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资料

合集下载

[圆明园毁灭的资料]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

[圆明园毁灭的资料]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

[圆明园毁灭的资料]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被会毁灭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

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

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x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

如果这是“文革”前或“文革”中的著作,不够客观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2005年,汪荣祖所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也讲:“额尔金之所以把整座圆明园夷为平地,是有意要销毁劫掠的证据,因此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我们讲民族感情、民族立场和历史的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为了民族的立场,不能够不顾历史的科学性,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值得商榷了。

为什么?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翔实的史料根据,我们搞历史的人,不能信口随便说,要有根据。

第二,持这种观点的人,带有很大的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的色彩。

一些清宫的影片、小说、故事里面讲,清宫里的太监把皇帝的一些宝物偷出来卖掉。

后来怕败露,就放把火烧了。

这是我们看小说经常看到的一段描写。

但是,英军X火烧圆明园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公开进行了三天,放火已经无济于事了。

从逻辑上说不通。

第三,英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其实英国人他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说法。

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

”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下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

”这是他们自己讲的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烧圆明园是因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面把他们的战俘虐待致死,所以烧圆明园。

按照这个逻辑,战俘是不是在圆明园被虐待致死的,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如果清政府真的在圆明园把战俘虐待致死了,英国人烧圆明园或许还有一点理由。

火烧圆明园的背景资料10字

火烧圆明园的背景资料10字

火烧圆明园的背景资料10字火烧圆明园是指发生在1860年10月6日至1860年10月18日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在北京的圆明园。

这一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时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背景资料: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的一场中英法三国之间的战争。

通过这场战争,英国和法国试图通过迫使中国开放更多贸易港口和签订不平等条约来加强其在中国的势力。

2.前一年的战争:在1859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并攻占了天津。

中国的清朝政府被迫接受英法联军提出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向英法支付巨额赔款。

3.圆明园:圆明园是清朝时期中国皇室的一个大型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圆明园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达到350多公顷。

圆明园包含了许多建筑物、花园和湖泊。

事件经过:1.进入北京:1859年底,英法联军再次进入北京并开始对城市进行轰炸,以迫使中国政府接受他们的要求。

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同意支付大笔赔款。

2.香山之战:1860年9月,英法联军再次攻占了中国的前门和天安门,并进入了圆明园的所在地香山。

中国政府下令全面撤离圆明园。

3.唐奉联军的抵抗:圆明园原本由唐奉联军(由中国的湖北和河南军队组成)驻守,他们展开了对英法联军的抵抗。

然而,由于英法联军的火力优势,唐奉联军很快便失去了防御能力。

4.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发动了对圆明园的火烧。

他们放火烧毁了园内的建筑物、花园和文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英法联军将圆明园称为“圆明殿”,这是对中国皇室的侮辱。

影响:1.对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的严重打击:火烧圆明园事件是对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遭受的严重打击。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由于火烧事件,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永远消失了。

2.对清朝政府的羞辱:火烧圆明园事件使清朝政府面临严重的民族屈辱。

无法保护自己的皇家园林和文化遗产,清朝政府在国内外都失去了公信力。

火烧圆明园.ppt课件

火烧圆明园.ppt课件

25
精选ppt课件2021
26
网友“血璃_帝姬”: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圆明园被毁 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今天在教室里老师说了一些关于圆明 园的事,班里的有些同学居然笑了起来,说什么“圆明园活该被烧” 之类的话。当时我的心里毕竟还是不好受了,那是自己的国家的心 血。后来回家一查资料上网一看圆明园的视频,图片,感到真的很
精选ppt课件2021
1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康熙四 十八年(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 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 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 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 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 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难过。看着那些残岩断壁,真的好想哭······
网友“米糖酱”:圆明园活该。清政府腐败无能,圆明园总管看 着侵略者到了圆明园,屁也不敢放,跳河自杀,圆明园不等烧了 还等什么?中国人自己都不保护,外国人管你那个呢,难道lz看 不出来你的同学笑是讥讽吗?看着圆明园被3d还原的图片,我也 心痛,可这是中国人自己懦弱造成的,我觉得,圆明园不应该重 建,这样它就能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 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 这样被化为灰烬。
精选ppt课件2021
4
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 授意下,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 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 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
7
万方安和 精选ppt课件2021
8
上 下 天 光
精选ppt课件2021

