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和他的家族传奇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和他的家族传奇班级:通信C111 姓名:刘晓泽学号:115919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人们曾经用这些词汇来描述荣氏家族以及荣毅仁本人,但这个家族早已不能简单地用商业阶层来概括。
1956年,荣毅仁将一个商业帝国的财产上交政府,次年1月,时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受毛泽东之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之后,荣毅仁就任上海市副市长,时年41岁。
毛泽东的评价是,“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荣毅仁因此被称为红色资本家,这是他传奇人生的关键词。
凭借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睿智,他在支撑一个庞大家族的同时,参与和推动时代进步。
红色资本家“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 荣毅仁秉承了父亲荣德生和伯父荣宗敬两人的性格。
荣氏家族曾在荣毅仁曾祖这一辈家道中落。
1873年,荣宗敬和荣德生先后去上海发展,那时的上海,资本主义经济刚刚长露萌芽,荣氏兄弟最先嗅出资本之味,开始经营钱庄。
生意蒸蒸日上之时,荣德生南下广东,寻找新的商机,留下荣宗敬一人打理钱庄。
广东当地的思想活跃,洋溢着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这些使得荣德生大受启发。
他发现,从外国进口物资中,面粉的量是最大的。
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
1903年,保兴面粉厂在无锡建立,这为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保兴面粉厂也由原先的合资经营改为独资经营的茂新面粉厂,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
到抗战前,荣家已拥有14家面粉厂,另外还衍生出9家纺织厂。
193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荣毅仁回到无锡,出任茂新面粉厂助理经理。
荣家企业扩张步伐在不断加快,渐渐地就从华东铺向了全国各地。
1949年,国民党政权倒台前夕,荣氏家族内部出现了大震荡,由此走向低潮。
荣毅仁简单介绍

家庭商业背景
1917年 1917年3月起,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 德生)先后在 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 二至九厂。并在沪设立茂新、 福新、申新 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 弟 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 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 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 全国民族资本面 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 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 1/3 量的1/5,被称为中国“面 量的1/5,被称为中国“ 粉大王” 粉大王”、“纱布大王”。他们的创业奠定荣家商业帝国 纱布大王” 的基础。六分之一以上 ,面粉生产数量占全国粉厂总数的 四分之一,在全国可谓是首屈 一指。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上海的 首富,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之 一。他曾说话有这样的底气:“ 一。他曾说话有这样的底气:“在衣食方面,我拥有 半个 中国 ”。 毛泽东曾经说过:“ 毛泽东曾经说过:“荣家是我国 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 际上称得上财团的,我国天,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 1937年夏天,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 史系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 史系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 新面粉二厂的 助理经理 职位,第二年,伯父荣 宗敬病逝, 年仅弱冠的 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佐父亲 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佐父亲 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 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 抗战结束后,荣 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 面 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 粉厂,逐渐挑起荣氏家族企业的大梁。 粉厂,逐渐挑起荣氏家族企业的大梁。
革命背景
