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成果发布PPT(案例)

合集下载

QC成果报告--运用QC方法提高钢柱安装垂直度准确率36页PPT

QC成果报告--运用QC方法提高钢柱安装垂直度准确率36页PPT

确率,选题理由如下图所示:
上级要求
青岛莱钢大厦工程是青岛信莱物业发展有 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首座钢结构酒店楼项目 ,质量方面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对树立 企业形象及后续市场开发起至关重要作用 。

业主要求
工程交付使用后将作为欧洲十大豪华酒店 凯宾斯基大酒店使用,用以接待海内外重

要来宾,对青岛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形象的
从结果分析图图中可以看出,钢柱垂直度不合格点主要出现在标准平面布置图中的 一、二、三区域,我们将重点对这三个区域钢柱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五 确定目标
针对现状分析和工程创优的要求,我们设定本 次活动的目标值:钢柱垂直度偏差合格率有活动前 的86%达到100%,以达到争创优质结构的要求。 为此我小组成员展开讨论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构件临时固定复杂 时固定,操作过程极为复杂。
现场调查

10
光照及温度的影响
钢构件本身热胀冷缩现象严重,对钢柱两侧由于日照原因 存在温差,影响钢柱垂直度
理论分析
11
与楼板砼连接有缺陷
由于材质不同,钢柱钢梁与砼楼板的连接存在缺陷,影响 结构工程的整体性
注:★ 为影响钢柱安装垂直度的主要原因
现场调查
八 制定对策
图五 检查是否通线
图六 钢柱腹板翘曲
(2)、钢柱对接:
图七 钢柱对接角度偏差
图八 钢柱焊接质量不到位
(3)、钢构件安装顺序:
图九 钢柱安装顺序错误(一)
图十 钢柱安装顺序错误(二)
(4)、钢柱垂直度校正:
图十一 钢柱垂直度初校正
图十二 钢柱垂直度精密校正模拟图
4、钢结构施工环境:
图十三 钢结构安装作业面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PPT1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PPT1

完成期限:
2010年3-10月
实施地点: 三水装置
八、对策计划
2
对策二:氢化固定床气液分布器、挡料板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1、固定床气 液分布器开孔 率大; 2、固定床进 口挡料板开孔 少
1、氢化固定床 气液分布器开 孔率下降,挡 料板开孔增加 。 2、固定床观察 视镜有滞液层 。
地点
技术组
时间
2010年2月
是否 要因

工作液流量低
触媒选型不合理 固定床直径大、高 度矮 固定床分布器开孔 率大、降气管直径 大 固定床进口挡料板 开孔度低 操作人员素质低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 强 氧化铝床流量分配 不均 氧化铝使用周期长
氢化固定床空速高低
活性、选择性、使用寿命、再生性 能、机械性能 触媒层上、中、下三段反应温度差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加氢触媒触媒 Nhomakorabea准钯含量:0.3± 0.02%;堆密度:(0.63 ±0.05)g/ml;抗压碎强度:≥50N/粒; 粒径:φ2.5—4mm
确认标准
工作液进床加氢温度
评价名称
活性 选择性 使用寿命 再生性能 机械性能 确认人 确认情况
确认方法
调查统计
使用评价
进床温度38-50℃使用周期长, 70天左右 。 萃取塔T3301观察视镜排水降解物少,界面指 标LRCA-3303低。 从触媒投用到再生,使用周期在120天左右。 触媒再生后投用,进床温度在38℃左右。 氢化液过滤器切换少,拆换后检查滤芯内触 媒粉尘少。 2010.2-3
固定床高度矮 筛板开孔率大 降气管直径大


六、要因分析
要因确认计划表
末端 因素

QC活动成果报告经典ppt课件

QC活动成果报告经典ppt课件
实施1、针对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为了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提高其执行力,充分调动管理队伍和施工班组 的积极性,具体做好以下两点:
19
•实施评价:自2007年2月开始至2007年5月,对管
理人员考核共4次,对班组考核7次;通过考核和奖 罚措施的落实,管理队伍和施工班组的工作积极性 逐渐提高,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改观,从而提高了执 行力。
2、对考核低于9分的进 行处罚。
范建清
项目部
3月10日
1、技术交底加强针对性,
2
技术交 底
不到位
对技术交 底进一步 完善并有 效落实
使每个操 作工人都
清楚
操作要点详细、具体。 2、对班组交底要及时, 并要求落实到一线工人 。
卜建祥
施工现 场
3月2日
3
检查整 改不落

