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技术第7章 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合集下载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5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5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5篇篇1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一、协议双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个人),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个人),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

二、协议日期本协议的签订日期为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协议背景1. 甲方为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乙方为接入该服务的客户,在双方协商一致下签订本协议。

2. 为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四、服务内容1. 甲方将向乙方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上网带宽、网络连接、技术支持等。

2. 甲方保证其提供的服务合法、稳定、可靠,确保乙方能够正常使用宽带互联网服务。

五、权利和义务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保证提供的服务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2)及时处理乙方的投诉和问题;(3)确保网络安全,防范网络攻击;(4)维护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按照约定时间支付服务费用;(2)遵守网络使用规定,不得从事违法活动;(3)维护网络安全,不得攻击网络设备;(4)及时反馈网络问题,配合甲方解决。

六、服务费用1. 乙方应按照约定时间向甲方支付服务费用,具体金额为________元/月(具体金额根据双方商定调整)。

2. 服务费用支付方式为_______________(现金/转账等)。

七、违约责任1. 若甲方未能按照协议约定提供服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按照乙方的损失进行赔偿。

2. 若乙方未能按照协议约定支付服务费用,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按照约定的利息进行支付。

八、协议变更1. 若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需要进行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2. 经过变更的协议内容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通用3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通用3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通用3篇)宽带互联网接入篇1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甲方:乙方:为了繁荣网络信息文化市场,给广大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提供优惠、快捷、方便、安全的上网服务,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使用甲方的代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享受专线( mb不限时)宽带上网服务的事宜,特签订以下协议:一、宽带上网资费(预付方式)按月预付:元/月按季度预付:元/季度预付一年:元/年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1、保障宽带的畅通,上网带宽1m=1024kb,网内10~100mb.2、免宽带接入工料费,免电脑上网调试费。

3、免费为乙方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及防火墙杀毒软件一次。

4、免费为在网用户提供存储空间,免费申请电子邮箱。

5、免费阅览电子版《中国百科全书》及其它电子图书。

6、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如乙方欠费或违约,给甲方带来损失和恶劣影响的,甲方有权停网、解除协议,并追缴所欠网费。

三、乙方的权力与义务1、按时预先缴纳网费。

2、不浏览不传播反动、迷信、~、暴力等网络信息。

3、不得利用网络盗取~等违法活动。

4、不参与网络赌博、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5、不破坏网络安全、不制造不传播计算机病毒。

四、协议期限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壹年内有效,协议到期后,若双方无异议,协议自动延期壹年。

2、本协议自签订后,壹年内如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提出终止本协议。

乙方在协议规定时限内确定需要办理停网、拆线手续,该协议应至少在执行够三个月后,方可提出。

不够三个月确要拆线,甲方将灼情扣除相应的宽带接入工料费(30元)后,可予办理。

3、协议终止,双方各自收回本方的投资与物品。

五、其他约定:1、双方因履行本协议而引起的争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不能解决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双方均负有对本协议内容保密的义务,如因向第三方泄露而造成经济和名誉损失,责任方应承担法律责任。

3、该协议一式二份,自签订之日起有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期为__月。

第七章 光纤接入网

第七章 光纤接入网

7.2.1 光纤接入网功能模型
Q3接口 (PON) ODN ONU ONU ONU 用户侧 ONU:光网络单元 ODN:光配线网络 接入链路 OLT:光线路终端 PON:无源光网络 网络侧 AON:有源光网络 ODT:光配线终端 (AON) ODT OLT 业务节点功能 OLT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very-high-rate DSL) 在ADS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VDSL,可在很短的双绞 铜线上传送比ADSL更高速的数据,其最大的下行速率为 51~55Mbps,传输线长度不超过300m;当传输速率在 13Mbps以下时,传输距离可达到1.5Km,上行速率则为 1.6Mbps以上。 • 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RADSL:Rate Adaptive DSL) RADSL提供的速率范围与ADSL基本相同,也是一 种提供高速下行、低速上行并保留原语音服务的数字用 户线。与ADSL区别在于:RADSL的速率可以根据传输 距离动态自适应,当距离增大时,速率降低,这样可以 提供用户传输服务的灵活选择。
树形结构 采用串联光分支器件(OBD)分开下 行信号和组合上行信号,光分支器件一般采用1: N型。 总线形结构采用分光/合光器件(S/C)即光分支 耦合器,将各个ONU连接到OLT发出的总线上。 ODN的主要光特性如下: •光波长透明性:如光分支器件之类的无源器件, 不 具 有 波 长 选 择 功 能, 能 支 持 传 送 1310nm和 1550nm波长区内波长的信号。 •互换性:ODN的输入和输出口互换后,对通过器 件的光衰耗不会产生显著的变化。 •光纤兼容性:所有的光器件应能与光纤兼容。
光纤接入网可分为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路边 (FTTC)、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办公室 (FTTO)等。
基于光纤的接入技术包括光纤/同轴线混合网 (HFC:Hybrid Fiber Coaxial) 、以ATM为基础 的无源光网络(APON) 、GPON、EPON、SDH 应用于接入网 、IP over (D)WDM 等。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4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4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4篇篇1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甲方(以下简称“用户”):姓名/名称: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名称: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接入互联网,乙方愿意向甲方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协议范围1.1 本协议的签订是为了规范双方在宽带互联网接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1.2 本协议适用于乙方向用户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接入方式、服务费用、服务期限等。

