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海洋与大气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海洋与大气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

生工作实施细则

一、组织管理

(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学院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负责本单位的申请、考核、录取和监督等工作。

(二)学院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拟招生人数一级学科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含硕博连读研究生)

070601气象学10 0706大气科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

3

070602

环境

三、申请基本条件

申请人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当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二)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学术专长及突出学术成果。

(三)具有较强的外国语交流能力,参加过如下之一外语水平考试且符合以下要求(成绩有效期五年,截止入学当年的9月1日。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应届生,在读期间的国家大学外国语六级考试成绩不受时间限制):

1.国家大学外国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及以上。

2.托福(TOEFL)成绩72分及以上。

3.雅思(IELTS)成绩5.5分及以上。

4.取得WSK(PETS5)考试合格证书。

5.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未达到上述外语条件的申请人,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生招生外国语考试且成绩达到学校要求。

四、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本人申请

申请人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博士生报考登记表和思想政治考核表。

2.由两名所报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签名并密封的推荐书。

3.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毕业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5.本科和硕士期间课程成绩单原件,外语水平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

6.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创新能力或学术水平的材料。

7.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和硕士论文的详细摘要及目录)。

8.个人陈述书(3000字左右)。内容包括本人思想政治表现、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原创性研究成果、攻读博士生期间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计划等。

(二)材料审核

1.资格审核。学院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应终止其申请程序。

2.报考导师评价。学院将通过审核的申请人材料提交至报考导师,导师对申请人给出书面评价意见。

3.专家组审核。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申请-考核”制申请人和本专业硕博连读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同时审核,专家组综合报考导师评价意见和专家组各成员对申请人材料评价及评分,初步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申请-考核”制申请人和硕博连读申请人进入综合考核的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招生计划的2倍。

4.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审定。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通过集体研究,对专家组提交的材料审核结果进行审定,提出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

5.材料审核结果公布。学院在本单位网站公布经学院招生工作小组审定的所有申请人的材料审核结果。

6.综合考核名单确定与公示。研招办对学院推荐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并将通过审核的考生名单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三)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资格复审

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携带报名时提交材料的原件,到学校进行资格复审。未进行资格复审或资格复审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准参加综合考核。

2.综合考核主要方式和内容

(1)专业基础知识笔试

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科目为大气科学类综合(包括地球流体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和高等天气学)考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题满分为100分。

(2)面试

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面试主要了解申请人知识结构、学习动机、科研背景和研究经历,考核申请人外语听力、口语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科学素养、个人品行、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等。面试包括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专业英语口语考核两部分,分别占面试总成绩的80%和20%。面试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含个人陈述环节)。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

(4)体检

体检标准以当年度学校公布的研究生体检标准为准。

3.专业基础知识笔试和面试全过程须进行录音录像。

五、综合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根据综合考核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得出。考试总成绩(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50%+面试成绩(满分100分)×50%。考试总成绩及任一项成绩出现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申请-考核”制考生须与当年硕博连读考生共同按照综合考核总成绩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当年各专业招生计划,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提出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公示。

七、监督管理

(一)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学院应在本院网站开辟专栏,主动公开本单位实施细则、考生的材料审核结果和综合考核结果等信息。

(二)实行复议制度。考生如对材料审核、综合考核或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监察处、研究生院进行投诉和申诉。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初步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有关人员进行复议。

(三)实行回避制度。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报考本单位博士生的人员,不得参加本单位当年度的博士生考试招生工作。

九、本办法由海洋与大气学院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中国海洋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海洋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授课教师命题教师或命题负责人签字 王燕华、侯进 2008 年6 月3 日 院系负责人签 字年月日 共 6 页第 2 页

