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操作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操作一、病情概述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包括咳嗽、痰多、气促、咽痛等,严重时可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
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易反复发作。
二、护理目标1. 缓解患儿的咳嗽、气促等症状。
2. 降低体温,防止高热惊厥。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
4.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三、护理措施1. 观察病情1. 观察患儿的咳嗽、气促、发热等症状的变化。
2. 观察呼吸道的状况,如痰的颜色、量、性状等。
3. 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如肺气肿、肺炎等。
2. 降温措施1. 给予适当的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2. 按照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3. 呼吸道护理1. 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2. 帮助患儿有效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3.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4. 生活护理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免烟雾刺激。
2. 指导家长进行母乳喂养,保证营养摄入。
3. 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心理护理1. 针对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给予关爱和安慰。
2. 向家长解释病情的性质和转归,减轻其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1. 指导家长掌握急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等。
2. 教会家长如何进行呼吸道护理,如拍背、雾化吸入等。
3. 强调按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提高免疫力。
五、护理评价1. 评估患儿的咳嗽、气促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2. 评估体温是否恢复正常,有无高热惊厥的发生。
3. 评估呼吸道是否保持通畅,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4. 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恢复正常生活。
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康复训练
呼吸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和缓慢呼气练习,以改善肺功能。
体能训练
推荐病人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 肺功能。
心理支持
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保持良好的 心态。
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
01
建议病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
问题。
症状监测
感染、过敏、化学刺激、吸烟等 。
症状
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等 。
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 查进行诊断。
治疗
对症治疗,如止咳、平喘、抗感染等 ,同时避免诱发因素。
02
日常护理指导
居住环境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空气 污浊,减少细菌滋生。
调整室内温度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4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鼓励病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避免诱因
教育病人识别并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支气管炎的物 质,如烟雾、花粉、宠物毛发等。
接种疫苗
根据病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接种适合的疫苗, 预防呼吸道感染。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 支持,帮助其度过困难时期。
03
急性发作期护理
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吸痰
。
给予氧气吸入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应给予氧 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态。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
的支气管树黏膜急性炎症,为一个独立病症,与慢性支气管炎不存在内在联系,亦非病程上的区分.主要临床特点为咳嗽咳痰气喘及早期可有上感症状等。
一、护理措施
(一)环境要求
环境安静室内空气要流通,温度18—20°C、湿度以55%—60%,避免烟雾、灰尘的刺激。
注意保暖
(二)休息与活动
有发热、吐浓痰、活动气短时应卧床休息;退热、痰量减少和气急减轻后可轻度活动,逐渐恢复工作。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三)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补液量不应少于3000ml,以稀释痰液。
(四)促进排痰
咳嗽剧烈、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湿化吸痰;声音嘶哑时应注意休息,减少交谈;危重体弱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使痰液易于咳出,餐前应给予胸部叩击或胸壁震荡;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
(五)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汗等病情变化,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出汗时及时用毛巾擦干,更换潮湿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六)健康指导:
平时应加强耐寒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受寒,预防感冒。
生活要有规律,积极戒烟,注意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和避免有害理化因素的刺激.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清除呼吸道低效与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气管感染有关
3·体温过高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气管支气管感染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004-气管-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四、气管-支气管炎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环境与休息:保持环境舒适与室内空气新鲜、洁净,有适宜的温度(室温在18-20℃)和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上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
使病人保持舒适体位,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和咳嗽排痰。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不宜发酵的食物,高热和危重患者应进流食或半流食。
如病人无心、肾功能障碍,给予充足的水分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与粘膜病变的修复,以利痰液排出,一般每天饮水达到1.5-2L。
3.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咳嗽和咳痰的情况,准确记录痰量和痰的外观,及时、正确采取痰标本送实验室检查,以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对生命体征、神志、紫绀、出血倾向、心率的检测。
(3)熟悉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促进有效排痰:包括深呼吸、有效咳嗽、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和机械吸痰等一组胸部物理治疗措施。
5.做好基础护理:对全身情况衰竭、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做好口腔、皮肤、生活护理。
6.用药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咳及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向湿性咳嗽及排痰困难病人解释并说明可待因等强镇咳药会抑制咳嗽反射,加重痰液的积聚,切勿自行服用。
(3)呼吸衰竭患者在应用镇静剂时,禁吗啡、巴比妥类药物,以防呼吸抑制。
7.正确留取痰液、脓液、血液标本。
送检要及时,标本容器要符合要求。
8.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洗手流程;有特殊细菌感染的患者,严格消毒隔离,必要时住单人房间。
(二)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指导: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
增强体质,可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如健身操、太极拳、跑步等,可进行耐寒训练,如冷水洗脸、冬泳等。
2.疾病知识指导:患病期间增加休息时间,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按医嘱用药,如2周后症状仍持续应及时就诊。
急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PPT

