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一 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二、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环境

Visual C++

四、程序分析与实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 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 学号

char name20; // 姓名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构造空链表L {

L=struct LNode*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next=NULL;

return OK;

}

Status GetElem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 访问链表;找到i位置的数据域;返回给 e

{

LinkList p;

p=L->next;

int j=1;

whilep&&j

{

p=p->next;

++j;

}

ifp||j>i return ERROR;

e=p->data;

return OK;

}

Status SearchLNode L;char str;LinkList &p // 根据名字查找

{

p=L.next;

whilep

{

ifstrcmpp->https://www.360docs.net/doc/5219315990.html,;str==0

return OK;

p=p->next;

}

return ERROR;

}

Status ListInsert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 在i个位置插入某个学生的信息{

LinkList p;s;

p=L;

int j=0;

whilep&&j

{

p=p->next;

++j;

}

ifp||j>i-1 return ERROR;

s=struct LNode*mallocsizeofLNode;

s->data=e;

s->next=p->next;

p->next=s;

return OK;

}

Status ListDeleteLinkList p;int i // 删除i位置的学生信息{

int j=0;

whilep->next&&j

{

p=p->next;

++j;

}

ifp->next||j>i-1 return ERROR;

LinkList q;

q=p->next;

p->next=q->next;

delete q;

return OK;

}

void InputElemType *e

{

printf"姓名:"; scanf"%s";e->name;

printf"学号:"; scanf"%s";e->num;

printf"成绩:"; scanf"%lf";&e->grade;

printf"输入完成\n\n";

}

void OutputElemType *e

{

printf"姓名:%-20s\n学号:%-10s\n成绩:%-10.2lf\n\n";e->name;e->num;e->grade;

}

int main

{

LNode L;

LinkList p;

ElemType a;b;c;d;

printf"\n********************************\n\n";

puts"1. 构造链表";

puts"2. 录入学生信息";

puts"3. 显示学生信息";

puts"4. 输入姓名;查找该学生";

puts"5. 显示某位置该学生信息";

puts"6. 在指定位置插入学生信息";

puts"7. 在指定位置删除学生信息";

puts"8. 统计学生个数";

puts"0. 退出";

printf"\n********************************\n\n"; int x;choose=-1;

whilechoose=0

{

puts"请选择:";

scanf"%d";&choose;

switchchoose

{

case 1:

ifInitListp

printf"成功建立链表\n\n";

else

printf"链表建立失败\n\n";

break;

case 2:

printf"请输入要录入学生信息的人数:";

scanf"%d";&x;

forint i=1;i<=x;i++

{

printf"第%d个学生:\n";i;

Input&a;

ListInsert&L;i;a;

}

break;

case 3:

forint i=1;i<=x;i++

{

GetElem&L;i;b;

Output&b;

}

break;

case 4:

char s20;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学生姓名:";

scanf"%s";s;

ifSearchL;s;p

Output&p->data;

else

puts"对不起;查无此人";

puts"";

break;

case 5:

printf"请输入要查询的位置:";

int id1;

scanf"%d";&id1;

GetElem&L;id1;c;

Output&c;

break;

case 6:

printf "请输入要插入的位置:";

int id2;

scanf"%d";&id2;

printf"请输入学生信息:\n";

Input&d;

ifListInsert&L;id2;d

{

x++;

puts"插入成功";

puts"";

}

else

{

puts"插入失败";

puts"";

}

break;

case 7:

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位置:";

int id3;

scanf"%d";&id3;

ifListDelete&L;id3

{

x--;

puts"删除成功";

puts"";

}

else

{

puts"删除失败";

puts"";

}

break;

case 8:

printf"已录入的学生个数为:%d\n\n";x;

break;

}

}

printf"\n\n谢谢您的使用;请按任意键退出\n\n\n"; system"pause";

return 0;

}

用户界面:

(1)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五、实验总结

数据结构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要求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不仅要考虑具体实现哪些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布局;这次的实验题目是根据我们的课本学习进程出的;说实话;我并没有真正的读懂书本的知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感到很棘手;于是又重新细读课本;这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书本的理解;在这上面花费了一些心血;觉得它并不简单;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编写的....在本次实验中;在程序构思及设计方面有了较大的锻炼;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一

