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语文试卷--闵行(文绮)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在答题纸上答题)一、积累与应用(10分)(一)默写填空。
(5分)1. 填空。
(1)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咏而归。
(《论语·侍坐》)(2)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是苏洵在《六国论》中所援引的“怀疑者”的话。
(二)选择填空。
(5分)2. 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倒影”的是()A.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B.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C.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D.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汤显祖《游园》)3. 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放入空格处,正确的一项是()平儿虽只是一个丫鬟,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更可贵的是,______,______。
①她一直保持着宽厚仁爱的心②其处世的能力不容小觑③她能较为轻松地周旋于王熙凤和贾琏之间④能以自己的定力免疫于不良的习气⑤从她对待坠儿和刘姥姥的方式来看⑥她见过身边人的很多“丑闻”A. ④③⑤②⑥①B. ②③⑤④⑥①C. ③②⑥④⑤①D.⑥③①④⑤②二、阅读(70分)(一)(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媒介素养教育①媒介素养教育被视为保护人民免受媒介“负面”影响的一种方式。
媒介素养教育是管理者为民众准备的救生圈。
在电子数码海洋中,管理者要想对“海盗”和黑客加以管理,几乎是异想天开。
而更为可行的路径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获得足够的知识,从而能对自己的媒介消费行为做出明智的选择。
②硬件和软件公司也非常关注媒介素养教育。
然而他们的观点是如果你不买他们的产品,比如说新一代的手机数字电视、数码收音机、宽带连接产品等等,那你不仅仅是懒或穷,你还是个落伍的文盲。
在他们眼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将购买行为变成一种社会义务。
2017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及答案

闵行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 雅俗之伪:二人转的生态学 ①我国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优秀的民间文艺滋养着主流文化。
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使衍生于农耕文明的民间文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前所未有的重视。
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呈现出从官媒、精英到民众、社区的反哺..状态。
就二人转传承传播的现状而言,像赵本山这样有着极高社会身份和社会影响力的二人转的传承者,正是在和央视、尤其是“春晚”的推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明星效应和聪明才智,将二人转这一原本主要在东北乡野生存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有效的挪移,重新赋予了二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密○………………………………………封○………………………………………○线…………………………人转以新的生机。
②根据展演形态和空间的变化,二人转的类型也不同。
广场二人转满足了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不同群体的闲暇需求,它与黑土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水乳交融,成为后来诸多形态二人转之母。
剧场二人转的盛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时代变化,它多了对新社会、新时代的歌颂和对旧社会、旧时代的批判。
当下的剧场二人转的演者,会根据自己对二人转的理解和对受众欲望的解读,在经济利益和名誉追求最大化的驱使下,使自己的表演在雅俗警戒线上下游移。
现代传媒的传播手段使二人转节目变成一种音像制品出现在市场,并拥有了自己的消费者,媒介二人转因其传播的便捷,将广场二人转和剧场二人转最大程度地散布到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闵行(文绮)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闵行(文绮)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单元测试卷时间:130分钟满分:150分B套:《红楼梦》试题一.根据情节写出对应人物(6分)1.才选凤藻宫2.毒设相思局3.滴翠亭扑蝶4.乱判葫芦案5.醉眠芍药茵6.病扑雀金裘二.根据下面判词写出对应人物(8分)7.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8.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A.《芙蓉女儿诔》B.《葬花吟》C.《泣花词》D.《花谢花飞》14.宝玉芳辰。
妙玉送遥祝,其落款为()A.畸零之人B.槛内人C.世中扰扰之人D.陇翠修行人15.下面哪一个人物和其他三个不是同一辈分?()A.贾珍B.贾琏C.贾蓉D.贾宝玉16.元宵节元妃所制灯谜的谜底是()A.风筝B.砚台C.爆竹D.算盘17.下面哪一句不是刘姥姥在行酒令时的说词()A.一个蚊子哼哼哼B.大火烧了毛毛虫C.一个萝卜一头蒜D.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18.第六十二回中“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A.尤二姐B.尤三姐C.邢岫烟D.贾惜春19.宝玉给哪个丫环起名为“耶律雄奴”?()A.雪雁 B小红. C.芳官 D.龄官20.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首诗所咏何物?()A.柳树B.菊花C.海棠花D.柳絮四.阅读下面文字(4分)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A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
A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
贾母更加欢悦。
21.文中A指的是,结成诗社后她自拟的称号是,她属于四大家族,请写出其他三大家族,她的性格特点是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
