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 139 -

第16期2018年8月No.16August,2018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由于当前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针对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单纯地去加宽路面、限行等方法都不能从源头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并且传统的方法不论是在资金的投入以及城市空间的消耗上都不具优势。智能交通系统则是融合各种高新技术和大数据的代表[1],能够从根本上很好地优化人、道路、车、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解决道路拥堵等交通问题。1 智能交通存在问题概述1.1 车身颜色识别

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在实验室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车身识别方面。但是实验室中的研究都是基于一种特定的理想的环境,并不能完全地模仿真实的道路交通环境。车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行驶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天气、光线、灰尘、遮挡等,这些都会影响识别的结果和准确性[2]。当前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车身颜色的识别。在实际的测试中,室外不稳定因素多,由于车的颜色不同其对光线反射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车身纹理的不同,摄像头的不同导致其对颜色的响应存在差异。在实验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颜色识别的因素主要有3种:颜色的非恒定性、运动目标不完整分割,以及目标本身颜色的复杂性[3]。所以,如何使车身颜色识别避免或者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有提高摄像头的图像捕捉和处理能力,但是仅仅从摄像头入手仍然不能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研发有效的处理技术提高车辆颜色识别算法精度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1.2 车身形状识别

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中我们一直长期致力于对车辆检测算法的发展。虽然研究时间长,但成果并不是很成熟,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有一些客观条件影响着形状识别的准

确性。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车辆自身的尺寸虽然固定,但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行驶速度的不同会导致对车身尺寸识别的不同。(2)车辆从摄像头中驶过的角度不同,角度的不同同样也影响着大小的识别。(3)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之间会有遮挡。(4)关照条件的不同影响识别的能力和结果。所以当前的车身识别能力与实际使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4]。我们只有运用更加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综合更多的车身信息才能得到准确的识别结果。

2 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新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运用与实践

在智能交通领域车牌的识别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被用在许多场合,车辆车牌的识别对于车辆的管理、定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监控的图像录入,对录入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识别车牌。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的进出口等场所,车牌识别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也省去了人工成本,为交通以及车牌定位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1 车牌图像特征提取2.1.1 车牌像素特征提取

在车牌像素特征提取[5]中可以将图像在识别过程中把像素点的颜色进行黑白二值化,即将黑色的像素点表示为1,白色的像素点表示为0,再将像素点1和像素点0进行排列,通过维数和黑白像素点的个数,最终确定图形对应的向量矩阵,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操作较为方便,不足是实用性不够高。2.1.2 车牌骨架特征提取

图像线条宽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图像识别的效果,给图片处理的结果带来差异,因此在对车牌的骨架图像处理[6]之前,需要先将轮廓的宽度进行统一处理,去除轮廓宽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车架轮廓宽度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由此得到车牌骨架特征,进而得到图像特征向量矩阵。这种方法得到的特征向量矩阵具有很好的普适性。

作者简介:张哲(1995— ),男,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张 哲1,李 挺2

(1.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2.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1)

摘 要: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当前,机动车在大多数国家已趋

于饱和,道路拥堵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因此想要解决现有的交通问题,构建全面、高效的运输体系十分的关键。促进交通事业的现代化,还需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解决现有的交通问题。当前,智能交通系统逐渐兴起,其中车辆流量检测系统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将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技术融入车辆流量监测系统中,将会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文章主要是结合智能交通对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是什么) 1、物联网基本概念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有一些专家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美国咨询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联的业务与现有的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根据

预测,到2035年前后,我国的传感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到2050年,传感器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物联网产生背景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标志之一,然而,多年来,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始终难以打破,移动信息化是为之而努力的中间阶段,而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最终打通信息化的最后关口。实际上,物联网概念起源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而今年奥巴马就职演讲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积极响应后,物联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国官方近期对传感网(物联网的另一称谓)的多次提议表明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也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同时也表明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将加快。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作为物联网技术核心之一的近距离通信技术近些年来已经成为移动信息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红外、蓝牙、WIFI、RFID等近距离通信技术为不同行业实现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通信解决了大问题。其中,RFID技术在诸多行