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上海滩的巨贾富商纷纷抽走资 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上海滩的巨贾富商纷纷抽走资 金、转移资产,到国外、港台避风头,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 金、转移资产,到国外、港台避风头,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十大 资本家”,九家举家迁徙,剩下没走的那家,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 资本家”,九家举家迁徙,剩下没走的那家,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 族也发生了一场 走还是留的激烈争论,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头子毛森对荣德 生施加压力,逼他去台湾,没有得逞。企图挟持荣德生去台湾,荣德生 坚决 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一人留在上海。 不去!最后荣毅仁 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一人留在上海。 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 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 国无偿交给了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 改造高潮的到来,所有荣氏企业已 完成公私合营的 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 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 的名号不胫而走。荣毅仁得到了中共领 导的另眼相待。毛泽东曾多次在公共 场合点名表扬 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 新九厂视察, 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 这是毛泽东惟一视察过的一家公私合 营公司。 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 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 家”。 1959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1979年任中国国 1959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1979年任中国国 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荣毅仁纪念馆讲解词

荣毅仁纪念馆讲解词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前来游览参观荣毅仁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无锡市荣巷古镇,东街锡惠名胜,西连梅园横山风景区,南临梁溪河,北至惠山山麓。
明朝正统初年(1436年),被荣氏家族尊称为“始迁祖”的荣清,带另全家人从湖北经南京迁居到无锡,在这一带逐渐形成了合称荣巷的上荣、中荣和下荣三个自然村落,到民国初年正式建镇。
在下荣的春益、春沂、春珊、春泗四支里,荣毅仁家族属于春沂支。
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荣氏家族在民族工商界的崛起,给荣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至今,这里还保存着一条长约380米、具有近代风貌的老街,和157幢具有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又称为瞻仪堂。
堂外悬挂着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荣毅仁纪念馆。
步入馆内,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厅中央的荣毅仁塑像,塑像高2.41米,汉白玉材质,立于0.19米高的黑色花岗岩底座上。
塑像背后为红木大型屏风,屏风高6.6米,高2.8米,上面雕刻的是由无锡现代画家周怀民绘制的梅园风光图。
屏风的背面是荣毅仁的生平年表。
塑像两侧,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四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荣毅仁的合影照片,塑像顶部则是浅浮雕形式吊顶。
大家可以感受的到,瞻仪堂的设计方正简洁,颇具现代气息,营造出一片祥和、肃穆的庄严气氛。
大厅两侧的东西展厅则以荣毅仁实业报国、勤勉为政为主线,设计风格继承传统又结合现代元素,通过动与静、虚与实、冷与暖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叙述和展示了荣毅仁经历丰富、角色多重的一生:从民族资本家到上海市副市长,从中信集团的奠基人再到国家副主席。
游客朋友们,接下来,请随我往左走,我们先去参观东展厅。
东展厅主要介绍了荣毅仁出生于工商世家,如何继承父业、实业报国,如何跟着党走、成为了“红色资本家”,又是如何成为上个世纪的华商巨子的。
大家请看,这幅照片是荣毅仁担任面粉厂经理时所拍。
荣毅仁是荣德生的四子,出生于1916年5月1日。
荣毅仁 毛概人物简介

4
荣毅仁同志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青年时代,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进入家族企业 勤奋工作,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办好实业,报效国 家。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旧中国 的积贫积弱、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给出身于民族 资产阶级的他以深刻的教育。
他的一生,始终在资本家与政治家之间转换, 他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很深的渊源。1993年荣 毅仁同志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后,为国家的发展呕心 沥血、殚精竭虑,以自己独特的身份、地位和才干, 积极开展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充分发挥了重要作 用。
再会荣毅仁1 Nhomakorabea荣毅仁生于1916年,1937年荣毅仁上 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开始辅佐父亲 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先后在无锡茂新面粉 公司任助理、经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 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逐渐成为荣氏20 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
2
荣毅仁为什么被评为红色资本家?
