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RTK技术在数字城市部件调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摘要:GPS-RTK技术在道路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具有作业效率高、测量准确性高、作业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等应用优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对动态站测量要素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信息链的稳固运行,而且还需要保证GPS接收信号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工程施工测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GPS、RTK技术;城市测量;应用1.前言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城市测量工作中,针对GPS RTK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成熟。

GPS RTK技术自身的精确性优、时效性强、效率高等优势也在城市测量中得到体现,因此充分了解GPS RTK技术的理论原理和优势,规避其不足,才能在我国城市测量工作中,更好利用GPS RTK技术。

2.GPS RTK技术概述2.1 GPS RTK技术的优势通常而言,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技术中,显示出了如下优点:首先,效率极高,GPS RTK技术一次就可以测量半径在8km以上的城市范围,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在常规测量操作中进行机械移动的频率和次数,从而显著提高了城市测量操作的总体效能;第二,准确度极高,GPS RTK技术由于具有国际领先的设计理念,因此可以在城市测量的使用实践中有效地将误差积累的影响加以减少,从而所获取的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也能够获得有效保证;第三,信息传输覆盖范围广,由于基站与测量车间的信息传输是利用无线电信息进行的,从而可以在间距较大或视觉障碍相对明显的地方进行测量活动,显著降低了对工作条件的需求;第四,智能化水平极高,GPS RTK设备可以通过电子手册对信息进行即时检测与录入,并可以把这些数据输入专用测量程序,就可以完成数字化测图,智能化水平明显优于传统技术;第五,工作简单,RTK设备工作比较复杂,但应用比较简单,不要求具备测量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就可以很快熟悉RTK系统的运行,非常简单。

2.2 GPS RTK技术的不足首先,由于卫星信息的不足,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有不确定性,又或者有可能会产生误差信息。

浅析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摘要:阐述了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结合城市特点分析了影响RTK作业的因素和RTK技术应用于城市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就RTK在实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关键词:GPS RTK;城市测量;实时差分1 概述GPS RTK定位技术是当今GPS应用的一个新技术,它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成果.并实现厘米级的精度。

其原理主要是,在进行动态测量时,基准站将其已知的WGS84坐标和观测数据实时地用电台传输给流动站,在流动站实时进行差分处理。

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差。

坐标差再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流动站每个点的WGS84坐标。

最后通过坐标转换参数求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在相应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城市测量中,RTK的这种作业模式解决了许多常规测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不但操作快捷、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并且也不受天气、通视条件限制,可以全天候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美国ASHTECH公司生产的Z—MAX双频GPS接收机,它以各类测量应用为目的,以期将外业和室内集成化的方案达到了当今测量技术的最高水准。

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在各项测量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城市测量为例具体介绍Z—MAX GPS双频接收机RTK技术的应用,最后对RTK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

2 RTK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野外进行RTK测量前,有部分工作可以在室内完成。

首先在外业观测手薄里新建一个工作任务,并输入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等,然后进行地方格网的设置。

地方格网的设置主要用来实现WGS-84坐标系与国家或者地方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由RTK的定位原理可知,要想在流动站获取地方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首先要输入基准站的WGS84坐标。

然后在流动站输入WGS一84系坐标与地方坐标系坐标,求解出两个坐标系的转换参数。

首先要在测区周围选取3个以上的地方坐标系的控制点,将它们的地方坐标系坐标输入到野外观测手簿中,然后再输入这些控制点对应的WGS84系坐标,最后可以通过拟合参数Sacle和HRMS的值来查看区域拟合的精度,所选取的参与拟合的点即可以单独参与平面拟合或者高程拟合,也可以两者都参与。

GPS-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摘要:GPS—RTK技术操作简便,而且其工作状态非常稳定,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在城市控制测量中被广泛地应用,本文分析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阐述城市控制测量的流程,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GPS—RTK技术的实用性。

关键词:RTK技术测量精度1 GPS-RTK技术1.1工作原理GPS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 Kinematic)简称RTK,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一种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差分方法。

具体RTK 作业原理是设置一台GPS基准站,并将收集到的重要数据,如坐标系转换参数、基准站坐标以及预设精度指标等等数据输入GPS 手簿,通过多台GPS流动站在若干个待测点上设站实现数据链接;基准站以及流动站能够同时收到卫星信号,并且基准站能够通过电台将其观测数据以及设站信息一并输送到流动站;流动站实现对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及GPS观测数据的接收,然后组成差分观测值实施实时处理,并得出定位结果。

