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分类、分布、生态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形态、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知识。

本文将从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总结。

一、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按照其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类。

浮游生物主要指那些漂浮在水中,无法自由游动的微小生物,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则生活在海洋底部的沉积物上,包括底栖植物和底栖动物。

游泳生物则具备自由游动的能力,如鱼类、鲸类等。

海洋生物的分类还可以按照其所属的系统分类,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动物界、植物界等。

原核生物是最早出现的生物,其细胞没有真核膜,包括细菌和蓝藻等。

真核生物则具备真核膜,包括原生动物、纤毛虫、甲壳动物等。

动物界和植物界则是更高级的分类单位,包括脊椎动物、软体动物、海藻等。

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深海、沿岸和开阔海域等不同的生态区域。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摄食关系形成的线性链条,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海洋生态系统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物理因素包括海水温度、盐度、光照等;化学因素包括海水中的溶解氧、盐度、氮、磷等物质的含量;生物因素则包括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各种鱼类、无脊椎动物、海藻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海洋生物学复习要点

海洋生物学复习要点

鳍式、八爪鱼、鳞式、无颌类、后鳃类、同律分节、学名、后鳃类、同物异名、“抱卵”、前鳃类、消(藻类)、石决明、海螵蛸、瓦楞子、底栖生物、多毛类、管足、夏眠、赤潮及毒素、浮浪幼体、叶状幼体、大眼幼体、糠虾幼体、 蚤状幼体、担轮幼体、双名法、优先律、蓝色血液、奇鳍、偶鳍、洄游、无颌类、疣足、步足、多孔动物、硬骨鱼类、软骨鱼类、侧线鳞、上位口、端位口、下位口、鳃盖、鳃孔、鳃耙、厴、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八目鳗、浅埋生物、书鳃、脂鳍、稜鳞、鳍棘、鼻口沟、眼后头长、上口位、腹鳍喉位。

二、 1、赤潮及其主要危害形式 2、赤潮毒素主要种类 3、鲸类与鲨类的区别 4、鲸类与豚类的主要区别 5、我国5种海龟的主要区别 6、棘皮动物种类的主要形态 7、鲨类与鳐类的主要区别 8、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主要区别 9、中外传统名称中不是鱼类的“鱼”有哪些(8种以上) 10、东方囊对虾、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都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洄游
11、举例各5种浅埋式、匍匐式、固着式、附着式生活方式的海洋生物
12、虾、蟹类在幼体发育过程中有何区别
13、头足类中的柔鱼、乌贼、蛸三者在外形及内部构造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14、以检索表形式,区别三疣梭子蟹、日本大眼蟹、锯缘青蟹、招潮蟹及中华绒螯蟹
15、以检索表形式,区别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白姑鱼、黄姑鱼
16、以检索表形式,区别青蛤、文蛤、杂色蛤、缢蛏、彩虹明樱蛤
17、真虾派与对虾派的主要区别
18、介绍海参的护身、共生现象
19、鱼类的基本定义
20、举例10种海洋珍稀动物
三、外形
硬骨鱼类、鲨类、鳐类、虾类、蟹类、螺类、双壳类、头足类 院专业班级姓名学。

海洋生物学基础1(超长)

海洋生物学基础1(超长)

海洋生物学基础文昌鱼:达尔文曾把这称为“最伟大的发现”,因为它“提供了揭示脊椎动物的钥匙”。

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魏泰克五界学说: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真核的过渡型)、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李代尔(Leadale)提出:原核、植物、真菌、动物四界说,把原生生物分到归上述四界。

我国学者陈世骧把生物分为非细胞界(病毒)原总界(细菌、蓝藻),真核总界(植物、真菌、动物)三总界六界。

生存的基本要求,不外乎摄取食物获得能量,占据一定的空间和繁殖后代。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及其与海洋环境的问题,现代海洋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是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间的作用,包括水化学的详尽知识、以及对基本生物过程的了解。

物种的定义: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物种组成,而且与其他生物种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自然分类系统:即以生物形态上和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合为基础,结合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的许多证据,反映了生物界自然类缘关系。

