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概论试卷A.doc
地球物理学概论(重力勘探)

2、火成岩(2.5~3.6 g /cm³)
(1)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百分比,由 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随着密度大的铁镁 暗色矿物含量增多密度逐渐加大。
(2)成岩过程中的冷凝、结晶分异作用也会造成 同一岩体不同岩相带,由边缘相到中心相, 密度逐渐增大;
(3)不同成岩环境(如侵入与喷发)也会造成同一岩 类的密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成分的火成岩密 度,喷出岩小于侵入岩。
attraction.
To the left is a “gravimeter” which measures the force of
gravity in the earth.
(一)重力仪分类:
石英弹簧重力仪 机械式重力仪 金属弹簧重力仪
按结构分
振弦重力仪(海上)
电子式重力仪
超导重力仪 (实验室)
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球重力场
中国大陆地区布格重力异常
中国大陆地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中国区域地质图
第一节 重力勘探理论基础
一、重力场(gravity field)
(一)重力 (gravity)
P F C
P—重力
C—惯性离心力,
F—地球质量对物体m的引
力,
而引力 F 服从万有引力定律,即:
器 的干涉条纹数目直接代表下落距离(即S=Nλ/2,N为
干涉条纹数)。这些干涉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转换
成电信号,放大后与来自石英振荡器的标准频率信号
同时送入高精度的电子系统,以便计算时间间隔与干
涉条纹数目,从而精确得到S1、S2、S3、 S4 。
2
上抛下落对称观测可避免残存空气阻力、时间测
定、电磁等影响带来的误差,物体被铅垂上抛后,
地球物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性质C. 地球的生物性质D. 地球的气象现象答案:A2. 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和实验B. 理论计算C. 数学建模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什么?A. 地球的温度B. 地球的密度C. 地球的组成物质D. 地球的重力答案:C4.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多少?A. 5公里B. 10公里C. 30公里D. 50公里答案:C5. 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内核C. 地球的大气层D. 太阳风答案:B6. 地球物理学中,用于探测地下结构的常用技术是什么?A. 重力测量B. 磁力测量C. 地震波勘探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地球物理学中,地热能的来源是什么?A. 太阳辐射B.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C. 地球的自转D. 地球的重力答案:B8. 地球物理学家如何确定地球内部的构造?A. 通过地面观测B. 通过卫星数据C. 通过地震波的传播特性D. 通过钻探答案:C9.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壳”是指什么?A. 地球的最外层B. 地球的内核C. 地球的外核D. 地球的地幔答案:A10. 地球物理学中,用于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的技术是什么?A. 重力梯度测量B. 重力加速度测量C. 重力差分测量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2. 地球的内核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铁、镍3.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的部分。
答案:地壳4.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______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答案:地震波5.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2009地球物理测井期末考试试卷A

期末考试试卷(A)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在沙泥岩井中,自然电位主要由和组成。
2. 钻井液与地层水的矿化度通常是不一样的,泥浆侵入将会改变地层电阻率的径向特性,因此,可将井壁周围地层在径向上划分为几个部分或环带,即、和。
3. 侧向测井电极系上屏蔽电极的作用是。
4. 泥岩放射性较强的原因是。
5. 伽玛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和。
密度测井时,伽玛源发射的伽玛射线能量,主要利用了效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在沙泥岩剖面井中,钻井一般用淡水泥浆,在砂岩渗透层井段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出现明显的;在盐水泥浆井中,渗透层井段则会出现。
(a)正异常(b)负异常(c)无异常2. 在高孔隙度和泥浆侵入不深的条件下,能够用于判断疏松砂岩气层。
(a)自然电位测井(b)井径测井(c)声波速度测井(d)自然伽玛测井3. 在渗透性岩层上,声波时差值增大,表明。
(a)孔隙度增大(b)孔隙度减小(c)资料不充分4. 下列哪种地层倾角测井成果图不能反映地层倾角大小。
(a)矢量图(b)方位频率图(c)施密特图(d)改进的施密特图5. 沉积岩中微观俘获截面最大的常见核素是。
(a)Ca (b)Cl (c)Si (d)H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指出A2.4M0.2N 的电极系类型、电极距、深度记录点位置、探测深度,并计算电极系系数。
2. 简述微电极测井原理。
如何利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3. 简述补偿声波速度测井的原理。
与单发双收声波速度测井相比,补偿声波速度测井有何优点?4. 补偿中子测井受地层含氧量影响不大,为什么?5. 如何利用井径测井曲线划分沙泥岩地层?6. 叙述地层倾角测井的用途。
四、分析题(共18分)1. 分析下图所示构造的底层倾角测井组合模式特征。
(5分)2. 下面是沙泥岩地层的测井曲线图,试综合利用各种测井曲线识别岩性、划分储集层、估算储层厚度、判断各储集层流体性质。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一)》期末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一)》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设作用在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的力F=6t+3(SI).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 2.0 s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绕有500匝导线的平均周长50cm的细螺绕环,铁芯的相对磁导率为600,载有0.3A 电流时, 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___________;铁芯中的磁场强度H的大小为___________ 。
3、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OJ的振动能量,0.10m的振幅和1.0m/s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倔强系数为_______,振子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
