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新产品试制代为的具体实施,制订试制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具体实施。

3.2技术部负责群众组织工艺评审、试制前将要状态检查、首件鉴定、产品质量评审。

3.3质量部负责新产品试制监督检查和协调,协助完成试制过程中所需的试验、检验、监控和测量。

3.4 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自查,新产品制定试制工艺过程的实施。

4 控制程序4.1工艺评审4.1.1一般要求工艺是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和方法。

任何一个设计要最终形成产品工艺是关键。

因此,在新市场营销和开发的适当阶段要组织组织工作工艺评审,以评价工艺符合明确要求设计要求的程度,从而及时发现和消除工艺文件的缺陷,保证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可生产性和可检查性。

工艺评审会评审由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

工艺评审主要包括的主要内容一般和:a) 工艺文件的评审;b) 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的评审;c) 特殊工艺及特殊过程文件的评审;d)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评审。

4.1.2评审的准备和实施a) 技术部按要求提供服务评审文件和图表资料;b) 工艺评审组成员须要包括技术部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等;c) 工艺评审可依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会议评审和会签评审两种形式;d) 评审中提出的风险问题,由技术部分析处理,制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措施,质量部情况负责跟踪验证措施的开始实施情况;e) 评审由技术部填写评审记录,并保持。

f) 新产品试制过程的工艺文件进行评审后,方可转入下阶段指导生产。

g) 新产品工艺参数如有重大变化,应以会议评审的形式开展评审,对通过了评审的工艺文件仍需履行审批手续手续。

4.2 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在新产品制造前技术部负责组织对试制前准备状态进行检查,并形成《试制和生产充分准备准备状态检查表》。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目的和范围为加强军工新产品试制过程的控制,规范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相关程序,确保新产品试制过程质量受控,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军工科研新产品试制和产品设计定型前小批量试生产阶段的过程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未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7A-2006产品质量评审GJB908A-2008首件鉴定GJB1269A-2000工艺评审GJB1405A-2006装备质量管理术语GJB1362A-2007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GJB1710A-2004试制和生产准备状态检查Q∕G0JZG1107-20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G0JZG0703-2013技术文件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08>GJB1405A-200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程序。

4职责分配1.1.1评审1.1.211总工程师或主管副总工程师组织工艺评审会议。

1.1.3技术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工艺评审遗留问题的跟踪管理。

1.1.4技术中心硬件所负责提交工艺评审申请、工艺设计文件和其它相关资料,负责组织工艺评审,对工艺评审遗留问题的整改归零。

1.1.5技术中心硬件所负责组织新技术、新器件的公司级评审,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新技术、新器件的公司级评审遗留问题的跟踪管理。

1.1.6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等单位参与工艺评审。

2.2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4.2.1技术中心综合管理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科研新产品试制准备状态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跟踪。

4.2.2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采购部、生产部等单位参与检查工作,并对各自所负责的职能的内容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闭环处理。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 目的对新产品的设计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加以控制,以保证试制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设计和开发的要求。

2 使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军品和复杂、大型民品的试制工作。

3 职责3.1 技术副总对新产品试制过程中进行的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验、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全面负责。

3.2科研所职责3.2.1科研所负责编制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文件,组织实施工艺评审;对产品试制过程的制造质量进行控制。

3.3 生计科职责3.3.1生计科负责制定、下达新产品试制计划,组织各有关厂进行新产品试制,协调试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试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3.3.2在试制开始前,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准备状态的检查。

3.4计检科负责试制过程的监视测量,适用时进行首件鉴定,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3.5 各厂依据工艺文件组织生产;对零部件加工质量、产品的装配质量负责。

3.6 供应科负责新产品试制所用的原材物料及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并保证质量。

4 工作程序4.1 工艺评审4.1.1 科研所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进行工艺评审。

工艺评审的重点对象是工艺总方案、工艺说明书等指令性工艺文件、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和特殊过程的工艺文件。

4.1.2工艺评审的类型主要有:工艺总方案的评审,工艺说明书的评审,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文件评审,特殊过程工艺文件的评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评审。

4.1.3评审内容4.1.3.1 工艺总方案评审a.对产品的特点、结构、特性要求的工艺分析说明;b.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保证制造质量的分析;c.对产品制造分工路线的说明;d.工艺薄弱环节及技术措施计划e.对工艺装备、试验和检验设备、以及产品数控加工和检测计算机软件的选择、鉴定原则和方案;f.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及控制原则;g.制造过程中产品技术状态的控制要求;h.产品研制的工艺准备周期和网络计划,以及实施过程的费用预算和分配原则;i.对工艺总方案的正确性、先进性、可行性、可检验性、经济性和制造能力的评价;j.工艺标准化程度的说明;k.工艺总方案的动态管理情况。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目的】对新产品试制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新产品试制的各个环节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保证试制出来的产品质量特性符合设计和开发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试制的控制。

3【职责】3.1研发中心项目组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和研制网络计划,按程序组织技术评审和定型工作。

3.2工艺标准化办负责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并负责组织工艺评审。

工艺标准化办负责工艺审查、工艺设计和标准化审查工作,负责处理车间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工艺问题。