5. (0681) 欲制备pH = 9.95的缓冲溶液,其中NaHCO 3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比应为:…(C ) (K a (H 2CO 3) = 4.4 10-7,K a (HCO 3-) = 5.61 10-11) (A) 2 : 1 (B) 1 : 1 (C) 1 : 2 (D) 1 : 3.9 103 6. (3660) 在Mg(OH)2饱和溶液中加MgCl 2,使Mg 2+ 浓度为0.010 mol ·dm -3 ,则该溶液的pH 为 (K sp (Mg(OH)2) = 1.8 10-11 )……………………………………( C ) (A) 5.26 (B) 8.75 (C) 9.63 (D) 4.37 7. (3798) 有一原电池: Pt │Fe 3+(1mol ·dm -3),Fe 2+(1mol ·dm -3)‖Ce 4+(1mol ·dm -3),Ce 3+(1mol ·dm -3 )│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B )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8. (6746) 电极反应ClO 3- + 6H + +6e = Cl + 3H 2O 的 m r G ?= -839.6 kJ ·mol -1, 则 ?(ClO 3-/Cl )= …………………………………………………( A )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 (A) 1.45 V (B) 0.026 V (C) 0.052 V (D) -0.05 V 9. (3717) 根据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知, ?(Cr 2+/Cr)为………………………… ( B ) Cr 3+ ───── Cr 2+ ───── Cr (A) -0.58 V (B) -0.91 V (C) -1.32 V (D) -1.81 V 10. (3971) 下列量子数组合,不能作为薛定谔方程合理解的一组是……………( C ) n l m (A) 5 3 -3 (B) 3 2 0 (C) 4 4 2 (D) 2 1 -1 11. 以莫尔法滴定Cl -时,指示剂为………………(A ) (A)K 2CrO 4 (B )铁铵矾 (C )荧光黄 (D)二苯胺 12. (4251) 下面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1)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2) 分析结果与平均值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3) 精密度是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4) 精密度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A )1,2 (B)3,4 (C)1,4 (D)2,3 13. (2756) 在一定酸度下, 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 时, 影响滴定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 ) (A) 酸效应系数Y(H) (B) 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C) 酸效应系数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D) 配合物稳定常数K (MY)和K (NY)之比值 14. (2112) 为标定HCl 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 B ) (A) NaOH (B) Na 2CO 3 (C) Na 2SO 3 (D) Na 2S 2O 3 15. (1106)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B ) (A) mol/(L ·cm) (B) L/(mol ·cm) (C) mol/(g ·cm) (D) g/(mol ·cm) -0.41 V -0.74 V

2020-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950管理学基础考研择校、参考书、真题、考研经验分享

2020-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950管理学基础考研择校、参考书、真题、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6年。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旅游学系;设有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所、名牌企业研究中心、应用会计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审计与管理咨询研究所、营销与品牌形象研究所、区域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所、海洋管理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机构。MB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以及企业管理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挂靠在管理学院。 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考研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950管理学基础 参考书 推荐参考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杨文士的管理学第三版或第四版,以周三多的为主,考试以周三多的为主 往年数据分析 复试分数线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950管理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简述题(共6题,每题15分,小计90分) 1、简述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组织文化塑造途径有哪些? 3、简述如何才能做到领导的 4、简述危机事件爆发后管控工作的主要内容。 5、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实际管理工作的启示。 6、简述企业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来源?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小计60分) 1、综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贡献。 2、综述组织中的管理者应扮演的角色与具备的基本技能。 复试方式和内容 1、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核、体检等内容。其中笔试主要是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心理素质测试以及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中的心理素质测试、体检由学校统一组织。 2、复试成绩计算公式: ①会计学、旅游管理、财务管理: 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4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满分为10分。 ②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管理(专业学位): 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5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复试成绩、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满分为10分。 录取 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考研经验分享 专业课 2018年海大刚换的专业课现在只考周三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一本书,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我就是用的第六版。考完试我觉得大纲课本是最重要的,当然这只是就海大会计来说,别的学校不清楚。真题其次。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就是记忆,就今年来说如果你把课本背的滚瓜烂熟,基本可以全部答满,今年的题课本上都有没有超纲。但是真题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你看一遍真题基本可以确定哪些章节是出题的重点,着重记忆。当然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可以挑重点背,但最好是不要这样专业课复习还是得全面,面面俱到;就今年的题目来说,题目的问法都和书上的各种标题差不多,但第一道论述题是让你论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代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剖析

第一章绪论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承担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能的人员及其集群,他们是管理的主体。 物本管理:是以任务、以物为中心,追求固定正规的管理,实行的是“任务管理制”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经营艺术与现代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管理,是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是从控制为主的专项管理转向实施更具全面性、长远性的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工商管理: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务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运用模型来研究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定量研究方法: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权变方法: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关于管理的职能有哪几种观点? P5 3.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管理管理者。第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4.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三大类型、十种角色。人际关系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类角色:监察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目的、价值目标、权力来源、活动方式。P7 联系: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1.工作定额原理 2.选择、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艺。3.实行职能工长制(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6.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7.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1.企业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2.管理的14项原则:P32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丛林: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贡献是什么? 2.霍桑实验的结论及意义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贡献是什么?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经典研读报告(2020版)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程性质: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经典研读报告是一门通过阅读指定经典社科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来拓展法科学生知识面和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实践课程,可作为法科学生核心课程的有益补充。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course to expand the knowledge and writ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of law students by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ic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It can be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core courses of law students.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由任课教师提供阅读经典文献清单,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与知识基础阅读指定经典文献,在阅读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任课教师对读书报告的写作加以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是对其他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 (1)对经典社会科学文献有大致的了解; - 1 -