第二条服务内容2.1 乙方向用户提供可靠稳定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确保用户正常上网需求得到满足。

2.2 乙方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速率的宽带互联网服务,并按照约定收取服务费用。

第三条用户权利和义务3.1 用户有权按照约定接入乙方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并享受服务保障。

3.2 用户有义务按时足额支付宽带互联网服务费用,并且不得利用乙方提供的网络从事违法活动。

第四条乙方权利和义务4.1 乙方有权要求用户按照规定的方式办理宽带互联网接入手续,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控。

4.2 乙方有义务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宽带互联网服务,保障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

第五条服务费用和结算方式5.1 用户应按照约定支付宽带互联网服务费用,具体金额和结算方式详见附件“服务费用表”。

5.2 服务费用的支付周期为(月/季/年),用户应按时足额付款,逾期未付的,乙方有权暂停或终止服务。

第六条服务质量保障6.1 乙方保证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服务稳定可靠。

6.2 如用户发现服务质量有问题,可及时向乙方反馈,乙方应积极处理并解决。

第七条协议变更和终止7.1 本协议的变更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

7.2 本协议终止时,双方应协商处理未完结事宜,并终止宽带互联网服务。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通用版7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通用版7篇

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通用版7篇第1篇示例:宽带互联网接入协议书范本通用版甲方:【用户单位名称】乙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名称】鉴于甲方为其单位需要接入互联网,并通过乙方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进行上网等活动,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接入乙方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内容1、乙方为甲方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上网账号、提供相应的网络接入设备等。

2、甲方在使用乙方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时,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活动。

第二条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使用规范1、甲方在使用宽带互联网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网络使用规范,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煽动民族仇恨、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活动。

2、甲方不得利用乙方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从事违法和不良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信息。

3、甲方不得利用乙方提供的宽带互联网服务干扰、侵入他人的正常网络使用,不得传播病毒、木马等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

第三条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费用1、甲方应按照双方约定的费用标准,按时足额地支付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费用。

2、乙方有权根据宽带互联网服务的实际情况和经营需要,调整服务费用标准,并提前通知甲方。

第四条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维护和保障1、乙方应保障甲方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稳定、安全、畅通,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

2、乙方应当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护甲方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3、甲方可以依法要求乙方提供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等。

第五条违约责任1、如甲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乙方有权暂停或中止甲方的宽带互联网服务。

2、如乙方无法履行本协议约定,导致甲方无法正常使用宽带互联网服务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宽带接入合作协议书新

宽带接入合作协议书新

宽带接入合作协议书新合同目录第一章:引言1.1 合作目的1.2 合作原则1.3 合作范围第二章:合作双方2.1 甲方(宽带服务提供方)信息2.2 乙方(宽带接入方)信息2.3 双方的资质与条件第三章:合作内容3.1 宽带接入服务的描述3.2 服务提供的标准与要求3.3 服务的技术支持与维护第四章:合作期限4.1 合作的起始与终止日期4.2 合作期限的延长与续签第五章:费用与支付方式5.1 服务费用的计算与确定5.2 费用的支付时间与方式5.3 费用的调整与结算第六章:甲方的权利与义务6.1 甲方提供服务的权利6.2 甲方的义务与责任6.3 甲方的技术支持与维护第七章:乙方的权利与义务7.1 乙方使用服务的权利7.2 乙方的义务与责任7.3 乙方的支付与配合第八章:服务的交付与验收8.1 服务交付的条件与时间8.2 服务验收的标准与程序8.3 验收结果的确认第九章:保密条款9.1 保密信息的范围9.2 保密义务的履行9.3 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第十章:知识产权10.1 知识产权的归属10.2 知识产权的使用与保护10.3 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第十一章:违约责任11.1 违约责任的界定11.2 违约赔偿的范围与计算方法第十二章:不可抗力12.1 不可抗力的定义与范围12.2 不可抗力的通知义务12.3 不可抗力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第十三章:争议解决13.1 争议解决的方式13.2 争议解决的程序与时限第十四章: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4.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14.2 合同解除的条件与后果第十五章:附加条款15.1 附加条款的内容15.2 附加条款的效力第十六章:签字栏16.1 甲方签字16.2 乙方签字16.3 签订时间16.4 签订地点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引言1.1 合作目的本合作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宽带接入服务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2 合作原则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合作。