细分下来,RTK技术有修正法和差分法两种:(1)前者属于准RTK技术,是把基准站的载波相位修正值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收到改正的载波相位后再求解坐标;(2)后者属于真正的RTK技术,是把基准站采集到的载波相位直接输送至流动站,通过流动站求差解算坐标。

1.2测量误差分析RTK 测量误差包括两方面:点号△X△Y△ZA0.0110.0080.026B0.0180.0040.013D0.0060.0120.008E0.0120.0170.0 03如表2所示,为对同一观测点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RTK测量的坐标较差:表2 重复测量同一控制点的坐标较差(单位/m)点号△X△Y△ZTb20.0060.0140.022Blc0.0020.0010.011Qszsz0.0160.0050.012Gx3160 .0120.0060.009在测区的工程控制测量和放样测量中都采用了RTK技术作业,从效果上来分析,RTK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点位坐标和高程,也能够实时获知测量点位的精度,工作效率高。

[图中,技术]关于 GPS RTK 定位技术在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分析

[图中,技术]关于 GPS RTK 定位技术在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税收筹划风险原因及对策发表时间:2019-09-17T16:58:36.07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3期作者:崔琳[导读] 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东明县马头镇政府摘要: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税收筹划存在诸多风险,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本文旨在探究税收筹划风险的原因,并总结出相对应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措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以所得税为核心的税收筹划制度日趋完善。

我国在税收筹划方面的理论研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是落后的。

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税收筹划思想逐渐在我国得到认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本文将详细分析税收筹划的风险原因及对策。

一、税收筹划中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一)法律层面上的风险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

企业的纳税成本降低,即企业的账面利润增减,进而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也增加。

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过于激进偏离了这个目标,则税收筹划的行为就变质成了偷税、逃税。

这种行为主观上就突破了税法制度的底线,是怀揣着对抗税法的目的为自身牟利。

这种方式就可能需要承担法律上的风险。

(二)心理意识层面上的风险传统企业走传统纳税路线,账目繁多复杂、附件复杂、纳税报表申报正确。

虽然可能存在税负超重的情況,但是他们在应对税务机关的提问质疑时能举出一二三来,不必担心涉税风险。

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可能会担心因为自己的筹划行为会被引起偷税、逃税的嫌疑,可能需要承担心理意识层面的风险。

(三)其他层面上的风险税收筹划对筹划人员有高要求高标准,筹划人员如果对企业没有很好的定位,对税法相关要求了解不彻底,导致筹划运用不当,则会带来技术性风险。

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风险。

管理层对筹划方案是否重视?各部门之间是否默契配合?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筹划方案实施层面上的风险。

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运用

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运用

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运用在整个测量过程中,GPS- RTK技术以载波相位的观测值作为载体,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使用动态性、实时性的定位技术,就是在基准站和数据链路的作用下,将观测到的数据传递到流动站中,流动站会将这些数据进行差分处理,进而得到准确的基准站坐标。

1GPSRTK技术分析1.1分析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外业测量前做好准备工作十分有必要,工作人员要到现场勘查,掌握当地的地形情况,考察实际的地质特点,对当地的气候、交通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数字化测绘工作的要求,科学的布置测量点,为了保证内业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期间将施工中使用的设备、仪器等都准备好,保证最终的测量质量。

1.2科学的布置测量点。

使用GPS- RTK定位技术,测量点的连测方式和传统测量方式不同,工作人员在野外的工作时间相应的减少,避免往返于路上耽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点位布设精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在工程区域的第一级控制网上[1],确定被测区点的分布情况。

第二步,施工前设置好测量点坐标,将坐标数值输入到GPS机上。

第三步,GPS- RTK具有放样功能,可以将工程点布设到施工现场,在使用中要注意GPS的静态测量、差分测量等,都没有放样功能,只有GPS- RTK定位技术具有该功能,其定位的精度非常高。

1.3GPSRTK在地形测量中的优势分析。

与全站仪操作模式基本相同,使用RTK对单个点位进行测量时,花费的时间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

