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经典战役23页PPT

合集下载

战略大决战PPT课件5

战略大决战PPT课件5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考 考 ? 你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
解放区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结果如何? 先后打破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并使我军于1947年6 月开始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围 锦 打 援
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辽 西
罗荣 桓
林 彪
刘亚 楼
想想看:
• 为什么中共中央会 把战略决战的首次 战争放在东北呢?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1947年春,全国大饥荒.
国统区货币急剧贬值,人们不得不 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北平
天津
塘沽
小讨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 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 处?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 人数 历史意义
1948年9—11 辽沈战役 月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 1949年1月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1月

67三大战役PPT课件

67三大战役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 1948 年 11 月 29 日 开 始 ,
12个步兵纵队 、1个炮 1949年1月31日结束,
兵纵队和1个铁道纵队共 共64天。林彪、罗荣桓、
84万人,除以第4、第 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
11纵队等部组成先遣兵 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
团于1948年10月底向河 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
三大战役演讲
工业1班 黄铭杰
1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2
辽沈战役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在作战前线
辽沈战役中,解解放放军军攻进克攻锦锦州州 塔山阻击战
辽沈战役是 1948年9 月12日至11月2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东北 野战军在辽宁西部 和沈阳、长春地区 对国民党军进行的 战略性决战,是中 国人民解放战争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三 大战役之一。辽沈 战 役 历 时 52 天 , 共 歼 灭 国 民 党 军 47 万 余 人3, 东 北 全 境 获
解放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 称作平津战役,台湾 称作平津会战)是国 共内战“三大战役” 之一,1948年11月29日 开始,1949年1月31日 结束,共64天。林彪、 罗荣桓、聂荣臻、刘 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 北军区部队进攻,以 伤 亡 3.9 万 人 的 代 价 ,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 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 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 控制北平、天津及华 北大片地11区。
北省遵化、蓟县地区开 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
进外,主力分别在锦州、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

三大战役1949118精品PPT课件

三大战役1949118精品PPT课件

2、淮海战役:1948、11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海州
中间突破 肢解敌人
双堆集 蚌埠
思考:在淮海战役中,我军投入的兵力为60余万 人,而敌人在徐州地区的总兵力多达80万余人, 为什么在人数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军能 够迅速取得胜利呢?
③可以减少人民解放军的伤亡
④可以迫使蒋介石投降
⑤可以震慑企图干涉中国事务的帝国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三大战役进行的
顺序正确的是(B)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C)
A.三大战役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 得胜利
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 决战
天津 塘沽
张家口 新保安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塘作沽 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和平解放对北平有什么好处?

【初中历史】战略大决战PPT课件5

【初中历史】战略大决战PPT课件5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解放区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目标是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结果如何? 先后打破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并使我军于1947年6 月开始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1、通过背景、过程的了解,感受到解放战争势如破竹的气势 2、多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解放战争胜利 的原因及启示。 3、充分利用数据、图片、示意图等媒体来呈现历史情境。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示意图
示意图
示பைடு நூலகம்图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2、解放南京
三大战役全图 请你来指挥
1949、4、21
1949、4、23
三大战役视频
渡江视频
示意图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思考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8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8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PPT课件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津 塘沽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24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26
张家口 新保安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
天津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塘作沽 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7
塔山阻击战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8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锦 州
塔山
长 春
黑山、 大虎山
沈阳
长春
歼敌47万 沈阳
张家口新保安锦州
黑山
营口
北平
天津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10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11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12
辽沈战役胜利的意义
① 实现了全东北的解放,同时对于加速华北的解 放乃至全中国的解放,都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 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国民党军已降 至290万人,解放军已增至300余万人,首次在 数量上占了优势,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双方总兵 力长期存在的优劣态势,使军事形势进入一个 新的转折点。
家口战役 •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 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
•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
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

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
师52.1万人,控制北平、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PPT新课件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PPT新课件
粮袋破。
后方广大人民,就是以这种顽强的革命精神,把330 万吨的弹药,5.7亿斤粮食,156万斤油盐,86万斤猪肉, 及时送到前方。 理解: 列数字
概括介绍了支前大军运送的物品总量,说明了后方
广大人民的贡献大,作用重要。列举的数字清楚直观、 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列数字的方法
多音字