建国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 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 决定留下来。1956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 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 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 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 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
。 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3
1957年荣毅仁做了上海副市长,但 家里的生活还是以前生活的延续。搬到 北京以后,住在北太平庄4号,家里的 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完全是照国 家干部的生活过日子,当时荣毅仁很不 习惯。
荣毅仁吃饭也简单,仅爱吃蹄膀, 是地道江南人的习惯,饭后要吃少许水 果。荣家的养生之道,富而不奢,讲究 而不浪费,始终保持着“海派”的生活 方式
荣毅仁及其家族

案例课件
荣毅仁及其家族
案例课件
荣毅仁及其家族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 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 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 ,就只有他们一家。”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 。百年来,荣氏家族从 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 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 纵横驰骋,独领风骚, 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 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 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 充分的体现。荣毅仁的 独子荣智健是荣氏家族 第三代的掌门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案例课件荣毅仁及其家族
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 市西郊。荣宗敬的祖父荣锡畴( 1823-1863)当家时,他开始做点 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经常驾着小 船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往来上海 。传到荣宗敬的父亲荣熙泰手里的 财产,只有几间旧屋,但这些原始 的商业活动,却为荣家子孙注入了 最初的商业细胞。一百四十多年前 ,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战乱中,荣 熙泰的祖父、祖母、父亲、两位伯 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 弟,包括才3岁的小弟弟,不幸全 部遇难。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 一个,这就是荣熙泰先生。其子荣 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 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案例课件
荣毅仁及其家族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炒汇巨亏,荣智健身家一天缩水33亿港元; 中信泰富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对前者的巨额亏损不满,认为荣智健等高层 严重疏忽,中信泰富当时否认荣智健辞职,媒体质疑荣智健晚节不保。 2009年4月8日中信泰富宣布,荣智健辞任公司董事及主席,由即日起生 效。 荣智健“非典型谢幕”恰恰是印证了其曾祖父荣熙泰那句“固守稳健 、谨慎行事、决不投机”的训诫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
案例课件
荣毅仁及其家族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1959年,考入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1978 年,只身南下香港创业;1982年,与人歙为在美国创办加州自动设计公 司;1986年,加盟中信香港公司;1993年,荣升香港赛马会董事;1998 年,正式掌管中信香港公司;2000年9月,荣毅仁家族在香港上市企业中 信泰富公司拥有18%的股份,价值19亿美元。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第一人

这天,荣毅仁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和副市长潘汉年。陈毅和潘汉年给荣毅仁和整个上海工商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戎马一生的陈毅豪爽大气,说话、办事极有魄力,与企业家们往日所熟悉的国民党高官完全两样。
会上,陈毅的一句“共产党鼓励工商业者在新上海的建设中起积极作用”,终于让荣毅仁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当时,由于美蒋对上海实行武装封锁,棉花供应十分紧张。而申新厂子大,几百担棉花只够生产一天,但是各厂棉纱的存量较多,荣毅仁便向市纺织工业局、华东军政委员会贸易部、花纱公司等建议,干脆你供应棉花,我加工棉纱,工厂赚工缴费,实行加工订货。这一做法很快推广到全市的纺织行业。在1950年北京召开的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上,荣毅仁建议的加工订货办法,得到了当时中央财委主任陈云的高度重视,很快被推广到全国。
1956年1月20日,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的荣毅仁和盛丕华一起,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向当时的曹荻秋副市长提交了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当天的联欢晚会上,荣毅仁清唱了一曲《草桥关》,唱的是东汉刘秀赦免功臣姚期父子的故事。
在新中国的这场经济所有制的改造运动中,不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身处其中,都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原来的老字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公私合营的新牌子。对于任何一个商人,那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大时代”。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要交出去,很多资本家都不能理解,他们担心财产被全部充公,自己今后的生活无着落。荣毅仁劝他们说:“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不走也得走。只要接受改造,大家都会有饭吃、有工作做,而且可以保留消费财产。”
