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补充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一、文史典籍:“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

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

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例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常识先秦文学一、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 。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

我们学过的其中的《蒹葭》、《硕鼠》、《无衣》、《伐檀》《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

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创造了新诗体“楚辞”。

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一首抒情长诗)、《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为朝廷祀典所做的祭歌,内有名篇《国殇》)、《九章》(写屈原两次放逐的经历,中有名篇《涉江》《橘颂》)、《天问》等。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

二、散文《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

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

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

《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中国传统文学常识归纳

中国传统文学常识归纳

中国传统文学常识归纳
一、古典文学
1、诗歌
(1)《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记录了远古时期的历史、风土人情、思想感情;
(2)《楚辞》:是楚国七子所作,又称七子诗,共分为四部,收录了楚国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
(3)《古诗十九首》:古代最优秀的诗歌总集,共收录十九
首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唐诗》:综合了唐朝诗人的诗歌,包括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宋词》:收录宋朝词人的词作,包括苏轼、柳永、辛
弃疾等人的词作,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小说
(1)《三国演义》: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古
典小说的代表作;
(2)《水浒传》:记录了宋朝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
的代表作;
(3)《红楼梦》:描写了清朝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
的代表作;
(4)《西游记》:记录了唐朝的历史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

二、现代文学
1、诗歌
(1)《五四新诗》:中国现代诗歌的开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诗仙》: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古典主义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的发。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常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根据体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诗、词、赋、曲、文五种。

其中,诗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它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形式上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词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抒情深沉。

赋是一种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它通常以长篇的形式展现。

曲是一种以歌唱和演唱为主要形式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

文是一种以叙述和议论为主要形式的文学形式,它通常以散文的形式展现。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作品,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

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周朝初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

《楚辞》是南方楚国的文学作品集合,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点,情感深沉,语言优美。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描写清朝贵族家庭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复杂性。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它以描写唐朝僧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于人性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善恶之间的斗争。

三、古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古代文学的主题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抒发情感、歌颂爱情、咏史抒怀、描写自然和讽刺批评等。

古代文学的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作品以抒情为主,语言优美,充满诗意;有的作品以叙事为主,语言简练,情节曲折;有的作品以议论为主,语言严谨,逻辑严密。

四、古代文学的影响和价值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古代文学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涵盖了诗词、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也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古代文学文化的一些常识,了解其特点和影响。

一、诗词与古代文学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以诗为代表的诗词,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古代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作品,《静夜思》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在夜间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无论是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还是后来的创作都通过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二、小说与古代文学古代小说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堪称经典,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

其中,《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它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度的人物塑造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直击人们的心灵。

《水浒传》则展现了普通人的英雄气概和对正义的追求。

其中的人物形象形形色色,各具特点。

这些小说不仅通过复杂的情节引人入胜,而且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和历史轨迹的描绘,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三、戏曲与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集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精彩的唱腔,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京剧曲艺也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最著名的一种。

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影响古代文学文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小说、戏曲等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传承,并在后人的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之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之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之专集:国策战国策。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00条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00条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00条一、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到近代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活动。

它包括了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及古代文学的批评评论和相关理论等。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周南、召南、邶风等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3.《山海经》:是描述古代山川地理、神话传说的著作,篇幅庞大,内容繁杂,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都有重要影响。

二、古代散文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等。

2.《庄子》:是道家哲学家庄子的代表作,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庄子的思想观点,内容包括人性、政治、生命等。

3.《史记》:是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的杰出作品,以纪传体形式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朝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

三、唐宋诗词1.唐诗: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代表作有《唐诗三百首》。

唐诗风格多样,表现出了山水田园、爱情离别、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的主题。

2.宋词:宋代是古代文学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宋词主要以爱情、自然美、社会哲理为主题,代表作有苏轼、李清照等人的词作。

四、元曲1.《元曲三百首》:元曲是元代的戏曲剧种,包括了杂剧、发明曲、传奇等。

元曲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真实刻画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

五、明清小说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形态和矛盾冲突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2.《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另一个杰出代表作,描写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悲壮故事,以“反抗压迫,除暴安良”为主题。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的整理,涵盖了先秦文学、古代散文、唐宋诗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补充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古代书名及相关名词解释1.《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2.《小学》——与大学相对的一种学问叫《小学》是一研究文学、音韵、训诂的书。

3.《五经》——《诗》《书》《礼》《易》《春秋》4.《六经》——除五经外,另加《乐》5.《六艺》——古代教育子弟的六种技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6.《四库》——经、史、子、集。

