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冷库设计.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货物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为了确保冷库的正常运行和货物的质量安全,设计一个合理的冷库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冷库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
二、设计目标1. 温度控制:冷库应能够稳定地保持所需的低温环境,确保储存的货物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
2. 空气循环:冷库内部应具备良好的空气循环系统,确保货物的均匀冷却和保鲜效果。
3. 货物分类:根据不同的储存需求,冷库应具备合理的货物分类和储存空间划分。
4. 能耗控制:设计合理的节能措施,降低冷库的能耗,提高运行效率。
三、设计方案1. 冷库结构:选择适当的建造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冷库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2. 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调节冷库的温度,保持稳定。
3. 空气循环系统:设计合理的空气循环路径和风道,确保冷空气能够均匀地流通到每一个储存区域。
4. 货物分类和储存: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和储存要求,合理划分储存区域和货架,确保货物的分类储存和便捷取用。
5. 能耗控制: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高效制冷设备、LED照明等,降低能耗并提高冷库的运行效率。
6. 安全措施:设置火灾报警器、气体泄漏报警器等安全设备,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
四、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其储存需求、货物特性和预算等方面的要求。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冷库的结构设计、温度控制方案、空气循环系统和货物储存方案等。
3. 设备选型: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冷库设备,如制冷机组、空气循环设备等。
4. 施工实施:根据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进行冷库的施工和安装工作。
5. 调试运行:对冷库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6. 完工交付:将冷库交付给客户,并提供相关的使用和维护指南。
五、设计考虑因素1. 货物特性: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储存要求,需要根据其特性确定相应的储存温度和湿度等。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冷库是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的特殊储存设施。
为了确保冷库能够有效地储存和保持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设计一个合理的冷库方案至关重要。
二、冷库设计方案的目标1. 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冷库应能够提供稳定的低温环境,以保持储存的产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
2. 提供适当的湿度控制:冷库的湿度控制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非常重要,因此设计方案应考虑湿度控制的需求。
3. 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冷库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能源,设计方案应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以降低运营成本。
4. 有效的空间利用:冷库的空间利用对于储存大量产品至关重要,设计方案应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空间,以提高储存能力。
三、冷库设计方案的内容1.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个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来调节温度。
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并进行调整,以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2. 湿度控制系统: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设计一个可调节湿度的系统,以满足不同产品的湿度要求。
系统应具备湿度监测和调节功能,能够自动控制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3. 绝缘材料和结构设计: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减少冷库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结构设计应考虑冷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通风系统:设计一个高效的通风系统,以保持冷库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循环功能,以防止异味和细菌的滋生。
5. 照明系统:设计一个节能的照明系统,以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
照明系统应考虑冷库环境的特殊性,选择适合的照明设备和位置,以避免对冷库温度的影响。
6. 安全措施:设计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包括温度报警、火灾报警、紧急停电等功能,以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
