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新规范 (新)2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1.引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指为了规范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工程质量,保障公路项目的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其中,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我国公路交通行业颁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对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2.标准概述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共分为9个部分,分别是总则、工程地基和路基、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管理和工程检测。

这些部分涵盖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规定,在公路工程建设实践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3.标准内容(1)总则部分主要包括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标准的适用性、引用标准以及标准的更新和修订等内容。

(2)工程地基和路基部分主要包括了路基工程的技术要求、地基处理和加固、路基填筑、路基防护等内容,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

(3)路面工程部分主要包括了各种路面结构层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路面材料的选用、路面平整度和纵横坡等内容,直接关系到公路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桥涵工程部分主要包括了桥梁和涵洞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桥梁材料和构件的使用、桥梁防水、防腐和抗震等内容,对公路跨河和跨隧道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5)隧道工程部分主要包括了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隧道洞内的照明、通风和排水、隧道衬砌和防治渗水等内容,是山区和城市地下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6)交通工程部分主要包括了公路的横断面设计、交叉口和匝道的布置、路口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等内容,对交通流畅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7)交通安全设施部分主要包括了公路护栏、标志、标线、反光镜、警示柱和监控设施的设置要求、安全岛和交叉口排水设施等内容,直接保障了公路行车的安全。

(8)工程管理部分主要包括了工程施工组织、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和环保措施等内容,是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

四级公路总说明

四级公路总说明

说明书一、概述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委托书》及温宿县2017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养一体化”中标通知书,我院对恰格拉克乡三大队六小队-恰乌热克买里村(一大队)道路进行了勘察设计工作。

本项目包含18条路,测设总里程9.340km。

本项目的建设将对该自然村产生重大作用和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区域公路网,提高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当地农、林、畜牧业等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2.1任务依据《项目中标通知书》;2.2测设经过我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后,于2017年2月19日,迅速安排平面地形测量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平面、纵断面、高程控制测量,并展开控制点布控、地形图测量等工作。

对沿线采用GPS、全站仪配合水准仪等进行了高精度测量采集数据,并对跨路杆线净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

并对沿线路面类型、路基干湿状况、居民房、杆线、桥涵、不良地质、筑路材料及水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于2017年3月18日完成本项目外业勘测。

三、技术标准3.1主要标准及规范(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5)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6)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7)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8)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9)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10)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11)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2)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4)交通部《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5)交通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6)交通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7)交通部《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18)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9)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20)交通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 279-2004);(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轮廓标技术条件》(JT/T 388-1999);(26)交通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7)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新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导手册》;(29)交通部颁发的其它有关规范及标准。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更新至2018年3月)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更新至2018年3月)

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2018年3月版)一、基础1.《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JTJ A02-2013)2.《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JTJ A04-2013)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4.《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9.《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0.《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11.《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3.《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B06-01-2007)14.《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15.《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B06-03-2007)16.《公路工程施工定额》(交通部定额站2009版)17.《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1-2006)18.《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交通部2007年第30号)19.《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交通部2007年第35号)20.《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要求》(交通运输部2015年第40号)21.《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运营和服务规范》(JTG B10-01-2014)22.《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交通运输部2011年)二、勘测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4.《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5.《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JTG/T C21-02-2014)6.《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三、公路设计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2.《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4.《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JTG/T D31-2008)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6.《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7.《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4-2012)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四、桥隧设计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7.《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 D64-01-2015)8.《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0.《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JTG/T D65-05-2015)11.《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JTG/T D65-06-2015)1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3.《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1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15.《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JTG/T D70/2-01-2014)16.《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五、交通工程设计1.《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4.《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六、综合设计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交公路发[2007]358号)3.《公路工程特殊结构桥梁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15]69号)七、检测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6.《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9.《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14)八、公路施工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细则》(JTG/T F31-2014)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九、桥隧施工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十、交通施工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2.《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 F72-2011)十一、质检安全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JTG F80/2-2004)3.《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十二、养护管理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6.《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7.《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8.《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9.《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导则》(JTG H40-2002)十三、加固设计与施工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2.《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3.《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4.《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十四、改扩建设计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 L11-2014)2.《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细则》(JTG/T L80-2014)十五、造价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M20-2011)2.《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 M21-2011)十六、技术指南1.《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交公便字[2006]02号)2.《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厅公路字[2006]418号)3.《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交公便字[2009]145号)。