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方法

图像处理及识别技术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一种应用 摘要:目前,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智能机器人系统中,环境感知与定位、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等功能模块趋向于分布式的解决方案。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是智能机器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径规划系统可以分为环境信息的感知与识别、路径规划以及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三部分,这三部分可以并行执行,提高机器人路径规划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在感知环节,视觉处理是关键。本文主要对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研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了图像处理及识别技术在路径规划中是如何应用的,机器人将采集到的环境地图信息发送给计算机终端,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与识别,将结果反馈给机器人,并给机器人发送任务信息,机器人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 关键词:图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人;路径规划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ach module, such as environment sensing, direction deciding, route planning and movement controlling moduel in the system of intelligent robot, is resolved respectively. Robot path planning is an part of intelligent robot study. The path planning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erception and recognition, path planning and motion controlling. The three parts can be executed in parallel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robot path planning system. As for environment sensing, vision Proeessing is key faetor. The robot path planning 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he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studied in the path planning is how to apply, Robots will sent collected environment map information to the computer terminal, then computer analysis and recognize those image information. After that computer will feedback the result to the robot and send the task information. The robot will act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Keywords: image recognition,image processing, robot,path planning

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什么是ITS?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ITS的社会经济效益? 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减少阻塞; 增加交通运输的机动性; 降低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交通运输的通行能力和机车车辆、飞机运输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ITS的开发领域? 居民出行与货物运输需求只能诱导系统 交通流优化与运输组织智能化方案生成系统 综合交通枢纽协调、疏导信息服务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为驾驶员提供轨道实时信息系统 车辆运营智能调度管理系统(VODS) 只能公共交通系统(IPTS) 货物运输智能型配载运输系统 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ITS技术? 信息论与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管理技术与网络 GPS和GIS技术 美国国家ITS的物理体系结构的四个子系统:出行者子系统、中心子系统、车辆子系统、道路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使用的四种通信方式:广域无线通信、有线通信、车辆与车辆间的通信、短程无线通信 中国ITS开发的重点? 根据中国国情制定ITS的近期发展战略,以城市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逐步将ITS 联成网; ITS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 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关键技术为交通事故管理技术、机动车信息管理技术、驾驶员档案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软件;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关键技术为车市快速环路及干道交通的诱导和监视、停车诱导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关键技术为自动车辆识别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和收费系统安全技术; 只能控制和管理,关键技术为智能算法、交通事故自动识别和系统集成技术; 交通信息服务与车载路径导航系统,关键技术为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交通信息发布

完整版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CCD和CMOS采 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设备。试论述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机器视觉是近20?30年出现的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好、 非接触、快速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军事、民用等等领域。 发展前景:随着光学传感器、信息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市面上已经有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企业提供配套的软硬件服务,相信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机器视觉系统代替人力进行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成本。价格持续下降、功能逐渐增多、成品小型化、集成产品增多。 机器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给出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三个实例并叙述之。答:一、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实时跟踪焊缝位置,实现实时控制,防止偏离焊缝,造成产品报废。 二、在火车轮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抓拍轮对图像,找出轮对中有缺陷的轮对,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提高效率。 三、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跟踪,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分别绘出一维和二维的连续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论述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答:傅里叶变换是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余弦函数叠加之和。一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二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 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作用和目的: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图像灰度变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灰度变换:基于点操作,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变换公式转换为一个新的灰度值。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使图像的对比度扩展,