接入网技术第七章PPT课件

接入网技术第七章PPT课件

数据载体检 出
DCD
DTE←DCE通信设备正在接收通信链路的信 号
接收数据
RxD
DTE←DCE终端接收串行数据
发送数据
TxD
DTE→DCE终端发送串行数据
数据终端就 绪
DTR
DTE→DCE终端设备就绪,设备可用
信号地
GND
无方向信号地,所有信号公共地
数传机就绪
DSR
DTE←DCE通信设备就绪,设备可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7
数字的UNI-U接口
S
T
TE2
TA
U
V
TE1 V参考点 LT
ISDN交换机
NT2
NT1
LT
ET
用户侧 U接口
传输线
交换局
T参考点 S参考点
接入网
NT1
NT2
ISDN用户设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8
数字的UNI-U接口
在ISDN基本接入的应用中,将网络终端(NT)和交换机线 路终端(LT)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又称U接口。在 引入接入网之后,U接口是指接入网与网络终端NT1之间的接 口,是一种数字的用户网络接口。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用户到业务节点之间是透明的 纯数字连接,因此要求业务节点具备数字的SNI。数字的 SNI称为V接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21
业务节点接口的类型
• 模拟Z接口 • 数字V接口:V1—V5,VB1,VB5
V1:用于ISDN-BRA接入 V2:PCM帧接入 V3:ISDN-PRA接入 VB1:B-ISDN接入