云南省公路最新标准清单及计量规范2014

云南省公路最新标准清单及计量规范2014

400桥梁、涵洞401通则401-1桥梁荷载试验(暂估价)总额依据图纸及桥梁荷载试验委托合同中约定的试验项目以1.选择有资质的单位签订桥梁荷载试验委托合同;2.按401-2特大桥监控量测(暂估价)总额依据图纸及特大桥监控量测委托合同中约定的监控量测1.选择有资质的单位签订特大桥监控量测委托合同;2.401-3地质钻探及取样试验(暂定工程量)401-3-1直径70mm m 按实际发生的地质钻探及取样试验分不同钻径以米为单1.场地清理;2.钻机安拆、钻探;3.取样、试验。

401-3-2直径110mm m 按实际发生的地质钻探及取样试验分不同钻径以米为单1.场地清理;2.钻机安拆、钻探;3.取样、试验。

402模板、拱架和支架403钢筋403-1基础钢筋(含灌注桩、承台、沉桩、沉井等)403-1-1光圆钢筋(HPB235、HPB300)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1-2带肋钢筋(HRB335、HRB400)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1-3带肋钢筋(KL400)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1-4冷轧钢筋网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2下部结构钢筋403-2-1光圆钢筋(HPB235、HPB300)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2-2带肋钢筋(HRB335、HRB400)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2-3带肋钢筋(KL400)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2-4冷拉钢筋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2-5冷轧钢筋网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钢筋表所列钢筋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1.钢筋的保护、储存及除锈;2.钢筋整直、接头;3.403-2-6劲性骨架kg 1.依据图纸所示及材料表所列劲性骨架重量以千克为单1.劲性骨架制作;2.劲性骨架安装。

新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

新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
14
9、火灾探测报警设施
9.3 火灾探测器 9.3.5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每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保护车道的数量不 宜超过2 条。 2 探测器宜从隧道洞口顶部以内10m处开始沿隧道连续 设置;应设置在车道顶部,距隧道顶棚距离宜为0.15~ 0.20m 。
15
9、火灾探测报警设施
5 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10m。
6 消火栓栓口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 。
7 当消火栓系统压力由消防水泵直供时,每个消火栓处应 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
8 消火栓箱门上应注明“消火栓”字样。
33
10、消防设施与通道
10.2 消防灭火设施
10.2.3 消火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老规范不同点比较表
30
10、消防设施与通道
10.2 消防灭火设施 10.2.2 灭火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老规范不同点比较表
新版规范
老版规范
10.2.2 (1) 规定了:灭火剂充装量 不应小于5kg且不应大于8kg;
10.2.2 (2)规定了:三车道、四车 道隧道灭火器宜(应)交错布设;
8.3.3 只规定了:灭火 剂充装量不宜超过8kg; 对三车道以上隧道未 作规定。
13
9、火灾探测报警设施
9.3 火灾探测器 9.3.3 隧道内宜选用点型火焰探测器、线型感温火灾探 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或其组合。 9.3.4 点型火焰探测器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单洞车行道少于四车道时,探测器宜单侧设置;单洞 车行道为四车道时,探测器应双侧交错设置。 2 探测器宜从隧道洞口顶部以内10m处开始设置;应设 置在隧道侧壁,底部距检修道高差宜为2.5~3.5m 。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发布稿)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发布稿)
2
前言
本标准按照JTG A04—2013《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志厚 刘永才 张发春 吴华金 赵光曾 徐冬云 甘英 李忠海 郭绍成 李春晓
杨光友 韩世华 王承格 李德宏 翟红丽 赵剑 庄凌云 李铁洪 陈孔令 杨泽龙 雷华 张东辉 陈加洪 何福道。
2014 年第 8 号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发布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53/T 2002—2014)的公告
现发布《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53/T 2002—2014),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原发布的《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D/T B01—2009)同时废止。
1. 农村公路应确保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合理选用建设标准,提升路网服务水 平。
2. 农村公路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保证质量、注重 安全”的原则。
3. 农村公路改造,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排水及交通安 全设施,增强通行能力,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4. 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建设相结合,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求。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 53/ T2002—2014
代替 JTD/T01—2009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14 - 11 - 10 发布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1 实施 发布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0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控制要素 ........................................................4 4 路线 ............................................................6 5 路基路面 .......................................................12 6 桥涵 ...........................................................20 7 隧道 ...........................................................24 8 路线交叉 .......................................................26 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0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附录 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33

