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合集下载

从动物词汇看英汉文化内涵

从动物词汇看英汉文化内涵

从动物词汇看英汉文化内涵一、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及其构词类型1.表示动物的单词。

(1)bee:蜜蜂,象征勤劳,人们常用as busy as a bee来形容某人忙忙碌碌。

(2)beetle:甲虫,象征盲目,当作名词用时可以指近视眼,当作不及物动词时可以指某人乱撞、瞎撞。

(3)cat:猫,象征欺骗,常用来形容某人心地恶毒。

(4)goose:鹅,象征自负、愚蠢,常用来指某人是呆头鹅或傻瓜。

(5)monkey:猴子,象征诡计,可指某人捣鬼、瞎弄。

(6)nightingale:夜莺,象征悲寂,诗人济慈就曾写下《夜莺颂》以抒发悲寂、忧伤的心情。

(7)swan:天鹅,象征优雅或才华横溢,因此人们也用the Swan of Avon(艾冯河畔的天鹅)指Shakespeare。

(8)chicken:小鸡,象征胆小、懦弱的人。

2.由动物单词构成的复合词。

(1)dog:狗,象征忠诚。

如:dog-1ike常用来指某人像狗一样地忠于主人。

(2)dove:鸽子(一般指小野鸽),象征天真无邪,无害于人。

如:dove-eyed(双眼温柔无邪的),dove-like((鸽子般)纯洁可爱的,温柔的)。

(3)eagle:鹰,象征灵感,敏锐。

如:eagle-eyed(眼力敏锐的,目光炯炯的)。

(4)hare:野免,象征胆小。

如:hare-hearted指人胆小的,易受惊的。

(5)hawk:鹰,象征贪婪,敏锐。

如:hawk-eyed(目光锐利的),hawk-nosed(长着鹰钩鼻子的。

)(6)owl:猫头鹰,象征智慧。

如:owl-wise指像猫头鹰一样聪慧。

(7)pigeon:鸽子(常指家鸽),象征胆怯。

如:pigeon-hearted(怯懦的),pigeon-livered(温柔的)。

(8)puppy:小狗,象征自负,幼稚。

如:puppy-love(初恋)。

3.由动物单词构成的短语、成语(1)bull:公牛,象征直来直去和力量。

动物词汇在汉英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

动物词汇在汉英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

火, 是邪恶的象征。圣经》 撒旦(Sedan)被称为“ great 《 中, the dragon"。 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 结局通常是“ 龙”
被杀死。韩国、 本、 日 香港、 台湾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在英
由于动物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突出的特征, 人们使用动物和 与动物有关的词来描写人或物, 赋予动物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指称意义基本上是相对应的, 但是, 由于两种语言涉及到各自 不同的民族文化、 地域文化、 宗教文化、 历史文化等, 动物词汇在这两种语言中被赋予了不 同的文化内涵。部分动物词汇在两种语言中表达了截然不同 的文化含义。本文将浅析部分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 内涵的异同点, 以期能够帮助读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一、 指称意义相同, 文化内涵相似或相同 虽然文化背景不同, 思维模式各异 ,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 还是有很多联想意义相同的词汇。如, 在汉语中, 狐狸代表
1பைடு நூலகம் 2
只新的 phoenix", 此, “ 因 "phoenix” 有再生、 复活的 意思。
在汉语中, 虽然有忠诚于主人的一面, “ 狗” 但更多的是 贬义, 仗势欺人、 为虎作怅的人被叫做“ 狗仗人势” ;叛国乱内 的人叫做“ 走狗” ;还有成语诸如“ 鸡鸣狗盗”“ 、狗嘴里吐不出 象牙”“ 、狼心狗肺”“ 、狗胆包天‘ 都将狗形容成了一种大 , 等,
stupid as an ass"。我们常用“ 小蜜蜂” 来形容某个人勤劳苦 干, 不知疲倦, 在英语中 也有“ busy as a bee"。 as 披着羊皮的 狼即是“wolf in sheep's clothing"。 a 汉语中 心如蛇蝎”指 说“ , 心肠歹毒的人, 在英语中 也有“snake in the grass"。 a 羊羔柔 顺善良, 在英语中 则说“lamb of a em a per",形容一个人做事 很慢, 像蜗牛一样, 英语中也说“ a snail' s space";汉语中 at 鼓励人努力工作时常说“ 笨鸟先飞”英语中 , 则有“ birds early

自-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自-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的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极多。

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

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

ﻫ(一)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

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

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

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

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

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

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eat like a pig (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1.2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在英汉中的异同点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大庭相径。

下文以dragon(龙)、dog(狗)为例。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 “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视为爱畜。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或者以狗比人,如a top dog (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等等。