对检查意 见进行验

提高班组 执行力
1、对检查提出的意见进 行具体分解落实。
2、明确整改验证时间。 3、对整改情况的处置。
王伟杰
施工现 场
3月2日
4
施工方 案无针 对措施
重新调整 施工方案
确保墙板 安装管线 节点质量
1、编制详细施工程序。 2、明确管线节点施工要 求。
邹江滔 项目部
3月2日
制表人:沈建琴
时间:2007年3月28日
18
+ QC小组在活动整个过程中,围绕计划、实施、 检查、处理即PDCA循环的不断运动推动质量不 断提高。实施过程简述如下:
22
+ 通过几个月来的实施,并查阅了检查资料,能 反映班组对相关部门提出的检查意见已及时进 行了整改和提交了回执,并有相关部门验证的 签证意见,所以从实施情况来看,采取的措施 运行有效。

QC小组成果展示PPT课件

QC小组成果展示PPT课件

100%
20%
0%
现状
目标值
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目标设定图 制图人:555 时间:2012.09.30
经单台车身实验,对油箱门盖卡具进行长时间吹扫,能够有效 减少左前门外表面电泳流痕的形成。
三、现状调查
A0左前门表面批量 电泳流痕100%
打磨处理后大面积漏 铁,喷涂时手工补喷 电泳漆,浪费资源。
四、原因分析 为落实我们小组确定的目标,小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了因果分析图。
4056 0 0%
5827 0 0%
4215 0 0%
油箱经门试盖验卡改效善具后果下A后0方车发后流A现0痕左引前出门流现外工表率面装远电起泳远流到低痕完统于计全2表0起%到制,表理完人想:全5的5完5 作时成间用计:,2划01A3目-20-2标8 。
八、效果检查
根据一个月的跟踪统计发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24 1901
0
水砂纸消耗(张) 2
5
3
16
215
738
0
辅料消耗表 制图人:555 时间:2013.2.28
日期
12年10月 12年11月 12年12月 13年1月 13年2月
共计
名称
A0生产台数
3478
4661
4056
5827
4215 22237
单台节约成本(元) 1.2
1.2
1.2
1.21.2七源自对策实施根据原有油箱门工装的基础上,在油箱门盖 卡具防掉锁棱角下焊接一个引流槽。
八、效果检查
根据一个月的跟踪统计发现
日期
名称
A0生产台数 缺陷台数 缺陷率

【精品】QC小组成果发布PPT案例PPT课件

【精品】QC小组成果发布PPT案例PPT课件

时造 成垫 块移

的延 伸后 间隙 变大
的延伸 后表面 有明显 凹槽
压边 油缸 压力 调节 过大
压边 油缸 压力 无数 据统

压边 模具 模具 板材 油缸 压料 压料 表面 压力 板下 板下 有细 无统 垫块 垫块 小毛 计数 位置 多 细孔
板材 材质 硬度


移位
换模 具时 垫块
换模 具后 各位 置的
供应单位板 材质量没有
控制好
需要 移动
垫块 多放
供应单位缺 乏质量控制
没有压边油 缸压力表
图二:
油箱上壳起皱原因
受压压力不均匀
板材位置 摆放不正
操作工模具调节 时压边力太小
模具磨损 过大
板材 摆放 时左 右不 平行
板材 摆放 时前 后不 一致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板材 没有 左右 定位
板材前 后定位 点不清
四、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针对新风暴油箱上壳开裂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如下树图:
图一:
新风暴油箱上壳开裂原因
受压压力不均匀
板材位置 操作工模具调节 模具磨损
摆放不正 时压边力太大
过大
压机压边油 换模操作工换模 板材材质 缸压力过大 具时调节不稳定 不稳定
板材 摆放 时左 右不 平行
板材 没有 左右 定位
98.10%98.10%
98.00%
97.50% 6月18 6月30 7月10 7月20 7月31 8月10 8月20 8月31 9月10 合格率 98.10 98.10 98.30 98.50 98.70 98.70 98.80 98.90 98.80
6月18日 6月30日 7月10日 7月20日 7月31日 8月10日 8月20日 8月31日 9月10日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ppt课件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ppt课件
58.9%
80.8
45.4
56.2%
从上表看出,传输室在应急处理中所用时间占的百分比较大,需要减少延 时,计划通过QC活动,将百分比降低为20%
6
四、目标设定
做好应急基础工作,严控应急安全风险,提高应急能力,确 保压延时、保畅通、保安全的目标。将应急百分比时间降到 20%以下
确定目标
责任意识
应急预案
18
九、实施效果
对策前
对策后
结果
备用光纤、备用光纤、电路未分类,
电路
查找比较繁琐
进行分类编制预案、 将电路、光
系统化的整理成册, 纤进行分类
作红色标记,便于 实现了预期
查找
目标
调查、修正了发现
技术图纸、 技术网络图长期未修改, 的图纸和端口错误
资料
径路端口有错误
数据,并上报技术
主管
提高了资料 正确率,实 现了预期目 标。
19
九、实施效果
2010年4月—2012年2月间传输大通道在片区管内发生通信故障、障碍和阻断情况统计表
故障时间
2010年4月—9月 2010年10月—2011年3月
故障件 数 12
12
2011年4月—2011年9月 26
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6
2012年1月—2012年2月 3
故障延时 (小时) 传输室应急倒通 时间(小时)
3 网管巡视不到位
4
应急预案语言文字较多,运用起 来较复杂
5
备用电路、光纤未分类归档,查 找较繁琐
6 对2M电路应急预案未系统分类
7 应急预案修改不及时
8 设备备品备件准备不足
9 配合单位应急工器具准备不足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PPT 36张)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PPT 36张)