zǎi(记载)
zài(载歌载舞)
理解词语
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超载:超过运输工具规定的载重量。 翻山越岭:翻过这座山峰,越过那座山岭。形容长途跋 涉的艰辛。
理解词语
长途跋涉: 远距离地走路。形容旅途的艰辛。
造句:他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泰山。 不辞劳苦: 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造句:为了学校新建教学楼之事,校长不辞 劳苦,四处奔波。
理解课文。
支援
核心问题:支前大军对淮海战
役有何重大意义?
一读:支前大军在淮海 战役中主要承担什么任 务? 三析:文章在写支前大 军在抢救、转运伤员时 举了哪些事例?
二思:支前大军在运送粮 食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四悟:本文表现了支前大 军的什么精神?
为了保证前线的需求,解放区人民组成一支200多万 人的支前大军。他们冒风雪,战严寒,翻山越岭,长途跋 (bá)涉(shè),将粮食、弹药及时运送到前线。 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之前大军的什么 精神? 这两句话写了支前大军的人数、克服的困难、承担 的任务。说明了支前大军克服了重重困难,舍生忘死,
什么是列数字? 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是说明文中从数量上说明事 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有什么效果?
通过的支援是淮海战役胜利的保证。对此,

淮海战役ppt

淮海战役ppt

围歼黄维兵团
• 第12兵团原本隶属于国民党武汉华中剿总,是奉蒋介石的命令驰援徐州战场的,第12兵团是蒋
介石的嫡系部队,号称“国军精锐”, 辖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共12万人,其中就有号称“五大 主力”之一的全美械装备的第18军。那么实力强大的第12兵团驰援徐州战场,为何会被解放军 团团包围,而最终全军覆没了呢?这与第12兵团的司令官黄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他的失 误,才导致了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解放军俘虏的结局。黄维第12兵团的覆灭,一方面是由于 蒋介石的胡乱指挥,战场地形不利以及后来的85军110师廖运周部的临阵起义等因素所造成,但 是另一方面作为战地指挥官的黄维骄横轻敌、当断不断,不根据实际情况一味机械执行命令, 这才是第12兵团最后全军覆没的关键原因。
• 黄维兵团孤军被围,连续突围不成,内缺粮草,外无援兵,12万人被困在不到15华里的狭窄地
区,我中原野战军提出了“四面包围敌人,紧缩包围圈,层层剥皮”的战法,消灭黄维兵团。 纵队根据中野首长指示,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战术,开展了工程浩大的近 迫作业。全纵完成堑壕、交通壕5万多米,地堡3000余个,为总攻创造了条件。
黄百韬(1900—1948),又名黄伯韬,字 焕然,号寒玉,祖籍广东梅县,汉族,客 家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国军陆军中将-追 赠二级上将,兵团司令官。
他参加的重要战役和取得的胜利有:1、苏 北系列攻坚战;2、孟良崮增援战;3、南 麻临朐增援战;4、胶东扫荡战;5、大别 山战斗;6、盐南战役;7、豫东战役。其 战功及作用仅次于第5军和18军。
黄维(1904年-1989年),字悟我,出生于 江西贵溪一农户家庭。黄埔军校一期毕业 生,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 攻等,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在淞 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表 现神勇。曾任十二兵团司令长官,俗称 “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 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后任全 国政协委员致力于军史研究。1989年3月20 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 岁。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PPT新课件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PPT新课件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总运送物资弹药抢救转运伤员保证前线的需求战役胜利的保证总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课文结构本文讲述了淮海战役中支前大军支援前线的事肯定了他们的历史作用赞扬了他们不怕困难舍生忘死的顽强的革命精神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
学习目标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认10个生字;读写“规模、不辞劳苦”等词。
2.形近字组词。 耗( 消耗 ) 耗( 耗油 ) 誉( 荣誉 ) 誊( 誊写 ) 拄( 拄着 ) 柱( 柱子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提高 )效率
( 掩护 )伤员 ( 脱离 )火线
( 忍受 )饥饿
( 克服 )困难 ( 指挥 )战役
4.将词语填入合适的位置。 【顽强 刚强 坚强】
(1)后方广大人民,具有( 顽强 )的革命精神。 (2)共产党员一定要有( 坚强 )的革命意志。 刚强 )的性格。 保障】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认

shè
shū
chāo zhòu
跋 胶
涉 肿
输 疮
超 拄


jiāo zhǒng chuāng zhǔ

易读错字
jǔ yí
chuāng
莒沂县
疮疤
多音字

zǎi(记载)
zài(载歌载舞)
理解词语
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 超载:超过运输工具规定的载重量。 翻山越岭:翻过这座山峰,越过那座山岭。形容长途跋 涉的艰辛。
例子的方法以及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肯定了
支前大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赞扬了他们不
怕困难,舍生忘死的顽强的革命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