“顺应时代发展,把握自己命运”这是毛泽东主席50年代时送给荣毅仁的一句话,而荣毅仁也亲身践行、印证了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
最富有的国家副主席,亲家也是副国级,大富翁

最富有的国家副主席,亲家也是副国级,大富翁
说起中国最富有的国家副主席,那肯定非荣毅仁莫属了。
荣毅仁号称“红色资本家”,是荣家第二代的杰出代表。
1993年,荣毅仁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副国级。
荣毅仁本来是一个商人,他怎么成为国家领导人了呢?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那些资本家门纷纷外迁,荣毅仁却依然留了下来,还把荣家两代人辛苦创立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了国家。
1957年,上海市长、开国元帅陈毅亲自为荣毅仁助选,说“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最终,荣毅仁当上了上海市副市长,后来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并最终于1993年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2005年,荣毅仁逝世,享年89岁。
他共有五个子女,独子荣智健继承了他的商业帝国,曾任中信泰富集团主席。
小女儿荣智婉远嫁澳门,丈夫叫马有恒。
马有恒的父亲叫马万祺。
在澳门有三大家族,都是既富且贵。
其一就是何厚铧家,何厚铧是澳门回归之后的第一位行政长官,其二是现任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家,其三是就是马万祺家族。
(赌王与何厚铧之间的是马万祺)
马万祺作为一个大富豪,和荣智健一样,也是一个爱国的资本家。
他曾担任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
邓小平曾亲自为《马万祺诗词选》题写书名。
需要说明的是,荣毅仁的一个侄女荣智丰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侄媳。
成思危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也是副国级。
荣毅仁

• 荣毅仁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和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振兴中 华、祖国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荣毅仁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 ,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热爱祖 国,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充满信心。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严以律己,平易近人,深受广大人 民的尊敬和爱戴。
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国无偿交给了国家。随着 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的到来,所有荣氏企业已 完成公私合营的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 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的名号不胫而走。荣毅 仁得到了中共领导的另眼相待。毛泽东曾多次在公 共场合点名表扬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 门到荣毅仁的申新九厂视察,这是毛泽东惟一视察 过的一家公私合营公司。在毛泽东视察申新九厂一 周年的时候,陈毅亲自为荣毅仁竞选上海市副市长 一职“拉票”,并说:“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 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 荣毅仁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一九 七九年十月,经中央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 司正式成立,荣毅仁同志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勇于创新,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中行之有 效的做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广泛开展中外经 济技术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国内兴办实业 ,开展金融、技术、贸易、房地产、经济咨询、 卫星通讯等业务,并在海外择机投资,发行债券 ,在诸多业务领域成为国内首创,将中信公司建 成为一个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为国家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荣毅仁的选择: 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上海滩的巨贾富商 人心惶惶,他们纷纷抽走资金、转移资产,打算到国外、港台避避风 头,或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十大资本家”,有九家举家迁 徙,剩下没走的那家,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族也发生了一场 走还是留的激烈争论。荣家后辈几乎一边倒地要求荣德生把工厂迁到 香港。荣德生却不同意,他对子孙说:“吾等始终从事工商界,生平 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我决不离沪离乡,希望大家也万勿离 国他往。”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头子毛森对荣德生施加压力,逼他去 台湾,没有得逞。4月底,解放军横渡长江,无锡国民党当局在溃逃 前,曾企图挟持荣德生去台湾,荣德生坚决不去,他说:“我什么地 方也不去,生在无锡,死在无锡,除非你们再来绑架!”荣毅仁内心 也充满了矛盾。走,舍不得父辈创下的基业,到国外也只能做个海外 寓公,成不了大气候;留,又对共产党不了解,未来充满了太多的不 确定性。最后,他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自己留在大陆观望。二哥荣 尔仁也舍不得父辈奋斗一生开创的事业,但是又确实害怕共产党,他 对荣毅仁说:“我们两人总要留一个。”荣毅仁考虑再三,说:“我 留吧。”与他一起留下的,还有七弟荣鸿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沿的精致生活
连任8届政协委员、闻名中外的自己的话说:“八连贯,这是少有的。” 国家给他 配了大红旗轿车。