(20分)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节选)①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 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3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2024.7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童子六七人,,,。
(《论语·侍坐》)(2)“,”是苏洵在《六国论》中所援引的“怀疑者”的话。
二、整本书阅读2.按要求选择。
假如《红楼梦》中的人物会像你我一样用微信发朋友圈,当他们搬入大观园后,在自己的住所发定位并分享个人生活,下列哪条信息比较合理()A.林黛玉的文案:陪外祖母玩了骨牌回来。
定位:潇湘馆。
B.薛宝钗的文案:见花落了可惜,把它们葬了。
定位:藕香榭。
C.晴雯的文案:宝玉允我撕扇来玩。
定位:怡红院。
D.妙玉的文案:今天又煮了一盏好茶。
定位:蓼风轩。
三、语言文字运用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对观众来说,看综艺、追偶像的目的除了放松、娱乐之外,汲取正能量也是一大需求。
从《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屡受热捧,到《最强大脑》等节目选手被视为榜样,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仅上述棚内综艺,,,,,,。
在新一季的许多档真人秀中,我们都可以欣喜地看到明星地位正在弱化,文化与正能量输出的意识逐渐增强。
①在这个过程中正能量的传递变得更加重要②户外真人秀在这方面也应大有作为③与观众获得共鸣④户外节目能够突破舞台和场景录制的限制⑤利用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时代素材⑥让观众在欢笑之余进行更多的自我观照A.⑤①②⑥③④B.②④⑤③⑥①C.③②④①⑥⑤D.④②①⑥⑤③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杜尚的质疑⑴1917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⑵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杜尚用自己的行动对习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___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___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___是一个历史上不太出名的人物,很多人不了解他,甚至忘记了他。
但是近年来,我却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句“___,___残月”,也不是因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而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和那些偶然的成就,以及这些经历和成就所揭示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②___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词曲被誉为“柳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顺遂。
他曾经历过家族的衰落、文学的挫折、官场的失意和爱情的煎熬。
最终,他因为一首词《雨霖铃》而名扬天下,成为了文坛上的一匹黑马。
③___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
他在文学上遭遇了挫折,但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努力不懈地创作。
他在官场上失意,但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官职。
他在感情上受到了煎熬,但并没有放弃追求爱情,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终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④___的成就也告诉我们,机遇和努力同等重要。
他的一首词《雨霖铃》本来只是为了消遣而写的,却意外地获得了朝廷的赏识,成为了文坛上的一匹黑马。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成功只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他在平时的努力积累下,才能在机遇来临时迎接挑战。
⑤___的人生经历和成就,告诉我们做人成事的道理。
成功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需要迎接机遇并把握机遇,更需要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___是福建北部崇安人,虽然他没有留下太多生平记载,但他的生卒年月仍是个谜。
曾经我到闽北去,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到一些可凭添的实物,但是一路上只有绿风和寂静的山水,没有任何音讯。
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离开了家乡,前往京城谋求功名。
像___这样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总是将从政视为人生的首要目标。
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谁不希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呢?只有拥有职位才能拥有权力,才能施展抱负,改变世界,留名后人。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上海市闵行、松江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闵行、松江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 按要求天空(5分)(1),白首不见招。
(左思《咏史》)(2)吴宫花草埋幽径,。
(李白《》)(3)柳永《八声甘州》从对方着笔写人抒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5分)(1)“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2)下列环保宣传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告别喧嚣闹市,独享浪漫风情。
B还原蓝天碧水,共建生态家园。
C地球资源有限,环保事业无限。
D世界没有绿色,生命便是灰色。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①中国的图谱之源远流长。
一般可从遥远的河洛图谈起,以后这些方面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一些思想。
早在《华阳图志》中就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图经《巴郡图经》,以后图经这种表述体裁成为几个时代的重要文献。
