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中药--------蒲公英

合集下载

蒲公英-2015版《中国药典》

蒲公英-2015版《中国药典》

标准出处:《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类别:药材和饮片笔画: 十三画页码: 第352页蒲公英PugongyingTARAXACI 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

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

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

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

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气微,味微苦。

【鉴别】(1)本品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

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细胞,直径17~34μm,顶端细胞甚长,皱缩呈鞭状或脱落。

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6个,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

叶脉旁可见乳汁管。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棕色。

韧皮部宽广,乳管群断续排列成数轮。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较小,射线不明显;导管较大,散列。

(2)取本品粉末1g,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1、蒲公英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治疗发热引起的口炎、咽炎、
咽喉炎、咽峡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以及头痛、咳嗽等症状。

2、蒲公英的抗病毒作用是最明显的,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对腺
病毒、流感病毒、肺炎病毒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3、蒲公英具有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抗氧化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
多种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等。

4、蒲公英对心脏也有益处,可用来改善心绞痛、心肌炎以及其他心
血管疾病。

5、此外,蒲公英饮可以对肝脏有好处,它可以抑制肝炎的发生,清
除肝脏毒素,促进肝脏的恢复,减缓肝硬化的进程。

6、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抑制和抗肿瘤,并减轻癌症患者的不良反应。

7、蒲公英还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防止胃部疼痛和消
化不良。

8、它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二、蒲公英泡茶的泡法
1、准备好蒲公英花,在蒲公英上洒一些白糖;
2、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入壶内,加入合适的水量,水温约为90-100℃;
3、将蒲公英花和白糖浸泡在壶内,然后盖上盖子;
4、把壶置于火上。

蒲公英的保健功能

蒲公英的保健功能

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蒲公英的保健功能学生姓名王争春所在专业制药工程所在班级1101学号201011931123摘要:蒲公英是常见的药用野菜,具有药用及保健的双重功效。

本文综了蒲公英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以及开发前景。

关键词:蒲公英;营养价值;保健功能.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草(丁)、奶汁草、黄花三七、蒲公草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耐寒、抗旱又耐涝,整个生长期无病虫害,不易受到化肥、农药及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属于真正纯天然绿色食物。

1 蒲公英的营养成分分析蒲公英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据袁瑾等2006年对蒲公英营养成分的测定,每100g蒲公英含水分40.55g,灰分5.03g,粗纤维5.69g,粗脂肪4.88g,粗蛋白4.56g,总糖38.98g。

在总糖中具有增强免疫力、宿主调节肿瘤等作用的多糖含量达14.91%,总糖总体质量分数较高。

据统计,每100g蒲公英中氨基酸总量8143mg,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大多同类野生植物。

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无法体内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补充的必需氨基酸。

蒲公英中还含有VC、VPP、VB1、VB2和β-胡萝卜素等,其中VC和VB2 含量丰富,达到2.73mg/100g、7.28mg/100g。

蒲公英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如Na,Fe,K,Ca,Cu,Zn,Co,P和Mn等,其中K的含量最高,是Na含量的8倍,因此蒲公英是难得的高钾低钠盐食品。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化学成分,蒲公英的干燥全草中测得含有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苷、树脂、菊糖、果胶、胆矸、蒲公英甾醇等药用化学成分,尤其果胶的含量在蔬菜中是少见的,可以满足人体对可溶性膳食纤维素的需求。

蒲公英可食用器官较多,根、茎、叶、花苞均可食用。

据资料显示,其根部含有蒲公英醇、甾醇、β-香树脂醇、胆矸、果糖、蔗糖及亚油酸;叶含有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醇素等;花中含有毛莨黄素、山金车二醇、叶黄素等。

蒲公英

蒲公英

食疗本草与养生题目:中药之蒲公英一、蒲公英简介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一)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

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

花期4~9月,果期5-10月。

(二)蒲公英的生境分布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分布在中国江苏、湖北、河南、安徽、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浙江、福建北部、台湾、湖南、广东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科普常见中药之蒲公英

科普常见中药之蒲公英

科普常见中药之蒲公英蒲公英来自菊科植物,也被称为普通婆婆、蒲公英和同一属的几种干燥的全草。

具有药效。

属中药类,其味苦、性寒。

药效即清热解毒,长期使用无害,并能消炎解毒。

同时针对便秘、尿频等症状有效。

然而,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摄入过多,因为过量摄入会导致呕吐、腹泻、尿频和许多其他不良反应。

