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三七粉的检验标准

三七粉的检验标准

三七粉是以中药材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为原料,经过加工研磨而得的粉末。

以下是三七粉常见的检验标准和指标:
1. 外观特征:三七粉应为细腻均匀的细粉末,呈灰白色或微黄色。

2. 鉴别:通过对三七粉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和药材特征鉴别,判断其是否符合三七的特征。

3. 水分含量:检测三七粉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10%。

4. 正品指标:包括三七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如三七皂苷(总皂苷含量)、三七酮等。

不同地区、不同标准对有效成分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5.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三七粉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砷等)和农药残留物的含量,以保证其安全性。

6. 微生物检验:包括总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含量,以及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检测,以确保三七粉的卫生质量。

这些检验标准和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地区、行业和产品要求而有所差异。

建议选择正规的实验室或机构进行检验,确保三七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购买三七粉时应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或商家,以减少风险。

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

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

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目的∶建立三七粉的成品内控质量标准,包括来源、主要产地、炮制、性状、检查等内容,提供检验依据,确保饮片产品质量。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产品代码】【产品包装规格】【包装形式】纸箱【取样方法】参照ZLSOP000500取样标准操作规程【检验操作规程】参照ZLSOP500100三七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本品为三七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状】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微苦回甜。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μ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 l ,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H 第一法)。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编号: SMP·AV-YF-003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确认方案审批表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确认小组人员及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验证相关文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验证时间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验证前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验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9验证过程中的偏差及处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七粉工艺规程

三七粉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45801 三七粉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三七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三七粉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三七粉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 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SCGL005801 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 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SCGL006001 洁净区厂房清洁消毒管理规程”;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SCGL000201 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 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SCGL006601 洁净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9.3 包装材料消耗定额(按投料100kg计算)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三七粉检验报告

三七粉检验报告

三七粉检验报告1. 引言三七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医药行业。

为了确保三七粉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对三七粉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三七粉的详细检验结果,以及对三七粉质量的评估。

2. 检验方法实验使用了以下检验方法来评估三七粉的质量:2.1 外观检验对三七粉的外观进行了检查和描述,包括颜色、形状、有无异物等。

2.2 水分含量检验使用干燥烘箱法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以判断样品的干燥程度和储存稳定性。

2.3 药品标识的检验对三七粉的相关药品标识进行了检验,包括产品名称、成分、制造商等信息。

2.4 含量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七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评估其药效。

2.5 重金属含量检验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三七粉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评估其安全性。

3. 检验结果及分析3.1 外观检验结果经过外观检验发现,三七粉呈灰白色细粉状,无明显异味,并没有发现任何异物。

3.2 水分含量检验结果对三七粉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含量为7.8%,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3 药品标识的检验结果经过对三七粉药品标识的检验发现,产品名称标明为纯正三七粉,制造商信息齐全,说明书中也详细列出了成分和用法用量。

3.4 含量测定结果通过HPLC测定,发现三七粉中三七总皂苷含量为3.2%,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

3.5 重金属含量检验结果对三七粉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镉、铅、汞、砷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符合安全要求。

4. 结论通过对三七粉的全面检验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七粉外观无异物,干燥程度良好,符合标准要求;•三七粉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适合长期储存;•三七粉药品标识完整,产品名称、成分、制造商信息清晰明确;•三七粉中三七总皂苷含量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三七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次三七粉的检验结果显示其质量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一、背景介绍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为了保证三七制药工艺的质量和药材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检验方法来确认三七的质量和成分。

本方案旨在探讨三七检验方法的确认步骤和具体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三七检验方法的确认步骤1. 制定确认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确定三七的关键质量指标,如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

根据这些指标,制定特定的确认方案,包括实验设计、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样品处理等。

2. 确定准则和标准物质在确认方案中,需要明确确定三七检验方法的准则和参考标准。

对于有效成分含量的确认,可以选择已有成熟的药典方法,如HPLC、UV或质量指纹图谱等。

同时,选择适当的标准物质来建立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相应的验证试验。

3. 设计实验并执行根据确认方案,设计实验并执行。

确保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符合相应要求,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符合规范。

对于有效成分含量的检验,可以采用盲样和对照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使用统计学方法判断数据的显著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同时,对无效的检验方法进行修正或重新设计,以提高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方法验证和应用对确认得到的三七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包括准确性、精密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验证。

确保该方法可以准确、可靠地用于三七的日常检验。

同时,对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评估和总结。

三、三七检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1. 样品采集与准备在采集三七样品时,应根据确认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集时间,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样品采集后,应先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评估,取出样品的适量部分进行后续处理和检验。

2. 药材预处理根据验证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比如,可以对样品进行干燥、粉碎、筛选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实验分析。

3.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根据验证方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

三七粉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三七粉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三七粉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三七粉微生物检验是对三七粉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三七粉微生物检验的详细操作规程,共1200字。

一、实验前准备1.1 实验器材准备:细菌计数板、试管、显微镜、烧杯、移液管、培养基、玻璃棒等。

1.2 实验药品准备:无菌生理盐水、消毒液、琼脂培养基等。

1.3 实验环境准备: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操作台面要进行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二、样品处理2.1 样品准备:从三七粉中取适量样品,约10g左右,放入无菌烧杯中。

2.2 杀菌处理:将烧杯放入高温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温度为121℃,压力为15PSI,时间为20-30分钟。