4、静电场中有一质子(带电荷) 沿图示路径从a点经c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作功J.则当质子从b点沿另一路径回到a点过程中,电场力作功A=___________;若设a点电势为零,则b点电势=_________。
5、一电子以0.99 c的速率运动(电子静止质量为9.11×10-31kg,则电子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电子的经典力学的动能与相对论动能之比是_____________。
6、一个力F作用在质量为 1.0 kg的质点上,使之沿x轴运动.已知在此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SI).在0到4 s的时间间隔内, (1) 力F的冲量大小I =__________________. (2) 力F对质点所作的功W =________________。
7、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_____。
地球概论练习题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2. 地球表面积大约是多少?3.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4. 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5.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分别是多少?6.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和两极是否相同?7. 地球上的五大洲分别是哪些?8. 地球上的四大洋分别是哪些?9.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10. 地球上的生物圈包括哪些层次?二、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哪几个圈层?2.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3. 地震波分为哪两种类型?4. 地球内部的热源主要来自哪里?5.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是怎样的?6. 地球的板块构造学说是什么?7. 地球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8. 地球板块的类型有哪些?9. 地球板块的边界有哪些类型?10. 地球板块的俯冲带和碰撞带分别是什么?三、地球的地理现象1. 地球上的火山分为哪几种类型?2. 地球上的地震分为哪几种类型?3. 地球上的海啸是如何产生的?4. 地球上的季风气候有哪些特点?5. 地球上的气候带是如何划分的?6. 地球上的沙漠气候有哪些特点?7. 地球上的极地气候有哪些特点?8. 地球上的高原气候有哪些特点?9. 地球上的海洋气候有哪些特点?10. 地球上的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四、地球的自然资源1. 地球上的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2. 地球上的石油分布情况如何?3. 地球上的天然气分布情况如何?4. 地球上的煤炭分布情况如何?5.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如何?6. 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如何?7.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哪些特点?8.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9.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哪些威胁?10. 地球上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五、地球的未来与发展1. 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有哪些影响?2. 地球上的资源枯竭对人类有哪些影响?3.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 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哪些?5. 地球上的国际合作有哪些?6. 地球上的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有哪些贡献?7. 地球上的绿色能源有哪些?8. 地球上的生态城市建设有哪些特点?9. 地球上的低碳经济有哪些特点?10. 地球上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有哪些?六、地球的历史与地质1. 地球形成的大致时间是什么?2. 地球历史上的几次大灭绝事件分别是什么?3. 地球历史上的恐龙灭绝原因是什么?4. 地球历史上的冰河时期有哪些特点?5. 地球历史上的地质年代划分依据是什么?6. 地球历史上的生物进化过程是怎样的?7. 地球历史上的板块构造演化有哪些重要事件?8. 地球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9. 地球历史上的地震活动有哪些特点?10. 地球历史上的海平面变化有哪些周期性?七、地球的物理与化学1. 地球的重力场是如何形成的?2.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的?3. 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有哪些?4. 地球上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有何规律?5. 地球上的地球化学循环有哪些过程?6. 地球上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有哪些?7. 地球上的地球化学勘探有何应用?8. 地球上的地球物理现象有哪些?9. 地球上的地球化学异常有何意义?10. 地球上的地球化学演化有何特点?八、地球的地理信息系统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有哪些?2. 地图投影有哪些类型?3. 地理坐标系统有哪些?4. 地图符号有哪些种类?5.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6.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哪些?7.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哪些?8.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9.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10.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些?九、地球的探索与发现1. 人类首次登月的年份是什么?2. 人类首次登陆火星的年份是什么?3. 人类首次探测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是什么?4. 地球上的极地探险有哪些重要事件?5. 地球上的深海探测有哪些重要发现?6. 地球上的遥感技术有哪些应用?7. 地球上的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8. 地球上的地球观测卫星有哪些?9. 地球上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有哪些?10. 地球上的地球化学探测技术有哪些?十、地球的未来挑战1. 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对农业有何影响?2. 地球上的水资源短缺有哪些原因?3.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有哪些原因?4. 地球上的环境污染有哪些来源?5. 地球上的能源危机有哪些原因?6. 地球上的城市化进程有哪些挑战?7. 地球上的人口增长对环境有何影响?8. 地球上的粮食安全有哪些挑战?9. 地球上的水资源管理有哪些策略?10. 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哪些?十一、地球科学与技术1. 