分类学根据生物间的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远近,使用不同的等级特征(阶元)将生物逐级分类由大而小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级别或阶元。

亚种是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彼此在形态、生理、基因频度、染色体组成型存在差异,且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但能杂交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生物的命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命名法——双名法,它规定每一个物种有一个学名(Science name)。

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字组成,前面一个是生物属名,为主格单数,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字是种名,用形容词或名词。

例如:中国对虾的学名是:Penaeus orientails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进化.应激性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根本特征,是生命存在的依据,是维持生物体生长、繁殖、运动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生化)变化的总称。

海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海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海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植物包括海藻、藻类、浮游植物等,它们是海洋生物链的基本组成部分,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动物则包括各种鱼类、无脊椎动物、鲸、海豚等,它们形成了复杂的海洋食物链,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核心。

海洋生物还可以按照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来进行分类。

比如,栖息在海底的生物可以分为底栖动物和底居生物,栖息在水面上的生物可以分为表层生物和浮游生物等。

二、海洋生物的生理特点海洋生物的生理特点与陆地生物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 耐盐性:海水中的盐度比较高,因此海洋生物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盐性来适应海水环境。

2. 全息性:海洋生物中的许多种类可以在不同深度和环境中生存,这种适应能力称为全息性。

3. 吸水调节:由于海水中的渗透压比较高,海洋生物需要通过吸水调节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4. 光合作用:海洋植物和一些浮游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5. 热调节:由于海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很多,海洋生物需要具备热调节的能力来适应海水的温度变化。

三、海洋生物的适应性进化海洋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海洋环境的各种挑战,形成了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比如,一些深海鱼类具有特殊的眼睛结构,可以在极低光照条件下看清周围的事物;一些珊瑚礁生物具有特殊的钙质外骨骼,可以适应潮汐和海浪的影响等。

这些适应性进化使得海洋生物能够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多样性。

四、海洋生物的生态功能海洋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海洋环境的稳定和平衡。

1. 食物链:海洋生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上层食物链的生物依靠下层食物链的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平衡。

2. 氧气产生: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的氧气来源之一。

3. 海洋生产力: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对全球海洋的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养分。

海洋生物学 知识点总结

海洋生物学  知识点总结
壳面形状壳面形状壳面形状壳面面面花花花纹纹纹排排纵沟及运动能力纵沟及运动能力纵沟及运动能力色素体色素体色素体分布分布分布圆形圆形圆形多角形多角形多角形辐射对称辐射对称辐射对称没纵沟不能运没纵沟不能运没纵沟不能运动动海水多海水多海水多左右右右对对对称称羽纹状排列羽纹状排列羽纹状排列沟能运动沟能运动沟能运动淡水多淡水多淡水多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其它海洋浮游植物其它海洋浮游植物其它海洋浮游植物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甲藻门甲藻门甲藻门pyrrophyta?pyrrophyta?pyrrophyta?二细胞形态特征二细胞形态特征二细胞形态特征一体制和细胞形态
(二)、羽纹硅藻纲(Pennatae):
1.无壳缝目
2.单壳缝目
3.双壳缝目
4.管壳缝目
1.无壳缝目Araphidiales: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常见属:
①星杆藻属Asterionella:细胞棒状,两端异形,细胞借助粗的一端相连成螺旋状或星形群体。无纵沟,拟纵沟不明显。
②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壳环面针形,两端形状不同,
板式:横裂甲藻亚纲。
上甲:顶孔板(p),顶板(’),沟前板(’’),前间插板(a)
下甲:沟后板(’’’),底板(’’’’),后间插板(p)。
横沟:3个板片。G1 G2 G3
纵沟:6个板片,左前板la,右前板ra,左鞭毛孔板lf,右鞭毛孔板rf,连接板co,后围板po。
壳面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花纹一般作辐射状排列。
断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及扁形等。
无纵沟,不能行动。色素体一般小而多。
生殖方式:间接分裂、小孢子、休眠孢子、复大孢子是直接产生。
大多营浮游生活,大部分是海产,淡水少。
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

海洋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海洋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

海洋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海洋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庞大的鲸鱼和鲨鱼等各种生物。