7. 数据监测和记录系统:设计一个数据监测和记录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冷库的温度、湿度、能源消耗等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冷库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物品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设计一个合理的冷库方案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标1.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物品的储存要求,确保冷库内的温度恒定且可调节。
2. 维持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以防止物品腐烂或者干燥。
3. 空气流通:确保冷库内空气流通,以避免湿度积聚和异味产生。
4. 能源效率:设计节能的冷库系统,降低能源消耗。
5. 安全性:提供安全可靠的冷库环境,防止事故发生。
三、设计方案1. 冷库布局: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合理的冷库布局,包括货架设置、通道宽度、货物存放位置等。
确保货物容易取放,并保证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2. 绝缘材料:选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如聚氨酯发泡板,以减少热量传导和能源损失。
3. 冷却系统:采用高效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制冷系统或者吸收式制冷系统,确保冷库内温度稳定,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 通风系统: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保证冷库内空气流通,避免湿度积聚和异味产生。
5. 湿度控制:安装湿度控制设备,如加湿器或者除湿器,以维持适宜的湿度水平。
6. 照明系统:选择节能的LED照明系统,确保冷库内璀璨且耐用。
7. 温度监控:安装温度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冷库内的温度变化,并能自动报警。
8. 安全措施: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安全出口,确保冷库内的安全性。
9. 能源管理: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监控能源消耗并优化能源使用效率。
四、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冷库的具体需求和使用要求。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制定冷库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预估成本和效果。
3. 设计优化:根据客户反馈和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佳效果。
4. 施工图纸:制作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布局图、制冷系统图、通风系统图等。
5.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合适的制冷设备、通风设备、绝缘材料等。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一、冷库的用途和规模首先需要明确冷库的用途,是用于储存果蔬、肉类、海鲜,还是药品、化工产品等。
不同的用途对冷库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要求各不相同。
根据预计的储存量和货物周转频率,确定冷库的规模。
例如,如果是一个小型果蔬批发商,可能需要一个几百立方米的冷库;而对于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可能需要数千立方米甚至更大的冷库。
二、冷库的选址1、地理位置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货物的运输和装卸。
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建在污染源附近,如化工厂、垃圾处理厂等。
2、地形和地质地形应平坦,便于施工和排水。
地质条件要稳定,能够承受冷库的重量,避免出现地基下沉等问题。
3、水电供应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以保证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有充足的水源,满足冷库的冷却和消防需求。
三、冷库的结构设计1、库体保温冷库的保温性能至关重要。
一般采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等保温材料,厚度根据冷库的温度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库体的墙壁、屋顶和地面都要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以减少热量的传入。
2、库门设计库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热性能,防止冷空气泄漏。
同时,库门的尺寸和开启方式要根据货物的进出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3、通风系统为了保证库内空气的新鲜和湿度的均匀分布,需要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要根据冷库的大小和储存物品的特点确定。
四、制冷系统设计1、制冷方式选择常见的制冷方式有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
压缩式制冷效率高、应用广泛;吸收式制冷则适用于电力供应不足或有废热可利用的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方式。
2、制冷机组选型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制冷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机组。
