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1章概论第1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熟悉]按评价对象划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按时间顺序划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正确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选择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替代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可行第2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工程分析[熟悉]:(1)工程分析的原则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先复核校对再引用。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

(2)工程分析的对象工艺过程,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厂地的开发利用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泄漏等情况发生时的污染物不正常排放(3)工程分析的重点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的开发利用是否进行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

(4)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与工程分析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5)工程分析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环评必须了解的六大知识点

环评必须了解的六大知识点

环评必须了解的六大知识点一、什么是环评?环评定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评”是政府要求的,评审通过后项目才能开始建设。

也就是说,没有环评的仓库厂房(除不要求环评的仓库),均是违章建筑,属于未批先建。

如果相关部门管理较严的话,有些仓库厂房则面临货品场地被扣押、工厂停工整治的风险。

二、什么是大环评、小环评?所谓“大环评”指的是:业主方面,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就应就厂房用途、生产设备数量、工厂排污指标等问题进行环境评价申请和报备,这时候拿到的就是大环评报告。

(即项目立项时政府批准的土地用途)“小环评”指的是:租用厂房的租户方面,一定会涉及到生产加工,一定会使用生产设备,就需要对生产作业、设备数量、排污情况等进行登记报备,这个叫做小环评。

(小环评是在大环评基础上的做的,此处小环评的厂房用途应该以大环评为准)三、什么情况租厂房的企业需要新办环评?具体看当地政府要求,现在管理较严格的地区,正常租户与业主在从事行业、生产设备与数量还是污染指标等方面,任何一个不匹配都得新办环评。

需要新办环评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因为很难有企业租户能找到与自身生产业务、生产设备都相同且设备数量、排污指标又相互吻合的业主。

(因为不新办环评就意味着租户全用业主的指标,租户相当于是业主下的一个生产小组而已)租户在新办环评的时候,要注意报备的设备数量、污染指标要在大环评指标之内,否则很难办下来。

例如,甲厂是房东,乙厂是租户,甲乙所用设备一样,但是甲的指标是150台,那乙在租仓的时候申请环评,设备数量只能申请小于或等于150台。

四、环评类别有哪些?办理大概需要多少钱?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环境影响从大到小分被需要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环评登记表,编制难度也是从高到低递减的。

202X年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202X年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环境影响评价学问点总结202X年环境影响评价学问点总结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开展建设项目、政策、规划、政策或措施等,以及其他决策事项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和猜测的过程。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公众参与:鼓舞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参与和监督,确保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环境爱护的公共利益。

- 全面性:对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

- 预防性:在项目实施前对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爱护措施和监测措施,以避开环境污染和破坏。

- 学术性:评价结果应基于科学事实和专业学问,并经过科学论证和审查,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和牢靠性。

- 可行性:评价结果应供应可行的环境爱护和管理建议,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进展和环境的可持续爱护。

2.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争辩范围确定:确定评价的主要影响对象、影响范围和时间。

也就是确定评价的争辩范围和边界。

- 评价方法选择:依据评价的目的和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

常用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等。

- 数据采集和分析:收集、整理和分析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确定环境影响的程度和可能的影响机制。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论证,并提出环境爱护和管理建议。

- 公众参与和审批决策: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向公众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依据评价结果和公众的反馈意见,进行审批和决策。

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自然环境影响:包括水质、土壤、气候、地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评价,主要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性。

-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包括对居民生活、社会福利、就业和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评价,主要关注项目对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影响。

环评知识点整合最新

环评知识点整合最新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3)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能够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是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三是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四是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五是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六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是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包括下列问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设规模、性质;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采取的防治措施经济上是否合理,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需要再作进一步评价等。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具有四种最为基本的功能:1)判断功能2)预测功能3)选择功能4)导向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 客观、公开、公正;2) 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3) 兼顾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4)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1)引入和确定阶段:1973-1979年2)规范和建设阶段:1981-1989年3)强化和完善阶段:上世纪90年代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0年至今第三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建设项目。

(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整理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整理资料

1.名词解释3分/个共5×3分/个=15分( 10个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p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p1: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3、国家环境质量标准p14: 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4、气温垂直递减率p60: 单位高差(通常100m)内气温变化速率的负值,表示为γ=-dT/dz。

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时γ>0,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时γ<0,正常大气中γ=0.65℃/100m。

5、水体污染p94: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6、等效连续A声级p144:简称为等效声级,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Aeq,T表示(Leq),单位dB(A)。