智能交通十大应用

智能交通十大应用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一直处于国内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前列,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将在北京举行的2007年ITS世界大会和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这促使北京需要进一步全面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北京将在智能交通方面建立十大应用系统。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撑层,是连接其它9个应用系统的枢纽,负责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信息的存贮、处理和发布,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建设内容。该平台将于2007年之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向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方式、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条件。 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北京市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示范工程已经完成,系统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内显示子系统和对外发布子系统,对内显示子系统的用户为交通管理者,作为管理和决策依据。对外发布子系统的用户为出行者,系统将有关的交通信息通过交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显示大屏等形式发布,供出行者参考。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北京市目前有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总数约为1702个,其中UTC/SCOOT系统联网控制的路口有284个,17条道路、114处信号灯实现了系统线协调控制。这些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通量自动调整红灯和绿灯时间,使得通过交叉口时间大大减少,畅通性提高。平安大街在实现了智能信号控制后停车延误降低近20%。今后还将实现公交车、救援车辆以及特种勤务车辆的信号优先控制。 停车诱导系统智能停车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对车辆的停车自动收费、自动计时等管理。二是通过停车诱导和停车信息发布,引导驾驶员寻找并抵达可提供停车服务的区域,避免车辆因为寻找停车位在道路上的空驶,减少因停车难而产生的拥堵、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 目前,北京市第二套停车诱导系统已在西单商业街建成,未来将在金融街、中关村等首都繁华地区也将建设停车诱导系统。 客运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专业代码:600201 适用年级:2019级 所属二级学院:车辆工程学院 修(制)订时间:2019-5

编制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于三年全日制高职专业,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与广州北斗星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普照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华龙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公交总公司等企业共同制订,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学院批准。 主要编制人: 车辆工程学院:尹万建教授 刘任庆教授 伍艮常教授 刘光明副教授 肖永忠副教授 肖炎根副教授 程泊静讲师 刘红业讲师 广州北斗星盛科技有限公司:秦方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湖南普照智能交通有限公司:蔡华文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审定: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黎修良副校长/教授 李治国院长/副教授 湖南华龙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杨一昕生产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株洲公交总公司:陈铁军人力资源总监/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培养目标 (4) 二、职业范围 (4) 三、培养规格 (4) 四、毕业要求 (6) 五、课程结构 (7) 六、教学进程 (7) 七、课程简介 (9) (一)公共基础课程 (9) (二)专业基础课程 (10) (三)专业核心课程 (12) (四)公共拓展课程 (13) (五)专业方向拓展课程 (14) (六)社会实习与综合实践 (15) 八、教学实施建议 (16) (一)基本教学环节 (16) (二)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 (17) 九、教学评价建议 (17) (一)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17) (二)对教师的评价 (17) (三)对学生的评价 (18) 十、实习实训环境 (18) (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18) (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19) 十一、师资配置 (19) (一)专业负责人 (19) (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 (19) 十二、教学管理 (20)

智能交通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智能交通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目前,我们国内从事智能交通相关的企业超过了2000家,有关政策在直接驱动着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电子收费等设备以及各种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一、智能交通应用三大领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已经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中国,交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短缺与其利用的低效率并存;道路交通设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绝大部分交通设施严重超负荷运作;交通阻塞严重,导致运输效率下降,出行时间大量浪费,加重了城市空气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等,智能交通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必然需要解决其交通问题,因此,我国的智能交通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 (一)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此外,联网不停车收费(IETC)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 (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 兼容和整合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应用热点。除了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些纵向的比较有前景的应用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 (三)城市公交信息化 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还比较落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也是方案商可以重点发展的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谁都有在公交站台等车却久等不来的经历,那么如果公交线路、车辆到站等信息做到实时信息查询,这样人们可以估算车辆到站时间,便可以规划出行线路和计算出门时间,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创新公交管理模式、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为出发点的“智能公交”正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智能交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今后一段时期,面向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重大需求,迎接大数据时代为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国情、运用新技术手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将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我们要不断的提升交通感知智能化水平,构建网络化的交通状态感知体系,提高交通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9287455.html, 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 作者:谭明田杰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4期 [摘要]本文以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过程为例,论述了专业群的构建思路和依据,并以“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为原则进行了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最后介绍了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对正在进行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专业群;课程体系;导师制;弹性学制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 (湘教通〔2015〕167号),其中,卓越职业院校建设放在首位的建设内容就是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院校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即特色专业群建设,并以此带动师资队伍结构调整、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 1 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 早在2006年,国内就有人提出了专业群的概念。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相近论”,即认为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另一种观点为“合力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二级类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从湖南省各个院校的专业群构建情况看,主要以第二种方式居多,笔者所在的院校采用了对接智慧交通,以符合“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四原则的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构建了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 2 构建思路与依据 2.1 专业群构建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各类人才辈出的局面”。该纲要同时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特点,有效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二是要“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

