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非效率投资是指企业在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上的投入不足以达到最佳效益的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研究表明,企业非效率投资不仅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还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

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旨在识别出现非效率投资的原因和影响,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变化、制度与政策等方面,探讨非效率投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和决策支持。

深入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探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企业非效率投资是指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存在不合理和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效益低下的现象。

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深入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2. 提升企业竞争力:非效率投资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促进经济发展: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通过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可以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优化和发展。

【研究意义】2. 正文2.1 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定义企业非效率投资是指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投资行为与最优决策相背离,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和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现象。

关于提高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以长城公司为例

关于提高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以长城公司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提高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以长城公司为例系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窦新宇学号 013131505指导教师刘树王秀职称教授助教2017 年 4 月 30 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1、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企业投资进程的加快,企业投资的质量也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来长城公司投资效率的现状,对长城公司投资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发觉各种投资危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投资危险成因和投资危险评价指标提出更好更合理的规避措施和治理措施以及相关建议,使长城公司能更稳健地进展。

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前提是通过投资确立企业的经营方向,配置企业的各类资产,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综合生产经营能力。

通过对企业投资行为和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对于企业提高投资危险意识,加强投资危险的评价与控制提供了思想准备与方法指导。

有利于企业改善资金结构,提高投资科学性,构建、丰富与完善合理的企业投资体系。

(2)现实意义:长城公司产品理念是“定位于全球市场,融汇最新技术,打造高质价比创新技术的精美产品”。

但如果不转变投资观念、提高投资效率、建立健全投资控制制度,只依靠国家扶持政策是不能够实现其战略进展的。

本文对长城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剖析,有利于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实现企业的进展目标。

二、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进展,为了进展资本经济,国外大批学者加大了对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研究。

AivazianGe和Qiu(2010)利用所收集来的有关加拿大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成长性企业中债务融资数额越大企业的投资支出越少。

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与非效率投资研究:一个理论综述

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与非效率投资研究:一个理论综述
18 。 9 4)
上市公 司非效率投 资的第三个 原因是融 资约束 。F zai azr, H ba u br d和 Ptr n 18 ) e s ( 9 8 的研究 发现投 资 一现金流 敏感度 能 ee 够很好反映企业遭受融资约束 的程度 。Su (9 0 进一 步调 查 tz 19 ) l 了融 资政策 如何 来 限制管理层 在拥有 股东所 没有 的信息 时追 效率 投资。然而 , 由于股 东和经理人的利益也存 在冲突 , ne 求其 自身 目标 的能力 ,经理 人在现金 流高 时会倾 向于过度 投 J sn e 在现金 流低 时则倾 向于投 资不 足 。罗琦 、 肖文 种、 夏新 平 (96进一步假设股东与经理人之 间信息不对称 , 了过 度 资 , 18 ) 引入 投资问题 , 这成 为其 自由现金流理论 的基础论据之一 。 自由现 金流 问题 是指企业 的经理 人为了个人 利益 而将企业 的 自由现 金用于 N V为负 的项 目,经理人 的现金 和非现金收益通 常与 P 企业 的规模成正相关 , 因此经理人 有动机将本应分 给股东的钱 用 于 N V为负 的项 目以获取更多 的私 利 ,从而导致非 效率投 P (0 7 通 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 资 一现金流 敏感度 的影 响 , 20 ) 考 察企业 中的融资约束 和代 理冲突 , 他们同样发现融 资约束与过 度投资导致企业投 资支出与 内部现金 流密切相关 , 民营企业 和 大规模地方 国有企业 中存在过度投 资 , 所持有 的现金具有 明显 的壕沟效应 、 一步提高投资 一现金流敏感度 。 进
经理层 的投资行为 ,也有足够 的动力 去攫 取 中小股东 的利 益。 因此 ,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 隧道行 为 、 占资金 、 侵 关联交易 等方 式为其谋 取私利 , 造成 了上市公司 的非效率 投资 。我 国的 上市公 司普遍 存在着大股东控制 , 尤其是 以国有 上市公司更 为 明显。近年来 , 国上市公 司出现 了盲 目投 资 、 我 资金严重 闲置 、 大量资金投资于高风险 的证券投 资 、 资金被 大股东 占用等种种 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 资行为 , 这严重影响 了我 国上 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 和利益相关者 的利 益。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非效率投资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投资率逐年上涨,但是投资效率却没有相应上升。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非效率投资现象确实存在,且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

管理层作为决策的直接发出者,可以说是企业过度投资的源头,所以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于从股权激励角度,探索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非效率投资治理提供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管理层;股权激励;非效率投资;抑制作用一、引言21 世纪以来,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企业投资规模迅速上升,但是较高的投资率却不能带来高的投资效率。

如何对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现有的能力和条件下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一个理论界和实业界都普遍关注的课题。