但是如果使用GPS- RTK技术,就节省了换站和通视环节,与此同时,多个流动站可以同时工作[2],相互不会影响。

和全站仪的操作方式相比,RTK测量技术使用的时间更短,而且操作效率高,在时间上大概可以节约一半。

在地形测量中,所需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如果地形条件允许,例如没有较大的相对高差,坡度较缓,能够很好的接收卫星信号,可以进行无线连接,而且卫星全方位覆盖,没有测量的死角[3],就可以在工程中应用GPS- RTK技术。

GPS—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GPS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不断地完善,RTK测量技术也朝着成熟的趋势发展。

GPS-RTK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一种,凭借着稳定、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

本文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GPS-RTK 技术进行相关的阐述,望能够改变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GPS-RTK技术更加完善。

标签:GPS-RTK技术城市控制测量原理应用所谓的城市控制测量就是指为市政工程建设、规划定位、工程测量画图、房产图测绘服务的一种基础性的工作,传统的工作方法主要采用导线测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地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工作方式,电测距仪、GPS定位系统、电子经纬仪的出现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精确度和有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文所要论述的GPS-RTK技术是测量技术与传输技术结合的产物,是GPS技术新的突破,此种技术具有不需布网施测、测量出现误差的情况不会记录数据、定位结果能够随时得知、全天候连续观测的特点,在测量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GPS-RTK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 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GPS-RTK技术英译为Real 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测量的系统,基本工作的理念是:基准站中设置1台GPS接收装置,对这台接收装置所有能够监测到的卫星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并且将观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输到设备当中,使观测站的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使用。

在GPS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装置接收基准站传输过来的数据,根据相关的定位原理进行实时计算,调整模糊的未知数,更新用户站的三围坐标的精确度。

通过这种计算得出的定位结果,能够准确地检测基准站与用户站检测的具体结果,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成功,从而达到缩短观测的时间,减少多余观测量的目标,从根本上提高观测的效率。

关于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关于 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就GPS RTK技术的概念和原理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GPS RTK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就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GPS RTK技术、城市建设、优势、不足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城市测量工作中,针对GPS RTK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成熟。

GPS RTK技术自身的精确性优、时效性强、效率高等优势也在城市测量中得到体现,因此充分了解GPS RTK技术的理论原理和优势,规避其不足,才能在我国城市测量工作中,更好利用GPS RTK技术。

1.GPS RTK技术的概念和原理论述GPS 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种,该技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融合了数据传输技术与GPS测量技术。

整体来讲GPS RTK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三个功能板块,分别为基准站接收机板块、数据链板块、流动站接收机板块。

GPS RTK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需要配置最少两台GPS接收设备,并将其中一台作为基准站,另外一台接收设备作为流动站点。

基准站设备设置好之后,将对全部的卫星开展观测,并把信息与观测数据,及时、迅速的发送到流动站当中,流动站的GPS接收设备不但需要就GPS的卫星信号进行接收,同时还需要依靠无线接收设备,对来自于准基站的信息进行接收。

之后根据相对定位的科学理论,采用实时差分处理技术,来计算出流动站具体的地理三维坐标。

1.GPS RTK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当前,因为GPS RTK技术的优点显著,其在城市测量领域中的应用展现出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测量工作中,存在有大量的客观因素,会对数据接收与传输造成影响,因此,充分了解GPS RTK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是所有从事城市测量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1.GPS RTK技术的优势通常来讲,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下优势:第一,工作效率极高,GPS RTK技术一次能够测量半径为8km以上的区域,大幅度降低了传统测绘工作中用于设备搬运的次数和时间,显著提升了城市测量工作的整体效率;第二,精确性优,GPS RTK技术因为其先进的技术理论,能够在城市测量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效把误差积累的因素进行消除,所获得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可以得到有效保障;第三,数据传送范围大,因为基站和流动站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无线电信号开展的,所以能够在距离较大或视线阻碍较为严重的区域开展测量活动,显著减小了对作业环境的要求;第四,自动化程度极高,GPS RTK技术能够凭借电子手簿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之后迅速将这些信息导入专业测绘软件,便能实现数字化测图,自动化程度显著高于传统技术;第五,操作便捷,RTK技术原理比较复杂,但是使用较为简单,只需要具有测量专业技能知识的工作人员便能够迅速掌握RTK设备的操作,非常简单。

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测绘领域当中,GPS RTK技术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