制冷机组的功率、制冷量、能效比等参数要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能够满足冷库的制冷需求,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3、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用于排放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蒸发器则用于吸收库内的热量。
它们的选型和布置要合理,以保证制冷系统的高效运行。
4、制冷剂选择目前常用的制冷剂有 R22、R404A 等。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冷库是用于存储冷藏和冷冻商品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物流、农产品保鲜等行业。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冷库方案,以满足客户对冷藏和冷冻商品的存储需求。
二、设计要求1. 温度要求:冷藏区保持在0℃至10℃之间,冷冻区保持在-18℃至-25℃之间。
2. 容量要求:冷藏区容量为XXX立方米,冷冻区容量为XXX立方米。
3. 环境要求:冷库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流通和湿度控制。
4. 设备要求:冷库应配备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以确保温度稳定和能源消耗低。
三、设计方案1. 冷库结构设计根据项目要求,冷库可以采用夹芯彩钢板或者聚氨酯板作为墙体和屋顶材料,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和结构强度。
地面可以采用防滑、耐磨的地坪材料,如环氧地坪或者聚氨酯地坪,以便于货物的搬运和清洁。
2.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冷库容量和温度要求,建议采用多台制冷设备进行冷藏和冷冻区域的制冷。
制冷设备应选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和能源的节约。
3. 通风系统设计冷库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流通和湿度控制。
建议采用风机和通风口的组合设计,确保新鲜空气的进入和湿度的调节。
同时,可以考虑安装湿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置,实现湿度的自动调节。
4.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是冷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建议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器和传感器,实现对冷藏和冷冻区域温度的精确监测和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温度超出设定范围,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以保证货物的安全。
5. 照明系统设计冷库应配备良好的照明系统,以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
建议采用LED照明灯具,具备节能、寿命长的特点,并且不会产生热量,不影响冷库的温度稳定。
6. 安全设施设计冷库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以防止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引言:冷库是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化工品等物品的专用设施。
一个有效的冷库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储存物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储存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冷库设计方案的要点。
一、冷库的选址1.1 地理位置:冷库应选址在距离物品生产地和销售地较近的位置,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1.2 环境条件: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等因素,以确保冷库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3 交通便利性:冷库的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以便快速、高效地将物品运输到冷库或者从冷库运出。
二、冷库的结构设计2.1 绝热材料的选择:冷库的墙体、屋顶和地面应采用具有良好绝热性能的材料,如聚氨酯发泡板、岩棉板等,以减少能量损失。
2.2 冷库门的设计:冷库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冷空气的泄漏和外界热空气的进入。
2.3 通风系统的设计:冷库应配置合适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湿度过高温和味交叉污染。
三、冷库的制冷系统3.1 制冷设备的选择:根据冷库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
3.2 温控系统的设计:冷库应配置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储存物品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的储存环境。
3.3 节能措施的采用: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应考虑采用节能措施,如余热回收、变频调节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冷库的货架布局4.1 货架类型的选择:根据储存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货架类型,如重型货架、流利式货架等。
4.2 货架的布局:合理规划货架的布局,以提高储存空间的利用率和操作的便利性。
4.3 货架的标识和管理:为货架设置标识,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方便储存物品的查找和管理。
五、冷库的安全措施5.1 防火措施:冷库应配置防火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确保储存物品的安全。