(2)养成对文献的精读习惯; (3)通过读书报告写作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形成初步训练。 三、学习要求 学生应当认真阅读任课教师开列的经典文献,并通过多种形式与任课教师互动,了解写作要求,认真撰写研读报告。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主要阅读书目(不完全):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3. 霍布斯:《利维坦》; - 1 -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无机化学》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无机化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无机化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四大化学平衡理论、重要元素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考察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填空20%;问答30%;计算30%。 四、考试内容 1、化学基础知识 气体定律及其应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稀溶液依数性的定量关系及其应用。 2、化学热力学初步 各种状态函数的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断及温度影响;反应热的测量。 3、化学反应速度 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反应速率理论。 4、化学平衡 可逆化学反应的特性;标准态,经验和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方法,平衡移动原理和计算。 5、酸碱解离平衡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缓冲溶液;盐的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度和水解平衡的计算;强电解质溶液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酸碱电子理论。 6、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定义、溶度积原理、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溶度积对溶解度的影响、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沉淀生成、溶解和转化。 7、氧化还原平衡 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

中国海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5分) 1、职位分析:职位分析一般指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2、薪酬(广义和狭义):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 简答题(60分) 1、简述九种培训方法。 答:(1)工作轮换法:这是一种在职培训的方法,指让受训者在预定的时期内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一般主要用于新进员工。(2)网络培训法: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网,将文字、图片及影音文件等培训资料放在网上,形成一个网上资料馆,网上课堂供员工进行课程的学习。(3)角色扮演法:指在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指定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4)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员工或组织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书面描述,让学员分析和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5)视听技术法:就是利用现代视听技术(如投影仪、录像、电视、电影、电脑等工具)对员工进行培训。 (6)工作指导法:由一位有经验的技术能手或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者进行培训,如果是单个的一对一的现场个别培训则称为我们企业常用的师带徒员工培训。 (7)讲授法:指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谈

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复习重不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用细加解释大家也能够轻易地给出标准答案:非常重要。专业课的重要程度从其分值上就可窥得一斑,150分的分值,以较低的考查难度与数学比肩,跟英语和政治相比的话那就更能体现出专业课在贡献分值上的重要地位了。因此,对于专业课,我们的定位不能是平均分,更不能是过线,对专业课只能有一个要求:高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英语和政治刚好过线的情况下总成绩也能过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以初试的成绩就能傲视群雄,尽早取得复试的“船票”。 对于海大企业管理,专业课的重要程度恐怕还要加一个比较级,因为从2010年以来,其专业课一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压分的现象,主要表现就是高分(120分以上)人数很少,普遍徘徊在110左右,也许很多考生会说大家分数都不高,没什么影响。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观点,因为思维的角度仅仅局限于进入复试的那几十个人里面了,其前提是已经进入了复试。如果把思考的范围加以扩大的话,就会发现仅仅因为专业课得分较低,使得多少个辛辛苦苦了几百个日夜的考生被国家线拒之门外,不但没机会进海大的面试,甚至连调剂到其它学校的机会也没有。这种局面在海大企管最近两年的复试入围名单中都有很明显的表现,2011年和2012年海大企管的复试线都是国家线,同时还要招部分调剂生,其中2011年接收8名调剂生进入复试,2012年接收13名调剂生进入复试,从这两年报录比上来看,2011年约为9,2012年约为13,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之所以接收调剂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志愿考生专业课得分不高,总分不过线。 认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性,各位考生需要做的不是惊讶,更不应该是恐惧,大家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好好规划,按部就班地复习,只要复习到位了,很自然地,分数也就到位了。下面跟大家谈一下专业课复习的几点内容: 一、关于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可以多,但是不可以泛,最好能够做到精。海大企管官方发布的参考资料只有两类: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其中参考书有三本:杨文士的《管理学》(2009版),徐二明的《企业战略管理》(2007版、2002版均可),郭国庆的《市场营销通论》(2009版)。历年真题总共有12年的(2001-2012)。参考书和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参考书里面的知识点是考试知识点的“菜篮子”,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真题里面的几乎每一道题目都可以在参考书中找到答案或者是分析思路,因此,复习的时候“菜篮子工程”一定要作为一个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为:古希腊至19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联系;各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重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及其基本政治主张、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按照教育部要求,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为主要参照,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线,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今后修读和理解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政治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并行课程:政治制度史或比较政治制度;后置课程: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收益: (1)了解并掌握自古希腊始至19世纪各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对国家、政府、公民、政体、民主、宪政等问题的认识,对自由、平等、公平、秩序等价值的探讨,对个人与社会、权利与权力、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法治等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思,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培养理论兴趣,为学习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 - 2 -