1.蒲公英的具体作用有哪些?中存在药理活性成分,即倍半萜,同时含有黄酮、萜烯、倍半萜内酯、酚酸等化学成分。

蒲公英近年来,蒲公英不仅作为清热解毒、消肿的药物,在临床上同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它通常被用作清热泻火或表面解药来治疗感冒,尤其是风热感冒。

它也被用作清热泻火,用于治疗湿热益气和内脏热综合征。

具体作用有:(1)蒲公英味道平淡,有点甜,有点苦。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蒲公英可促进泌乳,另可治疗乳腺。

口服汤剂和捣碎外敷都有疗效。

此外,蒲公英还具有利尿剂、泻药、黄疸缓解剂、利胆药、助消化剂、增加食欲、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癌症、胃癌、食道癌症和各种肿胀的癌症。

(2)叶子还有净化血液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疹、缓解皮炎和关节不适,而根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和风湿病。

然而,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

可以说,它们是非常有用的芳香草药。

(3)蒲公英中富含多种健康营养物质,包括:蒲公英醇、蒲公英提取物、胆碱、有机酸和菊粉等,其功效在于利尿、通便、抗黄疸等。

蒲公英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它可以生吃、油炸或制成汤,使其成为一种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植物。

(4)美容养颜:蒲公英的叶子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每天食用蒲公英水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病。

爱美的女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用蒲公英代替茶叶,也可以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长时间将蒲公英花放在水中饮用可以起到祛斑的效果。

(5)乳腺炎:蒲公英可以起到消肿散结节的作用,对女性乳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炎的疼痛。

(6)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日常多见,可以用蒲公英治疗,同时也可治疗引起扁桃体炎、喉咙痛、发烧和头痛。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出自《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它可以作食物或草药。下面就由
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蒲公英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蒲公英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解毒
蒲公英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消痈散结
蒲公英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减肥瘦身
蒲公英可以减肥瘦身,消除体内堆积的多余脂肪,纤体瘦身。
改善消化
蒲公英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降低胆固醇
蒲公英能够降低胆固醇。
利尿通淋
中医认为,蒲公英可以利尿通淋。
强身健体
蒲公英作为自然养生之品,可以强身健体,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从而强健体魄。
慢性胃炎
民间常用,蒲公英30克,猪肚1个,洗净加水炖烂,分两次食用,来治疗慢性胃炎。
上消化道出血
蒲公英、地榆等份,烘干,对上消化道出血有疗效。
跌打损伤
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可治跌打损伤。
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抗菌

药草皇后蒲公英

药草皇后蒲公英

药草皇后蒲公英周雨之“药草皇后”蒲公英来自桃子小屋Lifestyle 00:0014:29讲师 | 周雨编辑 | 洪婉玲温暖的阳光在路边、石缝中唤醒了一朵朵橙黄色的“小太阳”,仿佛拥有太阳般温暖的力量,全株被白色疏软毛,撅开它的茎,会有白色乳汁流出。

风起之时,洁白的伞状绒毛会带着小巧的种子,乘着风飞向远方。

美而不妖,朴实无华,这个浪漫的植物有着另一个浪漫的名字——蒲公英。

传说说起蒲公英,先来听一个传说。

相传,从前村里有户人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唤作公英,一家人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

可有一天,不幸从天而降,女儿公英得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乳痈。

在旧社会里,一个未婚女子得这种疾病,是莫大的耻辱!家长十分气愤,将公英逐出家门。

公英有口难辩,羞辱难忍,遂投河自杀。

却说天不该亡公英,河的下游住着一个以打鱼为生的老人,公英被老人救起。

得知公英的不幸遭遇后,老人就到田野里找来一种开着黄花的药草,内服外敷,没过几天,公英的病就好了。

公英非常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遂拜老人为义父,因老人姓蒲,故自称蒲公英。

这件事后来传到乡里,乡亲门用这种开着黄花的药草治疗疮痈肿毒,效果非常好,于是,便亲切地将其称之为蒲公英或公英。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尿床草,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

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均有野生的或种植的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在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地区,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房前屋后,均有都可以看见蒲公英顽强茁壮生长的影子。

蒲公英虽然普通,然而却有着的不容忽视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营养价值在《本草纲目》、《辞海》及历代医药大典中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

