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5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2答案

合集下载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

《心理学》15 春在线作业 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V 1.心理动力学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的,认为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环境B. 降低紧张度C. 实现自我价值D. 履行这会责任满分:3 分2. 人们在头脑中出现关于事物的形象是:A. 编码B. 视觉表象C. 表象D. 储存满分:3 分3. 三原色理论无法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A. 补色B. 负后象C. 颜色融合D. 颜色替代满分:3 分4. 下面哪个不是工作记忆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A. 扮演意识角色B. 整合信息C. 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到永久寄存器的作用D. 保存当前的策略和意愿满分: 3 分5. “意识狭窄”现象在什么状态下出现?A. 紧张状态B. 心境状态C. 激情状态D. 昏迷状态满分:3 分6. 心理学的研究假设是:A. 关于概念的陈述B. 关于规律或关系的可检验的陈述C. 关于事物变化的陈述D. 关于概率可能性的陈述满分:3 分7. 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指:A. 视觉适应B. 感觉适应C. 明适应D. 暗适应满分:3 分8.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为()。

A.内倾型一外倾型B. 独立型—顺从型C. 文化型—社会型D.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满分:3 分9. 语义性失语症主要是下列哪个脑区发生了病变?A. 威尔尼克区B. 角回C. 边缘系统D. 布洛卡区满分:3 分10. 注意活动中不表现出的性质是:A. 选择性B. 转移性C. 分配性D. 多样性满分:3 分11. 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

这是: A. 定势B. 迁移作用C. 动机状态D. 变式满分:3 分12. 朗读课文时,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发生的顺序: A.视皮层T角回T威尔尼克区T布洛卡区T运动区B. 视皮层T威尔尼克区T角回T布洛卡区T运动区C. 视皮层T角回T威尔尼克区T运动区T布洛卡区D. 视皮层T威尔尼克区T角回T运动区T布洛卡区满分: 3 分13. 儿童观察和学习父母的行为与体验,叫做:A. 认证B. 认可C. 认定D. 认同满分: 3 分14. 首先提出认知地图概念的是:A. 皮亚杰B. 西蒙C. 托尔曼D. 苛勒满分: 3 分15.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A. 枕叶B. 额叶C. 颞叶D. 脑干满分: 3 分、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15分o )V 1.关于机能主义学派,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代表人物是詹姆斯B. 解释,而不是实验控制才是心理学的目标C. 研究心理机能D. 研究心理内容满分:3 分2. 下面哪些是格式塔的知觉原则?A. 接近性B. 相似性C. 间断性D. 良好图形满分:3 分3. 工作记忆的三成分包括哪三个部分?A. 语音环路B. 视空间画板C. 中央执行系统D. 短时存储满分:3 分4. 现代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包括:A. 外倾质B. 多血质C. 黏液质D. 抑郁质满分:3 分5. 神经元的分类包括:A. 感觉神经元B. 运动神经元C. 中间神经元D. 外周神经元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东大15年春《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100分答案

东大15年春《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100分答案

15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


1. 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正确答案:A
2. 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A. 21±3℃;40%-70%
B. 21±3℃;40%-60%
C. 20±3℃;40%-70%
D. 20±3℃;40%-60%
正确答案:B
3. 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 23天、24天、27天
B. 23、28、33
C. 22、24、33
D. 23、28、32
正确答案:B
4. 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 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 事故是随机事件
C. 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 事故是绝对的
正确答案:C
5.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东大19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东大19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单选题)1: 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A: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 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2: 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A: 21±3℃;40%-70%B: 21±3℃;40%-60%C: 20±3℃;40%-70%D: 20±3℃;40%-60%正确答案:(单选题)3: 人际关系对安全的影响(  )A: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B: 改变不良行为,陶冶性情。

C: 群体的绩效。

D: 增加交往,沟通情感。

正确答案:(单选题)4: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 认知能力B: 操作能力C: 社交能力D: 模仿能力正确答案:(单选题)5: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 认知能力B: 操作能力C: 社交能力D: 模仿能力正确答案:(单选题)6: 心理是人脑对(   )A: 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 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 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 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正确答案:(单选题)7: 不是按人际关系的范围分类的是( )A: 两人之间的关系B: 个人与团体的关系C: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D: 纵向关系正确答案:(单选题)8: 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A: 感知、记忆、想像、思维B: 能力、气质、性格C: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正确答案:(单选题)9: 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