目录 I. 什么是急性支气管炎? II.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要点
I. 什么是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感染引起 的支气管黏膜炎症,主要表现 为如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 急性支气管炎常见于儿童和老 年人,容易在寒冷季节发作。
II. 急性支气 管炎的护理要
点
II.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要点
高效呼吸:保持病人通气道通畅,如使 用氧气供给,帮助病人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
症状缓解:针对病人的咳嗽、咳痰等症 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保持体内水平 平衡,减轻病人不适感。
II.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要点
保持休息:给予病人充足的休 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帮助 病人更好地康复。
III.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
定期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病 情变化,及时掌握病情进展, 做出相应的护理调整和医疗干 预。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饮食调理:提供易消化、营养 均衡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的摄入,保持水分平衡。
III. 急性支 气管炎的护理
措施
III.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措施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 度干燥或污染,为病人提供一个适宜的 居住环境。 体温调节:保持病人适宜的室温,避免 过度寒冷或过热,适时给予退热药物以 控制发热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要点

呼吸道护理
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物,保持空气清 新。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按医生嘱咐正确使用抗生素, 严格按照疗程和剂量使用。
如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根 据医生建议使用祛痰药或止咳 药。
药物治疗
如有发热,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退热药 。
营化,多摄入富 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急性支气管炎 的护理要点
目录 引言 早期预防与控制 病情观察与记录 呼吸道护理 药物治疗 营养与休息 避免二次感染 就医与随访
引言
引言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 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 、咳痰、胸闷等。以下是急性 支气管炎的护理要点。
早期预防与控 制
早期预防与控制
确保充足的洗手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二次感染
避免二次感染
避免与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接触。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 手捂嘴咳嗽。
就医与随访
就医与随访
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高热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
完成医生要求的治疗方案,并 按时复诊,接受随访。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早期预防与控制
定期清洁和消毒空调、加湿器 等设备。
病情观察与记 录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 频率、咳嗽情况等。 记录病情变化的时间、症状及其严重程 度,以便医生判断病情。
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
维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可使 用加湿器或保持适当的室内湿 度。
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水分摄 入,有助于稀化痰液,促进排 痰。
急性气管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
1、体温、呼吸、脉搏变化。
2、咳嗽、咳痰量及鼻塞、流涕、咽痛全身酸痛情况。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2、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多饮水,保持饮水量在1500ml以上。
3、正确采取痰标本,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4、观察体温的变化,体温超过380C给予物理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并注意保暖。
5、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的咳痰,痰粘稠者,遵医嘱雾化吸入,以吸出痰液。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解热、镇咳、祛痰剂,并注意药物的疗效。
7、观察痰的颜色、量及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健康指导】
1、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接触吸入性过敏原。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不宜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耐寒性锻炼,如冷水洗脸等,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受寒等诱发因素。
4、在流感期间,室内用食醋5~10ml/m3,加水稀释一倍,关闭门窗以温火加热熏蒸,每日1次。
连用三次。
凡应用抗生素者,注意观察有无迟缓过敏反应及副作用发生,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口服氨茶碱应在饭后服用,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刺激。
急性支气管炎在儿童中的护理方法

急性支气管炎在儿童中的护理方法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避免烟雾、化学刺激物和灰尘等污染物。
2.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使用加湿器或湿毛巾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有助于减少支气管炎发作的频率。
3. 饮食调理:给予儿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饮食均衡,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4. 适度活动:鼓励儿童适度的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户外活动,以免加重症状。
5. 温暖保护:确保儿童穿着适当,避免受凉,尤其是胸部和脚部。
6. 避免感染源:避免与感染呼吸道病毒的人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7. 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是否有加重,及时就医。
8. 遵医嘱用药:如果医生开具了药物治疗方案,按时按量给予,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需根据医生
的建议和儿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粘膜炎症。
【临床表现】
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粘痰,1~2 天后可转为黏液脓性或脓性痰,痰量增多,甚至痰中带血。
可在深呼吸和咳嗽时感胸骨后疼痛,也可有气促、胸部紧缩感、低或中等度发热伴乏力。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①止咳;②祛痰;③平喘。
2、控制感染。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评估有无长期大量吸烟和有害粉尘、有害气体吸入史。
2、评估咳嗽的性质、音色、持续时间、发作急缓及频率。
观察痰的性状和量。
3、评估胸痛、发热、气促的程度及性质。
4、密切观察各类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和空气流通,病人以休息为主。
2、给予清淡、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病人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色、量、质。
正确收集痰标本,及时送检。
4、促进有效排痰: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适用于神智清醒,一般状态良好的病人。
(2)吸入疗法:分湿化和雾化治疗法,适于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者。
(3)胸部叩击:适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
(4)机械性吸痰:适于无力咳出粘稠痰液者。
5、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咳、祛痰药物,掌握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阻塞性肺气肿
病情观察:观察在原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基础上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
护理:给予舒适体位,遵医嘱止咳、祛痰、平喘、氧疗,同时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气道湿化,鼓励咳嗽、咳痰,必要时翻身扣背或振动排痰机排痰。
【健康指导】
1、增强体质,避免劳累,防止感冒。
2、改善生活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3、如有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