确认方法
1、查看是否有考核 资料档案; 2、工人操作是否熟 练。 查看项目部是否制 定了职责分工明细 表 查看项目部是否建 立了奖罚制度 现场调查挤塑板板 面是否用钢丝刷进 行了打毛处理,或 均匀涂刷了界面剂
标准
考核成绩在 60分以上, 现场操作熟 练 制定职责分 工明细表 制定奖惩措 施制度 板面打毛率 在90%以上 或均匀涂刷 界面剂
制表人:贾德夫
2015年9月21日
根据监理指令,我部对施工班组进行了如下整改
1、召开专题会议,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求现场人员 严格遵守报检报验程序,兵对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我部质量 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处理; 2、钢筋笼加长部分已切除,钢筋笼制作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钢筋笼下放前通知了监理,驻地监理杨飞斌先生对钢筋笼下 放过程全程旁站。
公司
徽标
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
二 零 壹 五 小组名称:湖南建工集团马安二标 年 十 一 月 项目经理部QC小组
发表人:贾德夫
一、工程概况
马安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 路线起于羊角塘镇云灵村, 起点桩号为K9+260,跨 善溪,在王家坪设羊角塘 互通连接线连接羊角塘镇, 经赤溪隧道,野鸭塘,终 于冷市镇金湖村,终点桩 号为K23+040,主线全 长10.781Km,连接线长 4.035Km。
锚固件的 数量太少
施工工 序紊乱 一次调制的 石膏量太多 挤塑板板面 未经打毛 石膏受潮 存放石膏时未 进行防潮处理
板与基层间的 粘贴面积太小
未对工人进 行技术交底
未使用钢丝 刷或界面剂
制图人:贾德夫 2315年9月24日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 号 末端因素
岗前未经培 训

2024版qc小组成果ppt课件

2024版qc小组成果ppt课件

02
问题选定与原因分析
Chapter
问题选定过程
小组讨论确定问题范围
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收集小组成员 意见,确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范围。
确定主要问题
根据初步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利用流程图、因果图等工具,对问题 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可能的原因。
问题现状分析
工具运用不够熟练
部分成员在运用QC工具时显得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培训和实践, 提高工具运用能力和水平。
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虽然本次QC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部分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 实际应用,未来应加强成果跟踪和转化工作,确保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未来工作计划和展望
持续开展QC小组活动 未来将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针对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小组工作目标
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
通过质量管理和改进,使产品质 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
01
02
降低质量成本
03
通过质量管理和改进,降低质量 成本10%以上。
04
优化生产流程
发现并解决生产流程中存在的瓶 颈问题,提高生产效率20%以上。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通过小组活动和培训,提高员工 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成果汇报PPT
小组最终成果的汇报PPT,包括 问题描述、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等内容。
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小组成员名单、活动签到表、 成果鉴定书等证明材料,以证明
小组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收集数据
通过现场调查、测量、测 试等方式,收集与问题相 关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负责项目统筹、协调,总结规划。
负责指导课题选定、制定对策、设定目标。
负责对影响成衣合格率的问题 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实施。
负责现场调查、数据收 集、效果检查。 负责现场调查、数据收集、 对策实施、原因分析、巩固措施。
活动计划
活动 计划 课题选定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QC小组活动成果汇报
技术型小组
发表者 冯丽娟
2017.2.24
小组简介
于2016 年12月成立了QC小组。从优化质量管理、加强现场过程控制着手,将 改进意识深度融入到工作中,达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小组名称
面点提升QC小组
2017年2月17日- 2017年4月1日 8人 7天/1次
本次课题
活动中
97.50%
6月18 6月30 7月10 7月20 7月31 8月10 8月20 8月31 9月10
成立时间 课题类型 小组组长 人均QC教育
提升面点品质
2016年12月20日 技术型 冯丽娟 10小时
活动时间 小组人数 活动频率 小组口号 姓名
创新创优 追求卓越
性别 部门 职务 组内分工
冯丽娟
岳夏玲 李伟民 鱼佩芳 吴毅