但是总的看来,大量学者对非效率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股利政策、资本结构、会计稳健性方面,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研究比较少,所以探索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非效率投资治理提供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我国1999年开始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显著地影响高管人员的投资决策,股权激励是否有抑制非效率投资的效果,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认为股权激励会进一步扩大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罗富碧和杜家廷(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投资决策之间交互作用及内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认为实行股票增值权公司的投资量较其他激励模式公司的投资量更大,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对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相应地也会增加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规模。

但是,仅凭非效率投资是企业总投资的一部分就顺势推出股权激励也将扩大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规模是不严谨的。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融资约束与非效率融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负债与非效率投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负债与非效率投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融资约束、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一、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概念的界定在国外文献扫,融资约束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广义意义上的,即指当公司内外融资成本存在差异时,公司投资所受到的约束。

按此定义,所有公司都可能被划分为受到融资约束,因为筹集外部资金所产生的交易成本都可能使得内外资金成本有差异;另一个则是从狭义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它是指公司投资需要外部融资,而由于资金成本较高或信贷配给难以满足其资金要求时所受到的约束。

从两种涵义可以看出,第二种涵义包含于第一种涵义的情况之中,它是由于内外融资成本差异太大,以至于公司难以承受这种成本差异而不能融通资金。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所占比例较低,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因此,本文为全面反映我国上市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状况,取第一种融资约束涵义。

这一定义为区别公司所受融资约束程度差异提供了有用的框架:当一个公司的内外融资成本差异提高时,该公司就被认为受到更加严重的融资约束。

因此,融资约束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所说的融资约束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一些公司受融资约束严重,表明它们的内外融资成本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融资约束主要有两个来源:非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

非对称信息是研究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基础,它主要表明公司外部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如果公司经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非对称信息严重,则该溢价就高;反之,则该溢价就低。

从而公司非对称信息的严重程度度量了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

即使非对称信息问题微不足道,由于新股票或债券发行的登记费用、认购费用以及其它管理费用都可能导致内外融资成本存在差异。

这即是常说的交易成本,它由搜寻成本、签订合约、保证合约的执行成本所组成。

从某种程度 1 来说,交易成本的产生是由于信息非对称和不完全引起的。

内部控制、内部现金流量与非效率投资

内部控制、内部现金流量与非效率投资

财务会计·157·一、引言就理论而言,成长机会在公司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占主导因素,与公司内部现金流的多少并无密切关联。

而因为代理问题与信息不匹配的原因,企业持有的内部现金流量的大小,可直接作用于企业投资量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非效率投资。

2014年,发布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一般规定》,是我国全面落实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又一里程碑。

日臻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是否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非效率投资有明显影响?我国学者研究显示企业较高自由现金流持有,导致企业投资效率越低从而投资过度现象越严重杨华军(2007)。

内部控制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和投资效率(李万福,2011)的影响 。

而就内部控制对内部现金流的非效率投资的研究还较少,综述所述本文选取2010~2014年全部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根据代理理论的原理,管理层为了满足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需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资本扩大,对净现值为负的方案进行无效的投资。

那么,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现金流的适用效率,设计一套有效的治理机制来控制和监督代理人的行为就尤为重要。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进行管理安排,从而降低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的投资决策失误风险。

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越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起到的抑制作用则越明显。

企业经营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不能有效对公司投资决策进行合理的评估,外部融资困难降低了企业资金流动性,最终会导致企业丧失有前景的发展机会。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恰当的减缓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成本高问题,进而缓解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不足的高度敏感。

因此,我们提出假设2: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可通过降低融资约束,进而削弱内部现金短缺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本文参考Richardson(2006),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其的残值衡量企业非效率投资(正残差为投资过度Over_Inv,负残差为投资不足Under_Inv)。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投资的效率和合理性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投资并不是高效的,甚至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问题。

非效率投资不仅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还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甚至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问题。

一、非效率投资的概念和表现非效率投资指的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出现了决策失误或者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投资产生的效益低于预期或者产生了浪费。

非效率投资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投资:企业过度投资指的是企业在资本投入上过多,超出了需求或是超出了企业经营所必须的资本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过度投资可以表现为设备、场地等固定资产的过度购置,或是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2. 投资决策失误: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出现失误,可能是因为对市场需求的误判、对投资项目的风险估计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了投资所产生的效益低于预期。

3. 研发投入过大:一些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时,可能会出现过度投入的情况,导致了研发投入的效率低下。

上述种种情况都表明了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非效率的问题,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非效率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企业治理结构、管理者行为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等,都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企业就更容易出现投资决策失误或者过度投资的情况。

2. 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健全,是否存在着代理问题,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管理者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激励问题,导致了对投资决策的不良影响。

3. 管理者行为: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方式也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公司非效率投资度量的文献综述