其他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2)认识各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力。(3)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糟粕,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理论局限与阶级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学习要求 为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须在课前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授课内容,为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准备;课上须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课堂讨论,完成随堂思考题,不能到课需提前请假;课后须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自选并精读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一部,撰写读书笔记一篇并按时提交。 四、教学进度 - 2 -

中国海洋大学马基 杨晓斌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 从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概括地说: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三.产生条件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第一次起义,1834第二次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主义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论) 2)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 3)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业、欧文(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未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的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四.马克思主义特征 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实践中实现的。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马克思理论的本性决定的;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综合(含教育概论、教育管理学) 一、考试性质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综合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要求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有关教育学原理与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三个层次进行考察,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基础掌握:要求学生准确识记教育概论与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分析判断:用教育概论与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综合运用:能够运用教育与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教育概论考核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教育管理学考核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 四、考试内容 (一)教育概论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概念;教育起源;古代社会与教育;近代社会与教育;现代社会与教育。 2、教育系统的基本认识 教育系统论;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结构与功能。 3、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类自然生态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的综合分析。 4、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一般理论 与教育相关的个体发展观影响;个体发展基本因素中的“可能性因素”;影响个体发展基本因素中的现实性因素;学校教育在个体芡展中的独特作用。 5、人生阶段与教育 人生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学意义;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少年期、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成年期、老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学校教育与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联系。 6、社会、教育、人之相互关系 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存在模式;教育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功能的选择。 7、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的概念与课程理论、课程类型、课程编制、课程改革;教学的概念与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教师与学生 教师:概念与类别、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学生:学生及学生观、学生群体;师生关系:特点、类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教育管理学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阶段工作细则 一、复试安排 1、笔试安排: 管理科学与工程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402教室企业管理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404教室技术经济及管理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405教室会计学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406教室财务管理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408教室旅游管理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409教室农业经济管理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504 教室农村与区域发展 时间:3月27日15:00-17:00, 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公共教学区5505 教室笔试请提前30分钟入场进行思想政治测试。 2、面试安排: 管理科学与工程 时间:3月28日9:0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北3-4 企业管理 时间:3月29日8:0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306 技术经济及管理 时间:3月29日15:0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306 会计学 时间:3月29日8:3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202 财务管理 时间:3月29日15:0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202 旅游管理 时间:3月29日8:3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316 农业经济管理 时间:3月28日8:30, 地点: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管理学院235 农村与区域发展

军概期末考试复习题

1.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1)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2)是国家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层面上,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 (3)是培养全面知识人才的需要; (4)是新时代大学生个人全面素质建设的需要。 2.军事教育的发展趋势: (1)军事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2)军事教育进一步全面化,并向“两头延伸”; (3)军事教育知识的系统化; (4)军事教育知识与时代同步并伴有超时代性。 3.军事科学的特点: (1)军事科学是最新最早反映其他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 (2)军事科学是最系统最集中反映其他科学成果成就的科学; (3)军事科学是科学领域中同其他科学技术通融性最好,用途最广泛,结合成功率最高的科学。 4.军人素养的特点: (1)坚毅的品质; (2)吃苦耐劳的品质; (3)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 (4)团结互助的风格; (5)志我牺牲的精神; (6)责任感,守时,讲信用。 5.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 (1)保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领土; (3)保卫和追求国家经济利益; (4)保卫国家荣誉; (5)维护和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6)保卫国家外层空间及太空权益。 7.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3)现代国防既是国家行为,又是国际行为;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系的目标(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全球目标)。 8.国防法规的含义: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9.国防法规与其他法律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共性:(1)鲜明的阶级性; (2)高度的权威性; (3)严格的强制性; (4)普遍的适用性;

中国海洋大学933环境学复习资料

933环境学(初试大纲) 考查目标 《环境学》是我校为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主要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兼顾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概念。 2.掌握环境污染含义、特征及作用机制。 3.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相关知识。 4.掌握全球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 5.掌握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6.具有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可使用计算器。 3.考试题型 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考查内容 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3.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4.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及控制方法。 5.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7.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别。 8.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42 教育管理学》考研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942教育管理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教育管理学是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论述题3小题,考生任选两题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四、考试内容 (一)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1、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出发,了解该学科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把握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2、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现代化。 3、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首先明确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并掌握各个理论流派(行政学、法学论;“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新公共管理论;行政伦理学)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 (二)教育行政 1、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内涵及其类型,区别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了解我国80年代以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我国和西方主要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2、教育政策与法律 明确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政策的特点、教育政策的社会制约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把握法与教育法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体系、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保障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法规建设。 3、教育督导与评价 明确教育督导的含义、意义、任务、职能、机构设置、原则等;掌握教育评价的含义、教育评价的分类、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掌握我国教育督导评估的改革发展趋势。 4、教育财政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经济学个人整理(木有权威性,仅供参考)