火烧圆明园资料

火烧圆明园资料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 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 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 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 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 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 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 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 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 样被化为灰烬。
洗劫、焚毁圆明园 的资料
在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要 求清方交出北京安定门 “代为看守”。英法 联军分四批入城,并将司令部设在国子监。 英法联军列队入城之时,清军士兵夹道跪 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

9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张家湾和通 州,21日攻下八里桥。咸丰皇帝吓破了胆, 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 京,主持和议。22日清晨,咸丰皇帝带着 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 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侵略者除了大肆掠夺、抢劫外, 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 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工兵们 带着大斧,把家具镜子统统砸碎,取 下上边的宝石,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 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 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 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 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 毁坏得惨不忍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 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 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 级大衣,有的拿去镶嵌珠宝的挂钟, 有的背着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 珠宝,有的把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 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 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 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资料【篇一】圆明园史介绍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三园紧相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盛期圆明园北京西北郊一带具有山、泉、湖、沼之胜,历来是封建帝王及亲贵显宦缔构行宫苑园之所。

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社会经济有显著发展、国库充盈,清帝为了追求"宁神受福"的园居生活,从而在这一带兴起了空前规模的园林建设局面。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已初具规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

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

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

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

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_作文素材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_作文素材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圆明园的毁灭资料,感谢您的阅读!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

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

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

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

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

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

·抢劫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

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资料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资料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资料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事件可谓是一段让人心痛的往事。

提起圆明园,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曾经是皇家园林,里面的美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想象一下,走在那曲径通幽的花园中,耳边是鸟儿的鸣叫,眼前是精致的亭台楼阁,简直就像是走进了仙境啊!可惜,这样的美好在1860年的一场大火中被毁得一干二净,听说当时的场景就像电影里的特效一样,火光冲天,整个园子都笼罩在浓烟之中,真的是“火海一片,狼藉满地”啊!那时候,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搞得人心惶惶。

想想看,一个大大的圆明园,里面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那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呀!可是,敌人却像是饿狼一样,想要把这些珍宝据为己有。

为了“报复”清朝,他们决定把圆明园烧了,真是让人气愤不已!你说说,这不是在毁自己的文化遗产嘛!就像有人说的,“心痛不已”,那种感觉简直让人无法承受。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烧了就烧了,反正再建一个不就行了?可问题是,这些文物可不是随便就能复制的!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里面蕴含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啊!就像是家里的老照片,失去了一张,就再也找不回来。

圆明园的毁灭,就像是给整个中华文化打了一针麻药,让人无从承受。

不过,虽然圆明园被毁了,但它的故事却没有结束。

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心中总会升起一股悲凉。

人们开始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到过去的教训是多么重要。

就像有句话说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保护我们的文化,才不辜负先人的辛劳。

有人说,圆明园就像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现在。

今天的我们,虽然不能亲眼看到当年的辉煌,但可以通过书籍、照片去感受那份美好。

想象一下,那些绚丽的花朵、优雅的建筑,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像老朋友一样,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每次看到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我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仿佛能够听到那些被遗忘的声音。

而且,这场火灾不仅仅是一个悲惨的事件,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由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变成一堆废墟。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火烧圆明园详细资料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

1744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沦为废墟的“万园之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连烧3天3夜火劫:“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如何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月6日,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

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圆明园遗址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烧圆明园
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

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

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

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

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

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带不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面对这样的罪恶行经,法国大作家雨果痛恨的说: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我们的国宝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
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法国丹枫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内的9万件藏品中,有上
万件中国文物。

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