中西方动物文化内涵对比

中西方动物文化内涵对比
The most conspicuous example is 狗 and “dog”.
Symbolic meanings in China
在汉语里只要与“狗”沾边的词组恐怕很 少有褒义的。狗在中国地地道道不是什么好 东西。一件事以坏续好是“狗尾续貂”,仰 仗他人胡作非为是“狗仗人势”,多管闲事 是“狗拿耗子”,卑鄙为他人卖命是“走狗” 或“狗腿子”。如此之多的狗很难让人产生 爱。一句话,“狗”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这里采取意译的方法会好一些。in extremely good fortune
5、龙飞凤舞 elegant handwriting, exquisite
calligraphy 6、龙腾虎跃 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ies 7、龙头凤尾 be good from beginning to end 8、龙马精神 vigorous spirit of the aged
polarbear北极熊已另有所指人们容易把它当作绰号与世界上一种政治势力联系起来所以还是译为whitebear蜜蜂牌洗澡香皂被直译为bees看来设是完全对应的英译但英文读者却不欢迎这个译名因为蜜蜂身上有几乎看不见的绒刺擦在身土自然感觉不到舒服
文化与翻译
第 六 讲
主讲人:段茂超
中西方动物文化内涵对比
➢ 凡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 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 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马 精神。
1、“龙凤胎”
直译是a baby dragon and a baby phoenix. 很容易让西方人引起误解,大为吃惊,不 可思议。
所以英语应该是 twins,a boy and a girl.
2、“望子成龙”:
蝙蝠 and Bat

英汉语中相同词不同文化内涵

英汉语中相同词不同文化内涵

英汉语中相同词不同文化内涵之现象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历史因素、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中西方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很多词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

本文从动物词、植物词、数字词和颜色词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说明在这两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有了解这些不同点才能在交际中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一、动物词( animal terms )1. 龙( Dragon):自从中国古代,“龙”就被认为是祖先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人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被称为“东方巨龙”。

在汉语中,龙是传说中极具神奇色彩的动物,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例如“龙颜( the appearance of the emperor )、龙袍(the robe for t he emperor) ”。

另外,龙一般用于吉祥的意思,用龙指才能优秀的人,成语中也多表现此意: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that is,to be successful ) ,人中之龙( a famous man,dragon amongmen);给男孩取名时也多用“龙”( dragon )等。

然而西方人对“ dragon ”却没有好感,“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是一个具有伤害力的,能喷烟吐火,凶猛可怕的长着翅膀的怪物。

所有与“ dragon”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在圣经(Bible )中,上帝把撒旦(Satan )称为“ the great dragon”,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

2. 蝙蝠(Bat):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认为是好运、财富、幸福的象征,因为汉语里“蝠”与“福”同音。

在中国,蝙蝠和鹿两种动物在一起很受欢迎,因为“蝠鹿”发音和“福禄”相同,表示好运、幸福、财富和地位。

中英动物词对比翻译

中英动物词对比翻译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对比于翻译一、动物词文化语义不同的原因:1.传统习俗东西方传统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英文里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别。

在中国人眼里,喜鹊是吉祥鸟,它的出现预示贵客来监。

但在英语国家里却是唠叨的象征。

中文里的蝙蝠从古到今都象征福气,而英语文化中却与福无关,甚至有邪恶与憎恶之意,像“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与“have bats in thebelfry”(异想天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鹤象征长寿,所以有“鹤发童颜”与“鹤寿松龄”等。

英文中长寿的象征却是大象。

中文里凤代表吉祥幸福,也代表用来比喻少见的人才与罕见之物,如“凤毛麟角”。

英语中的凤凰则是复活与永生的代表,如“I believe that a phoenix that rises from its ashes will be even more dazzlingly beautiful.”(我始终相信浴火重生的凤凰将会更夺目。

)英汉两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英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动物词文化意象的不同。

例如,凤凰( phoenix) ,依照Br 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的说法, 凤凰是传说中的长生鸟,在阿拉伯沙漠上生存了五六百年,临死前衔草木筑巢,在唱完一首挽歌后用翅膀扇火自焚,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出一只新凤凰。

于是,西方文化便取凤凰不死的神性,在英语中赋予其“复活”、“再生”的文化意象。

在汉语传统文化中,因凤凰的神异与美丽人们将其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赋予了它“吉祥、珍贵、美丽”的文化意象,如“龙凤呈祥”喻指婚姻的完美,“凤毛麟角”表示非常珍贵的东西,以“凤姿”来象征女性的优美等。

在一种文化中提到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特征,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