智能交通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交通的发展与应用——引领时代前行之匙 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132201 姓名:董文瀚 学号:1113220103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摘要 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国际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尤其以交通安全问题最为严重。据专家研究,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为此,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技术研究试验。 GNSS appears as one of the most flexible and cost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 ETC systems both for urban and roads networks. 智能交通技术(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从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它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 SAFESPOT is an Integrated Project co-fund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under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eSafety Cooperative Systems for Road Transport". Today's visions of future cooperative traffic systems are based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s well as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机器视觉检测.

机器视觉检测 一、概念 视觉检测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 CMOS 和CCD 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机器视觉检测的特点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 2、典型结构 五大块:照明、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软件 1.照明 照明是影响机器视觉系统输入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目前没有通用的照明设备,具体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照明装置。照射方法可分为: 分类具体说明优点 背向照明被测物放在光源和摄像机之 间能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 前向照明光源和摄像机位于被测物的 同侧 便于安装 结构光将光栅或线光源等投射到被 测物上,根据它们产生的畸 变,解调出被测物的三维信 息 频闪光照明将高频率的光脉冲照射到物

体上,摄像机拍摄要求与光 源同步 2.镜头 镜头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焦距、目标高度、影像高度、放大倍数、影响至目标的距离、中心点/节点、畸变。 3.相机 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标准分辨率数字相机和模拟相机等。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应用场合选不同的相机和高分辨率相机:线扫描CCD 和面阵CCD;单色相机和彩色相机。 为优化捕捉到的图像,需要对光圈、对比度和快门速度进行调整。 4.图像采集卡 图像采集卡是图像采集部分和图像处理部分的接口。将图像信号采集到电脑中,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硬盘上。通过它,可以把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信号从摄像带上转存到计算机中。 5.软件 视觉检测系统使用软件处理图像。软件采用算法工具帮助分析图像。视觉检测解决方案使用此类工具组合来完成所需要的检测。是视觉检测的核心部分,最终形成缺陷的判断并能向后续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常用的包括,搜索工具,边界工具,特征分析工具,过程工具,视觉打印工具等。 3、关键——光源的选择 1.光源选型基本要素: 对比度机器视觉应用的照明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需要被观察的特征与需要被忽略的图像特征之间产生最大的对比度,从而易于特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第1章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生活的步伐逐渐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及交通事故问题将愈加严峻。同时道路基础设施资源有限,而汽车的需求量却将随经济的发展继续增加,因此两者之间的矛盾将愈加尖锐,交通问题就愈加严重。而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将导致人员的伤亡,浪费人们大量的出行时间,致使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尾气排放加大,光污染、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不仅浪费了石油资源和人类的出行的等待时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还降低了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还给人类带来了生离死别的伤害,危及了人类的健康,因而交通问题严重降低了人类的幸福指数。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及时去解决。因而各国相继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开发以便逐渐解决交通问题,并且建设力度逐渐加大。我国的智能交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发展较晚,近几年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取得了些许相应的技术突破。然而还有很多危及人类幸福感的交通问题未曾解决,和发达国家之间现在依旧还有较大差距,形不很乐观。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的产业,便捷的交通方式成为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道路交通因其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交通、交通边际成本低、速度快等优越特点在城市间和城区间被广泛采用于交通客运和物流运输中,成为我国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快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系统中,提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交通危害对加快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道路交通系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国际智能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中主要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热点领域的车路协同系统、车联网、公众出行便捷服务中,随着对先进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可逐渐将大数据应用于智能交通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研判,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交通数据信息,通过将这些有价值的交通大数据信息应用到智能交通中从而满足各类交通主体对交通信息的需要,提高对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减轻甚至是解决交通危