该技术除了具有GPS测量当中的优势之外,还具有坐标实时解算、观测时间短等优势,能够极大提高测量和生产的效率。

基于此,文章结合GPS RTK 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中的主要优势,进而对其在城市测量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标签:GPS RTK技术;城市测量;应用研究前言近年来,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测绘领域当中,基于GPS 技术产生的RTK測量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在测绘领域当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GPS RTK技术具有高效性、实时性、高精度等多种优势,因而在当前的城市测量当中,GPS RTK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其依据是载波相位观测量,其中融合了GPS测量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

在RTK技术当中,主要包含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链、基准站接收机等。

其工作原理为,配备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分别安放在流动站和基准站。

基准站的接收机观测所有卫星,并向流动站发送数据和信息。

流动站接收机需要接收卫星信号,同时通过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的数据。

最后根据相应的原理和方法对三维坐标和精度进行计算。

具体如图1所示。

2 GPS RTK技术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GPS RTK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例如作业效率高、测量精度高、数据传输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等。

通常来说,RTK技术能够测量8km半径的区域,测量效率较高。

同时由于采用先进的技术原理,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通过无线电信号在基站和流动站之间传输数据,因而传输距离较远[1]。

利用电子手薄,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施记录,并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实现自动化作业。

此外,虽然RTK技术原理较为复杂,但实际操作较为简单,工作人员比较容易上手。

3 GPS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3.1 放线测量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利用RTK技术,能够实现较为方便的测量放线工作,操作流程容易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简述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简述RTK 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摘要:RTK 技术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过程中引起普遍关注,当前已将其应用于城市测绘工程中,该技术优势鲜明,可以构建信息交流基站,整合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加强与卫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确保工作效率。

在本文中,阐述了RTK技术及其原理与特征,探究了RTK 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RTK 技术;城市测绘工程;应用1 RTK技术概述1.1 定义RTK技术主要以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进行数据测量,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应用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基准站进行载波相位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用户借手机上进行数据分析。

1.2 技术原理这种技术主要采用的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法,在应用RTK技术时需要将一台全球定位系统设备作为基准站,其余设备则要充当移动站,由此可见在RTK技术至少运用到两台以上的GPS 设备,并且在RTK的系统当中,基准站的GPS 设备和移动站的GPS设备都要随着多种卫星进行定位。

在跟踪卫星的过程中,基准站会将观测到的卫星数据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电台等设备传递给移动站,移动站就会对基准站观测的差分观测值进行处理,最后制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1.3 技术优势RTK技术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应用,就是因为RTK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

首先RTK技术作业效率高,RTK技术可以一次测完普通地形中5 千米的半径区域,而传统的测量法则需要搬运相应的机器进行多次测量,并且RTK技术所需人员较少,只需要在每个放样点停留一秒到两秒即可。

另外,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RTK技术也可以实现多个流动站共同测量的功能,使测绘工作的效率提高。

然后,RTK技术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要开展工作只需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电磁波通视以及对空通视,因此天气不易影响RTK技术。

2 城市测绘中影响RTK技术的因素在城市测绘工程中,影响RTK技术的因素较多,第一项影响因素便是全球定位技术,该技术对于RTK技术至关重要,是其重要支撑,全球定位技术具有鲜明优势,即观测率高。

RTK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RTK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RTK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摘要:RTK是一种新的GPS的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作业效率高、定位精度高,数据平安可靠,没有误差积累等特点,这决定着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在城市测量中,除了RTK本身的卫星星历星钟误差、数据处理模型的误差等影响,存在诸多的不利于RTK作业的因素,诸如强大的无线电网络、高大的建筑物等,必将对RTK的测量成果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RTK对城市中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进行测量,并将结果与数据进行比照分析,讨论RTK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精度和可行性。

关键词:RTK;城市控制测量;精度分析1 概述RTK实时动态差分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到达厘米级精度,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缺乏一秒钟。

RTK打破了内外业的界线和逐级控制的原那么,简化了控制测量繁锁的工作,数据采集时无需画草图,不受图幅边界的限制,测量数据精度高,GPS不仅能够到达1∶500图根控制测量的点位和高程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不存在误差积累问题,完全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1】。