经济学基本假定:经济人假设、资源稀缺性假设。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边际分析法: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比较 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扩大业务量;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缩小业务量;边际利润=0(或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最优业务量。 有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当边际效益(或边际成本)相等时,使分配的总效益最大(或总成本最低)。 “边际y ”——自变量x 每发生一个单位的变化时导致函数y 的变化量。即 边际Y =△y/△x 当自变量x 的变化量△x 非常微小,趋于极限0时,△y /△x 的极限值称为函数y 的导数,数学上记为dy/dx 或y ’。 边际收入:MR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销量),所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量 MR = ΔTR/ΔQ 边际成本:MC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销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 MC = ΔTC/ ΔQ 边际利润:M π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销量),所引起的总利润的变化量 M π = ΔT π/ ΔQ = MR - MC 边际产量:M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要素(如劳动力, 或资本),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MP = ΔTP/ΔL 无约束的一元函数求极值:Max y=f(x),(1)求dy/dx (2)令dy/dx=0(3)解得x 值(4)判断此时y 是极大or 极小值 例:TR =41.5Q-1.1Q2 TC=150+10Q-0.5Q2+0.02Q3 问题:产量为多少时,企业利润达到最大? 方法一:边际利润=0时,利润达到最大。 π=TR -TC =-150+31.5Q-0.6Q2-0.02Q3 边际利润=d π/dQ=31.5-1.2Q-0.06Q2令边际利润=0得Q1=-35和Q2=15,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Q =15时利润最大。 方法二: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利润达到最大(为什么?) π=TR -TC d π/dQ=MR-MC 令d π/dQ=0 得到: MR=MC 所以有 MR =41.5-2.2Q=MC=10-Q+0.06Q2 解之:得Q =15时利润最大。 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分配: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A 和B ,生产同样的产品,A 厂成本函数为: B 厂成本函数为: 。假如总生产任务为1200件产品,问:为使总成本最低,应如何分配任务。 企业目标:1.利润最大化假设、2、企业价值最大化假设:企业追求未来预期利润的现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利润来源一是内部生产效率,二是外部市场环境。因此,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一是苦练内功,二是盯住市场。这已成为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还要用第三只眼睛盯住政府。 会计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市场供给资源的显性成本 + 自有资源的隐形成本 = 总经济成本 所有者支付的现金 自有资源不投放市场放弃的回报 两类资源的总机会成本 2.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和总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值:经济利润=总收益—总经济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不同,因为会计利润没有从总收入中扣减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企业目标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大于0,决策可行;小于0,不可行;等于0,都可选择 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隐成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 正常利润是在经济利润为0时的会计利润。企业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 求导法则:常数:y=a, dy/dx=0;幂函数:Y=Xa,则 dy/dx=aXa-1 ;指数函数:如Y=ax,则 dy/dx=axlna 特殊地 d(ex)/dx=ex 积:如Y=Y1·Y2, Y1=F1(X ),Y2=F2(X ); dy/dx=y2·dy1/dx+y1·dy2/dx 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称为该商品的需求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正常品与低档品。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数量。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函数。可记为:商品X 的需求量=f (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平均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价格,消费者的数量)或Qd=f (P , M , PR ,J ,Pe ,N )。Qd=a+bP+cM+dPR 需求函数:Qd=f (P )线性表达式Qd=a -bP 。需求量和需求价格反方向变动P ↑,Q ↓;P ↓,Q ↑ 画需求曲线图是注意横纵坐标,自变量P 在纵轴,因变量Q 在横轴,和以前的几何画图习惯相反。 需求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决定因素:收入M ,相关产品价格Pr ,消费者偏好J ,预期价格Pe ,消费者数量N 在正常品的情况下,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 52++=A A A Q Q TC 10 22++=B B B Q Q TC

马基期末模拟试卷与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围 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 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 5.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6.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17世纪英国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工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中国海洋大学杨生照马基 重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多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 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二重内涵: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大题,见最后) 5、如何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大题)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流派划分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地位问题:谁是世界的本源(本体论)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认识论) 2、流派: i. 本体论: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ii. 认识论:可知论(马克思) 不可知论(休谟) 2、物质的定义和特征 1、物质的定义: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2、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