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家风家训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古人智慧传承经典我心情很好地走进教室,温馨的氛围充盈了整个空间。

班会即将开始,同学们陆续进入教室,定好了座位。

作为班主任,我焦虑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准备将本周的班会主题与大家分享。

“同学们,大家好!”我微笑地迎向全班的目光,“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国学经典的诵读。

”同学们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显然他们对这一主题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我们都知道,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智慧。

”我对同学们说道,“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诵读国学经典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没错,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

”我点头称赞道。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呢?”我故意卖了一点关子。

“老师,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背诵经典?”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提问。

“不一定要背诵每一个字,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来诵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来加深印象。

”我解释道。

“接下来,我将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他们所选择的国学经典。

”我牵了几个过来。

“同学们,请依次向大家分享你们选择的经典,以及你们的感悟或体会。

”同学们上台,依次讲述了诵读的经典和自己的感受。

在分享环节结束后,我感叹道,“通过这一活动,我们不仅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将国学经典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中的智慧与品德贯彻于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中。

”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们,“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不仅可以成为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更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

”班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感到兴奋与期待。

他们纷纷表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进行诵读,并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小学国学经典班会记录(3篇)

小学国学经典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1年10月15日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五年级学生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五年级全体学生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了解国学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进行了开场致辞,她表示:“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聚集在这里,共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班会。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国学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经典诵读(1)学生分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经典诵读。

(2)经典诵读内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3)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诵读,并进行展示。

3. 经典解读(1)张老师对所选经典进行简要解读,让学生了解经典内涵。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4. 经典背诵比赛(1)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经典背诵比赛。

(2)比赛内容:随机抽取《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的名句进行背诵。

(3)评选出背诵最准确、流畅的小组,颁发奖品。

5.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国学经典诵读班会,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国学文化,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班会成果1. 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2. 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通过经典背诵比赛,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们更加热爱国学文化。

四、班会反思1. 在经典解读环节,部分学生对于经典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2. 在经典背诵比赛环节,部分学生存在紧张情绪,需要加强心理辅导。

3. 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家训,家风主题班会

家训,家风主题班会
朱用纯的《朱子家训》
○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2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3. (注:
○ 1一碗饭,一碗粥,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上的半条丝缕, 应当考虑它们是来的很困难的。 ② 最好在没有下雨前要考虑好,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想起挖井。 ③ 自己生活,一定要勤俭节约,而请朋友的宴席上不要吝啬)
说一说我家的家规
10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说到家风,就自然想起孔子提倡的“礼”和
“仁”。 古代的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
○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 八德:忠 孝 仁 爱 信 义 和 平
11
寄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 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 了很多优良的传统,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 助人等等教育着每一代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 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希望同学们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家里有什么样 的家训,应该要有怎么的家风。然后将你们的家风、 家训收集起来,共同遵守。
7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人能清心寡欲,不惟少忘,且病亦鲜也。 (爱新觉罗《圣祖庭训格言》) 6惟德惟贤,能服于人也。(刘备)
良好的家风 有什么作用?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是人们的终身财富。青少年在良好的 家风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 照良好的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 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12
2
什么是家规:
家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 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历史上,大 凡保留有优良家规的家族,都制定了有很强约束力的道德 规范。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

活动形式:表演,诵读,读书交流会活动流程:一、主持人(班长)讲话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

我们的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

......但环顾我们的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课间,一些同学大声喧闹,不时还夹带着难听的脏话甚至做着不雅观的动作;下课后有的同学在走廊上、教室里追逐打闹;教室内同学间不是轻声地交流,而是声嘶力竭地叫喊;地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随手丢弃的垃圾和垃圾的污迹;课堂上,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有的同学却低着头窃窃私语……......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文明校园极不协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我做起,来改变这一现状。

那么,现在,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改掉那些不文明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儒雅、文明的学生吧!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吧!让云浮市第一小学成为文明之花遍地盛开的花园吧!二、同学展示——诵读、表演国学经典……我们启动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正是要从现在开始,让文化经典进入我们的视野,滋润我们的心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诵读竞赛,请卢老师当我们的评委。

1、张玉婷领读:《三字经》同学:表演诵读。

2、邓百成领读:《弟子规》同学:表演诵读。

3、林嘉涛领读:《千字文》同学:表演诵读。

4、全班同学《千字文》诵读接龙三、同学谈收获主持人:“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琅琅上口,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好书。

我们每个同学不仅应该熟读能诵,更应该处处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

现在,我们就来分享同学们的收获吧!(同学谈收获……)四、老师总结、颁奖同学们,看到你们诵读国学经典后有这么大的收获,并且有了实际行动,老师真的感到很欣慰。

2023年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3年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3年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诵读国学经典是培养青少年优秀品质、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欣赏,特定于2023年,我们组织了主题为“诵国学经典”的班会活动。

以下是活动方案:一、活动宗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并在诵读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喜爱。

二、活动内容:1. 初期准备在活动开始之前,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教师进行一堂关于国学经典的讲座,为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与魅力,并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组织诵读活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作品,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水平选择,如《论语》、《孟子》、《史记》等。

分为诵读比赛、团队合作诵读、晨课诵读等形式。

3. 赛事环节在诵读比赛的环节中,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诵读表演,评选出最佳诵读者或最佳团队。