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

蒲公英含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维生素A、维生素D、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铁、钙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蒲公英的功效介绍】:【中文名】蒲公英(《本草图经》)【类别】全草类【异名】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荚(《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土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州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咽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蒲公英多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高10~25厘米。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柄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绿色,或在边缘带淡紫色斑,被白色丝状毛。

花茎上部密被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直径2.5~3.5厘米,全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层,外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有角状突起,内层线状披针形,先端呈爪状;花冠黄色,长1.5~1.8厘米;宽2~2.5毫米,先端平截,5齿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白色,短而稍扁;雌蕊1,子房下位。

长椭圆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

瘦果倒披针形,长4~5毫米,宽约1.5毫米,外具纵棱,有多数刺状突起,顶端具喙,着生白色冠毛。

花期4~5月。

果期6~7月。

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此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如:碱地蒲公英、异苞蒲公英、热河蒲公英、西藏蒲公英等,均可同等人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衰老中药--------蒲公英潍坊学院张炤玒蒲公英其药用首载于《新修本草》。

历代医学均认为是味“清热解毒,散肿消痈”的要药。

由于本品药性和平,有苦泄而不伤正,清热而不伤胃的特点。

蒲公英妙在善能消疮毒,而又善于消火,故可两用。

《本草新编》:蒲公英泻火,止泄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

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

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则尽伏,即蒲公英能泄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

有人认为:一味蒲公英,功胜白虎汤。

如清·陈士铎《本草新编》指出,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

用白虎汤以泄胃火,乃一时之权宜,而不可持之为久也,蒲公英亦泄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期久服而无碍。

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

正如《新编本草》中所言: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蒲公英有天然抗菌素之称。

又有提神醒脑,降胆固醇,抗衰老功能和保健功能值得研究。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开花前连根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处方用名:蒲公英、公英性味归经:苦、甘寒。

入肝、胃经。

功效应用:(1)清热解毒。

①用于急性热病②用于乳痛、肠痛(2)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3)清泻胃炎(4)利尿通淋妙品。

(5)利胆(6)抗人体肺癌(7)抗衰老功能(8)治疗前列腺炎。

化学成分:根含多种三萜醇为蒲公英甾醇。

(t araxasterol,C30H50O)、蒲公英赛醇(taraxerol,C30H50O)、蒲公英苦素(taraxacin,C40H40O5)及咖啡酸,全草肌醇,天冬酰胺0.5%苦味质,皂苷、树脂、菊糖,此外尚含黑胶、胆碱等。

药性作用:1.蒲公英水箭剂对全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蒲公英浸剂有相当强的利胆作用(临床)3.蒲公英有抗人体肺癌的作用4.蒲公英叶有疏通阻塞之乳腺管作用 5. 鲜品制成流浸膏外涂可治下肢溃疡 6.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肝细胞7. 抑制骨髓细胞突变。

8.提高免疫力,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临床新用途:1.抗衰老功能:(1)蒲公英抗衰老作用《本草纲目》已有记载,如“乌须黑发;壮筋骨,”并附有以蒲公英为主药的“还少丹”,用于固齿牙。

壮筋骨、生肾水,年少服之至老不衰。

蒲公英的花蕾晒干泡茶,有提神醒脑,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作为饮料——该法始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发明,后来被欧洲人学了去,因为营养丰富又有兴奋作用,却不含咖啡碱。

美国的一些食品商店就卖蒲公英根制成的粉。

日本人对此又进行重新开发,用蒲公英制成保健系列食品,制成饮料,甚至进入高级咖啡馆。

乃至营养护肤脂等化妆品。

(2)清热解毒、散结通便,老年大便通可防止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作。

(3)另外有保护肝细胞和心细胞功能。

老年人常患前列腺炎,以蒲公英草味做茶饮治好前列腺炎,结果前列腺液化验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老年人久服有益。

增强免疫力。

(4)蒲公英早春嫩芽可预防感冒,因其味苦可清火,火清则体实,增强抵抗力,自然不因气候变化而伤风感冒。

2.蒲公英治疗妇科疾患(1)蒲公英治疗急性乳腺炎为特效药;蒲公英入药,最早只用于乳痛。

《新修本草》记载主妇人乳痛,水煮饮之及封之即消。

沿用至今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特效药。

河南中医院第一附院阮国治报导:《梅师方》载,治乳痛独用蒲公英一味,捣泥敷局部。

笔者临床十年效果显著。

急性乳腺炎:乳房局部硬结、肿胀、疼痛、恶寒发热、食欲不振,以蒲公英配全瓜蒌,环白竹、鹿角霜、川楝子。

公英量要大,一般60~90g,常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如韩x护士,24岁。

在哺乳期内,突然乳房发现硬结,灼热作痛,恶寒发热,体温39℃,曾用青霉素240万单位静脉关滴,体温不降,乳房红肿扩大,约6x8cm²,经服用上方一剂,体温下降至正常,乳房肿痛减轻,继服5剂,肿痛全消。