女 男 女 男
品管部
研发部 生产副总 整烫组 设备科
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统筹 组员 组员
新风暴油箱上壳 通过活动后,一 次合格率从 96.65%上升到 98%
合格率 96.6 96.8 97.2 97.5 97.9 98% 98.1 97.9 98%
油箱上壳6月18日-9月10日合格率状况
效果跟踪阶段
99.00%
油箱上壳通过活 动后,一次合格率 从98.10%上升到 98.80%
98.90% 98.80% 98.80% 98.70%98.70% 活动 98.50% 98.50% 前 98.30% 98.10%98.10% 98.00%
此对策 有效
压料板磨平整后已 可以拉住油箱压边
实施三:建立模具更换规程(7.29-8.2)
油箱上壳 开裂问题 严重 对策后的 油箱上壳 表面无开 裂
此对策有效
八、效果检查
如下图所示:新风暴油箱上壳在活动后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8.2%,高于目 标值98%。油箱上壳在活动后一次合格率达到了98.8%,符合目标值。
针对以上油箱上壳的缺陷。我们在油箱压制车间选取五类产量高的油箱 上壳,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如下所示图表)
1-5月份五种油箱上壳的一次合格率
99.00% 98.50% 98.00% 97.50% 97.00% 96.50% 96.00% 95.50%
子 暴 代 子 太 风 四 太 田 新 王 田 王 二 代
97.50% 现状 目标
98%
99.00% 98.50% 98.00%
98.8%
96.65%
系列1
98.10%
现状 目标
三、现状调查
新风暴油箱上壳5月份问题因素分析排列图
缺陷 的 P a r e t o 图
200 100
统计地点: 压机车间 统计时间: 2010.10.25
百分比
150
80
出现频数
60 100 40 50 20
统计数量: 5829只 统计人: 鱼佩芳
0 缺陷 出现频数 百分比 累积 %
开裂 82 42.1 42.1
起皱 54 27.7 69.7
拉伤 27 13.8 83.6
其他 18 9.2 92.8
裂纹 14 7.2 100.0
0
由排列图可看出开裂、起皱是最重要的问题因素。根据现状调查,这些 因素导致了新风暴油箱上壳一次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减少开裂、起皱的 问题就能提高新风暴油箱的一次性合格率。
四、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针对新风暴油箱上壳开裂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如下树图: 新风暴油箱上壳开裂原因 图一:

受压压力不均匀
板材位置 摆放不正 板材 摆放 时左 右不 平行 板材 没有 左右 定位 板材 摆放 时前 后不 一致 操作工模具调节 时压边力太大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多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位置 移位 模具磨损 过大 模具 上压 料板 表面 凹槽 深 压机压边油 换模操作工换模 缸压力过大 具时调节不稳定 板材材质 不稳定 板材 表面 有细 小毛 细孔 板材 材质 硬度 硬
操作工模具调节 时压边力太小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薄 模具 在压 制过 程中 把垫 块压 薄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位置 移位 模具 在闭 合、 开启 时造 成垫 块移 位
模具磨损 过大 模具 前舌 头与 型腔 间隙 大 模具 经过 一定 产量 的延 伸后 间隙 变大 模具 上压 料板 表面 凹槽 深 模具 下压 料板 表面 凹槽 深
压料板经 过一定产 量的延伸 后表面有 明显凹槽
超过直 角单向 阀使用 寿命
没有统 计直角 单向阀 使用寿 命
五、要因确认
故障模式(缺陷) 故障原因 试验方法 是否 要因 要因 板材前后、左右 未建立操作技能 板材定位折成型、压料板上划定位线、 定位不清晰 培训表 纠正操作。所占比例为30% 模具压料板表面 有明显凹槽 压边油缸压力 无数据统计 未建立模具 保养措施 压边油缸上没有 压力表 用直尺靠在压料板平面后,压料板平 面有明显凹槽。所占比例为31% 在一台压机上安装压力表,压边力可 以控制后,效果不明显。
计划进度
一、课题选定
油箱一次合格率的高低,主要在于油箱上壳的一次合格率。油箱上壳 的一次合格率越高,油箱的一次合格率也就高。
统计地点: 压机车间 统计时间: 2010.9.27
油箱上壳缺陷统计分析排列图
160 140 120 80 100
累积数
82
80 60 40 20 20 0 缺陷数 累积数 百分比 累积 % 开裂 82 52.2 52.2 起皱 47 29.9 82.2