目前,RTK已经应用于生态坏境、建筑工程、地籍调查、变形监测等领域,其精度可到达厘米级,高精度的RTK可以到达毫米级。

国内著名的“皖电东送〞工程中,凭借精确的GPS-RTK 定位功能、厘米级采集精度、实时数据交互、高稳定的性能等特性在电力勘察设计、施工、放样等方面发挥作用,为设计、施工及决策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来源,为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由于RTK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作业效率高、定位精度高,数据平安可靠,没有误差积累等特点,决定着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城市特殊的环境,存在诸多的不利于RTK作业的因素,诸如强大的无线电网络、高大的建筑物等,必将对RTK的测量成果精度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对RTK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分析【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建设部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系统管理 下面就 上 述误差进行分析: 部件和事 件分类 、 编码 及数据要求城管部件 的 2. .1天线相位 中心变化。天线的机械中心 3 定位精度应符合表 t的规定。 l 和 电子相位 中心一般不重合 , 且电子 相位 中 而 心是 变化 的, 它取 决于接收 信

引言
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 时 间相 同的 G S 一 P 卫 星发射的信号 ,基准站将所获得 的观测值 与已 知位置信息进行 比较 , 得到 G S P 差分改正值。 然 后将这个改正值及时地通过无线 电数据链 电台 传递给流 动站以精化其 G S P 观测值 , 到经差 得 分改正后的流动站较准确 的实时位置 。流 动站 可处于静 止状态 , 也可处 于运动状态 。
2 . 2测量方法 2 l _“ 2 无投 影 转换 ” 。直接用接收机在 法
2. . 3 4气象 因素 。根据研 究发现 , 在天 气急 剧变 化时 , 也能导致 观测 坐标的变 化 , 因此 , 恶
劣天气不宜进行 R K测量。 T 2误差影 响约为 1pm, 短基线( 于 p 就 小 1 m而言 , 0k ) 对其结果 的影响可忽略 不计 , 但对 于 2  ̄ 0k 0 3 m的基线可达到几厘米 。 2. .6电离层误 差。电离 层效应 同太 阳黑子 3 活动密切相关。 在太阳活动平静期 , 其影响小于 5p m p ,当太 阳黑子爆 发时 ,其影响 可达到 5 0 pm p 。实践证 明, 在太 阳黑 子爆发期 , 不但 R K T 测量无法进行 ,即使静态 G S P 测量也会受到严 重影响。 2 . 流层误差 。 . 3 7对 对流层误差同点间距离 和点间高差 密切相关 , 一般可达 3p 。 pm 为了保证 R K达 到厘米 级精度 , T 要对测站有关 的误差一起 模拟。 2 城管部件细部测量 4 . 般为两人一组 , 人在 基准站上 , 一 一人背 着仪器在城管部件处立杆并记 录数据 。规定作 业过程 中必须保证接收到 5 颗以上 的卫 星。流
讨 l. 绘 信 息 与 工 程 ,0 6,12 :4 4 . J测 I 2 0 3 ( )4 _ 6

2 2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T b 1 T e cu a y rq h ne t f ml o e t o io i a h c r c e u ' n n s i n a a no c p p t n g号 的频率 、方位 角和高度 角。 忽视 天线相位 中心 的变 化 , 可 侉 呼 辅瞳 缀 别 巾 淤蕾 ^ n i 嘲 篼 使点位 坐标的误差达 到 3 ~ 5m c 。因此 , 提高精 度 , 若要 必 须 知道 流 动站 天线 和 基准 站 天线 的精确相 位图形 , 并依 据 图形来改正其数据 。 2. .2多径误差。 3 该误差是 R K技 术定 位测 量 中最严 重 T 的误差 。 它取决 于天线周 围的 环境 , 多径误差一般为 5 m, c 高 反射环境 下可 达 1c 。多径 9m 误差 可通 过一 些 措施 予 以削 2G S R K技术特点 P T 弱 选 择地形开 阔、 无反射 面的点位; 采用扼流 圈 2 基 本原理 . 1 基准站 附近铺设 吸收 电波 的材料 ; 采用处 R K技术采用差分 G S T P 三类啦 置差分 、 伪 天 线; 接收机 内采用 专门的滤波器 削 距差分和相位差 中的相位差分 。这 类差分 理数据 的新技术; 弱数据 中的多径误差等。
动站系统测量前要进行初始化工作 ,以保证 系 统 以额定的精度水平工作 。 为了保证 成果质量 ,
规定测量人员立点要 准确 。 2 T 作 业中应注意 的问题 .R K 5 在应用 R K测量时 , 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T 要 ①减少信号的于扰。 对于基 准站而言 , 要避开在 测站 周围 10 5 0 i 围的 UHFVHFT 0 ~ 0 n范 、 、V和 B 机发射 台 , P 避开用 于航 空导航的雷达装置等 强 电磁波辐射源。 ②作业前 , 使用随机软件做好 卫星星历 的预报 ,应选择在 P O D P值小于 5 的 情况下进行 R K测量 , T 否则在野外测量 中很难 得到“ 崮定解 ” 。 3结束语 G SR K技术 因高效率 、 P T 灵活 、 差不 积 误 累、 厘米级的高精度受到测绘人员的青睐。 T R K 定位 的数据处 理主要 是基 准站和流动站间的单 基线处理 , 而基准站 和流动 站的观测数据 质量 及无线 电信号 的传播 质量 对定位精 度的影响极 大。因此 , 基准站应设 立在要进行 R K测量的 T R K无足够的校核条件 , T 不宜用来作首级控制 。 随着数 据传 输能力的增强 , 的稳 健性 、 数据 抗干
扰水 平和软件 水平 的提 高 ,T R K技术将 在各个
领域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蔡 昌盛 , l 】 高井祥 , 张华海. 国 G S综合服务 我 P
系统建设进展 『. J全球 定位 系统 ,0 53 ( )8 1 2 0 ,0 3 :—
11 .
1刘文建 , 2 l 黄声享, 剑. R 林 C S系统组网方案探 O