2014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宣贯培训第三部分part2

2014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宣贯培训第三部分part2

三、新《标准》技术解析5路基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4.2.8 填挖交界或新老路基结合路段,应采取防止差异
沉降的技术措施。 8.1.4 废旧路面材料应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 响。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9.1.5 在原路扩宽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加强新、老路面之 间的结合,防止加宽部分与原有路面间产生差异沉降。
三、新《标准》技术解析 5.路基路面
5.0.5 路基防护应根据公路功能,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等情 Nhomakorabea
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保正路基稳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基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 并与景观相协调。 2 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针对其工 程特性进行路基防护设计。对存在稳定性隐患的边坡,应进行稳定 性分析,采用加固、防护措施.保证边坡的稳定。 3 沿河路段必须查明河流特性及其演变规律,采取防止冲刷路基 的防护措施。凡侵占、改移河道的地段,必须做出专门防护设计。 条文说明 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的重要措施。本条 强调应根据公路功能,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采取相 应的防护措施,保证路基稳定;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往往存在 着稳定性隐患,强调必须查明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成果进 行稳定性分析,针对其工程特性进行路基防护设计,保证边坡稳定; 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美化景观,强调路基防护与公路景观相协调。
三、新《标准》技术解析 5.路基路面
3 《标准》03版中,对土方路基的技术要求仅有压实度一
个指标。压实度指标实际上是一个施工控制指标,对于 路基设计指标来说,技术标准没有做出规定。本次修订 增加了控制路床强度的技术要求,即采用路床顶面回弹 模量指标确保路基稳定。从国际上发达国家公路工程应 用经验看,控制路床强度是确保路基稳定的关键技术措 施之一。我国多年来对路床强度的检验评定非常重视, 但对路床强度标准的要求却较低,一般要求不低于 30MPa即可,与公路等级及路面结构设计的关联性不足。 本次修订对路床顶面回弹模量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回 弹模量标准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和《公路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本次修订还对软弱路基 不良路段、重载交通路段的路基强度做出了灵活运用的 规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版)修订概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版)修订概述

标准解读Interpretations of Standards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发展的沿革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从1951年首次发布以来,在长达60余年的时间内,经过了8次修订,2014年9月30日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第51号公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修订后的新《标准》,对于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构建完善合理的路网结构,完善“两个公路体系”建设,提高公路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新《标准》的地位新《标准》处于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标准金字塔体系的最顶端,不仅是公路从路线总体、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等各相关专业标准、规范、细则、规程的统领者,也是各相关专业标准规范共同的核心基础。

它从控制建设规模、保障行车安全两个重点角度,勾勒出了我国一定时期内的各级公路的宏观轮廓和基本安全条件。

作为我国公路行业的“龙头性标准规范”,在历次标准制修订中,均及时吸纳相关的科研技术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并根据我国公路整体公路网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体现出了国家和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政策导向。

3 修订工作过程根据交通运输部2011年3月下发的《2011年度标准规范修订项目准备工作通知》的安排,《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版)修订工作于同年4月份正式启动。

修订工作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和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持,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加。

新《标准》修订共历时约3年半时间,主要完成并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全国系统大范围调研、典型项目实地考察、专项调研、国内外对比分析、资料收集,开展配套专题研究(共13个专题),并通过了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总校稿等4个不同层面的验收和审查。