安全心理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安全心理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安全心理学第二版习题答案安全心理学第二版习题答案在学习安全心理学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下面是《安全心理学第二版》中一些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安全心理学概述1.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面临各种安全威胁时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人们对安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并为安全管理和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

个体层面研究个体在面临安全威胁时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群体层面研究群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作;组织层面研究组织对安全的管理和干预措施。

3.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等。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安全行为的影响;问卷调查通过收集被试的主观意见和经验来了解其对安全的认知和行为;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来研究人们在实际环境中的安全行为。

第二章:安全认知1. 安全认知是指个体对安全威胁的认知过程。

它包括对安全威胁的感知、理解和评估。

2. 安全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和情绪状态等。

具有较高的安全知识和经验的个体更容易对安全威胁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应对;价值观和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个体对安全的认知。

3. 安全认知错误是指个体对安全威胁的认知偏差。

常见的安全认知错误包括过度乐观偏差、信息偏差和归因错误等。

过度乐观偏差是指个体对自身面临安全威胁的风险评估过低;信息偏差是指个体对安全威胁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存在偏差;归因错误是指个体对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错误归因。

第三章:安全情感1. 安全情感是指个体在面临安全威胁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包括对安全的恐惧、焦虑、厌恶和满意等情感。

2. 安全情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能力等。

性格特征会影响个体对安全威胁的情感反应;社会支持可以缓解个体的安全情感;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安全威胁。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2试卷(最新)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2试卷(最新)

东师《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V 1. 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的是A. 组块B. 复述C. 选择注意D. 编码满分:3 分2.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 韧性B. 顽固C. 优柔寡断D. 盲从满分:3 分3. 下列哪项不属于习得性动机?A. 权利动机B. 进食动机D. 尊重的需要满分:3 分4. 坎农提出的情绪理论特别重视什么结构的作用?A. 大脑皮层B. 丘脑C. 边缘系统D. 网状结构满分:3 分5.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的:A. 枕叶B. 额叶C. 颞叶D. 脑干满分:3 分6. 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D. 继时对比满分:3 分7. 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A. 组织性B. 稳定性C. 变异性D. 自动性满分:3 分8.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A. 詹姆斯B. 华生C. 斯金纳D. 约翰•杜威满分:3 分9. 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A. 脑干B. 丘脑满分:3 分10. 对数定律,即感受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是由谁提出的?A. 韦伯B. 冯特C. 费希纳D. 铁钦纳满分:3 分11. 三原色理论无法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A. 补色B. 负后象C. 颜色融合D. 颜色替代满分:3 分12. 哪一种不是90年代以后认知神经科学使用的主要技术?A. EEGB. ERP满分:3 分13. 下列哪一种做法对记忆的促进作用最小?A. 采用夸张的想象以丰富编码B. 形成项目的记忆链C. 将新信息与已有信息联系起来D. 将视觉信息转换为言语信息满分:3 分14. 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A. 创造想象B. 再造想象C. 无意想象D. 空想满分:3 分15.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A. 顶叶B. 颞叶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V 1. 下面关于视干细胞,说法正确的是:A. 主要分布于网膜的周边B. 多个视杆细胞通过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C. 能起到光放大作用,使视觉对光敏感D. 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视紫红质满分:3 分2. 下面哪些是当代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A. 假设心理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解释B. 假设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解释C. 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决定的D. 人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满分:3 分3. 下面关于视干细胞,说法正确的是:B. 多个视杆细胞通过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C. 能起到光放大作用,使视觉对光敏感D. 含有夜视觉所必需的视紫红质满分:3 分4. 关于视锥细胞,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 视锥细胞含有明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B. 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C. 视锥细胞是明视觉的器官D. 视锥细胞不是颜色视觉的器官满分:3 分5. 下列哪些现象能证明短时记忆的存在?A. 系列位置效应B. 近因效应C. 顺行遗忘D. 前摄抑制满分:3 分功能单元是神经细胞。