基准站和流动站 接收 WG -4 S 8 坐标 ,其后利用 观测 的已知点的 WG -4 S- 坐标 和相应 的地方 坐 8 标根据一定 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 。这种方法基 准站不一定要安置在 已知点上 ,但根据不 同的 转换方法 , 需要观测一定数量的已知点 。 2 . 键人参数” 。把用静态观测求得 的 .2“ 2 法 WG 一4坐标和地方坐标键入 到手簿 中,进行 S8 转换 ,也可以置入静态观测平差时求取 的转换
Q:
Chn e e h oo isa d P o u t i aN w T c n lge n r d cs
高 新 技 术
G SR K技术在数字城市部件调查中的应用 P T
张新 虹 董 伟 刘云 波
( 江省 测 绘 大 队 . 江 杭 州 30 3 ) 浙 浙 10 0 摘 要 : 文对数 字城 管 管理 系统进行 介 绍 , 阐述 了 G S R K在“ 字城 管”- 本 并 P T 数 q的应 用。 关键 词 : 字城 市 管理 系统 ; P T ; 件调 查 数 G SR K 部 方式 都是 由基 准站发送 改正数 ,由流动站接收 2. .3信号干扰 。对于基准站而 言 , 3 测试天 G S R KR aT ie n ma i, P T (e lm Kie t c - 实时动态 ) 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改 正,以获得精确 的定位 线周 围的电磁波干扰非常容易。干扰的强度取 技术是在 G S P 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能够实 时提 结果 , T R 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 台接收机置于基 决 于频率 、 台功率 和至干扰 源的距 离 , 发射 改正 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 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并在 准站上 , 台或几 台接收机 置于流动站上 , 另一 基 这些影 响的主要方法为选点 时注意上述 因素。 定 范 围内达 到厘 米级 精度 的一种新 的 G S P 定位测量方式, G S 是 P 应用 的重大里程碑 , 因其 操作快捷 、 直观 、 高 、 精度 实时 『强 、 生 自动化程 度 高 、 位误 差不累积 等优 点, 定 被广泛应用于 工程 放样 、 地形测 图 、 各种控制 测量等 工程领 域 中。 笔者参与桐庐县“ 字城 管” 市部 件数据普查 数 城 建库项 目, 对数字城 管管 理系统进行介绍 , 阐 并 述 了 G SR K技术在“ 字城管” P T 数 中的应用 。 l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及特点 数字 城市管理 系统是基 于移动通信 网络 、 行业终 端( 含数字城 管终端 应用软件 ) 和政府 内 部办公 系统 , 通过地理空 间框架 数据 、 单元 网格 数据、 管理部件 数据 、 理编码 数据 等多 种数 地 据 资源的信息共享 、 协同工作 , 实现对城市市政 工 程设施 、 市政公用设施 、 市容环境 与环境秩序 的监督 、 管理和预警 的系统 。 数 字城管系统主要组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