3.3质量部参与新产品试制各阶段的评审,负责试制过程新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同时对试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参与新供方的考察及评定工作。

3.4中心试验站负责新产品的试验工作和试验过程中问题的及时反馈,做好试验记录。

3.5采购部负责新产品试制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的采购工作,编制新产品合格供方名录,组织技术、质量、工艺相关人员对新增加供方的考察及评定工作。

3.6制造部负责新产品的试制生产工作。

负责试制阶段的生产组织及计划进程的控制,并负责把试制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设计、工艺、物料等问题传递至相关部门。

3.7财务部负责新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作。

4【程序】本程序所指的新产品是指新研制的产品,或结构、原理等有较大变化的已定型产品。

4.1新产品试制前准备阶段4.1.1项目组按计划规定时间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研制网络计划及新产品的设计文件,包括产品图样、制造与验收规范(技术条件)、试验大纲等技术文件。

4.1.2工艺标准化办按计划规定编制重要工序及关键工序工艺路线、工艺卡片、工时定额等工艺文件,并按计划规定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艺评审。

试制前,工艺标准化办应编制工艺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评审,对工艺设计的正确性、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与先进性进行分析和评审,评价工艺是否能够确保生产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

4.1.3工艺标准化办办负责识别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材料及所需的新设备(含生产和检测设备),并传递至制造部试制小组和质量部。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试制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首件鉴定: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4职责4.1研发部经理负责本程序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并负责。

4.2研发部组织提供新产品试制用产品图样及其采购文件资料、检验试验规范等设计文件资料。

4.3研发部组织提供试制用工艺文件资料和组织工艺评审。

4.4研发部会同生产部负责新产品试制工作,并组织新产品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

4.5品管部组织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检验试验和验证。

4.6研发部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4.7研发部组织设计定型准备。

4.8研发部经理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4.9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品、外协件的提供与控制。

4.10生产部负责参与试制过程的工艺、质量评审。

5流程图无。

6管理内容6.1新产品试制过程本公司新产品试制过程一般为: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接受设计输出→分析设计文件→编制和实施试制计划→验证试制结果→试制完成及总结。

6.2建立新产品试制小组新产品试制小组的建立由研发部经理组织成立,并明确各成员应负职责,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6.3接受设计输出接受设计输出即由负责新产品试制的人员接受,由设计人员提供如下设计技术文件:a)经按规定审签有效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b)新产品试制工艺文件、《关键件(特性)、重要性(特性)项目明细表》和必要的关键工序的工艺装备设计图样交中试组安排制作(需要时),以确保试制产品质量。

6.4分析设计文件生产部要充分分析研究图样和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对工艺的可行性要心中有数,对图样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应与设计人员沟通。

6.5编制试制计划a)根据公司要求合理安排试制过程和阶段时间进度以确保按期完成。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

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了产品试制在制造过程中的过程质量控制的职责、控制要求、内容和程序、报告和记录。

其目的是通过对试制和试制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试制产品的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新产品的试制。

注:设计定型前各种试制用样机试制和老产品改进部份的试制或简单新产品试制,在保证试制要求的前提下,本文件内容经主管厂领导批准后可以剪裁。

3 职责3.1 设计定型前样机试制由设计部门归口管理。

3.2 设计定型后小批试生产及生产定型(或转厂鉴定)试制,由工艺部门归口管理。

3.3 各有关部门按自已承担的质量职能,对试制进行质量控制。

4 程序4.1 控制要求4.1.1 试制过程必须按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进行,确保文文相符、文实相符。

4.1.2 不同阶段的产品试制必须分别进行,前一阶段的试制和试验未完成前,或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前,不得进行下阶段的试制。

4.1.3 必须有经批准的试制计划。

设计定型前样机试制由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小批量生产及生产定型的试制,在征得顾客代表同意后,由企业主管领导批准。

4.1.4 试制前应编制试制大纲:设计定型前由设计部门编制,设计定型后由工艺部门编制。

4.1.5 试制生产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确保试制按质、按量、按进度完成。

4.1.6 承担试制工作的车间和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条件和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控制,不得以任何借口降低试制产品质量。

4.2 试制大纲内容4.2.1 试制的目的和依据。

4.2.2 试制合同或计划中有关试制批量、质量和状态的具体要求。

4.2.3 试制工艺准备的要求:简要工艺流程;毛坯图;工艺装备图;关键、重要件工艺方案;关键、重要工装的评审及在试制程序中的位置等。

4.2.4 试制生产准备的要求;所需材料、毛坯、外协件的数量、进度及验证方法;新增设备或设备改造的项目名称和进度要求;检测设备的配置;工艺试验、工艺攻关项目的进度要求及负责部门和人员;特殊工序需培训的人员要求等。

新产品开发试制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试制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试制程序
1. 目的
制定明确的管理程序及步骤,用以管理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按公司质量方针拟定的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控制,以确保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委托本公司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包括产品及制造过程的开发和设计。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部归口执行本程序,负责AQPT小组成员的组建、职责及任务分工、项目时间进度
4. 定义
先期质量规划小组(AQPT):由产品工程经理指定的公司内部从事准备新产品或设计更改生产的跨功能组织。