7、生物自净P104:水中微生物在溶氧充分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有机物当做食饵耗掉,将另一部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的简单无机物。

8、环境噪声P140: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9、固体废物P165: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定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10、危险废物P167: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环境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评价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环境评价知识点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项目实施后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评价。

二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

三级评价:一般评价。

划分依据: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等)。

2)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

3)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4)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难)。

*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技术原则:1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结合;2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可能影响的区域环境相结合;3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标准、技术政策和经审批的各类规划;4正确识别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5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6促进清洁生产;7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8替代方案和减缓措施环境技术经济可行。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1)搜集资料法: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缺点: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

(2)现场调查法:优点: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缺点: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3)遥感方法:优点: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

缺点: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评概论1.环评概念: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料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分类: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料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2.环评基本原则: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生态爱护,城市;清洁生产政策;生态爱护;资源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总量限制;污染物达标,区域环境。

3.我国的环评制度的形成及发展:《环境评价法》颁布时间:2002.10.28通过,2003.9.1实施,2004.2确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4.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及之间的关系组成:(1)宪法中的环境爱护的规范(2)环境爱护基本法(3)环境资源单行法(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环境爱护的规定 (5)国家行政部门指定的各种环境爱护法令, 法规和条例(6)环境爱护地方法规(7)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公约。

关系:该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环境爱护的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相关法律关于环境爱护的规定为补充,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协调的环境爱护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及国际条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法律法体系。

五大原则:宪法至上的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5.我国环评制度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侧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实行环评资格审核认定制6.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综合标准,且不交叉执行。

第二章环评程序1.环评工作程序分那几个阶段?分别主要工作?第一阶段为打算阶段,主要工作为探讨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料和评价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小结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小结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小结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第一节:基本概念环境问题是指自然变化或是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环境问题基本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以人类社会为外部世界的全体。

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者是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外围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以及野生动植物等,又包括经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如街道、水库、园林等。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类社会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反作用。

环境影响的分类:根据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根据影响效果分类: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根据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暂时影响和连续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根本目的在于鼓励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使人类的活动更具环境相容性。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分层体系四层体系: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

(P6:图1-1)三层体系:政策、规划及计划、项目战略环境评价(SEA)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1.保证开发活动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进程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是法律关于在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时,应当事先对该活动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制定防止或减少环境损坏的措施,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各项规定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下列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包括(工艺流程分析)矩阵法在环境影响识别中是以(定性或半定量)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间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上层)pH 值的评价方法中计算公式正确的是(当pH j ≤7.0,sdj jpH pH pH S --=0.70.7,) 河口与一般河流最显著的区别是(河口受到潮汐的影响)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A=R ·K ·L ·S ·C ·P 中,P 表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主要有农业耕作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关于生态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的要求,不正确的是(任何级别的评价都必须进行现场勘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的是(类比法)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保护生物的生境 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 10%)为半径的圆或(2D 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 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大气污染气象学中,最大混合层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这是因为(它表明了垂直方向对流混合发生的高度范围)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10)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6个)根据下列给出的温度状况,可以判断出(Z/T 18m/14.03℃286m/16.71℃)大气层是稳定的联合频率是统计不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对于平坦地形,不利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小风,逆温、熏烟)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三)级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评价内容最详细的是(一)级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某厂锅炉年耗煤量2000t,煤的含硫量为4%,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136000kg)。

(计算时通常假设燃料中有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某工厂全年燃煤8000t,所用煤的灰分为20%,仅使用一台燃煤锅炉,装有除尘器,其效率为95%,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40%,则该锅炉全年排尘量是(32t)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EIA):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决策,并在行动之前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

环境影响识别:通过环境影响资料的鉴别、收集、整理的结构机制,以各种形象化的形式提出各种信息,向决策者和公众表达开发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等)区域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包括基本环境容量(或称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也称同化容量)。

基本环境容量指环境标准与环境本底值的差,变动环境容量指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同化能力。

“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噪声敏感建筑物: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累积影响:各部门和/或区域的影响总和。

影响的累计需要了解(或设定)不同部门和区域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

累积影响的衡量标准包括,如受影响的人口总数量、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正在变化的系统数目、或总的经济损失。

简答:1、简述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2、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①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②具有法律强制性③纳入基本建设程序④分类管理⑤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3、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原则,可以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有哪几种? ①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环境现状质量评价)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③环境影响后评估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

P i —第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 i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 3;C 0i —第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 3。