(2)治疗乳房炎:用蒲公英鲜全草,约500g,洗净泥土,捣烂挤出绿汁一茶杯,微火炖温,加酒适量炖服。

其渣加白矾少许,捣匀敷患处。

治疗乳痛初起,红肿胀痛1-2日内肿痛即消;或用蒲公英50g北沙参30g水煎内服、外洗,每日1剂。

(3)用于回乳:中药学者多言蒲公英通乳汁,少有言者回乳者。

河北医学院刘亚娴报道,在回乳过程中,特别是乳汁多的妇女,婴儿停止吮乳后微乳汁瘀滞而现乳房胀痛。

公英入肝胃而散结,用之以通乳汁瘀滞而解乳房之胀痛。

具体用法为:公英15g,煎两次共得药300ml;分2-3次服,每日一剂;治疗多例回乳效果可靠。

(4)治疗妇科热毒型疾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院胡玉荃等)①外用治验:a.蒲公英5公斤洗净,捣为泥收入瓶内加枯矾10g,局部外敷或涂抹,每日2-3次连续用。

治疗妇科外阴疖肿(阴部毛囊炎症)57例,用药第3天,局部红肿及渗出分泌物逐渐消退,疖顶结痂,一周后近期治愈32例。

有效19例;为防止再度感染,则改为水煎外洗阴部,每日1次;用一周后改为每周洗2-3次。

除6例未坚持治疗有复发。

其余患者半年内未再复发。

b.蒲公英60g金银花30g加水至600ml,浓煎至100ml,浸湿纱布(45x60cm2)垫,敷在患者症瘕(慢性盆腔炎、附件炎〈50mm直径的炎性包块患侧的腹壁上,月经干净后两天开始用)部位。

进行离子透入理疗,每次15至25分钟,每日一次,10至15天为一疗程。

连续观察二至三个月。

其实效果比单用内服中药疗效,提高10%以上,又比单用金银花液效果明显。

②内服运用治验:处方:公英40克,双花30克,地丁30克,水煎内服治疗热毒型盆腔炎,盆腔脓肿,产后感染的发热病患者。

其中热毒型盆腔炎46例,热毒型产褥热7例,盆腔脓肿(包括结核性)8例,治疗效果均优于抗生素治疗。

其中一位盆腔脓肿患者,经用抗生素30天以上仍发烧39度以上,用中药两天病情就见好转,总之,蒲公英是妇科充血性炎症治疗的良药。

(5)治疗阴道滴虫,干蒲公英蛇床子两药各取100克,水煎坐浴,每日一次,连续十十到14天。

3治疗小儿疾患:(山西太原儿童医院谷正本报导)(1)治疗小儿中耳炎,用鲜蒲公英治疗五例,5例中年龄最小三岁,最大17岁,反复发作,病程最长者四年,最短者一个月。

症状表现为耳道疼痛,有脓血分泌物,听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并发颈淋巴结炎。

治疗方法:采鲜蒲公英全草,根茎叶花;去枯叶用水洗净,置阴凉通风处晾去水分,后切成碎片,捣成糊状,取消毒纱布拧挤,干净器皿收其汁,用滴管吸取每日早中晚滴入鼻孔,滴前将耳道清除干净,三至五岁,每日三株,6到10岁每日5株,10岁以上每日7株。

治疗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全部达到治愈校准。

耳道无脓血,无炎症,无头痛,耳道通畅,听力正常,疗程长者1周,短者三天;随访两年未复发。

典型病例:张某某,女,17岁,1990年8月24日初诊,患者从七月初双耳道疼痛,继而流脓,西医诊为化脓性中耳炎,曾用氨苄青霉素和抗菌优治疗愈觉加重。

现头痛,听力减退,口苦,小便赤黄,望诊双耳道红肿,耳孔流脓血,面色红赤,舌苔黄厚,舌边尖赤。

切脉:脉玄数,颈部可触及2至3个淋巴肿块。

采用上法施治。

3日后再诊。

脓血已清,诸证均减,继续治疗三天痊愈。

(2)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福建中医院杜建报道)鲜蒲公英适量,加鸡蛋清一个,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一次。