所以,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的地学文献发展史中曾有一个“图经时代”,就是汉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图经》成为我们地学重要的文献体裁。
在这个时代,图像与文字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图像同时有传情达义、佐证文字、直观愉悦的三大功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插图,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②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随着思想文化越来越深邃宏大,在人们的意识中,图像能表达思想的深度和准确性大大削弱。
特别是深邃的义理之学已经使图像感到有明显的“图不达义”之感。
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
宋代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人们提出“左图右史,吟风吟月”或“左图右史,朝吟夕讽”等,从这些话语看好像对图像的功用十分重视,但与印刷术有关的图像,这种依靠雕版技术的表现方式,图版的保存流传较为困难,所以很多图书都出现了图像丧失的现象。
③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志。
上海市闵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淡水供应如今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
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谈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
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称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格什和乌玛之间。
相反,从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创造性。
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
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
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
即使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世界可利用淡水总数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
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
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
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
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
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12. 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撑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A. 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闵行区高一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翩翩:轻快的样子B. 青出于蓝青色:蓝色C. 美轮美奂轮:车轮D. 好高骛远骛:追求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B. 他的演讲铿锵有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多种课外活动。
D.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延误了两个多小时。
3. 下列诗句中,用词最精妙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是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
C. 《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们为了筹集军资而采取的行动。
D.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有一根如意金箍棒。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画龙点睛C. 一举两得D. 惊天动地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后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科技成果。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
他曾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话道出了科学家们共同的特点:他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居里夫人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揭示了原子结构的奥秘。
她的名言“生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展现了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闵行(文绮)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单元测试卷时间:130分钟满分:150分B套:《红楼梦》试题一.根据情节写出对应人物(6分)1.才选凤藻宫2.毒设相思局3.滴翠亭扑蝶4.乱判葫芦案5.醉眠芍药茵6.病扑雀金裘二.根据下面判词写出对应人物(8分)7.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8.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A.《芙蓉女儿诔》B.《葬花吟》C.《泣花词》D.《花谢花飞》14.宝玉芳辰。
妙玉送遥祝,其落款为()A.畸零之人B.槛内人C.世中扰扰之人D.陇翠修行人15.下面哪一个人物和其他三个不是同一辈分?()A.贾珍B.贾琏C.贾蓉D.贾宝玉16.元宵节元妃所制灯谜的谜底是()A.风筝B.砚台C.爆竹D.算盘17.下面哪一句不是刘姥姥在行酒令时的说词()A.一个蚊子哼哼哼B.大火烧了毛毛虫C.一个萝卜一头蒜D.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18.第六十二回中“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A.尤二姐B.尤三姐C.邢岫烟D.贾惜春19.宝玉给哪个丫环起名为“耶律雄奴”?()A.雪雁 B小红. C.芳官 D.龄官20.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首诗所咏何物?()A.柳树B.菊花C.海棠花D.柳絮四.阅读下面文字(4分)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A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
