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详解复卦完整版

合集下载

24复卦第二十四

24复卦第二十四

复卦第二十四(下震雷上坤地-地雷复卦)复,亨。

岀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1 . 复卦象征阳气回复之意,为十一月之卦,此时阴气剥阳已尽,阳复生而起于初,故谓之复。

阳气复返,则往来无碍,故可万事亨通。

而微阳生长,生机畅旺,不受侵害,初阳上复,群阴引以为朋,复道畅通,毫无咎害。

◎岀入,谓阳气之始生与外长,即阳始出于震下,而入于群阴之内。

◎疾,害也。

◎朋来,谓初阳上复,群阴引以为朋。

阴以阳为朋也。

2 . 何妥曰:复者,归本之名,群阴剥阳至于几尽,一阳来下,阳气复返而得交通,故云:复,亨也。

3 . 李士鉁曰:天地间一阳气所充周,阳过处即是阴,非阴消阳,阳自往也,往极于上,则来反于下。

岀者,震动于下,阳始出也。

入者,入于群阴之内也,明阳之无时或息也。

元阳初生,阴咸顺之,无疾则生机畅矣。

阳之以阴为朋,坤阴来助,以阴赞阳,则生意茂矣,故无咎。

4 . 而回复其阳刚之正道,所需之时间不过七日,可谓转机迅速。

当此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时,利于积极有所作为。

◎道,天地之理,人所共由之正路。

5 . 黄寿祺曰:「七日来复」之四种说法如下:(1)王弼曰: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意谓来复快速。

(2)侯果曰:以十二消息卦为说,谓阳自姤卦消,沿剥至复,历七卦而复生,七卦原指七月,诗经有月称日者,故当七日。

(3)易纬云:六十四卦中,坎、离、震、兑为四正卦,其二十四爻主二十四节气,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各主一日,中孚至复历六日七分,当七日。

(4)李鼎祚曰:九月剥卦阳尽,十月纯坤用事,坤尽而复生阳,坤六爻加复初阳为七爻,当七日。

6 . 序卦传:物不可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彖曰:复,亨,刚反。

动而以顺行,是以岀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1 . 彖传曰:复卦可致亨通,乃由于阳刚之气已再生而复返于初。

其卦德下震动、上坤顺,即显示其阳刚之气,乃顺着天地自然之理而动,因此微阳生长,生机畅旺,不受侵害,初阳上复,群阴引以为朋,复道畅通,毫无咎害。

《易经》第24卦

《易经》第24卦

《易经》第24卦第二十四卦:《复卦》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利有攸往。

【白话】《复卦》象征复归:亨通顺利。

阳气从下面产生而逐渐向上行进没有阻碍,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

返回复归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经过七天就会前来复归。

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白话】《象辞》说:《复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坤(地)上,为雷在地中、阳气微弱地活动之表象,因而象征复归;从前的君主在阳气初生的冬至这一天关闭关口,使商人旅客停止活动,不外出经商、旅行,君主自己也不巡行视察四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白话】初九,刚刚开始行动,就能知过必改、复归正道,这样就不会发生灾祸,也不会出现内心的悔恨,必然会获得大吉大利。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白话】《象辞》说:“刚刚开始行动,就能有知过必改、复归正道的表现”,说明能注意自身修养。

六二,休复,吉。

【白话】六二,以真善美做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虽然有时会走弯路,但是,只要能够复归正道,就必然获得吉祥。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白话】《象辞》说:“以真善美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能够复归正道,就必然获得吉祥”,是因为六二能够向下亲近具备仁德的人。

六三,频复,厉无咎。

【白话】六三,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是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毕竟能够改过从善,复归正道,所以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

六四,中行独复。

【白话】六四,位居阴爻的正中,独自专一地复归正道。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白话】《象辞》说:“位居阴爻的正中,独自专一地复归正道”,说明是为了奉行追随正道。

六五,敦复,无悔。

【白话】六五,敦厚忠实地复归正道,内心不会有什么后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易经详解复卦