自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创立后,荣毅仁的书 房兼办公室里,就放有那时极少见到的电脑,在今 天,电脑看来并不稀奇。可它,是在很多人都不知 电脑为何物时落户荣家的,而且早早就与路透社终 端装置联网--这台电脑其实是路透社传送信息显示系 统的终端装置。荣毅仁做生意,特别强调信息的流
法,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的名号不胫而走。 荣毅仁得到了中共领 导的另眼相待。毛泽东曾多 次在公共场合点名表扬 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 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 新九厂视察,这是毛泽 东惟一视察过的一家公私合 营公司。
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曾 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畅,他每天都要了解全球的最新政治经济新闻。资本投资,需要掌握时间。他 的起居室里有卫星电视设备和先进的音响设备,有书柜,有贝壳镶嵌的红木柜 子和皮沙发。
荣毅仁爱好业余摄影、收藏高级相机、摆弄汽车、养玫瑰花,也爱好足球, 尤爱女子足球。喜欢吊吊嗓子唱京戏,老俩口还便常常相守在家欣赏音乐和古 典文学。荣宅会客厅是最讲究的地方,装饰装修不亚于国宾馆。就在这个会客 厅里,荣毅仁接待过许多大人物,包括基辛格博士和他的同伴,英国撒切尔夫 人等外国贵宾,还迎接过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的光临。荣毅仁和夫人杨鉴清非常 注意穿着打扮,服装要名牌,到英国一定去最高级的商场购物,富贵并不仅仅 属于海外,中国人也可以有。荣夫人杨鉴清说:“他买最好的西装、衬衫并不 是挥霍,而是要显示中国人的身份。我们花的是自己的钱。”
关于他的家族,评论很多。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 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北京大学社会 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年来, 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 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 1957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氏家族在政 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 上海滩的巨贾富商纷纷抽走资金、转移资产,到国 外、港台避风头,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 “十大资本家”,九家举家迁徙,剩下没走的那家, 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族也发生了一场 走 还是留的激烈争论,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头子毛森 对荣德生施加压力,逼他去台湾,没有得逞。企图 挟持荣德生去台湾,荣德生 坚决不去!最后荣毅 仁 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一人留在上海。 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国无偿交给了国家。随着 社会主义工商业 改造高潮的到来,所有荣氏企业 已完成公私合营的 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
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 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 第六届主席;民建第一至四届 中央常委、副主委。是第一、 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 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 常委。
1992年12月获美国加州荣 誉公民称号。2000年荣毅 仁及他的家族获美国《福 布斯》选为中国50富豪之 一(排名第一)。
(一) 操 作 方 法
Thank you
1959年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 司
1982年后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校 董会董事长。
1983年起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当选为全 国工商联第六届执委会主席。
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华人 民共和国副主席。
是爱情给了他们夫妻相知、相爱、相守到白 头,幸福一生。家庭是他们一家最看中的财富。 虽然财富给了他们高品质的生活保证。
家庭商业背景
1917年3月起,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 德生)先后在 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 二至九厂。并在沪设立茂新、 福新、申新 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 弟 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 全国民族资本面 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 1/3 量的1/5,被称为中国“面 粉大王”、“纱布大王”。他们的创业奠定荣家商业帝国 的基础。六分之一以上 ,面粉生产数量占全国粉厂总数的 四分之一,在全国可谓是首屈 一指。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荣毅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93年3月12日 - 1998年3月15日
政党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共产党
国籍 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6年5月1日 中华民国江苏省无锡县
逝世 2005年10月26日(89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配偶 杨鉴清
学历 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 联副主委。
一世夫妻的悲欢
荣毅仁一生只有一次爱情,即与夫人杨鉴清 的钻石爱情。
1932年,16岁的荣毅仁和无锡饱学之士杨 干卿的15岁女儿杨鉴清订婚。之前,荣毅仁10 岁时订过一个婚,不幸的是那位小姐两年后即 病故了。1936年荣毅仁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 即与高中毕业的杨鉴清结婚。荣杨联姻,一时 被人称为富贵结合。荣家办实业、开工厂,是 上海滩首富;杨家则是无锡的书香门第,一富 一贵,可谓珠联璧合。从此他们经历长达半个 世纪的唯一婚恋,共养育四女一子。1939年生 大女儿荣智和,后生二女儿荣智平,独生子老 三荣智健、老四荣智远和老五荣智婉。其中, 老四荣智远上中学时因患脑炎被误诊,落下了 痴呆后遗症,1993年死于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