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原理是什么?2. 地球化学勘探如何用于矿产资源的寻找?3. 地球物理学如何帮助理解地球内部结构?4. 地球化学如何影响地球表面的环境?5. 地球科学如何与气候变化研究相关联?6. 地球物理学的地震学分支有哪些应用?7. 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是什么?8. 地球科学如何与地质工程相关?9. 地球物理学的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有哪些?10. 地球化学在农业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有哪些?十二、地球教育与普及1. 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2. 地球科学博物馆在普及地球知识中的作用是什么?3. 地球科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4. 地球科学科普书籍的编写原则有哪些?5. 地球科学展览如何吸引青少年参与?6. 地球科学教育如何结合实际案例?7. 地球科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8. 地球科学教育如何与信息技术结合?9. 地球科学教育如何促进跨学科学习?10. 地球科学教育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教育挑战?十三、地球与环境伦理1. 地球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伦理问题?3. 如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体现环境伦理?4. 地球环境伦理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是什么?5. 地球环境伦理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6. 地球环境伦理在公众意识提升中的作用是什么?7. 地球环境伦理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8. 地球环境伦理在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作用是什么?9. 地球环境伦理如何促进国际环境保护合作?10. 地球环境伦理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十四、地球与人类文明1. 地球环境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影响?2. 人类文明与地球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3. 地球环境变迁对人类历史有何影响?4. 地球科学如何帮助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5. 地球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6. 地球科学如何帮助预测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7. 地球环境与人类文化传承有何关系?8. 地球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 地球科学如何促进人类文明与地球环境的和谐共生?10. 地球环境教育如何培养公民的地球意识?十五、地球与空间技术1. 地球观测卫星如何工作?2.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 地球同步轨道(GEO)的特点是什么?4. 太空探索对地球科学有何贡献?5. 地球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哪些?6. 地球遥感技术如何监测气候变化?7. 太空望远镜如何帮助研究地球以外的宇宙?8. 地球空间技术如何支持灾害响应和救援?9. 地球空间技术如何促进国际科学合作?10. 地球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十六、地球与气候变化1. 什么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3.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4. 人类活动如何加剧气候变化?5.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有何影响?6. 国际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7. 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有哪些?8. 气候变化减缓策略有哪些?9. 气候变化对海平面上升有何影响?10. 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事件有何影响?十七、地球与自然灾害1. 地震的成因是什么?2. 飓风的形成条件有哪些?3. 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触发因素是什么?4.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 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6.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7. 如何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8. 国际灾害响应机制有哪些?9. 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怎样的?10.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哪些?十八、地球与人类居住环境1. 城市化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2. 人类居住环境与生态系统有何关系?3. 人类居住环境规划的原则有哪些?4. 生态城市的特点是什么?5. 人类居住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哪些?6. 人类居住环境中的绿色建筑有哪些特点?7. 人类居住环境中的水资源管理有何挑战?8. 人类居住环境中的能源利用有何挑战?9. 人类居住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有何挑战?10. 人类居住环境中的城市规划有何趋势?答案一、地球的基本知识1.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
大学地球物理学考试试卷

“地球物理学(B卷)”考试试卷答案一、填充1、电性参数有电阻率、介电常数、极化率。
2、X、Y、Z、H、D、I、B 共七个物理量,称为地磁场要素。
3、要想确定地面上一点地磁场的强度与大小,就要测定三个彼此独立的地磁要素,称之为地磁三要素。
4、岩石剩余磁性的类型有热剩磁,化学剩磁,沉积剩磁,粘滞剩磁。
5、在古电磁研究中,进行岩石标本采集时必须在标本上标出方向和方位。
6、样品退磁有热退磁和交变退磁两种。
7、电测深曲线中的KH 型指地下有4 个电性层,各层电阻率大小关系为1《2》3《4 。
8、形成自然电场的物理化学作用概括为三种:氧化还原作用,过滤作用,扩散和吸附作用。
9、把观测的磁异常化到磁极(简称为化极)是指把场源放到两极并且只观测垂直分量。
10、时距曲线是指沿测线x 与地震波波阵面到达时t 之间的关系曲线。
二、请阐述影响岩石电阻率大小的因素有那些?1、矿物组成成分;2、矿物颗粒结构;3、岩石的湿度;4、温度环境;5、压力环境。
三、试就地震、电法、磁法、重力中的一种阐述其勘探原理、应用条件和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1、利用了那一种物理性质,有关物理原理的阐述;2、勘探过程利用那一种物理量,进行了那些校正和改正,对观测异常如何进行解释;3、应用条件包括岩石物性条件和地面地质环境及干扰限制;4、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在感磁前提下,对无限延深垂直立板状体场源模型,沿经线从北极到南极,其垂直磁异常曲线特征有何变化,请画出示意图。