易经详解复卦

地雷复【原文】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译文】复卦:通达。

外出入内没有疾病,朋友前来没有灾难。

在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回来重新开始。

适宜有所前往。

【解读】1、复卦是下震上坤,亦即“地雷复”。

《序卦》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剥卦走到极点,阳爻又须回到底下重新开始。

复卦为剥卦的覆卦,称作“由剥而复”,是“一阳复始”的局面,大地重现生机,所以“亨”。

2、“出入无疾”,阳气始生,充满活力,以“出入”描写其生长状态。

“无疾”则是不再有任何麻烦或阻力。

“朋来”,是说别的阳爻也将陆续前来,顺势上行,所以“无咎”。

3、“反复其道”,“道”是万物消长的规则,自古以来一切循环轮替展现。

“七日来复”,从剥卦的上九出发,经过坤的六爻,到阳爻回到初位,是经过七步才成功的。

阳爻向上推进,对君子有利,所以说“利有攸往”。

【原文】《彖》曰:复,亨。

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译文】《彖传》说:复卦,通达。

刚强者回来,行动是顺势前进的,所以外出入内没有疾病,朋友前来没有灾难。

在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回来重新开始,这是天的运行法则。

适宜有所前往,是因为刚强者正在成长。

从复卦,大概开始看出天地的用意吧!【解读】1、复卦也是五阴一阳,但是阳爻居初位,代表它刚刚回来,将会打开新局面。

本卦下震上坤,坤为顺,震为足为行,亦即“动而顺行”。

这一切都是配合“天行”的。

2、由复卦可以看出天地的“心”,亦即希望一切蓬勃而有朝气。

虽有阴阳消长的相反相成,但是仍以生生之德为其鹄(gu靶中心,hu天鹅)的。

【原文】《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译文】《象传》说:“雷”还藏在地下,这就是复卦。

古代帝王由此领悟,要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商人旅客不得同行,君王也不去四方视察。

【解读】1、复卦下震上坤,坤为地,震为雷,所以说“雷在地中”。

易经六十四卦第二十四卦:复卦正解-地雷复(坤上震下)

易经六十四卦第二十四卦:复卦正解-地雷复(坤上震下)

易经六十四卦第二十四卦:复卦正解-地雷复(坤上震下)地雷复卦地位:少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阴|错卦:天风姤|综卦:山地剥|交互卦:坤为地错卦;天风姤。

综卦;山地剥。

交互卦;上坤下坤成;坤为地。

地位;少阴。

人位;老阴。

天位;老阴。

序卦传;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崔觐曰:夫易穷则有变,物极则反于初。

故剥之为道,不可终尽,而受之于复也。

十二消息卦之一;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复坤上震下程传:《复·序卦》:“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物无剥尽之理,故《剥》极则《复》来,阴极则阳生。

阳剥极于上而复生于下,穷上而反下也,《复》所以次《剥》也。

为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极而阳复也。

岁十月,阴盛既极,冬至则一阳复生于地中,故为《复》也。

阳,君子之道。

阳消极而复反,君子之道消极而复长也,故为反善之义。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朱熹:《复》,阳复生于下也。

《剥》尽则为纯坤,十月之卦,而阳气已生于下矣。

积之踰月,然后一阳之体始成而来《复》,故十有一月,其卦为《复》。

以其阳既往而复反,故有亨道。

又内震外坤,有阳动于下,而以顺上行之象,故其占又为己之“出入”,既得“无疾”,朋类之来,亦得“无咎”。

又自五月姤卦一阴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阳来复,乃天运之自然,故其占又为反复其道。

