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方法》课程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培养创新思维方法教案

培养创新思维方法教案

培养创新思维方法教案一、引言创新思维是指通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介绍一种有效的培养创新思维方法的教学方案。

二、目标设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激发创新思维的环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思维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引人入胜的实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 培养观察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游戏或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并引导他们提出相关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让学生分享和讨论他们的想法。

4. 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创新思维相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或实践案例。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这些资源,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5. 实践创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实践项目,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和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程度,教师可以使用以下几种评估方法:1. 学生作品评估: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或作品进行评估,检查其创新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讨论和分享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展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反思评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估,以了解其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和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尊敬的教育工作者: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解决问题、创造新知、提出新观点等方式展现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下面是一份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3.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4. 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和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二、教学方法与步骤: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或故事引入创新思维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

2. 知识传授:介绍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培养方法。

可以使用图表、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创新思维过程和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或挑战,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充分利用小组的智慧和资源进行合作。

5.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同学间的互动和讨论。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6. 总结归纳: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三、评价方法: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思维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

具体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积极发言、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39602课程名称:创新思维与方法英文名称: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ts Method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学分:2.0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创新思维与方法》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

自主创新,思维带路,方法先行。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方法,重点讲述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

通过探索创新思维过程,揭示创新思维本质,对国内外已有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方法的训练性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选择、策划、创意、设计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创新创造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以学生创新能力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思维、方法为基本模块构建本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通过对创新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系统讲解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突破思维障碍的方法,创造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做三体结合,使学生熟练常见的创新技法,激发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模块创新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基本内容2.认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二)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引入创造、创新的基本概念并进行讨论。

详细介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理论的梳理,介绍国内外创新创造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创新的基本概念2)创新方法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史3)因果法、资源法、思维定势法、理想化法等方法介绍4)国内外创造理论、学科与教育的发展2.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无(三)思考与实践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了解创造、创新的基本定义、结构与特征;并了解在知识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掌握与了解创造学发展的历程与主题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教育发展沿袭的阐述与对比,了解我国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差距。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的特点2. 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逆向思维法跨界思维法3. 创新思维训练与应用创新思维训练方法创新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创新思维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4. 创新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的相关PPT。

2. 教学案例:准备相关创新思维应用的案例。

3.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分组讨论的相关资料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方法:讲解创新思维的特点,并通过PPT展示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创新思维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设计一些创新思维训练游戏,如创新思维接力、创新思维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2. 创新思维实践任务:布置一些创新思维实践任务,如改进日常用品的设计、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

七、创新思维训练案例分析1. 分析成功企业案例:选择一些成功企业案例,如苹果、谷歌等,分析其创新思维的应用和创新过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2. 分析失败案例:也要分析一些创新失败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中学习。

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案

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案

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案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是指借助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新的观点、构思和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教学方案。

一、创设启发式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启发式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如情景模拟、实践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创新思维的启发。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创新思维的活动,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找出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样的思维方式,如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跨学科项目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跨不同学科进行合作,开展综合性的项目学习。

在跨学科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规划学习内容和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展示、作品评比等。

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持续改进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如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

3. 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2.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3.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4. 创新思维训练方法5. 创新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创新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创新思维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等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 练习题或案例:用于实践训练环节。

4. 小组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的主题和方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简要介绍创新思维的定义,阐述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3. 讲解创新思维的类型:介绍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实践训练:布置练习题或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解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创新思维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他们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讨论报告,了解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创新思维教案两篇: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思辨能力

创新思维教案两篇: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思辨能力

创新思维教案一: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
1.学生自我介绍及启发式问题分享,让学生通过问题启发,集思广益,参与互动。

2.由课堂上的独立实践向综合创新过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课堂实践、课程作业、小组讨论等。

4.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组建团队开展项目实践,通过多方面和多角度的思考,促进
学生的创新。

教学过程:
激励:老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然后让他们分享一个启发式问题,让其他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实践: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或者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等。

演示:小组成员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成果,并分享他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综合创新: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共同设计和制作一个新的实践项目。

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从中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具备了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和行业挑战。

创新思维课程设计

创新思维课程设计

创新思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

1.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了解创新思维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4.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行问题分析。

5.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行方案设计。

6.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行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创新思维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1.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重要性等。

2.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顶思考帽法等。

3.创新思维的基本技巧: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提问技巧等。

4.创新思维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创新思维在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讲授法:通过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创新思维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题。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实验,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创新思维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参考书:与创新思维相关的书籍,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创新思维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思维方法》课程教学方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590.057.1
课程名称(中文):创新思维方法
课程名称(英文):Innovative Method of Thought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辅修
预修课程:无
修读对象:本专科生
任课教师:李秀敏
办公地点:学院楼A420
答疑时间:周五下午
联系电话:67703718
E-mail地址:xiuminli@
参考书目:
1.《创新思维方法论》,李淑文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 《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王健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创新思维法》,杨雁武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创新思维训练》,张晓芒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5.《创新思维训练教程》,余华东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6.《创新思维》,孙洪敏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7.《把创新当成习惯》,王国安著,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3。

8.《走出思维的误区》,M.尼尔.布朗著,张晓辉等译,
中央编译局出版,1997。

9.《创新思维方法》,王惠连、赵欣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我创新我成功——跟大师学创新思维》,蔡晓佳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主要内容:
本课程着重介绍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思维定势突破法、转换思维角度法、潜思维法、扩散思维法、形象思维法、联想创新法、逻辑思维法,并对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创新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增强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为线索,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考核与评分:
教学进度:
学生须知:
1、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勤于练习;
2、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所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缺课1/3者,不得参加考试。

2008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