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级别划分_中国行政单位级别
政府级别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集团军副军长)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厅局(地)副职(六级干部):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如苏州市副市长),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副司(厅)长 助理巡视员
处(县)长 调研员
副处(县)长 助理调研员
科(乡)长 主任科员
副科(乡)长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部队副团职干部
国家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分为12个。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的行政级别分为①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②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③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④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⑤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⑥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⑦县处级正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⑧县处级副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⑨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⑩乡科级副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职务级别排列

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正职党委书记和校长.
7.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
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
重点中学正职。
8.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
市属中学正职。
9.乡科级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
国有正科级企业的正职
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10.乡科级副职:
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职务级别排列
1.国家级正职:
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

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按照《公务员法》级别规定行政级别,是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管理而设置的公职。
包括职权和职责两面容。
公务员级别划分(一)级正职: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二)级副职: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部级正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四)部级副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和副部级机关)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局正职干部(如文物总局局长)。
(五)厅局级正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部委各司正职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地级市正职、巡视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地级市正职、巡视员。
(六)厅局级副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副巡视员;(七)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行政级别和区域知识

行政区域及职责划分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司局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古今官员级别对比”:超品:政治局常委、主席、总理、委员长、军委主席、政协主席、副主席(应该相当于古代王候)正一品: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书记处书记、副委员长、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最高法院院长、检察长从一品: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的部长、省委书记正二品:省长、国务院部长、人大主任(非书记兼任)从二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
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级官吏则称“判XX事”。
以州为标准单位,多称“知X州军州事”。
知州照例兼厢军正印职。
除知州外,每州设“通判”一人,其地位类似隋朝通守。
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
目的就是要牵掣一下知州的权力。
县一级的官吏,主要有知县、县丞、主簿和县尉。
知县由中央派出的官吏担任,也是一种差遣。
唐、宋两代府州同级,但府的地位高于州,通常是在京、都、皇帝行在以及一些经济中心和路治(相当于现在的省会)设府宋代吸取唐朝和五代节度使尾大不掉、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上分路、州、县三级,但是路一级诸司并立、各有统属,虽然路转运使地位最高,但并不存在一个最高行政长官。
这就好比,虽然有河北省的行政区,但不设立一个省政府机构,而由中央直接管辖河北省财政厅、公安厅等下属机构。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一、城市分级介绍⏹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五个层次:1.直辖市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3.地级市4.省直管市(所有的省直管市均不设市辖区)5.县级市(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中国城市从综合实力分级为五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其他划分、或特殊称谓区域划分:比如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地位划分: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圈划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二、城市行政分级详解二.一行政分级1.直辖市(4个)(正部级)直辖市(正部级)四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负部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其中不设区的地级市共3个: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省会是地级市(正厅级)城市:17个(普通省会地级市、普通自治区首府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二.二补充说明直辖市定义直辖市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地位等同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副省级城市定义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享有省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省级>干部,副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干部,市政府部门和市辖区是副厅级(如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长安区),市政府部门内设处室和市辖区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厦门市商务局财务处<正处级>、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正处级>)。
中国城市的等级划分介绍

中国城市的等级划分介绍直辖市:直辖市为行政区域名,中文的字面含义为“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
直辖市在行政上的单位是国家一级行政区,行政的层级上,与省同级。
1949年时,设有十二个直辖市,分别为:南京、上海、汉口、鞍山、抚顺、沈阳、本溪、西安、北平、天津、重庆、广州,除北平及天津外,皆为大行政区代管。
1950年10月5日,旅大行署区改为东北大行政区代管的旅大直辖市。
1952年11月15日,南京直辖市降为江苏省省辖市。
1953年7月8日吉林省长春市和松江省哈尔滨市升为直辖市。
1954年6月19日,降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长春、哈尔滨、西安、武汉、广州、重庆直辖市为省辖市。
1958年,天津直辖市降为河北省辖市,至1967年恢复。
1997年3月14日四川省重庆市升格为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
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行政单位属于省辖地级市之列,低于直辖市。
原四川省辖重庆市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
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1994年2月25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成立“副省级城市”。
包括重庆,共计有副省级城市16个。
因重庆于1997年划分为直辖市,减少为15个。
其最高官员(中共市委书记、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15个,按照地理大区的顺序分别如下:东北地区(4个):大连、长春、哈尔滨、沈阳华东地区(6个):杭州、济南、南京、宁波、青岛、厦门华中地区(1个):武汉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西南地区(1个):成都西北地区(1个):西安注:大连、宁波、青岛、深圳、厦门是计划单列市,其他的都是所在省份的省会。
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
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

一、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决定了官员级别的基准体系通常情况下,中国官员的行政级别是由所在机构的行政级别决定的,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一法则。
与大多数国家的组织结构不同,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五个行政层级中央(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旗、县级市)、乡(镇、街道)。
因此,按照上面五个行政层级政府官员分为五种主要层级,每个主要层级又可以分出正副两个级别,这十个级别就构成了我们识别官员身份的基准体系。
具体如下:1、国家级正职,简称“正国级”,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
正国级职位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国家级副职,简称“副国级”,包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机构的成员(正国级除外),正国级职务的副职等。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的书记则因情况而定。
按照职位“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二法则,如果这两个书记是政治局常委,那么他们就是正国级;如果是政治局委员,就是副国级。
3、省部级正职,也称“正部长级”,包括中央部委、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正职领导(“一把手”)。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下属机构(如政研室、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的正职领导,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办、总局、审计署、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的正职领导,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办事机构和专门委员会的正职领导,各省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包括省部级正职的副职,还有各省的党委常委,不再列举。
5、厅局级(或地厅级)正职,包括中央部委下属司局和省直机关(厅、局、部)的正职领导,各地级市(地区、直辖市所属区)四套班子的正职领导。
6、厅局级副职,包括厅局级正职的副职和市委常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单位级别划分_中国行政单位级别
行政单位级别划分是怎么样的呢?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中国行政单位级别划分吧!
关键词:行政单位级别划分,中国行政单位级别
很多从事行政工作的小伙伴们,对于单位行政级别的划分都不太了解。
单位行政级别主要分为正国级单位、副国级单位、正省级单位、正部级单位、副省级单位、副部级单位、正司局级单位、正地厅级单位、副地厅级单位、正县处级单位、副县处级单位、正乡科级单位、副乡科级单位、正股级单位。
中国行政级别是采用行政五级划分的。
主要是这样的: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中央部委的等级也就是所谓的“国、部(省)、司、处、科”这五级。
除国家级以外,其他三级就是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地方三级行政划分。
不过行政级别中确切来说是没有股级的,股级是对介于副科级和科员之间的一种习惯的称呼而已。
职务与级别所对应关系基本如下:
1、国务院总理是一级;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是二至三级;部级正职,省级正职是三至四级。
2、部级副职,省级副职是四至五级;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是五至七级;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是六至八级;
3、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是七至十级;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是八至十一级;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是九至十二级;
4、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是九至十三级;科员是九至十四级;办事员是十至十五级。
行政单位级别划分_中国行政单位级别
/knowledge/articles/56a091640cf2f8e46b6b60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