海洋生物在地球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海洋生物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的分类可以从多个层次进行,主要包括按照生命形式的分类,种群的分类和物种的分类等。

海洋生物按照生命形式的分类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等。

浮游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水中并会随着海水流动而移动的生物,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

底栖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底部的生物,主要包括各种底栖植物和底栖动物等。

游泳动物是指能够自由在海洋中游动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种鱼类、鲸鱼和鲨鱼等。

海洋生物按照种群的分类主要包括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生态群落等。

单细胞生物是指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主要包括浮游细菌和浮游藻类等。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主要包括各种海藻和海底植物以及各种底栖动物等。

生态群落是指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群落,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等。

海洋生物按照物种的分类主要包括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其中海洋植物主要包括各类海藻和浮游植物等,海洋动物主要包括鱼类、鲸类、鲨鱼和海洋脊椎动物等。

海洋生物的生态特点海洋生物的生态特点主要包括海水盐度高、水压大、光照受限、水温变化大、水分质量稳定、营养物质分布不均匀等。

海洋环境中的盐度高达3.5%左右,比淡水高得多,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生态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水压大是指海洋深层环境下的水压相对较高,这对海洋生物的体态结构和生物活动等产生重要影响。

光照受限是指海水中能见度一般较低,光线光照强度弱,这对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的光合作用和捕食等产生影响。

海洋环境中的水温变化大,从寒冷的极地海域到温暖的热带海域,水温变化相当明显。

海水中的水分质量相对稳定,但营养物质的分布不均匀,这对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态适应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生物知识大全

海洋生物知识大全

海洋生物422.何谓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包括哪些类群?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浮游植物是一类自养性的浮游生物, 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 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而自己制造有机物。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 海洋浮游植物主要包括:原核细胞型生物的细菌和蓝藻, 真核生物的单细胞藻类, 如硅藻、甲藻、绿藻和金藻等. 按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 可分为以下3类:超微型(或微微型) 浮游植物:个体小于2微米。

微型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介于2-20微米之间。

小型浮游植物(或网采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介于20-200微米之间。

423.藻类植物的分类依据?藻类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光合色素和辅助色素的种类和贮存养分的种类,其次是细胞壁的成分、鞭毛着生的位置、鞭毛类型、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

424.海洋生物的分类单位?8世纪,林奈提出了我们现在采用的分类法,此法反映了一个物种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林奈分类法共包括7个基本分类等级(分类阶元):由大到小的分类学单位依次是界(kin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这7个等级之间还可再分为更细的等级,如亚纲、总目、亚目等。

界是生物分类的最高级单位。

生物的界级分类经历了一个从两界系统到多界系统的过程,现在广泛采用的是Whittaker 所提出的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在该系统中,藻类植物属原生生物界。

425.藻类植物的学名?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植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 即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 前一个词是它的属名, 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后一个词是它的种名, 全部小写。

种的学名后面常附命名人姓氏。

426. 藻类植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迄今为止, 世界各国藻类学家对藻类的分类地位没有统一的认识, 我国藻类学家认同把藻类分为12个门, 其中主要门类有:(1)绿藻门:藻体呈绿色, 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贮藏的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 具有纤维素的细胞壁, 鞭毛多为2或4条顶生、等长、尾鞭型.(2)轮藻门:藻体呈绿色. 轮藻在细胞构造、光合作用色素和贮存养分上与绿藻门和有胚植物大致相同, 但由于其具有以下特点, 被认为其与高等植物的关系更为接近.①轮藻有节和节间, 节上长轮生的分支; ②雌雄生殖器官复杂、构造特殊;③合子萌发经过原丝体时期.(3)红藻门:藻体呈红色至紫红色, 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d, 另外还含有藻胆素(包括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 , 由于其比例不同, 使不同红藻表现出从红到紫的各种颜色。

海洋学基础知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课海洋生物学课件)

