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公开课课件1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
4.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 传统经 济模式 到新动 能模式 的转型 升级, 中国经 济才有 无可限 量的未 来这一 观点。
+
10.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 飘逸、 富有想 象力,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浓浓 的文学 韵味, 让人回 味无穷 。
+
11.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 亮。它 来自幽 暗的捞 纸房某 个角落 ,水从 一只装 满纸浆 的槽缸 里溢出 来,匍 匐进地 面。几 近难以 察觉的 流水声 ,被无 边的寂 静扩大 了。水 声泠泠 ,像由 远及近 的银铃 声从云 霄洒落 大地。
课堂小结
+
1.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 的向度 来看, 有着悠 久的历 史;从 内容和 品质的 维度来 看,却 并不是 呈现为 鲜明的 向前发 展的进 步性, 而是出 现经常 性回复 或几种 形态并 存的倾 向。
+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通通过过神神经经系统系的统调的节 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
和
。
2、反射弧通常由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
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 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3、刺激作出反应的作用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
+
高二生物神经调节课件(19张PPT)

神经末梢
细胞体 髓鞘 树突 轴突 突起
2010.11.12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2、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3、神经
由多个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 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010.11.12
考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反射定义: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 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强调:① 反射是特指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受刺激发生反应不叫反射; ② 感觉不是反射。
2、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
条件反射: 后天学习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考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
突触 前膜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 触
突触 间隙 突触 后膜
神经递质 特异受体
2.突触分类: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2010.11.12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考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传递过程:
电信号
突触前膜
释放神 经递质
化学 信号
2010.11.12
考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6.实际应用: (1)杀虫剂:
① 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无 法在细胞间传递,导致肌肉松弛; ② 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使神经递质 持续作用后膜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
(2)止痛:
① 与神经递质争夺后膜上特异性受体,阻碍 兴奋传递; ② 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细胞体 髓鞘 树突 轴突 突起
2010.11.12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2、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3、神经
由多个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 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010.11.12
考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反射定义: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 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强调:① 反射是特指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受刺激发生反应不叫反射; ② 感觉不是反射。
2、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
条件反射: 后天学习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考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结构:
突触 前膜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 触
突触 间隙 突触 后膜
神经递质 特异受体
2.突触分类: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2010.11.12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考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传递过程:
电信号
突触前膜
释放神 经递质
化学 信号
2010.11.12
考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6.实际应用: (1)杀虫剂:
① 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无 法在细胞间传递,导致肌肉松弛; ② 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使神经递质 持续作用后膜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
(2)止痛:
① 与神经递质争夺后膜上特异性受体,阻碍 兴奋传递; ② 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高中生物人教版《神经调节》优秀PPT1

散热增加
既然人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请解释冻疮、中暑现象。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 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 体温升高。(中暑)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实例二: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的平衡
体内物质 水
钠盐 钾盐
来源 ①饮水 ②食物中的水 ③代谢产生的水
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__液__调 节可以看成是__神__经__调节的一个环节。
例如:血糖浓度的调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神__经__系__统___ 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寒冷 冷觉感受器
炎热 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脏
骨骼肌、肝脏 汗腺分泌减少,
产热减少
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肾上
腺素分泌增强,细
胞代谢增加,产热
增多
皮肤毛细 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 增加,
食物
食物
去路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肺排除水汽 ④大肠排便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①肾脏排尿 ④大肠排便
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
除血细胞、大 肾小球和肾小囊 分子蛋白质 壁过滤作用
原尿(180L/天)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肾小管集合管 部分无机盐 的重吸收作用
既然人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请解释冻疮、中暑现象。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 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 体温升高。(中暑)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实例二:水盐平衡调节
水盐的平衡
体内物质 水
钠盐 钾盐
来源 ①饮水 ②食物中的水 ③代谢产生的水
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__液__调 节可以看成是__神__经__调节的一个环节。
例如:血糖浓度的调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神__经__系__统___ 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寒冷 冷觉感受器
炎热 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收缩,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脏
骨骼肌、肝脏 汗腺分泌减少,
产热减少
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肾上
腺素分泌增强,细
胞代谢增加,产热
增多
皮肤毛细 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 增加,
食物
食物
去路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肺排除水汽 ④大肠排便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①肾脏排尿 ④大肠排便