关于公司非效率投资度量的文献综述

有鉴 于此 ,本 文拟对 已有 文献 中非效 率投 资度量
的 主 要 方 面 进 行 系 统 的 分 析 和 综 述 。 回 顾 已 有 文
献, 非效 率投 资度量 主要涉 及投 资 比率 定义 、 投资 机会代 理变 量选 择及非 效率 投资度 量模 型构 建等 三个方 面 ,本文 将从这 三个 方面分 别对 相关 文献 进 行述评 , 进 而总结并对 未来研 究进行 展望 。
关 于公 司非效 率 投 资 度量 的 文 献综 述
姜 伟
( 厦 门大 学 经济 学院 ,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5 )
【 摘
要】 文 章 回顾 了近年 来 我 国上 市公 司 非效 率 投 资度 量 的相 关 文 献 ,详 细 评 述 了非 效 率 投 资 度 量
主 要 涉及 的投 资 比率 定义 、 投 资 机 会代 理 变 量选 择 及 非 效 率投 资度 量 模 型 构建 等三个 方 面 , 并在 其 基础 上 进行
了总结 及 展 望。
【 关 键 词】 非效 率投资度量 ; 投资 比率; 投 资机会 【 中图分类号 】 F 2 7 5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4 ) 0 2 — 0 1 4 7 — 0 5


问题 的 提 出
与摊 销一 般 被认 为 是企 业 的维 持 性投 资 支 出 , 企 业 在 当期成 本费用 中列入 长期 经 营性 资 产 的耗费
存 量代 理 变量 时将低估 资本存 量 ,从 而导致 投资
比率偏 高 。 此外 , 大部 这部 分耗 费在 当期 体现 为费用 , 但在 后续 年度
外 部治 理 等 因素对 非 效 率投 资 的影 响至 为重 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国内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摘要】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中,投资决策是财务决策的逻辑起点,投资不足致使资金闲置,公司成长缓慢,过度投资会导致大量资本沉淀在产能过剩领域,造成资源和生产要素浪费。

本文回顾了国内关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文献,梳理现有文献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非效率投资综述
目前,关于国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大多集中在影响非效率投资的各个可能因素上。

纵览国内关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代理冲突与投资行为
在我国国内,围绕委托代理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杨兴全认为,在股权融资偏好下之所以出现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的管理者
往往不顾股东利益,选择追求成本最小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

何金耿通过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与项目本身的价值没有
显著的相关性,而是对市场的估价反映较为敏感。

刘朝晖为了研究控股股东影响非效率投资的模式和动因建立了证券市场与控股股东之
间相互博弈的微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追求外部收益将可能引发上市公司进行非效率投资。

李增泉和孙铮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企业控股股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动机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从事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

朱红军和江辉通过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基于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力,第一大股东与外部股东之间有可能会对企业的控制权进行争夺,从而影响正确的投资决策,导致非效率投资,降低了公司价值。

张祥建和徐晋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往往能够控制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多的反映了大股东了利益。

周立通过研究发现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存在。

内部人控制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杰在研究了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结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之后,同样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行为。

童盼通过研究负债期限、负债结构和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负债与代理成本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相比,其代理成本可能更高。

刘星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其研究成果表明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主要原因,企业治理结构失效的根本原因是股权结构中的国有股权比重过大。

二、融资偏好与投资行为
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会受到融资偏好的影响,在股权融资偏好下,上市公司有可能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

袁国良和陈清泰通过研究认为,股权融资偏好下进行投资项目评价和投资决策时所要求的报酬率相对较低,这是由于股权融资没有定期要偿付本息的压力同时融资成本较低,由此会引发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进行大规模过度投资的内在动力。

何金耿通过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认为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股权融资的成本过低。

郝颖和刘星了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治理结构和股权安排下,经理人过度自信表现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他们认为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过度自信更有可能导致该企业在投资决策中扭曲造成非效率投资行为。

三、资金投向的变更问题
刘勤提出企业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为善意变更,一类为恶意变更。

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圈钱而随意寻找投资项目,因此导致了随意更改募集资金投向,属于恶意变更;还有部分企业则是没有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而盲目追随市场投资热点而导致的资金投向的变更。

张汉亚通过研究发现许多配股企业在融资后有可能随意改变融入资金的使用方向,违背其配股时在配股说明书中表明的融资目的,有的企业甚至闲置融入资金,从而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四、融资约束、现金流与投资行为
近年来,企业融资行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早期将资本结构与公司投资相分离的研究模式已经开始改变,
学者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冯巍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融资约束问题,股利支付率与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具有反向作用。

郑江淮等人从股权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他认为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持有比重与公司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扩大非国有资本进入股市。

张翼和李辰探讨了我国企业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关系,他们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着由于自由现金流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

王国平在深入探讨了企业投资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我国企业中扔存在多种投资问题,主要涉及的有投资体制、投资方向、和投资管理等。

通过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年至2002年的数据,魏锋和刘星对企业的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融资约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而且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各种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总体不确定性和公司特有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导致公司投资之间的增加,而与此相反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导致公司投资的减少。

同时融资约束越大各种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所造成的影响越小。

参考文献:
[1] 冯巍.内部现金流量和企业投资-来自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证据[J].会计研究,经济科学,36~45.
[2]何金耿,丁加华.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行为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9.
[3]何金耿.股权控制、现金流量与公司投资[J].经济管理,22:59~64.
[4]郝颖,刘星,林朝南.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8:81~93.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