海洋学基础知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课海洋生物学课件)
• 真光层(euphotic layer ):0-50米的水 层。这里水温和光照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 化都很强,易受风浪影响,是海洋浮游植 物丰富的海区。
2. Seawater
Seawater-buffer solution, PH7.4-8.5
➢Salt composition(盐组成) ➢Temperature(温度) ➢Dissolved gases(溶解气体) ➢Transparence (透明度) ➢Pressure(压力) ➢Instrument for measurements(测量仪
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
以形成
Density of Seawater
•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就是海水的密度。 •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 大。 •海水密度值约为1.022~1.028g/cm3。
2.3 Dissolved gases
• For living thing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gases in the ocean are oxygen (O2), carbon dioxide (CO2), and nitrogen (N2).
常在 700~1000米深处出现氧含量的极小值(此深
度因区域不同而异)。 深层。在氧含量为极小的水层之下。海洋深处的
氧,主要靠高纬度下沉的表层水来补充 。
2.3.2 CO2
• 海洋是CO2的储存库
• 海洋每年吸收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
CO2+H2O
H2CO3
HCO3-+ H+
CO32-+ 2H+
如果海水的PH下降, 哪些生物会受到影 响?
请你思考
2.3.3 NH3·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Seawater
Seawater-buffer solution, PH7.4-8.5
Salt composition(盐组成) Temperature(温度) Dissolved gases(溶解气体) Transparence (透明度) Pressure(压力) Instrument for measurements(测量仪 器)
分泌物、 排泄物、 分解物、 代谢物、 陆源排海
2、Salinity(盐度)
• Salinity is defined as the total amount of salt dissolved in seawater. • Salinity is usually expressed as the number of grams of salt left behind when 1,000 grams of seawater are evaporated. • 1000g海水蒸发后留下的所有盐类的克数 • The average salinity of the ocean is about 35‰.
Terms
• 潮间带(littoral):从高潮时到低潮时海 水经历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 地带 • 潮下带(sub-littoral):不超过200m的 水层区,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坡度较小, 以大陆缘为外界 • 真光层(euphotic layer ):0-50米的水 层。这里水温和光照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 化都很强,易受风浪影响,是海洋浮游植 物丰富的海区。
2.4 Transparence
One of the most biologically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seawater is that it is relatively transparent
透明度是表示光透入水中深浅的程度, 是水体能见程度的一个量程, 是水体环境质量、水质优劣最直观的 指标,是衡量水产养殖水体的重要指 标。
潜水员病
随着压力的增大,潜水员 呼吸的气体,在体内溶解的 量也相应增加。这样,当潜 水员从深水的高压环境,上 浮到水面低压环境时,由于 压力迅速降低,使气体在人 体血液和组织中的溶解量也 迅速减少了,气体便冒了出 来。冒出来的气体,因来不 及全从肺部向体外排出,就 在血液中或是其他人体组织 中形成气泡栓塞,引起四肢 麻木、关节疼痛、皮肤肿胀、 呼吸困难,以及神经系统损 伤等病症,严重者还会造成 瘫痪甚至死亡。
海水溶解氧垂直分布的特征
通常把海洋分成3层: 表层。风浪的搅拌作用和垂直对流作用,使氧在 表层水和大气之间的分配,较快地趋于平衡。个 别海区在50米深的水层之上,由于生物的光合作 用,出现了氧含量的极大值。 中层。表层之下,由于下沉的生物残骸和有机体 在分解过程中消耗了氧,使氧含量急剧降低,通 常在 700~1000米深处出现氧含量的极小值(此深 度因区域不同而异)。 深层。在氧含量为极小的水层之下。海洋深处的 氧,主要靠高纬度下沉的表层水来补充 。
•海水颜色、悬浮 物质、浮游生物、 海水涡动、入海 径流,甚至天空 的云量都对透明 度有影响。
将塞氏盘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 至恰好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 记下塞氏盘深度,就是透明度的 测量值,以cm为单位,测量时 反复二三次。
Secchi disk
2.5 Pressure
With each 10 m (33 ft) of increased depth, another atmosphere of pressure is added. 马里亚纳海沟—— 1.1×108 Pa
2.3.2 CO2
• 海洋是CO2的储存库 • 海洋每年吸收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
CO2+H2O H2CO3 HCO3-+ H+ CO32-+ 2H+
如果海水的PH下降, 哪些生物会受到影 响?
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 细菌对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及某些光合细 菌和蓝藻固氮作用时也产生氨 • 氨氮对海洋动物具有毒性作用,在低氧条 件下尤为严重
2.6 Instrument for measurements
海上测量仪器的特点和要求
1.準確性 2.抗壓性(防水),能抵抗水壓,不使海水 滲入損壞儀器 3.穩定性,在惡劣天候下仍能工作 4.抗蝕性,海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儀器材 料必須抗蝕 5.簡易性
SCUBA DIVING (SCUBA - 全名为 “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收入:太 阳辐射 支出:海 水蒸发
同一海 年际 区,夏 变化 季水温 小 偏高, 冬季水 温低