人教版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
除血细胞、大 肾小球和肾小囊 分子蛋白质 壁过滤作用
原尿(180L/天)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肾小管集合管 部分无机盐 的重吸收作用
高二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课件(共16张PPT)

任务七:1分钟将相 关知识点补充在图上
感受器: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 应答反应。 传入神经: 向神经中枢 传导兴奋。
静息 电位 动作 电位 兴奋传导方向
K+外流
Na+内流
神经中枢: 分析和综合 传入信息。
传出神经: 向效应器 传导兴奋。
电
单向传递
线粒体
化 电
突触小泡(与高尔基体有关) 突触前膜 突 突触间隙 触 突触后膜
④⑤⑥ (1)图中_________________ (填 标号)结构共同构成神经—肌肉接 头(突触) 。突触小体处的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转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
例2.右图为某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 ~⑥表 示有关结构。研究发现,当兴奋传导到达神经末梢时, 引起突触小体膜上 的 Ca2+通道开放, 大量 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触发囊泡中的乙酰 胆碱(Ach)被释放到接头间隙中,进而引起肌肉细胞膜电位变化, 使肌细 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
例2.右图为某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 ~⑥表 示有关结构。研究发现,当兴奋传导到达神经末梢时, 引起突触小体膜上 的 Ca2+通道开放, 大量 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触发囊泡中的乙酰 胆碱(Ach)被释放到接头间隙中,进而引起肌肉细胞膜电位变化, 使肌细 胞兴奋而诱发一次收缩
(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 点 为
单向传递
,原因 。
任务八:1分钟将题中 的知识点补充在图上
感受器: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 应答反应。 传入神经: 向神经中枢 传导兴奋。
高中生物第一课神经调节 优秀课件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刺激Ⅰ处有反响,但不能叫反射
C.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2.如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答复: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 Ⅱ、Ⅲ两处,
收缩 那么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
刺激Ⅲ处,肌肉__不___收_。缩
反射弧
实验:
指针偏转方向: +
练习: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 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
B “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2.如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答复:
A 〔1〕以下对反射弧结构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食物)
无关刺激
(铃声)
多次 结合
无关刺激变 成条件刺激
条件反 射建立
先天、低级、永久 后天、高级、暂时
生存必备
提高机体对复杂环
是条件反射的根底 境的适应能力
思考:1、说出完成一反射活动需哪源自结构?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反射弧
反射发生的条件:
①完整的反射弧。 ②适宜刺激。
C 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与电流流过电
表的方向一致 a 图1
b
+
-
a
图3
b
刺 激
-
+
+
-+
a
图2
b
a
图4
b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C.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2.如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答复: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 Ⅱ、Ⅲ两处,
收缩 那么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
刺激Ⅲ处,肌肉__不___收_。缩
反射弧
实验:
指针偏转方向: +
练习: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 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
B “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2.如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答复:
A 〔1〕以下对反射弧结构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食物)
无关刺激
(铃声)
多次 结合
无关刺激变 成条件刺激
条件反 射建立
先天、低级、永久 后天、高级、暂时
生存必备
提高机体对复杂环
是条件反射的根底 境的适应能力
思考:1、说出完成一反射活动需哪源自结构?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反射弧
反射发生的条件:
①完整的反射弧。 ②适宜刺激。
C 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与电流流过电
表的方向一致 a 图1
b
+
-
a
图3
b
刺 激
-
+
+
-+
a
图2
b
a
图4
b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神经调节》PPT课件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二、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单向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双向
突触传导
2、细胞间的传递
轴突
导入:神经元
反射
线粒体
反射弧
突触小泡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突触前膜 突触间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
1、方向: 可以双向传导
神经调节
学习任务
1、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掌握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神经元
知识框架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的基本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神经间的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内
再见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反射
突触传导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导入:神经元
反射
2、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3、速度:
局部电流 快
突触传导
突触
只能单向传递 化学信号 慢
小结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调节
神经纤维传导
二、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单向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双向
突触传导
2、细胞间的传递
轴突
导入:神经元
反射
线粒体
反射弧
突触小泡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突触前膜 突触间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
1、方向: 可以双向传导
神经调节
学习任务
1、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掌握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神经元
知识框架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的基本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神经间的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内
再见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反射
突触传导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导入:神经元
反射
2、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3、速度:
局部电流 快
突触传导
突触
只能单向传递 化学信号 慢
小结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调节
神经纤维传导
神经调节精品PPT教学课件

12
刺激强度与电位间的关系
2020/12/6
13
突触
• 类型 轴突→树突;轴突→胞体 • 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 传递机制 化学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 突触后膜(胞吐) • 信号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特点 单向传递、突触延搁、对某些药物敏感 • 递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 效应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020/12/6
23
2、.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 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 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兴奋或抑制
2020/12/6
24
3.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请选择下列陈述中正确的 选项
• 刺激青蛙右后肢皮肤能引起左后肢运动吗? 如何解释?