机器视觉与视觉检测知识点归纳

一总介 使用机器视觉系统五个主要原因: 1.精确性(无人眼限制) 2.重复性(相同方法检测无疲惫) 3.速度(更快检测) 4.客观性(无情绪主观性) 5.成本(一台机器可承担好几人工作) 机器视觉系统构成: 光学:1.相机与镜头;2.光源; 过渡:3.传感器(判断被测对象位置及状态);4.图像采集卡(把相机图像传到电脑主机); 电学(计算机):5.PC平台;6.视觉处理软件;7.控制单元。 机器视觉系统一般工作过程:1.图像采集;2.图像处理;3.特征提取;4.判决和控制。 机器视觉系统的特点:1.非接触测量;2.具有较宽的光谱响应围;3.连续性;4.成本较低; 5.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 6.精度高; 7.灵活性。 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两大类: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 科学研究主要对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作分析; 工业方面主要是在线检测产品,机器视觉所能提供的标准检测功能主要有:有/无判断、面积检测、方向检测、角度测量、尺寸测量、位置检测、数量检测、图形匹配、条形码识别、字符识别、颜色识别等。 二机器视觉系统的构成 相机的主要特性参数: 分辨率:衡量相机对物象中明暗细节的分辨能力。 最大帧率:相机采集传输图像的速率。 曝光方式和快门速度;o(* ̄) ̄*)o? 像素深度:每一个像素数据的位数。 固定图像噪声:不随像素点的空间坐标改变的噪声。 动态围等 CCD相机和CMOS相机的区别: 1.设计:CCD是单一感光器,CMOS是感光器连接放大器。 2.灵敏度:同样面积下,CCD灵敏度高;CMOS由于感光开口小,灵敏度低。 3.成本:CCD线路品质影响程度高,成本高;CMOS由整合集成,成本低。 4.解析度:CCD连接复杂度低,解析度高;CMOS新技术解析度高。 5.噪点比:CCD信号单一放大,噪点低;CMOS百万放大(每个像素都有各自的 放大器),噪点高。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分析 崔鲲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分析崔鲲 发表时间:2018-01-05T11:03:23.5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作者:崔鲲 [导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连技术的应用。 广州航天海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63 摘要:智能交通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交通管理更加安全、便利,同时为智能交通技术的进步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智能交通技术使交通安全管理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要明确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意义,以高速公路为例,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能交通;应用分析;技术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连技术的应用,为交通系统向智能化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对交通系统注入了新的内涵,还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全新模式,为交通运行管制、出行者数字化服务以及交通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1、智能交通发展的必要性 至2013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其中,汽车达1.37亿辆,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然而我国道路建设十分缓慢,截止2010年底,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仅13.21m2,与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车辆的迅速增加和道路建设的不足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在上下班时间和假期时,大量的车辆驶入道路中,经常造成大面积道路堵塞。一些高流量路段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引发长时间道路堵塞的问题。此外,城市交通还存在交通执法手段落后,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的现代化设施量较少,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缺乏等问题。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以及频发的交通事故等,已经成为束缚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更加智慧的交通理念出现。 首先,更加针对的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交通安全管理中,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将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到交通安全管理中,能够更加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工作,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的效果。智能交通技术能够及时对驾驶员视线范围内、外的潜在风险进行检测和发现,提示驾驶人员,为其驾驶行为提供一定的建议,有效避免风险事故的出现。利用智能交通技术能够将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危机提前扼杀,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其次,我国的交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安全管理中也开始使用新的交通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的运用是极为有利的。提高智能交通技术的重视程度,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有效的监测与预警,这一工作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得以实现的,明确道路环境,提供路况信息,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科学的依据,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在高速公路中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时,一般使用气象检测器、环境监测器等设备,能够让管理中心及时获得道路周边的环境数据,构建网络,并通过数字形式传播,能够为驾驶人员提供更加安全的驾驶保障。 2、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2.1道路交通数据采集 在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过程中,一般使用传感器或者GPS、GPRS系统。传感器有很多种类型,高速公路中利用的采集数据的传感器一般是气象检测器、环境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等,对高速公路中的天气情况进行检测,是否出现大雾、大风、冰雹等,明确道路能见度,检查道路的温度以及周边环境。能够及时明确道路情况的相关数据,做好相关数据信息的传输,关注道路交通是否畅通,保证驾驶人员能够安全驾驶。GPS和GPRS系统,汽车上的GPS系统能够确定车辆的具体行驶位置,GPRS则是利用无线服务技术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公路管理中心,通过汽车位置的判断了解汽车行驶的具体状态,如果传输过来的GPS数据是比较平稳的,就标明汽车的运行是畅通的。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传输到的GPS数据没有变化,就说明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了异常问题,就可以利用GPS系统明确汽车的具体位置,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处理问题。GPRS无线传输能够将接受到的定位数据传输给公路管理部门,利用ARM处理器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密切关注道路行驶情况。 