此外,可以组织诵读评委会,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现场评委打分,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4. 团队合作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国学经典的集体诵读,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诵读的整体效果。

5. 晨课诵读环节每个班级都安排一节晨课时间,专门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

可以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流,共同提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主持诵读的过程。

6. 辅助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可以准备有关国学经典的问答、比赛游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形式:1. 班会形式班会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约30分钟。

在班会上,进行诵读比赛、团队合作诵读等活动环节,并进行相关主题的讨论。

2. 学校级活动在学校级活动中,可以由各班级进行诵读表演,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们的成果。

也可以组织大规模的团队合作诵读,让所有学生在同一场次进行集体诵读。

四、评价方式:1. 成果评价根据学校的要求,对每个环节的诵读表现进行评分,评选出个人和团队的优秀者,并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弘扬良好家风家训班会教案(通用8篇)

弘扬良好家风家训班会教案(通用8篇)

弘扬良好家风家训班会教案(通用8篇)弘扬良好家风家训班会教案(篇1)[班会主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班会标题]:好家风,好家训——良好家风助我成长,传统美德由我弘扬[活动班级]:初一(8)班[班会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家风家训及其由来。

2.树立学生建立文明良好的家风意识。

3.深化文明礼仪的学习,为共筑“中国梦”努力学习。

4.要求学生践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德。

[活动准备]:1.主题班会PPT2.中国传统文化,良好家风相关历史资料。

[班会流程]:1.什么是家风?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古代的家风: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时代的家风: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

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

这就是忠。

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2.说一说你家的家风,家训同学发言,说说自己家有有哪些家风家训,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3.古今中外家风故事《颜氏家训》、《傅雷家书》孔融让梨的故事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曾国藩---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4.良好的家风家训有什么作用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一个家族家风的建构,对塑造孩子的成功与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坏、家族人在社会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

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弘扬家风班会记录(3篇)

弘扬家风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校师生一、班会背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校特举办以“弘扬家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参与,让学生深入了解家风的重要意义,感受家庭文化的力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二)主题演讲1. 学生代表演讲学生代表李明同学发表了题为《传承家风,从我做起》的演讲。

他结合自身家庭实际,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故事,强调了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王女士分享了她的家庭教育经验,她认为良好的家风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要时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互动环节1. 家风故事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了各自家庭中的家风故事,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家风主题绘画同学们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风,表达了对美好家风的向往。

(四)总结发言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家风建设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家庭和谐、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三、班会效果本次班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同学们通过聆听演讲、分享故事、绘画等形式,深刻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传承优良家风,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

四、后续工作1. 学校将定期举办家风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家风建设氛围。

2. 家长要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家风教育,将家风建设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旨在: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塑造学生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3.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品德素质;4. 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活动安排1. 班会导入(10分钟)教师在班会开始前播放一段相关优秀家庭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一个良好的家庭应该有哪些特点?”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对其回答进行积极引导。

2. 了解中华传统美德(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并解读孔子思想、儒家文化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观。

要求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总结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观点,并将其记录下来。

3.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主持讨论,并讨论以下问题:- 家风和家训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每个小组自己家庭的家风和家训;- 家庭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展示自己家庭的家训。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体会,借此培养学生对家风家训的思考和认识。

4. 探讨家庭与社会的关系(2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家庭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列举例,如优秀社会公民的家庭背景、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等,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

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身边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家庭。

5. 播放相关视频(10分钟)教师选择一段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全班观看后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表现出的家庭美德和文化传承。

6. 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本次班会你学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你认为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在哪里?- 你会如何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三、教学手段1. 视频播放设备2. PPT演示3. 分组讨论4. 视频资源四、课后延伸1.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家风家训的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 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 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 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 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 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 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 长,只有25岁。 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 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 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 牲。
书蔬鱼猪(读书种菜养鱼喂猪) 早扫考宝(早起扫屋祭祖睦邻)
五常
新时代的家风
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 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在孝亲之外, 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 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 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 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以家风正国风
岳飞小时候家境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做 些杂活,并到野地里去打柴割草。岳飞少年时性情深 沉,不爱说话,但他非常好学,尤其喜欢读《左氏春 秋》、孙膑及吴起兵法之类的书籍。在长期的艰苦劳 动中,岳飞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意志坚强,身体结 实,力气很大。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动三百斤的 强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年轻人都愿意抽空练 习武艺,以便保家卫国。岳飞拜同乡人周侗学习射箭, 他虚心好学,学得了一手好箭法,并能够左右开弓。 岳飞又向陈广学习枪法,他的枪法高超,全县无人能 敌。
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 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 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 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 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 下结果。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 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 时代之风。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家风家规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他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 塑造孩子的人格。
那么良好家风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讲究道德,诚实守信 重视学习,崇尚知识 勤俭持家,尊重劳动
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2014年马年第一天,央视新闻推出了 街头采访第一问:“你家的家风家规是 什么?”面对记者提问,老人孩子们纷 回答:不怕吃亏、孝敬父母、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等等。 香港演员温兆伦表示,他从小只听 奶奶的话,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常教导他, 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人必须团结,国 家才会强大!“国比家大,没有国哪来 家?”他还说,1997年香港回归,当 国旗升起时,他在电视机前哭了:“我 终于有国家了!”
作家莫言说“从家风看人品”,
朋友,说说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 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 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 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 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 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 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 “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 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 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