A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
贾母更加欢悦。
21.文中A指的是,结成诗社后她自拟的称号是,她属于四大家族,请写出其他三大家族,她的性格特点是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
(20分)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节选)①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 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②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③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
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
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④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 “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 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一面收书, 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
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
快回去换衣裳去罢。
”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⑤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 >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22.第④段中“银样镴枪头”本意是将焊锡做成枪头,看上去明晃晃的像银质一样,比喻(1分)2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中庸》、《大学》。
(1分)24.第③段宝玉见黛玉询问,便说是《中庸》、《大学》,他欺瞒是因为,后又将书给林黛玉看是因为(4分)2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贾宝玉将花撂进流水其用意是希望落花找一个洁净的归宿,不让凡尘沾染。
B.林黛玉不愿让落花随流水而去,而是埋在土里,说明黛玉纯粹高远的气质,给人感觉有一种仙境。
C.“似蹙非蹙”“似睁非睁”:这两个词描写林黛玉听了宝玉的话后,蹙眉瞪眼,真生气的样子。
D.黛玉表现出来的心口之间的矛盾只是表象,从内心上说,她是与贾宝玉一样地被《会真记》里所描写的爱情所吸引,所以才会看得那么出神,而且还默默记诵。
E.从文段中可以看出黛玉对爱情的渴望,而宝玉则对黛玉是一无所知,所以就用开玩笑来应付,因此黛玉非常生气和伤心。
26.第④段中作者采用哪些主要的手法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和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27.林黛玉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戏文时,又想起来了“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等诗句来时,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些诗句不仅使小说具有诗意,更是为刻画黛玉的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结合你对诗的理解,探究这些诗句在语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诗对刻画黛玉的心理或性格有什么作用?(4分)六.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16分)这里五儿被人软禁起来,一步不敢多走。
又兼众媳妇也有劝他说,不该做这没行止之事,也有报怨说,正经更还坐不上来,又弄个贼来给我们看,倘或眼不见寻了死,逃走了,都是我们不是。
于是又有素日一干与柳家不睦的人,见了这般,十分趁愿,都来奚落嘲戏他。
这五儿心内又气又委屈,竟无处可诉,且本来怯弱有病,这一夜思茶无茶,思水无水,思睡无衾枕,呜呜咽咽直哭了一夜。
谁知和他母女不和的那些人, 巴不得一时撵出他们去,惟恐次面又奉承他办事简断,一面又讲述他母亲素日许多不好。
平儿一一的都应着,打发他们去了,却悄悄的来访袭人,问他可果真芳官给他露了。
袭人便说:“露却是给芳官,芳官转给何人我却不知。
”袭人于是又问芳官,芳官听了,唬天跳地,忙应是自己送他的。
芳官便又告诉了宝玉,宝玉也慌了,说:“露虽有了,若勾起茯苓霜来,他自然也实供。
若听见了是他舅舅门上得的,他舅舅又有了不是, 岂不是人家的好意,反被咱们陷害了。
”因忙和平儿计议:“露的事虽完,然这霜也是有不是的。
好姐姐,你叫他说也是芳官给他的就完了。
”平儿笑道:“虽如此, 只是他昨晚已经同人说是他舅舅给的了,如何又说你给的?况且那边所丢的露也是无主儿,如今有赃证的白放了,又去找谁?谁还肯认?众人也未必心服。
”晴雯走来笑道:“太太那边的露再无别人,分明是彩云偷了给环哥儿去了。
你们可瞎乱说。
”平儿笑道::“谁不知是这个原故,但今玉钏儿急的哭,悄悄问着他,他应了,玉钏也罢了,大家也就混着不问了。
难道我们好意兜揽这事不成!可恨彩云不但不应,他还挤玉钏儿,说他偷了去了。
两个人窝里发炮,先吵的合府皆知,我们如何装没事人。
少不得要查的。
殊不知告失盗的就是贼,又没赃证,怎么说他。
”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唬他们顽的,悄悄的偷了太太的来了。
两件事都完了。
”袭人道:“也倒是件阴骘事, 保全人的贼名儿。
只是太太听见又说你小孩子气,不知好歹了。
”平儿笑道:“这也倒是小事。
如今便从赵姨娘屋里起了赃来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
别人都说着,把三个指头一伸。
袭人等听说,便知他说的是探春。
大家都忙说:“可是这话,竟是我们这里应了起来的为是。
”平儿又笑道:“也须得把彩云和玉钏儿两个业障叫了来,问准了他方好。
不然他们得了益,不说为这个,倒象我没了本事问不出来,烦出这里来完事,他们以后越发偷的偷,不管的不管了。
”袭人等笑道:“正是,也要你留个地步。
”平儿便命人叫了他两个来, 说道:“不用慌,贼已有了。
”玉钏儿先问贼在那里,平儿道:“现在二奶奶屋里,你问他什么应什么。
我心里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怜他害怕都承认。
这里宝二爷不过意, 要替他认一半。
我待要说出来,但只适钦庾鲈舻乃厝沼质呛臀液玫囊桓鲦。
窝主却是平常,里面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因此为难,少不得央求宝二爷应了,大家无事。
如今反要问你们两个,还是怎样?若从此以后大家小心存体面,这便求宝二爷应了, 若不然,我就回了二奶奶,别冤屈了好人。
”彩云听了,不觉红了脸,一时羞恶之心感发,便说道:“姐姐放心,也别冤了好人,也别带累了无辜之人伤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