2.2科学传输处理信息 将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数据信息利用网络实时传输到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要想交通管理中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对原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处理。管理中心能够将GPS定位、传感器等检测到的相同目标路段上实时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GPS数据能够实时对车辆情况进行监控,等间隔位置数据传送、接收以及处理[4],明确道路上的车辆是否是正常行驶的。利用监测设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公路的运行情况,若数据分析中发现异常,管理中心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提出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2.3预测交通流量以改善交通拥堵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道路拥堵的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对交通流数据挖掘,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流预测模型,就能够有效的预测交通拥堵状况,从而引导车辆选择合理出行路线。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新兴学科,它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分类任务、图像识别等。深度学习通过利用多层体系架构来有效地提取出底层数据的潜在的特征,然后提供给高层进行分类与回归。通过收集交通数据流的海量数据,利用深度自动编码器模型对采集到的交通大数据进行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对深度自动编码器模型进行不断的调整,最后利用调整后的深度自动编码器模型对交通进行预测。 交通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深度学习架构能够帮助我们在没有先前的经验的情况下,有效地学习与抓住其中内在的复杂特征,从而进行有效地交通流预测。通过构建出的模型成功地通过深度学习发现了交通道路之间潜在的特征,如时间、空间上等的非线性关系。因此首先要建立深度体系架构,然后通过逐层非监督式的预训练挖掘潜在特征,最后利用回归层实现全局微调参数,进一步优化了预测结果。预测交通拥堵演化趋势并确定拥堵节点,这些对于政府治理拥堵和出行者出行都意义重大。 2.4大数据时代下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的时代来临,导致交通向智能化发展成了必然趋势。但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是我国智能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 1、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人口增多,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环境噪声、大气污染、能源消耗等已经成为现在全球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近十年大规模兴起的改善交通堵塞减缓交通拥挤的有效技术措施,越来越收到国外政府决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近两年物联网技术在国的迅捷发展,智能交通领域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技涵,在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上也引起了革命性变革。 目前,社会各界对物联网“理解”不一,专家对物联网解读各有侧重。一般认为:物联网指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 研究中心提出物联网概念,它实质上等于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应用。2005年,ITU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报告中对物联网概念进行扩展,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再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除RFID技术外,传感器网络、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以前环形线圈和视频为主要手段的车流量检测及依次进行的被动式 交通控制,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全面涵盖了信息采集、动态诱导、智能管控等环节。通过对机动车信息的实时感知和反馈,在GPS、RFID、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有机整合的平台下,实现了车辆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的唯一性双向交互映射,通过对信息空间的虚拟化车辆的智能管控实现对真实物理空间的车辆和路网的“可视化”管控。 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车辆信息和路网状态的实时采集,从而使得路网状态仿真与推断成为可能,更使得交通事件从“事后处置”转化为“事前预判”这一主动警务模式,是智能交通领域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交通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监控系统、先进的运载工具操作辅助系统、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况感知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和紧急救援系统。 根据ITS的定义,ITS是将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检测识别技术、GPS、信息发布技术等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从而建立起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显然,智能交通行业中无处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和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2019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单独招生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 一、考试性质 2019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单独招收行业内成人考生的考试(以下简称单招考试),是由从事交通行业的社会成人和中等职业学校交通类相关专业往届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一)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社厅发﹝2009﹞66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09年5月25日公布施行。 1.维修电工(职业编码:6-07-06-05)。 2.电子设备装接工(职业编码:6-08-04-02)。 (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定和最新颁布施行的电气工程、电子装配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信息产业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的《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职业标准》、《电子元器件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自2005 年 2 月22 日起施行。 三、考试方法 单独招生考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两个组成部分。 技能考试总分700分,其中专业知识考试200分,技能操作考试500 分。 四、考试内容与评分方法 以形成的行业内从业成人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行业内从业成人从业技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测量手段,将