5.2 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冷库应设置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5.3 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冷库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遵守冷库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作安全。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引言概述:冷库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冷藏、冷冻等特定温度要求的储存需求而制定的一套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冷库的储存效果和能耗。
本文将从冷库设计的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冷库设计方案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 冷库建筑结构设计1.1 冷库的选址- 考虑到冷库的供电和供水条件- 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地理位置1.2 冷库建筑的材料选择- 选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如聚氨酯夹芯板- 考虑建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适应冷库内部环境1.3 冷库建筑的结构设计- 合理设计冷库的高度,以增加储存容量- 考虑冷库内部货物堆放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2. 冷库保温隔热设计2.1 冷库墙体保温隔热- 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板- 考虑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2.2 冷库门的保温隔热- 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门体材料,如聚氨酯夹芯板- 考虑门体的开启方式和密封性能,以减少热量的传递2.3 冷库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隔热- 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板- 考虑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和导热系数3.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3.1 制冷设备的选择- 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储存需求选择适当的制冷设备- 考虑制冷设备的能效比和运行稳定性3.2 制冷系统的管道设计- 合理设计制冷系统的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阻力- 考虑管道的材质和绝热层的保温隔热性能3.3 制冷系统的控制方式- 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如温度控制器和湿度控制器- 考虑制冷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4. 冷库通风与空气处理设计4.1 冷库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冷库内空气的流通- 考虑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以及新风和排风的比例4.2 冷库空气处理系统设计- 考虑冷库内部的湿度和空气质量要求- 选择合适的空气处理设备,如除湿机和空气净化器5. 冷库安全设计5.1 防火安全设计- 选择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设备5.2 电气安全设计- 设计合理的电气布线,避免电气设备过载- 安装电气保护设备,如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器5.3 库内安全设计- 设计合理的货物堆放方式,以保证货物的安全性- 安装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保障冷库的安全总结:冷库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冷库的储存效果和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冷库设计主要内容

冷库设计主要内容冷库设计是指根据冷藏冷冻物品的特性和需求,合理规划冷库的结构、设备、运行方式等,以达到保持物品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冷库设计的主要内容。
1. 温度控制冷库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冷库内的温度控制达到要求。
根据冷藏物品的特性,确定冷库的设计温度范围,合理选择制冷设备和保温材料,保证冷库内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同时,应考虑到冷库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空气流通冷库内空气流通对于保持冷藏物品的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
在冷库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和空气循环系统,确保冷空气能够流通到每一个角落,避免死角和温度差异。
同时,要注意冷库内的湿度控制,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物品受潮和腐败。
3. 结构设计冷库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冷藏物品的存放和取出方式,合理规划货架和通道的布局,以提高冷库的货物存储密度和工作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冷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确保冷库能够承受负荷和抵御外界环境的影响。
4. 设备选型冷库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制冷设备、通风设备、保温材料等。