从北极正极值对称曲线到磁赤道的原点反对称曲线再到南极的负极值对称曲线。
五、从一级近似来看,电磁场近似于一个置于地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请简述地心偶极子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变化态势。
1、X=m1 ×sin(θ)/ R 3 ;Y=0;Z=2×m 1 ×cos(θ)/ R3 ;2、tan I =Z / H =2 tan(Φ);θ+Φ=90 03、两极处的地磁强度近似为磁赤道的地磁强度的两倍;4、Z 随R 的变化为-3×Z / R;5、H 随R 的变化为-3×H / R;6、Z 随x 的变化为2×H / R;7、H 随x 的变化为-0.5×Z/ R;。
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 (单页)

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考点采07-4班内部资料往年版本仅供参考1.名称解释(1)P1 地球科学:以整体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自地心至地球外层空间十分广阔的范围,如固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2)P1 采矿地球物理学:采矿科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利用岩体中自然的或人工激发的物理场来监测岩体的动态变化和揭露已有的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
(3)P57 矿山震动:由于采矿作业引起的岩体内聚集的能量突然动力释放的现象。
(4)P90 岩石的声发射:是岩石的变形与破断,颗粒之间的相位错动,岩石颗粒间摩擦滑动等产生的弹性波。
(5)P103岩石的电磁辐射:是指岩石受载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过程或现象。
(6)P90 采矿声发射法:就是以脉冲的形式记录弱的、低能量的岩体声发射的弹性波,来监测岩体的动态破坏特征。
(7)P95 激发地音法:是局部较小应力的变化(例如少量炸药的爆炸),将引起受压岩体微裂隙的产生,从而根据地音可确定应力的高低和冲击的危险。
(8)P125重力法:是根据地层中岩石介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来测量重力异常变化的方法。
(9)P81 声波法:是根据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解决采矿技术问题和地质问题、测定煤岩物理力学参数。
(10)P132采矿电法:是利用岩石中电特性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采矿技术、预测预报等方面的问题。
(11)P21 纵波:是在胀缩力的作用下,周围介质只产生体积变化而无旋转运动,质点交替发生膨胀和压缩,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12)P21 横波:是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周围介质只产生转动而体积不发生任何变化,质点间依次发生横向位移,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13)P18 地震:是地下某处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结果。
(14)P91 Kaiser记忆效应:对于循环加载,声发射对前一循环的载荷有记忆效果,称为Kaiser效应。
(15)P44 冲击矿压:是压力超过煤岩体的强度极限,聚积在巷道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破坏,巷道垮落,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的现象。
地球科学概论考核试卷

5.地球的大气层中,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层。
6.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约是_______克/立方厘米。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天。
8.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海沟。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
...
(注:仅列出前4个答案。)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外壳分为多个大的和小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三种板块边界的特点及对应的地质现象包括:(1)离散边界,如中洋脊,产生新的地壳;(2)汇聚边界,如海沟和山脉,地壳被破坏和消失;(3)转换边界,如旧金山地震带,地壳发生变形和地震。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影响生物作息节律;公转产生季节变化,影响生物生长繁殖。这些影响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和演化至关重要。
C.地幔层
D.外部层和内部层
2.下列哪个不是地球的内部圈层?()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大气圈
3.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
A. 6400公里
B. 6300公里
C. 6200公里
D. 6000公里
4.地球表面的最大年龄是多少?()
A. 45亿年
B. 35亿年
C. 25亿年
D. 15亿年
5.下列哪个不是板块构造学说所涉及的板块?()
1.地球大气圈主要由哪些气体组成?()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2.以下哪些是地球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
A.地震
B.火山喷发
C.山脉形成
D.河流侵蚀
3.以下哪些属于沉积岩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概论》试卷A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层次: 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 _____________ 试卷说明:
1.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2. 答题之前,请将试卷上的姓名、学号、专业层次、学习中心填写淸楚;
3. 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4. 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展幵、正而14上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5. 考试中心提示:请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
第一部分客观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是( )分界面。
八.地幔与地核 B.地壳与地幔 C.上地幔与下地幔
D.内核与外核
2、 用于石汕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
)勘探。
A.地震
B.重力
C.电法
D.磁法。
3、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而时,一部分能:S:返回
原地层形成( )。
A.透射波;
B.反射波;
C.滑行波。
4、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变质岩
C.粘土
D.页岩
5、重力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 )差异, 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
B.磁性
C. 6、地壳的下界面称为(
)。
A.硅铝层
B.硅镁层
C.莫霍面.