《数据结构》课程 实验报告一线性表的顺序实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形式及其描述和基本运算的实现。 2.掌握用顺序表表示集合等数据的方法,并能设计出合理的存储结构,编写出有关运算的算法。 二、实验内容:(给出具体的说明文字和操作图片) 已知顺序表结构与相关函数定义在sequlist.h文件中,基于该文件完成所有实验题。 1.基于sequlist.h中定义的顺序表L,设计一个算法void delx(sequence_list *L, datatype x),删除其中所有值等于x 的元素,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0(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顺序表的头文件,文件名sequlist.h*/ /**********************************/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datatype a[MAXSIZE];//存放数组a的第一个地址 int size;//长度 }sequence_list; //请将本函数补充完整,并进行测试//

void initseqlist(sequence_list *L)//初始化OK { L->size=0; } void input(sequence_list *L) { datatype x; initseqlist(L); printf("请输入一组数据,以0做为结束符:\n"); scanf("%d",&x); while (x) { L->a[L->size++]=x; scanf("%d",&x); }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想必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都知道数据结构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栈和队列这两种特殊的线性表,熟悉它们的特性,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它们。 本实验训练的要点是"栈"和"队列"的观点; 二、实验内容 1) 利用栈,实现数制转换。 2) 利用栈,实现任一个表达式中的语法检查(选做)。 3) 编程实现队列在两种存储结构中的基本操作(队列的初始化、判队列空、入队列、出队列); 三、实验流程、操作步骤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 顺序栈: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 { S.base=(ElemType*)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ElemType)); if(!S.base) return ERROR;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 Status DestoryStack(SqStack ) { free(S.base); return OK; } Status ClearStack(SqStack ) { S.top=S.base; return OK; } 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 { if(S.base==S.top) return OK; return ERROR; }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 { return S.top-S.base;

} Status GetTop(SqStack S,ElemType ) { if(S.top-S.base>=S.stacksize) { S.base=(ElemType *)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ElemType)); if(!S.base) return ERROR; S.top=S.base+S.stacksize; 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 *S.top++=e; return OK; } Status Push(SqStack ,ElemType e) { if(S.top-S.base>=S.stacksize) { S.base=(ElemType *)realloc(S.bas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sizeof(ElemType)); if(!S.base) return ERROR;

数据结构实验一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二、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环境 Visual C++ 四、程序分析与实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 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 学号 char name[20]; // 姓名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构造空链表L { L=(struct LNode*)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next=NULL; return OK;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涉及到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以便更高效地进行操作和处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数据结构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通过实践和测试,我们对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实现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一:数组和链表 在实验一中,我们研究了数组和链表两种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是一种连续存储的结构,其中的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这使得数组具有随机访问元素的能力,但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效率较低。而链表则以节点的形式存储元素,节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效率较高,但随机访问元素的效率较低。 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数组在查找元素方面的性能更好,而链表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方面的性能较佳。这与数据结构的特性是一致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

考虑数据的访问模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提高程序的效率。 实验二: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是两种基于线性结构的特殊数据结构。栈采用“先进后出”的原则,只能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队列则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只能在队列的一端插入新元素,并在另一端删除元素。 在实验二中,我们实现了栈和队列的操作,并测试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效果。我们发现,栈在后缀表达式的计算和函数调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队列则在广度优先搜索等算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三:树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并形成了树的形状。树的基本概念包括根节点、叶节点和子节点等。

在实验三中,我们研究了树的各种操作和遍历方法。特别是二叉树和二叉搜索树,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二叉搜索树可以用于搜索和排序,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实验四:图 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图的节点可以互相连接,并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图的表达方式多样,例如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图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等。 在实验四中,我们通过实践和测试,掌握了图的基本操作和遍历算法。特别是深度优先搜索,在最短路径问题和拓扑排序中有重要应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不同的数据结构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一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一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 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和实现方法。 2. 熟悉顺序表和链表的存储结构。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 计算机; 2. CodeBlocks开发环境; 3. C语言编译器。 三、实验原理 线性表: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若将n个数据元素存在一维数组中,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存放,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前驱后继关系,则该线性表称为顺序表。若将这n个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中,可以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放线性表中的元素,这种存储方式称为链式存储方式,简称链表。 顺序表:顺序表的存储结构是将表中的数据元素存放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中,并且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顺序的。在计算机中,顺序表通常用数组来实现。由于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所以数组的容量将是固定的。因此,在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时,我们必须处理数组容量不够的情况,为此,我们通常会使用动态数组的方式来实现。 链表:链表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放表中的元素,这些存储单元可以不连续。在链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指向下一个存储单元的指针。这样,一个单元的指针就指向了下一个单元,从而形成了链表的结构。链表的最后一个单元的指针指向一个特殊的标记NULL,表示链表的末尾。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但是查找操作比较困难。 四、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实验1-1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1.实验目的 2.实验步骤