2020/12/6
18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 下丘脑 有体温、血糖、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 脑干 有心血管、
呼吸中枢 •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2020/12/6
19
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2020/12/6
10
小结
•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K+外流) •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Na+内流) • 形式 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 • 膜外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 膜内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 特点 双向性、非递减性、生理完整性、相
对不疲劳性、绝缘性
2020/12/6
11
2020/12/6
神经调节精品PPT课件

23
脊髓是 脑_干_的延续 ,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 主要有_传_导和_反_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脊椎的剖面图
24
小结:
1、脑主要分为_大_脑、_小_脑 、脑_干_三部 分。 2、大脑表面称为大_脑_皮_层_, 有许多_、 沟_和裂_,回使大脑皮层的_面_积大大增加。 3、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_协调_性_, 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4.脑干:主要控制循_环_系_统_、_呼吸_系_统_ 的运动。
①维持身体平衡②协调骨骼肌运动 ③控制呼吸系统④调节心血管功能 ⑤维持和协调肌肉的紧张程度 ⑥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如嗅觉中枢
27
• 脑科学
• 脑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在生活 中该如何去保养好大脑,让它能正常的 发挥作用?
A.要有充足的氧气,缺氧会头晕脑胀, 甚至死亡。
B.要适当的进行休息,学习很紧张, 但也要适当的调节自己。
6.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节目时,协调身体平衡 动作的器官主要是: -------------------------( B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3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树突接受刺激产生 兴奋,并传导兴奋 到细胞体,神经冲 动再从细胞体传到 轴突,再到轴突末 梢。最后传送到另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神经元或其他 组织。
11
3、信息传导的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个神经元的树突
12
讨论
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 是如何被接受的?
通过皮肤冷敏小体和 热敏小体中的神经元 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能够明确区分神经系统 神经元 神经纤维 • 神经末梢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 2.能够区分神经冲动的传导与传递 • 3.可兴奋细胞的类型以及突触的类型 • 4.能够理解 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 • 5.三幅图(2幅神经冲动传导图和1幅电位变化图) • 6.突触的结构 • 7.反射与反射弧
• A.c 区域处于反极化状态,膜内离子均为正离子
• B.a 区域处于极化状态,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较大
• C.b、d 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 a→c 和 e→c
曲线形成原因分析
膜
电去 位极
复 极
化
化
0
极化动作电位示意图膜 电来自位t0复去
极
极
化
化
神经纤维 位置
极化
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
P22
一个点和很多个点的关系 时间动态与某个时刻的关系
应用训练: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 通道大量开放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 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 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 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 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 作是为了研究
• A.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B.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C.效应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D.传入神经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 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 泌的过程
•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 不同的反射
•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 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 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判断
所有的反射弧都至少包含三个神经元细胞
P25
请找出膝跳反射弧中的各部 分
曲线形成原因分析
膜
电
起点为0说明了什么?起点位置
位
如何判断?
2次电相相反的电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0
如何判断电相变化次数?
t
为什么两个电相之间存在时间间 隔?