2.3 搅拌均匀:将灭菌后的样品用无菌玻璃棒搅拌均匀,以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的均匀分布。

三、菌落计数3.1 稀释样品:取适量的样品溶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并进行稀释,一般稀释10-100倍。

3.2 均匀涂布:取一块细菌计数板,用稀释后的样品进行均匀涂布。

3.3 培养:将涂布好的细菌计数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0-37℃,培养时间根据不同菌种的生长周期而定,一般为24-48小时。

3.4 菌落计数:在培养好的细菌计数板上,使用显微镜对菌落进行计数。

注意,计数时应避免计算重叠的菌落。

3.5 计算浓度:根据菌落的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浓度。

四、常规检验4.1 培养基选择:根据需要检测的微生物种类,选择相应的培养基进行接种。

4.2 接种:取适量的样品,用无菌移液管将样品转移到培养基中,并进行均匀涂布。

4.3 温度控制:将涂布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要求,控制培养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4.4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不同微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4.5 结果判读: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如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数量等。

五、质量控制5.1 阳性对照:在每次检验中,都应设置阳性对照组,即向培养基中接种已知的有害微生物,以验证培养条件和操作方法的有效性。

三七粉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案

三七粉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案

三七粉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案1、目的本方案主要描述三七粉(直服饮片)稳定性考察的实施计划,为产品提供稳定性考察的数据,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2、产品介绍产品名称:三七粉产品代码:生产地点: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工业园16号标准厂房3楼直服生产车间考察批次:1批产品具体内容见下表:3、考察条件进行25℃±2℃(室温)、35%RH~75%RH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考察,在0个月(即出厂检验)、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间点对样品进行稳定性检测。

长期稳定性考察条件如下:储存条件:温度为;湿度为;4、考察项目及测试计划按照《稳定性考察管理标准》及产品实际情况,对产品按照取样SOP 进行取样,取样后将样品放置在稳定性试验箱中存放于规定的贮存条件下。

在测试计划计划指定时间点,将规定数量样品取出,对相关检验项目按照相应方法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及时完成报告。

经过质量小组进行讨论,三七粉重点检查项目为水分、【含量测定】及微生物限度检测。

具体检查项目和取样时间见下表:5、考察项目及测试方法、稳定性标准按照规定取与内包材描述一致的产品进行取样,依据检测项目的多少决定取样数量。

如果取样时间在周末或者假期,不能提前取样,应在周末或者假期结束后取样。

根据以下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对样品的相关内容进行测定。

样品取样后应在一周内进行测定。

测试方法及相应标准见下表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指标较稳定,在稳定性考察时不进行考察。

6、数据评价在每个规定的时间点都应该及时完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按照不同的贮存条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列表总结,定量分析结果将根据相应标准表示至相应精度。

如果根据该方案或批准的方法出现任何偏差,应启动偏差调查,并进行详细说明,及对结果的影响、相应的补救措施。

7、报告及存档如在预期内发生不符合,及时编写稳定性考察报告。

正常时编写36月的稳定性考察报告所有的记录及文件有QA进行保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七粉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三七粉成品检验操作程序,以规范操作过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
三七粉检验操作规程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微苦回甜。

2、鉴别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
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µ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µm。

2.2 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 ,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b
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
1
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
1
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3、检查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等。

3.1水分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
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3
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
W2-W
W 称量瓶重(g)
W2 烘前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W3 烘后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2.0%。

3.2 二氧化硫残留量
取本品细粉10g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和6mol/L盐酸10ml 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2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的碘滴定液滴定,至蓝色持续20秒不消失,记录消耗的碘滴定液的ml数,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校正,记录消耗的碘滴定液ml 数。

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mg/g)=(A-B)×C×0.032×1000/W
式中A为供试品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ml
B为空白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ml
C为滴定液的浓度,mol/L
D为供试品的重量,g
0.032为每1ml碘滴定液mol/L相当二氧化硫的重量,g
本品二氧化硫量不得过150mg/kg。

3.3 总灰分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2~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100%
W
W1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炽灼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总灰分不得过6.0%。

3.4 酸不溶灰分
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

滤渣连同滤纸移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酸不溶灰分的含量(%)=────────×100%
W
W1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炽灼后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酸不溶灰分不得过3.0%。

4、浸出物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蒸发皿等。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后,取约2~4g,精密称定,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50~10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

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2
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100%
W×(1-W4)
W 样品重(g)
W1蒸发皿重(g)
W2残渣与蒸发皿重之和(g)
W4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浸出物不得少于16.0%。

5、含量测定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

理论板数按三七皂苷R
1
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12 19 81
12~60 19→36 81→64
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
1对照品、人参皂苷Rb
1
对照品,
三七皂苷R
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g
1
0.4mg、人参皂苷
Rb
1 0.4mg、三七皂苷R
1
0.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0.6g,精密称定,精密加
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放置过夜,置80℃水浴上保持微沸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A x×C R×V x
供试品的含量(%)=────────——×100%
A R×G×(1-W)×106
A x 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V x 供试品的体积(ml)
C R 对照品的浓度
A R 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G 供试品的重量(g)
W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含人参皂苷Rg
1(C
42
H
72
O
14
)、人参皂苷Rb
1
(C
54
H
92
O
23
)和三七皂苷R
1
(C
47H
80
O
18
)的总量不得少于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