(1)数据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element; // 存储空间基址 int length; // 当前长度 int capacity; // 当前容量 } SeqList; (2)创建空表 (3)判断是否为空表 bool isEmpty(SeqList *L) { return L->length == 0; } (4)获取表长度 (5)获取元素 (6)查找元素 int locateElem(SeqList *L, int e) { 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 { if (L->element[i] == e) return i + 1; } return 0; // 未找到 } (7)插入元素

数据结构实验一 线性表认识实验报告(含完整源代码)

实验一线性表认识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 简要描述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过程了解并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2. 通过实验过程了解并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链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3. 认识线性表并且会利用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解决简单问题。 第二部分实验流程 2.1 实验工具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10 开发软件:Visual Studio 2010 2.2 实验内容 完成对顺序表的删除,插入,查找,输出等操作。 完成对链表的插入,查找,返回等操作。 认识线性表并且会利用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解决简单问题。对线性表中的代码进行学习与掌握。 第三部分实验总结 3.1 实验完成任务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 2.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

3.设计实验:约瑟夫环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number; // 数据子域 struct Node *next; // 指针子域 }person; person *creat(int n){ person *head,*p,*x; head=(person*)malloc(sizeof(person)); //分配头结点head->number=1;

head->next=NULL; p=head; for (int i=2; i<=n; i++) { x=(person*)malloc(sizeof(person));// 分配新结点 x->number=i; x->next=NULL; p->next=x; p=p->next; } p->next=head;//首尾相连 return head; } void delete_L(person * head,int k,int m){ person * tail=head; //找到链表第一个结点的上一个结点,为删除操作做准备while (tail->next!=head) { tail=tail->next; } person * p=head; //找到编号为k的人 while (p->number!=k) { tail=p; p=p->next; } //从编号为k的人开始,只有符合p->next==p时,说明链表中除了p结点,所有编号都出列了,while (p->next!=p){ //找到从p报数1开始,报m的人,并且还要知道数m-1的人的位置tail for (int i=1; inext; } tail->next=p->next;//从链表上将p结点删除 printf("出列人的编号为:%d\n",p->number); free(p); p=tail->next;//继续使用p指针指向出列编号的下一个编号,游戏继续 } printf("出列人的编号为:%d\n",p->number); free(p); } int main() { printf("202011张三\n"); printf("输入圆桌上的人数n:"); int n;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进行理 解与掌握。通过实验,加深对线性表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并能够编程实 现线性表相应的各种操作。 二、实验内容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实现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通过编写程序,实 现线性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a)初始化线性表:申请一定大小的内存空间,用于存储线性表的数据 元素。 b)插入操作:在线性表的任意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若插入位置无效,返回错误提示。 c)删除操作:在线性表中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若删除位置无效,返 回错误提示。 d)查找操作:查找线性表中指定元素的位置。若找到,返回元素所在 位置的序号;若找不到,返回错误提示。 2.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通过编写程序,实 现链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a)初始化线性表:创建一个头节点,并初始化链表为空。 b)插入操作:在链表的任意位置插入一个新节点。若插入位置无效,返回错误提示。 c)删除操作:删除链表中指定位置的节点。若删除位置无效,返回错误提示。 d)查找操作:查找链表中指定元素的位置。若找到,返回元素所在位置的序号;若找不到,返回错误提示。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实现 a)实现过程: 首先,定义一个结构体,用于存储线性表的相关信息,包括线性表的总长度、当前长度和数据元素的数组。 然后,编写初始化函数,通过动态分配内存空间,为线性表的数据元素数组分配一定大小的内存空间。 接着,实现插入操作。在插入操作中,判断插入位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返回错误提示;若有效,则将插入位置以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空出插入位置,将新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上。 同样地,实现删除操作。判断删除位置是否有效,若无效,则返回错误提示;若有效,则将删除位置以后的所有元素向前移动一位,覆盖掉删除位置上的元素。