膜 电 位
0
图1
膜 电 位
膜 电 位
0
t
t0
图2
神经纤维 位置
三、曲线的变化与应用
应用训练:据图分析电流表的电位变化情况
三、曲线的变化与应用
应用训练: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 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钠离子内流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B、D点膜内钠离子浓度有可能大于膜外 C、其它条件不变降低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则 AB上移 D、如果增加刺激强度则 动作电位幅度不变
10.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 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 (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到刺激前后肌细胞内
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
的神经—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
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
似。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
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A.左肌肉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B和C
人脑的高级功能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躯体感觉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
1.精细机能定位 2.皮层大小与运动、感觉精细复杂有关。 3.交叉、倒置(脸部除外)支配
体温调节
• 散热的方式有哪些? • 当气温与周围物体接近体温时,散热方式是什么? • 一个人从温暖的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是首先产热增加还是
产生电位变化
①
② ③
• 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 于突触后膜A,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中 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B, 引起Cl-内流。请在相应图中标明受神经递 质影响后,突触后膜A、B的暂时性电位表 现。
•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 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B.左肌肉和中肌肉
C.中肌肉和右肌肉 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涌出 B.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 C.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 2含量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D.②处的乙酰胆碱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膜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堂重点
• 1.能够明确区分神经系统 神经元 神经纤维 • 神经末梢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出前膜 • 2.能够区分神经冲动的传导与传递 • 3.可兴奋细胞的类型以及突触的类型 • 4.能够理解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 • 5.三幅图(2幅神经冲动传导图和1幅电位变化图)
课堂重点
应用训练1:据图分析电流表的电位变化情况
适适宜刺适宜刺激刺激 宜激
适刺 宜 激适 刺
宜激
0
0
0
A
B
C
0
0
0
D
E
F
•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
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
奋称为
。
判断
突触就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的结构P22-23
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只能 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并作用于 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者树突P23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
释放出来
•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 经元
•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判断
在人体中,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 传导一 定是双向的
判断
给予传出神经刺激时,发现肌肉产生收缩 活动,该活动称为反射活动
C B
请找出图中突触
A
•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 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 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c 区域处于反极化状态,膜内离子均为正离子
• B.a 区域处于极化状态,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较大
• C.b、d 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 a→c 和 e→c
曲线形成原因分析
膜
电去 位极
复 极
化
化
0
极化动作电位示意图膜 电来自位t0复去
极
极
化
化
神经纤维 位置
极化
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
P22
一个点和很多个点的关系 时间动态与某个时刻的关系
应用训练: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 通道大量开放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 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 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 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 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 作是为了研究
• A.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B.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C.效应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D.传入神经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 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 泌的过程
•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 不同的反射
•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 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 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判断
所有的反射弧都至少包含三个神经元细胞
P25
请找出膝跳反射弧中的各部 分
曲线形成原因分析
膜
电
起点为0说明了什么?起点位置
位
如何判断?
2次电相相反的电位变化说明了什么?
0
如何判断电相变化次数?
t
为什么两个电相之间存在时间间 隔?
膜 电 位
0
图1
膜 电 位
膜 电 位
0
t
t0
图2
神经纤维 位置
三、曲线的变化与应用
应用训练:据图分析电流表的电位变化情况
三、曲线的变化与应用
应用训练: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 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钠离子内流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B、D点膜内钠离子浓度有可能大于膜外 C、其它条件不变降低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则 AB上移 D、如果增加刺激强度则 动作电位幅度不变
10.下图为有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 区域(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 (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到刺激前后肌细胞内
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
的神经—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
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
似。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
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A.左肌肉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B和C
人脑的高级功能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躯体感觉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
1.精细机能定位 2.皮层大小与运动、感觉精细复杂有关。 3.交叉、倒置(脸部除外)支配
体温调节
• 散热的方式有哪些? • 当气温与周围物体接近体温时,散热方式是什么? • 一个人从温暖的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是首先产热增加还是
产生电位变化
①
② ③
• 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 于突触后膜A,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中 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B, 引起Cl-内流。请在相应图中标明受神经递 质影响后,突触后膜A、B的暂时性电位表 现。
•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 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B.左肌肉和中肌肉
C.中肌肉和右肌肉 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涌出 B.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 C.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 2含量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D.②处的乙酰胆碱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膜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堂重点
• 1.能够明确区分神经系统 神经元 神经纤维 • 神经末梢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出前膜 • 2.能够区分神经冲动的传导与传递 • 3.可兴奋细胞的类型以及突触的类型 • 4.能够理解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 • 5.三幅图(2幅神经冲动传导图和1幅电位变化图)
课堂重点
应用训练1:据图分析电流表的电位变化情况
适适宜刺适宜刺激刺激 宜激
适刺 宜 激适 刺
宜激
0
0
0
A
B
C
0
0
0
D
E
F
•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
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
奋称为
。
判断
突触就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的结构P22-23
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神经递质只能 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并作用于 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者树突P23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
释放出来
•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 经元
•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判断
在人体中,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 传导一 定是双向的
判断
给予传出神经刺激时,发现肌肉产生收缩 活动,该活动称为反射活动
C B
请找出图中突触
A
•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 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 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