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个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包括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守恒的原理以及能量转化的实例。

具体内容包括:1. 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的原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能量转化的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能量转化的概念,理解能量守恒的原理。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实例,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守恒的原理。

难点: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烧水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

2. 讲解:讲解能量转化的概念和能量守恒的原理,结合课本中的图示和实例进行讲解。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能量转化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板书内容:能量转化: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原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守恒:原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表现: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能量转化的概念,举例说明。

2. 阐述能量守恒的原理,并用实例进行验证。

3. 分析生活中一个能量转化的实例,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内容1. 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概念;2. 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3. 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4. 能量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概念,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2. 培养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能量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原理及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2. 教学重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概念,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梯上孩子玩耍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孩子在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 知识讲解:(1)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概念:介绍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定义,解释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2)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3)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如燃料燃烧、机械做功等;(4)能量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探讨能量守恒在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一个滑梯上下滑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概念;2. 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3. 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4. 能量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下列实例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情况。

实例1: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例2:水力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例3: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了解生活中能量的转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认识到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的守恒性。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的守恒性。

2.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蜡烛、烧杯、水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烧水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问题。

2.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解释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的守恒性。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如燃料燃烧、机械运动、电能转化等,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蜡烛燃烧,观察火焰高度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过程。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例分析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能量转化和守恒的知识。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调查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讲解、实验、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时期,因此,我非常重视每一次教学活动。

在这篇教案的帮助下,我成功地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受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在设计活动中,我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二、教学目标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幼儿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概念,教学重点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和体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气球、小车、滑轮、绳子、电池、灯泡、小球等。

学具包括:记录本、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气球实验,让孩子们观察气球的膨胀和收缩,引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概念。

2. 实验一:小车滑行实验。

让孩子们观察小车在滑轮和绳子的帮助下运动的距离和速度,理解能量的转化。

3. 实验二:电池灯泡实验。

让孩子们观察电池和灯泡的连接,灯泡的发亮,理解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4. 实验三:小球弹跳实验。

让孩子们观察小球的弹跳高度和速度,理解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

5.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过程。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和体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活动难点是让幼儿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概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在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

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孩子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加练习。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能量转化和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风能等。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2、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学习难点:区别能量转移和转化中考考点:本节内容在中考中的考查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以基础题为主。

经常出现以下两个命题点:(1)分析一些事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2)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物理现象一、知识回顾 1.热机是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机器;在热机里,用来做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_________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___,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冲程.3. 如下图所示,试管内装有水,橡皮塞塞住管口,加热使水沸腾,水沸腾后看到的现象是,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________ ;_______就是根据这种道理制成的.4.__________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

.5.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6.在下图所示的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中,其四个冲程的顺序应当是()A.乙甲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丁甲丙 D.甲乙丁丙7.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A.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B.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 C.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D.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8.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9. 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 J/kg,完全燃烧0.7 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水的温度由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二、探究活动:实验演示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能量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能量转化演示仪、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过程,引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 讲解:详细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说明。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的转化过程。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和运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拓展实验,比如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或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能量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幼儿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更需要科学、系统、有趣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这一课时,我以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体验,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概念。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直观演示、动手实践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体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能量的概念,认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能量的概念,认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能量的概念,认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能量转化和守恒演示仪、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能量转化和守恒实验套件,包括小车、滑轮、气球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能量转化和守恒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能量的概念,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3. 动手实践:幼儿分组进行能量转化和守恒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分享交流:每组幼儿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6. 课后拓展:布置一个关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家庭实验,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能量的概念,认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2.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能量守恒定律;②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③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悬念引入—实验探究、讨论—应用创新—小节构建—测试、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③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改变内能的方法时,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的能量转化的认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或图片来帮助学生分散难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讨论举例分析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引出能量守恒定律,突出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能量守恒定律难点:区别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教学过程1【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动画“永动机”设疑引入:不需要耗用任何能量而能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永动机”能否真的制成?学生观察动画,猜想回答从而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活动】引导探究学习新课一、能量的转化1.学生实验:摩擦生热演示实验:点火柴;手摇发电机。

引导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分析能量转化的实例。

使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生活及社会的热情。

3【活动】引导探究,学习新课2.能量转化过程示意图通过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并举例,使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活动】引导探究,学习新课3演示:小球自由下落;水散热讨论:小球减少的机械能到哪去了?一杯热水温度渐渐降低,减少的内能哪去了?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得出能量在转化和转移中能量的总量不变,突出重点:能量守恒。

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突破难点: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区别。

5【活动】引导探究,学习新课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他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一、温故互查
1、热机的压缩冲程是能转化成能;做功冲程是能转化成能。

2、燃料燃烧是能转化成能。

3、既然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其他形式的能之间是不是也可以相互转化呢?
二、学习探究
设问导读:问题1: 能量的转化(阅读课本P27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讨论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会感到手变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说明光现象和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说明光现象与现象之间有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先是转化为能,然后能转为能。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纸片会被吸起,表明钢笔杆带了电,这个实验说明了力现象与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5)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和你的生活常识在下图各箭头位置填上他们之间能量转化的方法或用具。

2、阅读教材P28想想议议,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它们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问题2:能量的守恒(阅读课本P28-29,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能量的改变过程中,看似能量减少了,其实只是能量成了其他形式的能或到了其他物体。

2、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的。

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能量既不会凭空,也不会凭空,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4、永动机不能制成的原因是什么?。

自学检测: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______________的。

2、摩擦生热,是转化为;水轮机发电是转化为,电水壶烧水是转化为水的。

三、巩固练习:
1、在庆祝小强生日的晚会上,同学们为他点燃了生日蜡烛,并拍手唱歌祝贺,同学们拍手时伴随有能产生,蜡烛燃烧时能转化为能和光能。

2、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壶盖的能。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
4、《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

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5、下列能量的转化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点燃爆竹,爆竹腾空而起
B.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给生石灰加水,温度升高
D.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
6、木块从粗糙的斜面顶端匀速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A、木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木块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C、木块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木块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7、下面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砂轮磨刀是由内能转化为动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七、测评与拓展:
1、在下列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用锯锯木头,过一会锯条变热了;
(2)木材燃烧,发光发热;(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起来;(5)核电站发电;
(6)蓄电池放电;(7)对蓄电池充电。

2、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

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

年轻的时候,焦耳也和许多人一样设想能制作出一种“永动机”——不需要给它提供任何动力(即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自动工作起来的机械装置。

他曾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不断地设计、制作,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接连的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执迷不悟”,而是反思原来的设想,重新确定新的探究课题。

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终于在新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科学真理。

(1)“永动机”制造一直失败的原因是: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焦耳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得到的启示是: 。

(3)课外作业:回家搜集资料,看看有哪些形式的永动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出来给同学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