这种例子, 举不胜举。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有褒义有贬义。

通过对各类动物在英汉语言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似或相同、不同、空缺以及字面意义不同,文化内涵相似或相同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揭示中英文化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

本文以蝙蝠、猫头鹰、牛、熊四词为例,对它们在英汉翻译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差异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一、bat(蝙蝠)汉语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常出现在年画上。

画五只蝙蝠飞入大门,即五福临门,表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画蝙蝠和鹿一起,代表福禄;画蝙蝠爬在一个圆圆的铜钱上,即福在眼前;红蝙蝠是大吉兆,因为洪福或鸿福。

传说千年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它还能长寿。

西方的bat却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常让人联想到丑陋、凶恶、瞎眼、吸血动物等特征。

这也许是因为吸血蝙蝠的缘故。

凡英文中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视力差、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发疯,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come to bat面临严峻考验等。

许多人还认为bat与巫婆有关,他们相信bat 闯入私宅是死亡的凶兆。

二、owl(猫头鹰)猫头鹰也称夜猫子,专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在中国常被看作不祥之兆,如“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

有人甚至迷信地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都要倒霉。

而西方人却把owl看作智慧的象征。

在希腊神话里,雅典守护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猫头鹰即是她的化身。

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的形象是睿智、公正。

动物间的争端要请猫头鹰来裁决,紧要关头要向猫头鹰请教。

因此,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的习语。

而owlish形容一个人聪明、严肃。

由于猫头鹰夜间活动,owl可喻指常熬夜的人,这点与汉语中的夜猫子相吻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作者/ 李海艳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词汇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它们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由于人类有着相似的思维能力和共同的认知规律,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词汇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动物词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异。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充分考虑这些动物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下面,本人将从三个方面对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进行分析。

一、所指动物相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无论中西,人类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人们认识动物的角度都是基于动物的基本属性,因此导致对动物产生的联想大致相同或相似,自然就会赋予动物词汇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

例如狼(wolf)对待猎物凶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用来形容人残忍、贪婪,如“as cruel as a wolf”(像狼一样凶残)。

狐狸(fox)用来形容人奸诈、狡猾,英汉语言中都有“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鸽子(dove)在中西文化中都常常被视为和平的象征,在一些大型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放飞鸽子的情形,代表着人类企盼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英语也
有“dove of peace”之说。

另外,“天鹅”(swan)都象征“高贵”和“圣洁”“蜜蜂”(bee)使人都联想到“辛勤、忙碌”(as busy as a bee)。

二、所指动物相同,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在中西两种文化中,由于受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影响,导致有些动物词语所反映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西方对狗和龙的'态度。

西方人把狗视为人类的忠实朋友,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当做人的伴侣和宠物。

英语中许多带有dog 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

(范文网.fwsir.)
例如“a top dog”(优胜者,头头),“a lucky dog”(幸运儿),“a jolly dog”(快活的人)等,还有很多带有dog的谚语都含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中国人虽然也养狗,但在汉语中带有狗的词语几乎都是贬义甚至是侮辱性的,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如“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鸡鸣狗盗”“走狗”等。

“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

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位置,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成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等。

而西方的龙是长着一对巨大的蝙蝠翅膀,身体粗壮,而且有巨爪,会喷火焰的怪物;是喜欢收集财宝和美女,是邪恶、黑暗、残暴的象征,
也用来形容凶狠、跋扈形象的妇女。

如the great dragon(指恶魔撒旦),the old dragon(魔鬼),a dragon of a woman(剽悍的女人)。

这就是为什么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small dragons of Asia”。

三、所指动物不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由于受文化背
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西方在用动物词汇描述某一事物和现象
时有各自的倾向,因此,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就会出现用不同的动
物词汇来表达相同意思的情况。

汉语说“吹牛”,而英
语中却用talk horse;汉语说“身壮如牛”,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中用老黄牛形容人工作勤奋,英语中则是“work hard as a horse”;汉语中有“牛饮”,喻指吃喝很
多,英语中则有eat like a horse;汉语说“蠢得像猪”,英语说“as stupid as a goose”;汉语说“害群之马”,英语说“black sheep”;汉语说“如鱼得水”,英语说“like a duck to water”。

综上所述,本人对英汉动物词汇中反映出
来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其不同
的民族性,这些民族性是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审
美取向、风俗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运
用的异同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其语义上的异同,了解其所
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理解和翻译时,我们要注意两种语言的文化
差异,妥善处理动物词汇所表达的意义,避免生搬硬套造成原则
性错误或闹出笑话。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掌握了解本民族文化
的同时,还应了解外国文化,多积累,这样不仅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好处,更有利于英语教学。

(黑龙江大庆体育运动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