4 修订指导思想新《标准》修订主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考虑人、车、路、环境和资源;——总结经验和教训、吸收科研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和技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国内国外结合;——建立与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为建立高效、安全、绿色、畅通的公路交通网,满足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提供技术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分级的规定
新版:3.1.1 1.高速公路的年平局日设计交通量宜在
15000辆小客车以上 2.取消各级公路车道数量对年平均日交通
量的要求限制 3.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
驶的双车道公路 4.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
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旧版:1.0.3
1.高速公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最少为25000辆 (四车道)
1.高速公路和具有一级干线功能的一级公 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 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 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
区别
新标准将高速、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均规定为 20年(旧标准集散功能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
15年),二、三级15年,四级根据实际情况
2.(新增)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可采 用分幅分期修建,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 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件经行管理
旧版:1.0.8
1.公路分期修建必须遵照统筹规划、总体 面可分幅分期修建,先 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
件进行管理
2014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新规范
区别与解析
公路等级选用的规定
新版(2014版):1.0.3
公路建设应按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 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功能。
根据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选用 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旧版(2003版):1.0.3
根据公路公路功能和交通量将公路分为5 个等级。
区别
新标准突出了公路功能在公路选级中的主导地位
公路改建的规定
新版:1.0.8
1.(新增)公路改扩建时应根据实际服务水平论证确定,高速公 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宜在降低到三级服务水平下限之前,二、 三级公路服务水平宜在降低到四级服务水平下限之前。四级公 路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局部路段维持原设计速度时,其长度高速公路不宜大于15km, 一、二级公路不宜大于10km 3.高速公路改时建维持通车路段的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设计速 度不宜低于60㎞/h 4.(新增)沙漠、戈壁、草原的小交通量地区的高速公路分离式 断面路段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改建为一幅时,其设计洪水频率可 维持原标准不变,设计时速不宜大于80km/h
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公路建设环境保护规定
新版:1.0.6 1.公路建设必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
资源的法律法规 2.“保护优先、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
合治理”的原则 3.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
的公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 持方案评价
4.(新增)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公 路废旧材料,节约工程建设资源
公路用地范围的规定
新版:1.0.5
1.在风沙、雪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 带设置防护、整治设施时,以及在膨胀土、盐渍 土等特殊土地带采取处治措施时,应根据实际需 要确定用地范围。
旧版:1.0.6
1.在风沙、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设置防 护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区别
新标准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 [2011]124号)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特殊路段根据实际
旧版:2.0.1
1.只有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车型尺寸
区别
新标准增加了大型客车和铰接客车两种车型,将鞍式列 车调整为铰接列车
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规定
新版:3.3.1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预测年限 为20年;二、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 为15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旧版:1.0.4
旧版:1.0.7
1.公路建设必须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
2.“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 原则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 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
区别
新标准增加了“保护优先”的原则,增加了改扩建项目 应充分利用公路废旧材料的规定
公路分期修建的规定
新版:1.0.7
1.公路分期修建必须遵照统筹规划,分期 实施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
车辆折算系数的规定
新版:3.3.2 1. 汽车代表车型
小客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汽车列车
车辆折算系数 1.0 1.5 2.5 4.0
说明 座位≤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 座位>19座的客车和2t<载质量≤7t的货车 7t<载质量≤20t的货车 载质量>20t的货车
旧版: 无规定
区别
新标准增加了二级及以上干线公路应进行安全评价的规 定
救灾通道的规定
新版:1.0.11
1.(新增)有救灾通道功能需求的二级及 二级以下公路,可相应提高抗震及设计洪水 频率标准
旧版: 无规定
区别
新标准增加了有救灾功能需求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可相应 提高抗震及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的规定
术语
新版:2.0.0
旧版:1.0.9
1.局部路段维持原设计速度时,其长度不宜 大于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路段长度 2.高速公路改建时维持通车路段的服务水平 可降低一级
区别
新标准补充完善了局部维持原设计速度路段长度和保通 通设计速度的规定,增加了小交通量地区利用现有公路
的设计速度的规定
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规定
新版:1.0.9
1.(新增)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宜考 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等的交通要求,可根据交 通组成情况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旧版: 无规定
区别
新标准增加了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可设置非机动车 道和人行道的规定
交通安全评价的规定
新版:1.0.10
1.(新增)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干线公路应 设计时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其他公路在有条 件时也可进行交通安全评价
2.根据交通量高速公路设四、六、八车道;一 级公路设四、六车道
3.三、四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
新标准突出了以公路功能选取技术等级的理念,公路按交通功能
区别 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支路三类,细化了分类,以人口规模 量化了公路功能标准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的规定
新版:3.2.1 1.(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尺寸 2.将鞍式列车尺寸调整为铰接列车
1.(新增)对公路改扩建、公路功能、设 计速度、运行速度、限制速度、设计车辆、 设计同行能力、服务水平、避险车道、硬路 肩、设计使用年限、电子不停车收费做出专 业解释
旧版: 无规定
新标准增加了公路改扩建、公路功能、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
区别 制速度、设计车辆、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避险车道、硬路 肩、设计使用年限和电子不停车收费共12个专业术语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