《数据结构》实验1实验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班级>_<学号>_<实验X>.RAR文件形式交付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三、实验步骤 1.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68。 3.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的值域为整型数据。要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尾插入法来建立相应单链表。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 程序1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 public struct sequenlist { public const int MAXSIZE=1024; /*最大值为1024*/ public elemtype[] vec; public int len; /* 顺序表的长度 */ public sequenlist( int n) { vec=new elemtype[MAXSIZE ]; len = n; }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quenlist list1 = new sequenlist(5); for (int i = 0; i < 5; i++) { list1.vec[i] = i; } for (int i = 0; i < 5; i++)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顺序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现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加深对顺序表的理解,并掌握顺序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实现顺序表的创建和初始化操作。 2. 实现顺序表的插入操作。 3. 实现顺序表的删除操作。 4. 实现顺序表的查找操作。 5. 实现顺序表的输出操作。 三、实验步骤 1. 创建顺序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存储数组和记录当前元素个数的变量。 2. 初始化顺序表,将当前元素个数置为0。 3. 实现顺序表的插入操作: - 判断顺序表是否已满,若已满则输出错误信息。 - 将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后移一位。 - 将要插入的元素放入插入位置。 - 当前元素个数加一。 4. 实现顺序表的删除操作: -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输出错误信息。 - 判断要删除的位置是否合法,若不合法则输出错误信息。

- 将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前移一位。 - 当前元素个数减一。 5. 实现顺序表的查找操作: - 遍历顺序表,逐个比较元素值与目标值是否相等。 - 若找到目标值,则返回该元素的位置。 - 若遍历完整个顺序表仍未找到目标值,则返回错误信息。 6. 实现顺序表的输出操作: - 遍历顺序表,逐个输出元素值。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顺序表的各项操作均能正确实现。在插入操作中,可以正确将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并将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后移。在删除操作中,可以正确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并将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前移。在查找操作中,可以正确返回目标值的位置。在输出操作中,可以正确输出顺序表中的所有元素。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顺序表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了顺序表的各项功能。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如何判断顺序表是否已满或为空,如何处理插入和删除位置的合法性等。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我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对顺序表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顺序表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掌握了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其他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 线性表是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其中最常用的是顺序存储结构。本实验使用C语言实现了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首先,定义了一个结构体来表示线性表: ``` #define MAXSIZE 100 //线性表最大长度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SIZE]; //存放线性表元素 int length; //线性表当前长度 } SqList; //线性表类型定义 ``` 其中,data数组存放线性表元素,length表示线性表当前长度。 接着,定义了三个基本操作: 1. 初始化线性表 ``` void InitList(SqList *L) { L->length = 0; } ``` 2. 插入元素 ``` bool ListInsert(SqList *L, int i, int e) { if (i < 1 || i > L->length + 1) { //插入位置不合法

} if (L->length >= MAXSIZE) { //线性表已满 return false; } for (int j = L->length; j >= i; j--) { //将第i个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后移一位 L->data[j] = L->data[j - 1]; } L->data[i - 1] = e; //将元素e插入到第i个位置 L->length++; //线性表长度加1 return true; } ``` 3. 删除元素 以上三个操作就是线性表的基本操作,通过这三个操作就能完成线性表的所有操作。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 2.1 栈的实现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的数据结构。我们可以用线性表来实现栈,只需要对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进行限制就行了。具体实现如下: void InitStack(Stack *S) { S->top = -1; //初始化栈顶指针 } bool Push(Stack *S, int e) { if (S->top == STACK_SIZE - 1) { //栈已满,无法插入元素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数据的存储、组织和管理等方面。通过实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数据结构,提升我们在编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学习并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提高编程能力。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环境的搭建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或IntelliJ IDEA,并安装好Java Development Kit(JDK)。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数据结构库或框架。 2. 实验一:线性表 线性表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可以用于存储一系列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一个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修改等。

3. 实验二: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都是线性表的衍生结构,但在操作上有一些特殊的限制。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并比较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 4. 实验三:树和二叉树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以分层的方式存储数据。二叉树是树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树和二叉树的构建和遍历算法,并掌握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实验四:图 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图的构建和遍历算法,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的图相关问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 1. 在线性表实验中,我们成功实现了插入、删除、查找和修改等基本操作,并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效率。 2. 在栈和队列实验中,我们对比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发现栈适用于后进先出(LIFO)的情况,而队列适用于先进先出(FIFO)的情况。

国开数据结构(本)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一)