宽带接入技术及应用7

宽带接入技术及应用7
4. 不对称接入功能 5. QoS功能
7.1.2 IP接入网参考模型
7.1.2 IP接入网参考模型
7.1.2 IP接入网参考模型
接入网传送功能:与IP业务无关,主要包括物 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
PSTN/ISDN B-ISDN ADSL LAN
IP接入功能:动态的IP地址分配、NAT、AAA 和ISP的动态选择。点对点协议(PPP)
ESP也是一种IPEec协议,提供加密、认证、
抗重发攻击以及数据完整性服务,除加密外, 其他都是任选功能。
7.6.10 ESP位置及字段结构
7.7 IP数据流旁路技术
7.7.1 IP数据流旁路原理
7.7.2 拨号接入网络结构
7.7.2 IP数据流识别
1. 特定接入码
2. 智能网触发方式 3. 移动不改号技术
封装的PPP祯,控制消息的净荷是一个或多
个属性—数值对,也就是TLV格式的参数。
7.4.3 协议操作过程
L2TP协议的操作过程包括3个过程:隧道
建立、会话建立和PPP祯的封装前转。
6.3.1 隧道建立过程
6.3.1 会话建立过程
7.4.9 L2TP PPP连接全程建立过程
7.5 ADSL宽带IP接入
3. IP安全协议接入方式
7.1.6 IP安全协议接入方式
4. IP路由器接入方式
7.1.7 IP路由器接入方式
5. MPLS接入方式
7.1.8 MPLS接入方式
7.1.3 IP接入方式
1~2种方式PPP协议终结于ISP,称为PPP
隧道方式
3~5种方式PPP协议终结于接入网内部,
称为PPP终结方式 AAA功能总是由PPP终结点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7章 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 业务节点接口 ● 用户网络接口 ● 电信管理网接口 ● V5接口及其协议 ● VB5接口
7.1 7.2 7.3
业务节点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
电信管理网接口 V5接口及其协议 VB5接口
7.4
7.5
7.1 业务节点接口
7.1.1 业务节点的定义与类型
· V接口的几种类型如图7-1所示。
· ITU-T与1994年通过了V5.1(G.964) 和V5.2(G.965)接口的建议。
· 1996年我国在ITU-T标准的基础上发 布了我国的V5.1和V5.2技术规范。
2、V5接口的作用
· V5接口的产生,起到了一下4个方面 的作用:
(1)标准接口促进了接入网的发展 (2)使接入网配置灵活、业务提供 快捷便利 (3)降低成本 (4)增模拟用户线的接口, 目前,模拟用户线和模拟话机占大多数, 并且会长期存在。
· 因此,任何一个接入网都需要安装Z 接口,用以接入模拟用户线(包括模拟话 机、模拟调制解调器等)。
7.2.3 U接口
· 在ISDN基本接入的应用中,网路终端 NT和交换机线路终端LT之间的传输线路被 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即U接口。
7.4 V5接口及其协议
7.4.1 V5接口的发展过程
1、V5接口的产生
·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TE到LE之间应 具有透明数字连接,这就要求交换机提供 数字用户接入能力,为此开发了本地交换 机用户侧数字接口,统称为V接口。
· 接入网对用户侧的接口为Z接口或T接 口,对本地交换机侧的接口为V接口。
7.4.2 V5接口的定义和重要概念
1、V5接口的定义
· V5接口是一种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 接口,是专为接入网发展而提出的本地交 换机(LE)和接入网(AN)之间的接口, 目前主要用来支持窄带电信业务。
· 根据接口容纳的链路数目(速率)和 接口有无集线功能,V5接口主要有两种形 式,即V5.1与V5.2。
· V5.1接口由一条单独的2.048Mbit/s链 路构成,交换机(LE)与接入网(AN) 之间可以配置多个V5.1接口。
· V5.1支持以下接入类型:PSTN接入、 64Kbit/s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基本 速率接入(Base Rate Access,BRA),以 及用于半永久连接的、不加带外信令的其 它模拟接入或数字接入。
· 业务节点是指能独立地提供某种业务 的实体(设备和模块),是一种可以接入 各种交换型或永久连接型电信业务的网元。
· 业务节点类型主要有三种: ● 仅支持一种接入类型; ● 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但所有接入类 型的接入能力都是相同的; ● 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且每种接入类 型的承载能力可以不同。
7.1.2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
(2)物理C通路、逻辑C通路、C路径(C-Path)
· 用于传送V5协议的V5链路的64kbit/s时 隙称为物理C通路;每条V5链路的TS16(首 先被分配为通信通路)、TS15和TS31(在 TS16后如果有需要,依次可分配这两个时 隙为通信通路)可指配为逻辑C通路;V5的 每种协议数据链路(包括ISDN D信令)均 是一种C路径(C-Path);一个逻辑C通路 中可运载多个C路径。
· 在接入网中,U接口是指接入网和网络 终端NT1之间的接口,它是一种数字的UNI。
· U接口是用来描述用户线上传输的双 向数据信号,到目前为止,ITU-T还没有 为其建立统一的标准。
· 我国倾向于使用欧洲标准。
7.2.4 其他接口
· 除了Z接口和U接口外,常见的用户网 络接口还有多种专线接口,如64kbit/s数据 接口、话带数据接口V.24以及V.35等。
· ITU-T Q.811和Q.812建议中对Q3接口 的告警监测、性能管理的信息模型给出了 定义,在此,我们不做展开介绍。
2、Q3接口的协议栈
· 本协议栈包括涉及OSI参考模型的7层, 具体来说包括Q.811和Q.812规定的无连接 模式网络层服务CLNS1(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Layer Service)、CLNS2, 还有TCP/IP。
· 这些接入类型都具有灵活的、基于呼 叫的承载通路分配方式,即V5.2接口具有 集线能力。
· V5.2接口还支持多链路运用的链路控 制协议和保护协议。
·原则上,V5.1是V5.2的一个子集,可 通过指配而升级为V5.2。
2、V5接口的重要概念
(1)主链路和次链路
· 1个V5.2接口由1~16个2Mbit/s链路组 成,其中有2条链路分别指配为主链路和次 链路。
· 这些接入类型都由指配的承载通路来 分配,用户端口与V5.1接口内的承载通路 指配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即V5.1接口不含 集线能力。 · V5.1接口使用一个64Kbit/s时隙传送公 共控制信号,其它时隙传送话音信号。
· V5.2接口可以由1~16条并行2.048Mbit/s 链路构成。 · 它除了支持所有V5.1接口接入类型以外, 还支持ISDN基群速率接入(Primary Rate Access,PRA)。
·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用户到业务节 点之间是透明的纯数字连接,这就要求业 务节点能提供纯数字用户接入能力,新开 发的业务节点都要具备数字的业务节点接 口,即V5接口。 · ITU-T开发并规范了两个新的综合接 入V接口,即V5.1和V5.2接口。
7.2 用户网络接口
7.2.1 用户网络接口定义
· 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 口,在接入网中则是用户和接入网的接口。 · 用户网络接口包括模拟话机接口(Z 接口)、ISDN-BA的U接口、ISDN-PRA的 基群接口、各种租用线接口等。
7.3 电信管理网接口
· TMN与接入网的接口采用Q3接口,这 是一个标准接口,AN通过Q3经转送装置 MD与TMN相连,以便统一协调对不同网 元的各种功能的管理,形成用户所需要的 接入和承载能力。 · Q3接口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跨越本接 口的管理信息模型,另一则是Q3的通信协 议栈。
1、Q3接口的管理信息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