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通过有孔虫微化石确定的过去五十万年地球气候历史
• 1)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最高水温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出现在赤 道以北,称为热赤道。水温从热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 2)由于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 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同时,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的水温。
海水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热量的 收支
空间变化
水平 方向 由低纬 向高纬 递减; 同纬度 暖流附 近水温 高,寒 流附近 水温低 垂直 方向 随深度增 加而递减, 海深1000 米以下, 水温变化 幅度很小, 海水处于 低温状态
时间变化
季节 变化 年际 变化
对大气 温度的 调节作 用
使海洋 上空气 温日较 差和年 较差都 小
海洋学基础知识 (海洋生命的理化环境)
海洋生物的独特性
海洋环境的独特性
海洋生物必须要面对哪些生存压力
海洋生物生活在何处,以及怎样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化学和物理因素控制的
Reference
• 《海洋学》,杨殿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6; •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李 少菁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 《海洋科学概论》,陈宗庸等,青岛海洋 大学出版社,1992 • Invitation to Oceanography, Paul R. Pinet, 1998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地海
2.2 Temperature
温跃层: 海水温度 随深度增 加而急剧 下降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 的热量收支状况。海洋 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 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 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 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 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和日变化。 •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是 水温日变化的最主要的 原因。 •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 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海 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 作用。
在海水上层的真光层,这种气体接近饱和程度。由于表 层与深层海水经常发生混合,深海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 溶解气体,这是底栖生物能存在的原因之一。
2.3.1 O2
The Oxygen Minimum Layer Surface waters are rich in oxygen, because oxygen both enters from the atmosphere and is released by photosynthesis. In the mesopelagic zone neither the atmosphere nor photosynthesis can contribute oxygen to the water, but there is extensive bacteri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sinking from shallow water. This uses up oxygen and results in an oxygen minimum layer. Below the oxygen minimum layer, most of the organic matter has already decayed on its way down, and oxygen remains dissolved in the water. Additional oxygen is brought in by the deep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手持折光式精密型海水盐度计
使用方法: 使用手持折光仪时,用左 手四指握住橡胶套,右手调节目镜, 防止体温传入仪器,影响测量精度。 打开进光板,用柔软绒布将折光棱 镜擦拭干净。 将蒸馏水数滴,滴在 折光棱镜上,轻轻合上进光板,使 溶液均匀分布于棱镜表面,并将仪 器进光板对准光源或明亮处,眼睛 通过接目镜观察视场,如果视场明 暗分界线不清楚,则旋转接目镜使 视场清晰,再旋转校零螺钉,使明 暗分界线置于零位。然后擦净蒸馏 水,换上测试溶液,此时视场所视 其分界线,所处相应分划刻度值则 为所测试溶液浓度值及密度值。
Density of Seawater
•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就是海水的密度。 •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 大。 •海水密度值约为1.022~1.028g/cm3。
2.3 Dissolved gases
• For living thing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gases in the ocean are oxygen (O2), carbon dioxide (CO2), and nitrogen (N2).
海水结冰吗?
请你思考
海水含盐度很高,降低了海水的冰点。淡水结冰是在0度, 含10‰盐度的水冰点为0.5℃,而含35‰盐度的水冰点是-1.9℃。 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 盐度为34.48‰,因此, 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 海洋受洋流、波浪、风暴 和潮汐影响很大,这些因 素一方面加强了海水混合 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 以形成
3、What is the factors effect salin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