一般一周之内肿胀消退,疼痛消失,热退,多无并发症。

(3)治疗小儿I-II度烫伤,日敷3次,用药2-3日即效。

(4)治小儿龟头炎:用蒲公英根、苦菜根鸽30g(鲜根加倍为60g)置锅内加水一碗煮沸后,以干净纱布蘸药液洗龟头发炎部位即可。

(5)治疗小儿慢性肾炎(陕西省府谷县医院谢立业报导)蒲公英为养阴滋肾不可多得之妙品,滋而不腻,清而不寒。

对于肾阴虚肾阴虚之症状用本品可长期服用。

尤其对慢性肾炎之服用激素而见阴虚之症者,单味应用或辩证加蒲公英有良效。

如治方某男,8岁患慢性肾炎已两年余,长期服用强地松,日15毫克,尿蛋白(++)持续不降,一派阴虚之证,资尽未效。

遵嘱以草味蒲公英日100g,水煎分两次服,同时递减激素,半年而愈。

4蒲公英有疏肝解郁之功,为疏而不燥,行而不伤,疏中有清,清中有滋。

(1)陕西府谷县医院谢立业报导:举凡肝郁或有化火之症皆可用之。

《本草纲目》载本品可散滞气,可谓解郁之先声。

盖肝郁日久则化火伤阴,而解郁诸药有燥烈之弊。

蒲公英行而不伤。

临证每以蒲公英30至100克。

用诸肝郁化火伤阴之证,并用或加入一贯煎中恒获奇效,举凡急慢性肝炎,胆囊炎,乳癖肿痛用之大量疏肝清热,毫无寒凉之弊,如刘某某。

男、45岁,右腹下胀痛时寒热,经某医院诊为胆囊炎,因居家农村,时值盛夏。

嘱以单味鲜品蒲公英斤余。

每日煎服一次,连服十余日痛止,五年未再复发。

(2)中国药科大学叶桔泉教授曾遇到一位以鲜蒲公英治愈的肝胆病患者,治疗经过感触颇深,有一位中年妇女,病由黄胆变成黑胆,面目呈青褐色,胸痛腹胀。

顽固性便秘,他人认为黄疸变为膨胀,以成不治之症。

患者呻吟病床已年余,家中因病所致已贫困不堪,求治于叶教授,故给与免费诊治。

送服几剂药后,稍有好转。

后嘱其家属自挖蒲公英,每日大量煮汤喝(约90至120克或更多),结果一个多月未花分文,竟把垂涎一年零七个月的慢性肝病治愈了,事后,叶老发出这样感慨,蒲公英过去我也常用,而这次鲜草单独用,未料竟有如此威力,这就增加了我对药的用法,剂量与疗效关系的新认识。

服用单位药剂量应增加。

(3)治疗病毒性肝炎:有人用公英散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方法,用蒲公英20克,大黄十克,黄连六克,板蓝根20克,大青叶十克,虎杖20克山豆根十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对湿热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效果良好。

(4)降酶退黄(江西中医学院洪广祥报导)由于蒲公英长于苦泄通滞,因而有良好的泄湿热,散於滞的功效,故余常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尤其对降谷丙转氨酶和消除黄疸显著疗效。

如湿热证候明生者,常以蒲公英30克,虎林15克,连翘15克,败酱草15克,龙胆草十克组成基本方,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尤以迁延型肝炎,治疗颇有颇感棘手,我以蒲公英30克,鸡骨草15克,紫胡、郁全各十克,猪苓15g,白术10g人参叶10-15克,焦山楂15克以泄湿热通瘀滞、补脾胃,随后再酌情辨证加减,据临床观察,大多数病例服用一到三个月后,肝功恢复症状消除。

5.蒲公英治疗胃肠道疾病:(1)治胃痛慢性胃痛(江西中医院洪广祥报导)常与郁热、瘀滞、气雍密切相关,不通则痛,为其共同的病理特点,因此我常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在复方中加蒲公英15至30克可达泄热,通滞、止痛,消痛之效,有利于促进慢性炎症的吸收和溃疡的愈合,对于疼痛较甚,一般方药难以缓解者,我常以蒲公英30克,徐长卿10至15克,青木香十克,制乳液各六克,煅瓦楞十至15克组成基本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在辨证方中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