根据冷藏物品的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制冷方式,如蒸发冷凝式、空气冷却式等;选用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确保冷库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性。
5. 安全设施冷库设计要考虑到安全设施的设置,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
例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防爆门、紧急停电开关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冷库的照明设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6. 能源管理冷库设计要考虑能源管理的问题,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合理设置冷库的隔热层,选择高效的制冷设备,合理利用余热等,以提高冷库的能源利用效率。
7. 环境保护冷库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选择环保的制冷剂和保温材料,合理处理冷库产生的废水和废气,确保冷库的运行符合环保要求。
冷库设计主要包括温度控制、空气流通、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安全设施、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食品冷藏链:为了在食品冷加工处理过程中获得最高效率,必须使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阶段冷加工装置组成一个冷链。
2、冷库的分类:按生产性质:生产性冷库、中转性冷库、分配性冷库、零售性冷库、综合性冷库;按建筑结构形式:土建筑冷库、装配式冷库;按库容量:大型、大中型、中小型、小型冷库;按冷库温度:冷却库、冷藏库、冷藏间3、冷库的组成:由主库、制冷压缩机房、设备间、循环水泵房、变配电间等及其他辅助设施组成4、冷库容量包括、规定、生产能力、容量?:冷库容量包含冷库的生产能力和冷藏量。
冷库容量一般由计划任务书或设计委托书作出明确的规定,是冷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冷库容量确定冷库的建筑结构形式、面积、高度和设计方案。
决定冷却间和冻结间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a、每天最大进货量,并应考虑进货的不均情况,b、货物堆放形式,c、货物冷却或冻结所需的时间及货物卸载所需的时间。
决定高温库和低温库的冷藏容量的主要因素:a、冷却间或冻结间的生产能力,b、货物堆放形式,c、贮藏时间5、机房系统:A:制冷压缩机的吸入管道分为:单级压缩机的吸入管道(一个蒸发系统的单级压缩机吸入管段对于单一的高温冷库或冷厂、其蒸发系统只有一个,此时吸入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案比较简单。
多个蒸发系统的单级压缩机吸入管段,可在吸入管加一些短管、阀门来连通不同的蒸发系统)。
双级压缩机的吸入管段(蒸发系统的连接与单级压缩相仿只要从每个蒸发系统引出来的吸入管和与其对应的低压级压缩机或单机双级压缩机的低压级连接即可)。
B:制冷压缩机的排气管段:单级压缩机制冷循环的排气管段(油分离器常用洗涤式,也可用干式,分离出的油一般放入集油器,减压放出,可以直接回到压缩机曲轴箱)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排气管段(和单级不同的是低级压缩和高级压缩之间要装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的形式很多,氨系统多采用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循环,并且多用立式中间冷却器)C:冷凝器至节流阀的高压液体管段(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冷凝器汇液管汇集于高压贮液器,并由此向低压部分的制冷设备供液,借助于膨胀阀的节流效应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蒸发吸热,达到冷却目的)贮液器在冷凝器的下方6、库房(冷却间、冻结间、冷藏间、贮冰间和包装间组成)系统的热交换形式:A:对流换热(冷却设备和被冷却食品之间的热交换是通过中间介质空气或载冷剂,在冷却设备与中间介质与被冷却食品之间两级温差的推动下,或者借助于机械力来实现的)。
B:接触传热(食品直接和冷却设备接触,利用金属表面和食品之间的热量传导达到冷却食品的目的)。
C:混合换热(搁架式冻结装置是将食品至于冷却管架之上,既有空气的对流换热,又有和金属管直接接触的接触换热,是一种混合换热的冷却设备)。
D:直接喷淋(液化汽化式冻结装置是利用高压液体直接喷淋到被冷却的物体上,液化瞬间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的冻结装置)7、供液系统的形式:A:直接膨胀供液:a手动直接膨胀供液系统(由高压贮液桶来的液体,经手动节流阀节流后直接进入蒸发器,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后形成的气体,经吸气管被压缩机吸入)。
b自动直接膨胀供液系统(应用热力膨胀阀代替手动节流阀,通过感温包的作用,根据回气过热度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动调节系统的供液量,使之与系统的负荷相匹配)B:重力供液系统(这种系统和直接供液系统的区别在于增加了氨液分离器,氨液分离器内要控制一定的液面,与冷却设备保持一定的高差,利用静液柱向库房冷却设备供液)C:泵供液系统:a、氨泵供液系统:(利用氨泵将降低压循环贮液桶经过节流的低温液体,以数倍于蒸发时的流量,直接输送到库房各蒸发器中去,在蒸发器中一部分制冷剂液体蒸发汽化,多余的随气体回至低压循环桶,经气液分离后,气体被压缩机吸走,留在桶内的液体连同从高压贮液桶补充来的液体,由氨泵送至蒸发器进行循环)b液泵溢流供液系统(氨泵供液系统和重力供液系统相结合的供液方式)19、液体管:指从冷凝器至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液体管和从贮液器到节流阀之间的液体管,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防止闪发气体的发生8、热氨冲霜:管路包括由制冷压缩机排气管上接出的冲霜管、排液管、冲霜排液桶。
冲霜排液桶也是一个高压贮液桶,冲霜时处于回气压力下,因而蒸汽盘管在冲霜过程中凝结出来的液体流入桶内,桶上有压力表、安全阀、液面指示器、放油接头。
由于霜层的热导率远比金属管壁小,霜层的存在就会直接影响到冷却设备的传热,特别是对于由翅片管组成的冷风机影响尤为突出,翅片管外表面结霜时,吃偏见的空气流通面积减少,空气流动阻力增加。