至于七日,当得来复。

又以刚德方长,故其占又为利有攸往也。

反复其道,往而复来,来而复往之意。

七日者,所占来复之期也。

程传:“复亨”,既复则亨也。

阳气复生于下,渐亨盛而生育万物。

君子之道既复,则渐以亨通,泽于天下,故复则有亨盛之理也。

“出入无疾”,“出入”谓生长,复生于内,人也;长进于外。

读《易经》心得:复卦:触底反弹

读《易经》心得:复卦:触底反弹

读《易经》心得:复卦:触底反弹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利有攸往。

(下震雷,上坤地,地雷复卦)大意:复卦象征阳气回复。

为十二消息卦中第十一月卦(时值冬至),此时阴气剥阳已尽,阳开始复生,所以称为复。

阳气开始复返,则意味着一切顺利通达,往来无碍,所以可万事亨通。

而微阳犹如初生禾苗生长,生机畅旺。

从象看,初阳回复,群阴引以为朋(阴阳异性相吸的原因),所以没有对抗,通达畅通,毫无咎害。

而回复阳刚正道,所需时间不过七日(七个月),转机迅速。

此时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利于君子积极有所作为(建议与上一卦剥卦参看)。

(岀入是指阳气开始生长,也即阳开始出于下卦震,而入于群阴之内,入为自内生,出为向外长。

朋来是指初阳上复,群阴引以为朋,阴以阳为朋。

道,天地之理)传统解读:复卦是剥卦的颠倒。

群阴剥阳,剥至极处,就物极必反,阴极阳返。

阳被剥于上,复生于下。

复卦就是一阳复生于下之象。

复就是返本回复之意。

虽然只有一阳,但它是新生的,蓬勃向上的。

正如冬至之后,阴寒最盛之时,一阳复生,这就预兆着大地回春之时将至,其欣欣向荣之势是不可阻挡的,当然是必然顺利亨通的。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是对亨的解释。

“出入”指阳爻从下卦产生出来、逐渐进入上卦。

“朋来”是指一阳萌生则众阴引以为朋,预示诸阳也将像朋友一样结伴前来,将是阳气萌发、勃勃生长的一片兴旺景象。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说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阴阳往来交替消长,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也即前面已经介绍过的12消息卦)。

这个规律在《易经》中表述为“七日来复”,七日就是所谓谓七更。

就是说,从“一阳消退”到“一阳复生”,要经历七次变化。

具体过程是:“一阳消”为“姤”,“二阳消”为“遁”,“三阳消”为“否”,“四阳消”为“观”,“五阳消”为“剥”,“六阳消尽”为“坤”,“一阳来复”为“复”。

当“剥”之时,阴进阳退,阳消将尽,所以“不利有攸往”;当“复”之时,阳进阴退,阳气方生,所以“利有攸往”。

《周易》的六十四卦:每日一卦一解——复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每日一卦一解——复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每日一卦一解——复卦◎复卦第二十四卦辞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译文〗顺利。

出入没有障碍,朋友来无所怪罪;反复探索道路,七日来回。

利于有所前进。

卦义复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二十四卦。

地雷复(复卦)寓动于顺。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

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

复卦,阐释恢复的原则。

恢复的原则,必须根绝过去的错误,重新回复到善道。

恢复的法则,应当从小的过失开始,过失尚未严重之前,及时反省改善,否则积重难返。

复卦所以亨通,是因为初九阳刚更生返回,再度生气蓬勃,且阳气生于内长进于外无所疾患,众阴欢迎刚健朋友前来无所危害,没有障碍。

阴阳反复,是宇宙的自然法则,经过一段时间,阳又会返回来,这是阴阳消长的循环。

此时阳刚开始伸长。

有利干积极行为。

爻辞初九:不复远,无只悔,元吉。

〖译文〗行不远就返回,没有严重悔恨,很吉利。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译文〗休止而反复,吉利。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译文〗屡次反复,艰苦但无所怪罪。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译文〗中间走,独自反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译文〗敦厚地反复探索,没有悔恨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

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译文〗迷失方向反复探索,凶,有灾祸,用于行军打仗,终有大败;对于他的国君凶,以至于征战十年不能攻克对方。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爻义“初九”本卦之主,以一阳居诸阴之下,为复之始,故偏行不远就可复上正道。