5. 工作程序
5.1.组成先期质量规划小组(AQPT)
5.1.1.在项目确立后,技术部经理指定AQPT成员及成员职责,并填写【先期质量规划小组成员表】,小组成员可包括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客户代表及其它相关人员。

见下表:。

试生产控制程序

试生产控制程序

1、目 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验证公司新产品制程能力,确保试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新项目产品的试生产,以下所提及部门包含事业部下属相同职能部门。

3、职 责:3.1 销售部: 3.1.1 负责提供客户品质标准及相关技术参数要求; 3.1.2 负责提供客户承认样品及样品承认书。

3.1.3 负责提供客户整机样件。

3.2 项目部: 3.2.1 主导试生产的条件的评审; 3.2.2 安排统筹整个试生产过程的运作; 3.2.3 组织处理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3.2.4 确认跟进试产总结。

3.3 工程开发部: 3.3.1 保证文件的完整及有效,试产前提供设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BOM、图纸、样品等资料); 3.3.2 各个阶段样品的确认; 3.3.3 试生产进行时,跟进试生产; 3.3.4 与生技部工程师一起分析试产中发现的异常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3.4 生技部: 3.4.1 负责试生产生产夹、治具、测试治具、程序的提供及治工具的优化改善; 3.4.2 根据研发部门输出信息制定作业指导书 SOP; 3.4.3 负责培训试生产产线员工; 3.4.4 负责试生产工艺的调整以及试生产过程的跟进; 3.4.5 记录并提供试生产异常信息,协助研发部门解决相关试生产出现的问题; 3.4.6 产能的评估。

3.5 生产部: 3.5.1 在试生产准备开线前,负责通知项目管理员;1/73.5.2 负责试生产产线人员的安排; 3.5.3 负责试产物料的领取; 3.5.4 实施试生产及成品入库; 3.5.5 记录并提供试生产异常信息; 3.5.6 提交生产方面的试产总结记录; 3.5.7 协助解决相关问题和产能评估。

3.6 品管部: 3.6.1 负责试生产物料来料检验,物料异常反馈; 3.6.2 跟进试生产过程,负责检验指导书 SIP 的制定、产品的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3.6.3 协助开发部门、生技部、生产部等部门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3.6.4 提交本部门的试生产总结记录给到项目部; 3.6.5 负责试生产产品可靠性的测试,并提供可靠性测试报告; 3.6.6 负责主导试生产产品品质异常导致客户投诉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产品试生产控制程序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程序
Q/ CX 0905新产品试生产控制程序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思优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程序
新产品试生产控制程序
Q/ CX 0905 共3页第1页1目的
使新产品试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及引进的新产品小批量试生产。

3职责
总工办是新产品试生产的归口管理部门。

技术开发部负责新产品试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及技术护航。

采购部门负责提供新产品所用的采购产品。

生产设备部负责提供新产品试生产所用仪器设备。

4工作程序
试生产准备
4.1.1工艺评审
a)新产品外协件的生产工艺评审,由分承制方组织实施。

b)总工办组织对新产品组装、调试及自制件的新工艺进行评审,评审
内容包括新产品要求的加工能力、所需设备、工装夹具、产品要求精度、新技术可靠性及实现方式、检测能力等,确保新产品工艺得到满足,且符合有关规定。

填写“工艺评审表”。

4.1.2总工办资料室负责提供较完整的试生产图纸(允许出现经会签的草
2006年1月1日发布 2006年1月1日实施 Q/ CX 0905 共3页第2页图),包括:
a)整机明细表、方框图、技术条件、接线表、检验规范;
b)整件明细表、电路图、装配图、技术条件、调检说明;
c)结构图纸;
d)生产工艺。

4.1.3技术开发部对新产品试生产人员讲课、培训。

4.1.4 生产设备部应保证提供新产品试生产所需的设备都在有效使用期内,且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

4.1.5采购部门应保证提供的采购产品都满足技术文件的要求。

4.1.6 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新产品工艺规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质管部、生产设备部、技术开发部及相关部门组织解决。

试生产准备状态的检查
新产品试生产开工前,总工办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工艺技术人员对以上准备状态进行检查,准备状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开工。

试生产的控制
4.3.1 试生产过程的控制应按《过程控制程序》进行。

4.3.2试生产过程中,技术开发部工艺技术人员应对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及时提出纠正措施,保证试生产的顺利进行。

4.4试生产过程的首件鉴定
质管部组织有关人员对试生产中的首件进行首件鉴定,以验证和鉴定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批量生产。

经过小批量试生产,由总工办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产品质量评审,评审内容:
a)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b)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一致性、可生产性和环境适应性;
c)试生产中出现的缺陷、故障分析和处理情况;
d)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的采用效果。

Q/ CX 0905 共3页第3页
通过评审,工艺技术人员应对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设计、工艺等缺陷,进行归纳总结,制定改进措施,并将以上形成的技术文件和资料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及《文件和资料归档管理程序》完成管理、归档工作。

5 相关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和资料归档管理程序》
5质量记录
工艺评审表
工艺评审表
年月日
赠送常用精致线性可编辑小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