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四年级美术 春节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 春节到 ︳湘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春节到︳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创作富有春节氛围的作品。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2. 春节题材的绘画、手工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创作富有春节氛围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春节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表现春节的热闹气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老师与学生分享春节的趣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节的了解。
1.2 出示春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氛围。
2. 新课内容2.1 讲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
2.2 引导学生观察春节的元素,如鞭炮、春联、灯笼等。
2.3 讲解绘画、手工创作的技巧,引导学生将春节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3. 实践操作3.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
3.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思路。
4.2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拓展5.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春节的文化内涵。
5.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掌握了绘画、手工创作的技巧。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春节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表现出春节的热闹气氛。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的评价较为片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六、作业布置1. 创作一幅以春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制作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鞭炮、灯笼等。
七、板书设计1.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2. 春节题材的绘画、手工创作3. 创作要点:融入春节元素,表现热闹气氛八、教学资源1. 春节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春节到》(教案)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1. 欣赏年画作品,画一幅表达吉祥寓意与美好祝愿的年画。 2.画面和色彩要能体现出喜庆闹热的场面。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后的日子里,不仅用眼睛去“看”,更要学会用心
去“体会”,用心去“看”。
五、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不同,
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能够大胆创作绘
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 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
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 300 字。)
《春节到》这堂微课程,属于“造型.表现” 领域的绘画课。通过学习了解过春节的风土习俗及 其相应的民间美术形式,培养学生借助民间习俗和 和民间特有的美术形式表达审美思维的能力,促进 学生对生活与美术绘画学习的感悟和理解,从不同 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以此 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 的热爱之情。我们采用 WPS 录屏软件和 flash 课件 制作相结合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力图做到突出重 难点,学生能通过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大胆创 作绘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 之情、赞美之情。
三、展示学生作品,从构图,画面,色彩评讲优秀 作品,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过春节的时间。
生:我学会了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学习美术作品评述的方法,提高审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 春节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春节到》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和喜庆气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素材,让学生在欣赏和模仿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生活中的场景和元素融入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之美化、夸张化,从而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欣赏、积极评价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场景和元素融入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春节的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春节的魅力。
2.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优秀的春节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采用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和掌握技能。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采用正面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春节的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春节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节的记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欣赏:展示优秀的春节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春节到》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春节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节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通过学习剪纸、春联、灯笼等民俗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剪纸、春联、灯笼的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习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春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充满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掌握剪纸、春联、灯笼的制作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剪纸、春联、灯笼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毛笔、墨水等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春节是什么吗?春节有哪些习俗?”引导学生回顾春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剪纸、春联、灯笼等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春节的民俗艺术,同时简要介绍作品的制作方法和寓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剪纸、春联、灯笼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剪纸、春联、灯笼,还有哪些民俗艺术与春节有关?”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节的习俗和民俗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春节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民俗艺术,下节课分享。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9

小学美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1.春节到》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
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传统鱼形纹样的艺术美感及鱼的文化内涵,懂得运用象征、夸张、添加、组合等手法设计、绘制出具有童趣的鱼纹装饰。
2.操作目标:
通过用鱼和莲花组成富有情趣的画面,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创造、新能力。
在运用各种象征吉祥的字、图案和线条进行装饰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中国传统图案,提高运用线条组成富有美感的画面的能力,感受线描的独特表现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鱼纹的了解、设计和制作,表达心中“年年有余”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操。
4学情分析
本课首先强调对鱼的基本特征的把握,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从而创造出天真、古朴的鱼形纹样;同时,本课特别强调美术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引导学生用鱼纹装饰圆形器物,培养。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 春节到》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 春节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 春节到》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方面,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春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春节的细节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文化内容。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方面的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春节的相关问题,如“你们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春节有哪些习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具,向学生介绍春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装饰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春节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一课 春节到 ︳湘美版 (共14张PPT)

在门神的传说中,神荼 和郁垒二神的传说在民间早 有流传。到了后来,五花八 门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 郁垒等先秦门神,门神的含 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 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 福类”、“道界类”、“文 官类”、“武将类”及“其 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 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 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 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
第1课 春节到(教案)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第1课《春节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互联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赏析年画、门神画的艺术特色及美好寓意,并掌握门神画与年画的配色方法。
3.运用年画和门神画的配色方法画一幅表现春节欢快、热闹场景的记忆画。
教学重点:赏析年画、门神画的艺术特色及美好寓意,并掌握门神画与年画的配色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年画和门神画的配色方法画一幅表现春节欢快、热闹场景的记忆画。
教学流程: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回到美术课堂。
我们刚度过了一个重要而特别的节日,春节。
今天通过《春节到》一课,让我们一起在回忆与期盼中再次感受春节的气息吧!生:……师:春节期间,人们最喜爱用哪一种颜色?(停顿)生:红色。
师:是呀,红色是我们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春节中,总也缺不了红色。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并影响着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你能说一说,你从生活中感受到的春节吗?(停顿)师:老师觉得大家过春节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啊!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都是怎样度过春节的吧!师:过年前,我们都迫不及待去商场买新衣,今年买新衣服时,你选择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吗?生:……师:相信,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衣服一定是大家的首选。
你知道少数民族的人们穿什么衣服过年吗?生:……师:他们有自己民族特有的服饰,也和我们一样穿戴整齐漂亮,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
师:春节的开始是除夕,它既是上一年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民间有在除夕守岁的习惯。
守岁要从年夜饭开始,这样一顿丰盛的饭菜要慢慢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据史书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了。
师:过年的时候,你观察到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吗?生:……师:为了迎接春节,我们还会装点我们的房屋,比如贴春联、剪窗花、挂福字,还喜爱在客厅、卧室里挂贴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