7、波在( )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
A. —定时间
B. —个周期
C. 一种介质.
姓名: 通过观测東力场随空间、吋间的变化规律
电性
D.密度
8、纵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10、岩石埋深越大,其(
)
A.密度越大
B.密度越小
11、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
A.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
B.岩石密度越大
C.岩石密度越小
D.有效孔隙度一定大
12、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 )。
A. SSP
B. Usp
C. SP
D. Ed
13、
电法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 )差异,通过观测重
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
律來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
B.磁性
C.电性
D.密度
14、 以下几种只有( )才是内力地质作用。
八.剥蚀作用;B.沉积作用;C.岩浆活动;D.成岩作用。
15、 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而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
称为( )。
A.地质作用
B.构造作用
C.沉积作用。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地球物理是通过观测和研宄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 )
2、
地霞波的传播速度仅与岩石的密度
有关。
(
)
3
、 其它条件相同时,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地S 波速度小于沉积岩的地霞波速度。
(
) 4、 孔隙度越大,地震波的速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 )
5、
地震波在地层巾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便会产生波的反射。
(
)
A.垂直
B.不垂直
C. 一致
D.不一致.
9、物理地震学汄为, A. —条条射线
地震波是(
)。
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屮传播
C. 一种波动
D.面波
C.孔隙度增人
D.孔隙度不变
6、背斜是褶皱构造巾,岩层向上弯起的部分。
()
7、沉积岩是由地下深处高温高压岩浆上升到地壳中或喷出地表,冷疑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
8、岩石圈中(除热液对流外),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主要形式。
()
9、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
10、在两极附近,地磁场不存在水平分量,因而该处的磁体也不产生水平磁异常。
在赤道附近,不存在垂直分量,因而该处不产生垂直磁异常。
()
第二部分主观题部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用于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1)勘探,(2)_____ 勘探,(3)
勘探和(4) ______ 勘探。
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地球表而的形态可分为(5)_______ (6) _____ (7) _____ ,海陆地形的差异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3、地球內部的圈层划分主要是依据(8) _______ 在地球内部传播得出的波速分布特征
4、地震波属于(9) _____ 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10)_______ 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四.地球内部纵向上可分成那几个圈层?依据是什么?(10分)
五.地表三大岩类岩石磁性大小的分布特征?影响岩石矿物磁性的因素有哪些?(10分)
六.如何利用地球物理手段来确定板块边界?(10分)
答案.•
一、选择题(20X2共计40分)
1-5 AABAD 6-10 CBCCA 11-15 CACCA
二、判断题(5X2共计10分)
1、V
2、X
3、X
4、X
5、V
6、V
7、X
8、V
9、X 10、X
三、填空题(20X1共计20分)
1、(1)地震(2)重力(3)电法(4)磁法
2、(5)海洋(6)大陆边缘(7)陆地
3、(8)地震波
4、(9)弹性(10)介质
四、地球内部纵向上可分成那几个圈层?依据是什么?
答:四个圈层: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依据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横波是否能穿过。
五、地表三大岩类岩石磁性大小的分布特征?影响岩石矿物磁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火成岩磁性较强,变质岩次之,沉积岩磁性最弱。
岩石中磁性矿物越多,岩石磁化率越大,但是,二者并非成正比关系,岩石磁性强弱还受矿物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状态、岩石所受温度、压力和化学作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六、如何利用地球物理手段来确定板块边界?
荇:板块的边界是空间上的概念:既有水平范围上的界限;还应该考虑到界限在地球内部的分布。
(可任选一种地物方法)地震、地磁、重力异常等,依据相邻板块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确定板块边界.•如:1、地震波速的突变而、震源分布的空间规律2、导电性质突变的面3、重力异常的梯度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