专业知识融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将技能操作融入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智能交通平台基础 1.能描述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2.能理解分析智能交通系统相关运用技术。 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1.能正确认知智能交通出行者信息系统主要框架和内容; 2.能清晰描述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践体系; 3.能熟练描述城市智能公交系统的构成与实践。 三、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 1.能正确认知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能正确描述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监控、收费、通信系统的设备布设与维护。 四、车载与导航系统 1.能正确认知车载与导航系统的构建与技术; 2.能清晰描述车载与导航系统设备与维护。 五、智能交通系统标准 1.能正确认知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2.能清晰描述智能交通系统标准; 3.能清晰描述智能交通的综合运用。 六、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直流电路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1.识记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电能的概念; 2.理解电路在有载、开路、短路状态时的特征; 3.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各种计算。 (二)简单直流电路

GPS和GI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GPS和GI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现有GPS和GIS运用的分析,用事例说明GPS和GIS在智能交通系 统中的应用情况, 阐明了GPS和GIS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服务多样性,同时也提出了存 在的问题,并指出 了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GPS; GIS; 智能交通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个基于卫星的导航、定位及计时系统?接收器通过GPS卫星发送的数据计算二维(经度、纬度)或三维(经度、纬度、高度)位置?地理信息系统(G IS)是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库技术融合的产物,这一系统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地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属性?采用G IS能够快速获 取某一空间地物的基本特点(不随时间变化),而要想对空间行为(或过程)进行实时观测,则需要走GPS通信、GIS三者相结合的道路?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有关空间方面最重要的应用是分布在空间上各地物间的位置(空间)关系,而这种空间关系的图形表达是任何数学或自然语言所无法胜任的?因此,可以 肯定,在G IS的应用过程中,不论是飞机还是船舶导航,最终都离不开地图一—这一空间信息的载体?而G IS的出现,省去了繁琐、易错、费时的手工量算过程,使得两者之间的结合更为方便(数字方式与数字方式的结合)? G IS 是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送给用户? GPS与G IS技术相结合,能够实时显示与管理运动目标,并同时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资料查询,为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实现空间行为的实时动态观测通信技术间的桥梁作用? 美国1994年与1995年在OLDSMOB E88车中采用GPS处理器,提供包括驾驶员导航系统的硬件设备?该系统仅要求驾驶员用车辆控制台上的按钮输入其目的地,系统即可计算出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并用语音在车辆每次转弯前提示驾驶员.基于GPS的智能G IS,在欧洲已广泛运用于车辆导航中,在中国属于起步阶段,随着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发展,基于GPS 的车辆导航系统与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等也正在迅速发展. 1应用前景及功能

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的应用简介

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的应用简介 摘要:随着交通问题的日趋严重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交通正在给城市交通带来一场深入的变革。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如今已经在多个大城市中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正是以北京、上海等5个城市为例来简要阐明智能交通这一新兴领域在我国的应用状况。 关键字:城市智能交通;应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造成了越来越巨大的时间浪费、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交通问题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资料显示,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 以下,高峰时期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同时,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为了缓解经济发展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使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力度。 1.城市智能交通理论概述 智能交通是将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随着高新技术发发展和应用,城市交通管理控制领域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智能交通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交通控制的思想观念。对交通流进行整体优化、全面控制、主动诱导的先进交通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在现实中逐步得以实施。 城市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是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把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和各种交通服务信息,传输到城市交通控制中心,交通控制中心对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所获得的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