这样当然无患无悔,大吉大利。

这是复卦第一爻爻辞,阳,表示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

'祗'(zhi)恭敬有礼的样子:祗仰。

'元'(yuan)为首的:元帅。

易经地雷复详解

易经地雷复详解

易经地雷复详解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易经证释》复卦

《易经证释》复卦

《易经证释》复卦第一篇:《易经证释》复卦《易经证释》复卦易卦以剥复二卦交替之间。

最为重要。

次则夬姤。

剥复为阴消阳息。

夬姤为阳消阴息。

一阴一阳。

一消一息。

乃易卦变动之枢纽。

全易六十四卦。

莫非由此阴阳消息推衍而来。

而剥复夬姤。

却为之首。

夬之于姤为消。

剥之于复为息。

复又易道最重大之数。

以易教重阳也故。

复卦实为全易生机之所在。

亦天地人物生意之所托。

唯人道为尤重焉。

,以人道在中和。

取仁厚。

舆天地兼生杀者略殊也。

夫此四卦。

居变易之冲。

当生化之始。

其可言者。

于卦象固已甚明。

而最宜注意者。

则为八卦方位。

伏羲卦位。

上乾下坤。

乾之左为兑。

右为巽。

坤之左为震。

右为艮。

此人所知也。

而姤之一阴。

即夬所有上六。

复之一阳即.剥所有上九。

人或未尽明。

盖夬为兑乾。

垢为乾巽。

一兑一巽。

皆系于乾泽天夬。

变为天风姤。

实由乾之自下上耳。

换言之。

即倒置夬而成姤。

故二卦恰相反。

夬之上六倒则为姤之初六。

乾未易。

而卦已殊。

左右既移。

而阴阳消息已反。

此数之加减。

位之升降。

而莫不由于气之盈虚也。

故姤为夬之反。

而阴则由消而息矣。

剥与复亦如是。

剥以艮坤。

复以坤震。

二卦皆系于坤。

一艮一震。

一左一右。

一交坤则互变。

坤虽未易。

而上下已移。

故剥倒置即成复。

复与剥遂相反。

复之初九。

即剥之上九。

中经坤而反上为下。

而阴消阳息矣。

自艮交坤。

为阴之极。

至震则一阳生。

坤震合为复。

言阳始反也。

阳出于地而为震。

故曰震。

震之初九。

即艮之上九。

以坤所受者祗艮耳。

文王卦位。

艮震相连。

而艮坤相对。

坤艮本有易位之数。

以皆属土也。

艮既接震而交坤。

是艮之变震。

亦与坤有关。

震为木。

东方也。

后天五行之首。

木非土不生。

艮坤实所生养者。

故复之成。

实由坤艮之变。

先天后天卦位可见者也。

由此言之。

剥之变复。

必资坤土气之返还德之生育。

道之根原数之转代。

皆必本于坤厚。

人道近地。

先师于坤阳宜蓄藏。

先法诸复。

故道在静止。

修养之基。

艮为止。

坤为静。

不止不静。

则气不复。

生不久而性命不固。

此圣人教人止静。

以生育其身而复于道也德在中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详解复卦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地雷复
【原文】复:亨。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译文】复卦:通达。

外出入内没有疾病,朋友前来没有灾难。

在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回来重新开始。

适宜有所前往。

【解读】
1、复卦是下震上坤,亦即“地雷复”。

《序卦》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剥卦走到极点,阳爻又须回到底下重新开始。

复卦为剥卦的覆卦,称作“由剥而复”,是“一阳复始”的局面,大地重现生机,所以“亨”。

2、“出入无疾”,阳气始生,充满活力,以“出入”描写其生长状态。

“无疾”则是不再有任何麻烦或阻力。

“朋来”,是说别的阳爻也将陆续前来,顺势上行,所以“无咎”。

3、“反复其道”,“道”是万物消长的规则,自古以来一切循环轮替展现。

“七日来复”,从剥卦的上九出发,经过坤的六爻,到阳爻回到初位,是经过七步才成功的。

阳爻向上推进,对君子有利,所以说“利有攸往”。

【原文】《彖》曰:复,亨。

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译文】《彖传》说:复卦,通达。

刚强者回来,行动是顺势前进的,所以外出入内没有疾病,朋友前来没有灾难。

在轨道上反复运行,七天回来
重新开始,这是天的运行法则。

适宜有所前往,是因为刚强者正在成长。

从复卦,大概开始看出天地的用意吧!
【解读】
1、复卦也是五阴一阳,但是阳爻居初位,代表它刚刚回来,将会打开新局面。

本卦下震上坤,坤为顺,震为足为行,亦即“动而顺行”。

这一切都是配合“天行”的。

2、由复卦可以看出天地的“心”,亦即希望一切蓬勃而有朝气。

虽有阴阳消长的相反相成,但是仍以生生之德为其鹄(gu靶中心,hu天鹅)的。

【原文】《象》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译文】《象传》说:“雷”还藏在地下,这就是复卦。