国家、地方(含部门)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基准,如环境噪声基准等 (2)环境技术标准,如指南、导则等 (3)环境物质标准,如会徽、符号等 (1)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环保仪器与设备标准 (3)分析标准 国家、地方(含部门)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标准体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1000⨯=i i i C C P5、大气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包括哪些情况?静风、小风、逆温、熏烟、事故排放等6、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依据。

①项目排放的水量;②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衰减变化特点;③废水复杂程度;④纳污水体的规模、类型以及使用功能要求。

7、如何确定地面水水质评价因子?常规水质参数,以pH 、DO 、OC 、BOD5、NH 3-N 、挥发酚、石油类、氰化物、铜、锌、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水域类别以及评价等级选定,它们能代表或反映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排放废水的性质。

8、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监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①土壤污染源调查②土壤环境污染监测③评价因子的选择④评价标准的确定⑤评价模式与指数分级9、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和评价工作范围。

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②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③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10点声源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引起其衰减值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当r 2=2r 1 时, =-66dB 。

div A12、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中替代方案的内容有哪些?替代方案主要指项目中的选线、选址替代方案,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替代方案,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方案。

计算:1、在一水库附近拟建一个工厂,投产后向水库排放废水1500m 3/d ,水库设计库容为8.5×106m 3,入库地表径流为8×104m 3/d ,当地政府规定该水库为Ⅲ类水体。

水库现状BOD 5为1.2mg/L 。

请计算该拟建工厂容许排放的BOD 5。

如果该工厂产出的废水中BOD 5为300mg/L ,处理率应达到多少才能排放?应采取什么措施?(1)利用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允许排放浓度ρx(2)计算处理率2、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1km 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1.0m 3/s ,酚浓度为200mg/L ,河水流量为9m 3/s ,上游河水中酚未检出,河水的平均流速为40km/d ,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0.21/d ,求河段出口处酚的浓度是多少?(1)按完全混合模型计算排放点的酚浓度99mg/L15001.21081500)10(83q Qρq)(Q ρρq))/(Q qρ(Qρρ44sx x 1s =⨯⨯-+⨯⨯=-+=++=67%100%30099-300100%ρ)ρ-ρη2x 2=⨯=⨯=(20mg/L91092001q))/(Q qC (QC C 210=+⨯-⨯=++=(2)按一维河流模型计算河段出口处的酚浓度3、一条河流为Ⅲ类水体,COD Cr 基线浓度为10mg/L 。

一个拟建项目排放废水后,将使COD Cr 提高到13mg/L 。

当地的发展规划规定还将有两个拟建项目在附近兴建。

按照水环境规划该河段自净能力允许利用率为0.6,当地环保部门是否应批准该拟建项目的废水排放,为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COD Cr 的三级浓度限值为20mg/L ,自净利用指数没有超过自净能力允许利用率,可以批准建设4、距锅炉房2m 处的噪声测量值为80 dB ,锅炉房距居民楼16m ;距冷却塔5m 处的噪声测量值为80 dB ,冷却塔距居民楼20m ,求二设备对居民楼的共同噪声影响。

锅炉房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冷却塔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共同影响5、某热电厂排汽筒(直径1m )排出蒸汽产生噪声,距排汽筒2m 处测得噪声为80 dB ,排气筒距居民楼12m ,问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 )?如果居民楼处达标,排气筒应离开居民楼多少米?排气筒在居民楼产生的噪音为:标准为60 dB ,故超标。

要想达标设应离开r 2米60=80-20lg(r 2/r 1)解得r 2=20m19.9mg/L 0.995204010.2exp(20k(x/u)]exp[C C 0x =⨯=⨯-⨯=-=)10.520200.61013ρρλρρP 1s 12<=-⨯-=--=)()(62dB 20lg(16/2)80)/r 20lg(r 80L 12p1=-=-=68dB 20lg(20/5)80)/r 20lg(r 80L 12p2=-=-=69dB 101010lg L p2p10.1L 0.1L pt =+=)(64dB 20lg(12/2)80)/r 20lg(r80L 12p ≈-=-=6、一位于工业区的噪声源,在离声源5米处测得噪声为85dB ,问其厂界(距离声源100米)噪声是否超标?(工业区厂界噪声标准:昼间65dB ,夜间55dB ) L P =85-20lg(100/5)=59 dB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

7、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浓度220mg/L , 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 去除率50%,三类水体排放标准为120mg/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