东大17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3

东大17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3

17秋东北大学东大17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

)1.“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

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是一种()A. 侥幸心理B. 麻痹心理C. 懒惰心理D. 逆反心理正确答案:2.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 原型B. 定势C. 迁移D. 原型启发正确答案:3. 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理性活动D.情绪活动正确答案:4.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 尊重的需要B. 归属和爱的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成长的需要正确答案:5.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 尊重的需要B. 归属和爱的需要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成长的需要正确答案:6. 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A. 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B. 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C. 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D. 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正确答案:7. 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A. 感知、记忆、想像、思维B. 能力、气质、性格C.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正确答案:8.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 近因效应B. 首因效应C. 社会过滤效应D. 最近效应正确答案:9. 关于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A. 应激是在系统偏离最佳状况时出现的B. 应激是环境要求与操作者能力之间能力不平衡引起的C. 人们在同量的负荷情况都会产生应激D. 应激的产生有动机因素的作用正确答案:10.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 建筑工、矿工、搬运工B. 画工、摄影师、信号员C. 试验工、电工D. 秘书、会计正确答案:11. 身体瘦弱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东大17春秋学期平安心理学在线作业2

东大17春秋学期平安心理学在线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道试题,共75分。

)V1在社会意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致使的在整体印象形成上最初取得的信息比后来取得的信息阻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2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别离为()。

A23天、24天、27天B23、2八、33C2二、24、33D23、2八、323“违章不必然出事,出事不必然伤人,伤人不必然伤我”。

有这种方式的人存在的是一种()A侥幸心理B麻痹心理C懒惰心理D逆反心理4关于事故的特点错误的选项是()A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当中B事故是随机事件C事故是不可幸免的D事故是绝对的5个性偏向性特点要紧包括()A感知、经历、想像、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需要、动机、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6心理学的对象是人的()A心理现象B心理进程C理性活动D情绪活动7关于意志进程的特点说服错误的选项是()A有着明确的预定目的B以固定行为为基础C以随意动作为基础D与客服困难牢牢相连8在社会意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致使的在整体印象形成上最初取得的信息比后来取得的信息阻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9躯体消瘦或筋骨单薄不适宜的工作有()。

A建筑工、矿工、搬运工B画工、摄影师、信号员C实验工、电工D秘书、会计10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讲,都是脑的()A意识活动B反射活动C智力活动D精神活动11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本来本的反映12个性偏向性特点要紧包括()A感知、经历、想像、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需要、动机、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13人从远处分辨不同颜色是,最易识别的是()。

A红色B黄色C绿色D白色14从颜色对人心理阻碍的角度动身所制定的平安色中,用()表示指令、必需遵守的规定。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正确答案: B
17. 采用夸张的想象以丰富编码对记忆具有促进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18. 轻度紧张抑郁有助于练习促进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19. 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脑干。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20. 客体自我中心主要是感觉运动阶段的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15 春在线作业 1 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视觉刺激的整体情境线索叫作: A. 参考框架 B. 良好图形 C. 知觉组织 D. 知觉诱导
正确答案: A
2. 对于詹姆斯来说,什么是心理学的目标? A. 解释 B. 实验控制 C. 描述 D. 预测
正确答案: A
3.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成什么的关系? A. 反比 B. 正比 C. 直性 D. 曲线
正确答案: B
7. 物体的颜色和声音的响度是刺激的物理属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8. 幻想是再造想象的一种 特殊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9. 在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了使网像同时落在两个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注视点 集中 , 这时操纵眼球的肌肉活动称为辐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D
二、多选题
1. 关于视锥细胞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 视锥细胞含有明视觉所必需的视紫质
B. 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C. 视锥细胞是明视觉的器官 D. 视锥细胞不是颜色视觉的器官
正确答案: ABC
2. 关于经验主义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由洛克提出 B. 认为婴儿生来具有知识和技能 C. 经验在婴儿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D. 生活环境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春学期《安全心理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


1. 人从远处辨别不同颜色是,最易辨认的是()。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正确答案:A
2.
人舒适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A. 21±3℃;40%-70%
B. 21±3℃;40%-60%
C. 20±3℃;40%-70%
D. 20±3℃;40%-60%
正确答案:B
3. 人的生物节律在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分别为()
A. 23天、24天、27天
B. 23、28、33
C. 22、24、33
D. 23、28、32
正确答案:B
4. 关于事故的特征错误的是()
A. 事故发生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之中
B. 事故是随机事件
C. 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D. 事故是绝对的
正确答案:C
5.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社会过滤效应
D. 最近效应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