CG


二、设定目标

根据1-5月份的数据统计,现有新风暴油箱上壳的一次合格率为 96.65%,目标值设定为98.00%;现有油箱上壳的一次合格率为 98.1%,目标值设定为98.80%。
新风暴油箱上壳目标前后的对比图
油箱上壳目标前后的对比图
98.50% 98.00% 97.50% 97.00% 96.50% 96.00% 95.50% 现状 目标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多
模具 在闭 合、 开启 时造 成垫 块移 位
压料板 经过一 定产量 的延伸 后表面 有明显 凹槽
换模 具后 供应单位板 各位 材质量没有 控制好 置的 垫块 供应单位缺 多放 乏质量控制
没有压边油 缸压力表
图二:
油箱上壳起皱原因
受压压力不均匀
板材位置 摆放不正 板材 摆放 时左 右不 平行 板材 没有 左右 定位 板材 摆放 时前 后不 一致 板材 前后 定位 点不 清晰
要因
非要因
所占比例为3%
由要因确认表可以看出有三个故障模式是要因。它严重影响了油箱上壳 的一次合格率。
要因一:板材前后、左右定位不清晰
压料板上 没有定位
在压料板上划 定位线
要因二:模具压料板表面有明显凹槽
压料板上 凹槽明显
压料板打磨 平整
要因三、换模具后压料板下面垫块混乱
压料板下面 垫块混乱
经过调整 后的垫块
板材 前后 定位 点不 清晰
操作 工自 行添 加垫 块
操作 经验 不够
模具 前舌 头与 型腔 间隙 大 模具 经过 一定 产量 的延 伸后 间隙 变大
模具 下压 料板 表面 凹槽 深
压边 油缸 压力 调节 过大
压边 油缸 压力 无数 据统 计
压边 油缸 压力 无统 计数 据
模具 压料 板下 垫块 位置 移位 换模 具时 垫块 需要 移动
2月17日 10月6日 -10月11 日 10月11 日—10 月18日 10月18日 —11月1 日 11月1日 —11月8 日 11月8日 —11月 15日 11月15 日—11 月17日 11月17 日—11 月24日 11月24 日—12 月1日 12月1 日—12 月8日
总结打算

注:
实际进度
油箱上壳活动前后合格率对比图 98.80%
98.50% 98% 98.00% 97.50% 97.00% 96.50% 96.65% 活动前 目标 活动后 98.20%
新风暴油箱上壳活动前后合格率对比图
98.80% 98.80% 98.60% 98.40% 98.20% 98.00% 98.10% 活动前 目标 活动后
6月18日 6月30日 7月10日 7月20日 7月31日 8月10日 8月20日 8月31日 9月10日
97.50% 97.20% 97.00% 96.80% 96.65% 96.50% 96.00% 95.50% 6月 6月 7月 7月 7月 8月 8月 8月 9月 18日 30日 10日 20日 31日 10日 20日 31日 10日
98.73% 98.17% 98.08% 福田本田太子 新本田太子 新风暴 狮王四代 CG王二代
97.03% 96.65%

根据1-5月份以上五类油箱上壳的成品量、次品量 、报废量的统计,可以看 出油箱上壳一次合格率最低的是新风暴油箱上壳。为提高油箱上壳的一次合格率, 我们选取新风暴油箱上壳为一个点,来分析并解决问题,再根据新风暴油箱上壳 的各个缺陷来控制好其他各类油箱上壳的一次合格率。
油箱 上壳 开裂 起皱
要因
非要因
所占比例为6%
更换直角单向阀后,压力稳定,效果 不明显。所占比例为2% 非要因
油压机压边油缸 没有统计直角单 压力不稳定 向阀使用寿命 换模具后压料板 缺乏换模操作流 下面垫块混乱 程标准 板材材质不稳定 供应单位缺乏 质量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