实践证明,在温度为10度,库房温度为-18的条件下,工作一个月的冷却盘管,其K 指仅为原来的70%左右。
如氨泵供液再循环系统蒸发盘管内的液体可以全部泄入低压贮液桶,也可以不用冲霜排液桶,过程为:冲霜用的热氨应从油分离器后的高压热氨管上接出,从蒸发盘管顶端接入,氨液从低端排出,管径一般在25-50mm之间。
9、冷库耗冷量按热源性质分为:A: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耗冷量Q1=KAa(Tw-Tn)(由于冷库墙体、屋顶、地坪和楼板的传热作用,将库外空气的热量和太阳辐射热传入而引起的),B:食品冷加工耗冷量Q2=G(h1-h2)/r(tao)+GB(t1-t2)*cb/r(为了吸收食品在冷却、冻结或贮藏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显热、潜热和呼吸热而引起的耗冷量)C:通风换气好热量Q3=(hw-hn)*n*V*r n/24*3600+30nr*r n*(hw-hn)/3600(为了适应水果、蔬菜等食品贮藏要求和库内工作人员呼吸需要进行换气时由库外新鲜空气带入库内而引起的耗冷量)D:电动机运转产生的耗冷量Q4=P (由于风机或运输工具等的电动机在运转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产生的耗冷量),E:经营操作耗冷量Q5=库房照明耗冷量qd*A+库房门开启耗冷量Vn(hw-hn)*M*r n/24*3600+库房操作人员耗冷量0.125nn*qr(为了对冷库进行操作管理,由库内照明、开门和操作人员散发热所引起的耗冷量)。
10、冷库设备的类型:冷却管组:立管式冷却管组、横贯式冷却管组、蛇形盘管式冷却管组、内部循环冷却管组、层流式冷却管组、管架式冷却管组、翘片管;冷风机:干式、湿式、混合式。
冷库一般采用干式;食品冷却装置:平板冻结装置、螺旋带式冻结装置、流态化冻结装置、连续冻结隧道11、冷却间的类型和特点:A:食品冷却的方法:冷风冷却、冷水冷却、碎冰冷却、真空冷却;B:a肉类冷却间:猪、牛、羊等畜牧,屠宰后的肉胴体温度一般为35度,为了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保持鲜猪肉的质量,应使肉胴体温度能在20h内冷却至4度,尽可能减少干耗。
为此、设计室温为0度,同时为使筒体内的热量尽快散失,要求加强空气循环,空气流速一般采用1至2m/s,为了减少肉体的干耗损失,室内相对湿度为百分之90;b鲜蛋冷却间;c果蔬与鲜蛋冷却间。
12、冷却间设备的选型和气流布置:冷却间的喷风口以圆形为宜,出口流速一般采用20-25m/s,喷口直径一般为200-300mm,喷嘴长度与喷口直径之比:当库房的长小于12m 时,取3比2,当库房为12-15m时,取4比3,当为15-20m时,去1比1,喷口渐缩角度不大于30度,喷嘴射程不超过20m,喷口阻力系数为0.93-0.97,当冷却间内设有一台双出风口的冷风机或有两个以上的喷风口时,则应设风量调节装置,采用喷风口送风形式时,射流喷射过程中的流速递减很快,但因简单易行而被广泛采用。
冷却间的冷风机按1.163kw 耗冷量配0.6-0.7m3/h风量,冷却间的空气循环次数一般为50-60次/h,肉间空气流速1-2m/s,加大肉间风量能加快冷却速度,但干耗会增加。
13、冷却间冷藏间通风换气要求:A:冷却物冷藏间宜按所贮藏货物的品种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换气次数每日不少于2至3次,每昼夜的换气量按库房容积的3倍计算,B:面积大于150m2的冷却物冷藏间采用机械送风,进入冷间的新鲜空气应先经过冷却处理,可用进风道,将室外新鲜空气引至冷风机的下部,经盘管蒸发器冷却后从均与送风道喷射至库房内,C:冷却间废气应直接排至库外,出风口侧应设置便于操作的保温启闭装置,D:新鲜空气入口和废气排出口不宜同侧开设,E:冷间内的通风换气管道、通风管穿越维护结构处及其外侧1.5-2.0m长的管道和穿堂内排气管均须保温,排气管应披向库外,进气管冷间内的管段应披向冷风机,风管最低点应有放水措施。
14、冻结物冷藏间冷却排管布置要求:A:顶排管上层管中心线离平顶间距为:光滑管不小于250mm,翅片管不小于300mm,单层冷库及位于多层冷库顶层的冻结物冷藏间,可将排管单层铺开布置,以便于吸收屋顶投入的热量,多层冷库的其他各层库房为了能将融霜水集中于走道上,宜将顶排管布置在走道上方,B:墙排管设置在外墙一侧,位置最好在库房三分之二高度以上,墙排管中心与墙壁的间距为、光滑管不小于150mm,翅片管不小于200mm,C:多组顶排管的供液和回气管的连接,应采用先进后出的方式,对于多组下进上出的墙管,应在各组墙管下侧设直径57mm的供液连接管分别连接,D:当库房面积小于200m2时,顶管和墙管的供液管、回气管可以合用,面积为200-450m2时,顶管和墙管的供液管应分设,回气管可以合用,库房面积大于500m2时,顶管和墙管、供液管、回气管均需分设,E;冷却排管的安装固定依靠预埋在平顶及墙面的预埋件加以连接,吊点的预埋螺栓直径不小于16mm15、氟系统和氨系统(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主要区别:氟系统采用了不完全中间冷却循环,低压级的排气不是在中间冷却器中冷却,而是与中间冷却器中产生的饱和蒸汽在管道中混合后进入高压级,高压级吸入的不是中间压力下的饱和蒸汽,而是过热蒸汽,故其中间冷却器结构较简单,容积也较小,系统中的热交换器连接方式也不同于氨系统,而油分离器的积油及电磁阀的作用等与单级相仿。
16、吸气管道设计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A:原则、a保证压力降不超过允许的限度,b 上升力管中应保证必要的带油速度,c防止未蒸发的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
B:a、整个吸气管在全负荷时压力降应控制在相当于蒸发温度降低1度的压力降以内。
b、管道应确保在各种负荷下带回蒸发器分离出的润滑油。
c、并联使用的装置中,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要保证润滑油沿制冷剂一起循环,绝不可以使润滑油流入停止运转的压缩机中,以避免这些机器起动时引起冲缸事故,d、在机器停止运动后,要保证不因机器与蒸发器相对标高关系使蒸发器中的液体制冷剂自流或回流到压缩机中去。
17、排气管的布置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在低负荷运行时,能确保管道内部的气体将润滑油均匀地由竖管派出,还须杜绝液体制冷剂从制冷压缩机接往冷凝器的排气管道返回制冷压缩机,适当的管径是通过控制整个排气管的压降损失计算得到的,这个压降损失加上冷凝压力就是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通常把压降损失定在饱和冷凝温度差0.5度,压降损失的大小与管内气体流速大小有关,一般排气管内气体的流速控制在10-18m/s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