古代帝王由此领悟,要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商人旅客不得同行,君王也不去四方视察。

【解读】
1、复卦下震上坤,坤为地,震为雷,所以说“雷在地中”。

此时,雷尚无法发挥作用,必须安静以待时势。

2、“至日”,冬至之日,是复卦所代表的节气,由此日开始阳气渐生。

先王效法“雷在地中”,所以“闭关”一日。

“后”为君王,可以包括诸侯在内。

【原文】初九:不复远,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译文】
初九:走得不远就返回,没有懊恼的程度,最为吉祥。

《象传》说:走得不远而返回,是为了修养自己。

【解读】
1、在复卦中,初九是最先返回的,所以说“不远复”。

“祗”(短衣)为抵(抵挡),抵达。

由于迅速返回而没有做出任何“悔”事。

如此确实“元吉”。

2、《系辞下》引述孔子的话说:“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无善为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这是孔子对颜渊的称赞。

人的认知与行动不可能完美,但是只要真诚察觉危机就立即回归正途,则为“修身”的良方。

【原文】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译文】
六二:停下来返回,吉祥。

《象传》说:停下来返回而吉祥,是为了向下亲近仁者。

【解读】
1、“休”是止。

在复卦中,六二也是走得不远,就停下来返回。

这是由于六二以阴爻居柔位,又居下卦之中,所以作出正确的抉择。

2、六二之“吉”是为了向下亲近初九,初九为君子,为仁者,值得六二肯定。

由此可知,复卦所谓的返回,是指返回正道而言。

【原文】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译文】
六三:再三地返回,有危险但没有灾难。

《象传》说:再三地返回而有危险,是理当没有灾难的。

【解读】
1、六三以阴爻居刚位,原本就不安稳,又处在下卦震卦的终位,震为动,所以六三会频频返回正道,是屡得屡失之象。

2、由于它返回的是正道,所以在迷失时有危险,而在返回时又有了希望,这就是“义无咎也”的缘故。

【原文】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译文】
六四:走在行列中间而独自返回。

《象传》说:走在行列中间而独自返回,是为了追随正道。

【解读】
1、六四位在一串阴爻的中间,上下各二,所以是“中行”。

只有它返回,是因为它阴爻居柔位,又与初九正应。

一般而言,中行者最不易“复”,所以特别指出其特色。

2、说六四“独复”,并不表示其他各爻不“复”,而是说六四的“复”最为直截了当,并且是回到全卦唯一的阳爻初九,“以从道也”。

【原文】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译文】
六五:敦厚地返回,没有懊悔。

《象传》说:敦厚地返回而没有懊恼,是因为居中而能自我省察。

【解读】
1、六五居上卦坤的中爻,坤为地,为厚,可以承载万物。

“敦”为厚。

六五以阴爻居尊位,所以能够敦厚地返回,没有懊恼的余地。

2、六五居“中”位,“中”亦有内心之意。

它在返回中道时,会“自考”其得失,所以“无悔”。

【原文】上六:迷复,凶。

有灾眚。

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译文】
上六:在迷惑中返回,有凶祸。

出现危难与灾祸。

发动军队作战,最后会打败,对国君的凶祸最大,甚至十年之内都不能再用兵。

《象传》说:在迷惑中返回而有凶祸,是因为违背了君王的正道。

【解读】
1、上六在复卦之终,又是连续第五个阴爻,已经迷惑而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如果返回初位,把阳爻向上推进一爻,则全卦将变成师卦(二为阳,第七卦)。

2、师卦下卦为坎,坎为多“眚(音:shěng,过错)”(灾自外来,“眚”由内生,都是危难)。

坎又是血卦,所以“终有大败”。

复卦下卦为震,震为长子,于封建时代则为诸侯,现在变成师卦,国君陷入坎卦中,凶祸可知。

“十年”指为期之长。

3、上六在复卦而不能学习先王“闭关”,反而兴师动武,所以说它“反君道也”。

这一切都源自“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