国开数据结构(本)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数据结构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2. 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接着,我们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代码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方法。 3. 编程实践 在实验的第三部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数据结构的编程实践,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三、实验过程 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在本部分,我们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让学生对数据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在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代码演示,向学生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实现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操作的具体实现。 3. 编程实践 最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数据结构的编程实践,要求他们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对数据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编写出高效、稳定的代码,提高了他们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对于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实际的编程实践,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据结构实验一实验报告——线性表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名称:线性表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题目:有两张非递增有序的线性学生表A,B,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两张表合并用c表存,要求C为非递减有序的,然后删除C表中值相同的多余元素。 一、需求分析 ⒈本演示程序根据已有的两张表的信息,实现两张表的合并及删除值相同元素的操作,需要用户输入 学生的信息。 ⒉在演示过程序中,用户输入需要合并的顺序表,即可观看合并结果。 ⒊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 (1)构造线性表A (2)构造线性表B (3)求两张表的并(4)删除C中值相同的元素 二、概要设计 ⒈为实现上述算法,需要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Stack { 数据对象:D={a i:|a i∈ElemSet,i=1…n,n≥0} 数据关系:R1={|a i-1,a i∈D,i=2,…n≥0} 基本操作: init(list *L)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 ListLength(List *L) 初始条件:线性表L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L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GetElem(List L, int i, ElemType *e) 初始条件:线性表L已经存在,1≤i≤ListLength(&L) 操作结果:用e返回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 EqualList(ElemType *e1,ElemType *e2) 初始条件:数据元素e1,e2存在 操作结果:以e1,e2中的姓名项作为判定e1,e2是否相等的依据。 Less_EquaList(ElemType *e1,ElemType *e2) 初始条件:数据元素e1,e2存在 操作结果:以e1,e2中的姓名项(为字符串)的≤来判定e1,e2是否有≤的关系。 LocateElem(List *La,ElemType e,int type) 初始条件:线性表La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判断La中是否有与e相同的元素。 MergeList(List *La,List *Lb,List *Lc)

数据结构实验一(完整版)

数据结构实验一:线性表实验报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malloc()等 #include // INT_MAX等 #include // EOF(=^Z或F6),NULL #include // atoi() #include // eof() #include // floor(),ceil(),abs() #include // exi t() #include // cout,cin // 函数结果状态代码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 #define OVERFLOW -2 因为在math.h中已定义OVERFLOW的值为3,故去掉此行typedef int Status; // Status是函数的类型,其值是函数结果状态代码,如OK等typedef int Boolean; // Boolean是布尔类型,其值是TRUE或FALSE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 //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初始分配量 #define LISTINCREMENT 2 //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 struct SqList

ElemType *elem; // 存储空间基址 int length; // 当前长度 int listsize; //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以sizeof(ElemType)为单位) }; /**********************************************************/ /* 顺序表示的线性表的基本操作(12个) */ /**********************************************************/ Status InitList(SqList &L) { //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顺序线性表---------------1 L.elem=(ElemType*)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 if(!L.elem) exit(OVERFLOW); // 存储分配失败 L.length=0; // 空表长度为0 L.listsize=LIST_INIT_SIZE; // 初始存储容量 return OK; } Status DestroyList(SqList &L) { // 初始条件:顺序线性表L已存在。操作结果:销毁顺序线性表L--------2 free(L.elem); L.elem=NULL; L.length=0; L.listsize=0; return OK;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据结构实验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2019~2020学年第2学期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验一线性表及其应用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C/C++ 语言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如插入、删除等。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实现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在此基础上完成如下功能: 1)初始化顺序表L。 2)依次在顺序表L 中插入元素a、b、c、 e。 3)输出顺序表L 。 4)输出顺序表L 的长度。 5)输出顺序表L 的第 3 个元素。 6)输出元素 a 的位置。 7)在第 4 个元素之前插入元素f。 8)输出顺序表L 。 9)删除第 3 个元素。 10)输出顺序表L 。 2.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以下功能,L1=(x1,x2,⋯,x n),L2=(y 1,y2,⋯,y m),它们是两个线性表(L1和L2中的值都不重复),采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设计一个算法合并L1和L 2,结果存放 在线性表L3 中,要求如下: L3=(x1,y1,x2,y2,⋯,x m,y m,x m+1,⋯,x n)当m n 时 L3=(x1,y1,x2,y2,⋯,x n,y n,y n+1,⋯,y m)当m>n 时 L3 仍采用单链表存储,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1)。 (1)建立两个单链表L1和L2 并输出。 (2)将合并L1和L 2为L3。 (3)输出单链表L3。 三、实验要求: 1.完成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并上机调试通过。 2.撰写实验报告,提供实验结果和数据。 3.写出算法设计小结和心得。 四、程序源代码: 第 1 题:#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char ElemType; 1)顺序表定义 typedef struct{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