纪昀等编,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经十年完成,收书约三千五百种,七万九千卷(属历史文献)。

7.《春秋传》——是解释《春秋》的著作。

如《左传》等。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他们又称“春秋三传”。

8.“四民”——市工商农(上古把人分成五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商弄))。

9.“诗人”——原指《诗经》时代的歌者。

10.“辞家”——指汉代的辞赋家。

(二)史书体例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史记》是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50余万字,分本纪(帝王传记)、世家(记诸侯本系)、列传(序列人臣事迹)、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表等五种体裁。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首创于南京的袁枢。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

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三)诸子百家诸子:指文学派的代表人物。

如孔子、墨子、老子、孙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列子等。

百家: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等。

儒家: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

墨家:是墨子创立的一个学派,主张兼爱、人与人平等的相爱。

非攻(反对战争)。

道家:战国时一个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战争,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法家: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尚法治,反对礼治,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等。

名家: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关系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

对我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纵横家: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等为代表的靠游说在诸侯之间进行政治活动的谋士,他们的主张或为合纵,或为连横故称。

杂家:战国时期至西汉初期,兼容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一个学派,对各种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知识面比较宽的人。

(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二十个“第一”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最初叫“诗”或“诗三百”,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产物。

《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也有少部分民间歌谣。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作者相传是孔子同时人左丘明。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国别体佳史。

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道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固以记载言论为主,故名《国语》。

作者不详,西汉后有人认为《国语》同出左丘明。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5.《孙子》一名《孙子兵法》,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作者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军事理论家。

6.《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7.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世界四大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8.《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作者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9.《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也是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代表了汉乐府发展的最高成就,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

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

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11.《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

作者曹丕,三国文学家。

12.《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作者刘义庆,南宋小说家。

13.《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

作者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14.《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

作者钟嵘,南朝梁文学批评家。

1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资治通鉴》与《左传》相比不是最早的,而是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16.《梦溪笔记》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学术专著。

作者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7.《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18.《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

作者黄宗羲,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爱国作家。

19.《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

20.《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年龄称谓1.襁褓“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

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孟子﹒尽上心》:“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

”)3.齿龀又称龆龀(tiáochèn),指儿童换牙。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待立。

”(《林黛玉进贾府》)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笄(jī) 指女子十五岁。

笄。

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

《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论语﹒先进》)8.而立之年三十岁。

《论语》:“三十而立。

”9.不惑之年四十岁。

《论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10.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例如:“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11.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

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子或花甲。

《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2.耆(qí) 六十岁。

《礼记﹒曲礼上》:“六十约耆。

”《荀子﹒致士》:“耆爱而信,可以为师。

”13﹒古稀七十岁。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对联所写年龄为141岁)14.耋(dié) 七十至八十岁。

《左传﹒僖公九年》:“以伯摆动耋老,加老。

”15.耄(mào) 八十至九十岁。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16.期(jī)颐一百岁。

(二)年龄称谓1.以“地名”命名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⑫《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⑬《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⑭《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⑮《亭林诗文集》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称亭林先生。

⑯《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辞官定居江宁(南京)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

⑫《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

⑬《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

⑭《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文正。

3.以“谥号”命名⑪《王文公文集》作者王安石,谥文。

⑫《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

⑬《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⑭《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文正。

4.以“名号”命名⑪《诚斋集》作者杨万里,别号诚斋。

⑫《庸庵全集》作者薛福成,号庸庵。

⑬《随园诗话》作者袁枚,号随园。

⑭《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⑮《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号文山。

⑯《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号望溪。

⑰《南雷文定全集》作者黄宗羲,号南雷。

⑱《震川文集》作者归有光,号震川。

⑲《洪北江文集》作者洪亮吉,号北江。

⑳《樊川文集》作者杜牧,号樊川。

5.以“字”命名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⑫《魏叔子文钞》作者魏禧,字叔子。

⑬《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

⑭《李笠翁》作者李渔,字笠翁。

6.以“官职”命名⑪《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⑫《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

⑬《高常侍集》作者高适,官至散骑常侍。

⑭《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官至学士承旨。

⑮《高太史大全集》作者高启,官至翰林院国史修编。

⑯《魏郑国公文集》作者魏征,封郑国公。

7.以“年号”命名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⑫《嘉佑集﹒权书》作者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佑年间编辑。

(三)官职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

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志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几十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