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默片时期的喜剧叙事ppt课件
世界电影史完整版PPT课件

1/9/2020
2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2020
23
乔治·梅里爱:戏剧电影之父,罗培·乌坦 剧院的经理。他把许多优秀戏剧搬上了银幕,并且 把戏剧艺术的诸般法则系统地用之于电影。他指导 演员们用一种重夸张的动作、手势,不重表情的表 演来扮演无声片里的角色,用他喜欢的自然光线构 图。他把摄影机架在舞台对面的套间里,然后津律 有味、不知疲倦地拍下整部戏剧。
8
第二节 电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上午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 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印度沙龙”,公开 售票放映,12部电影33名观众目睹电影的诞生。
第一次公开售票向公众公映了他们用纪实手法拍 摄的第一批短片。其中有《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 《拆墙》、《里昂贝尔库广场》、《火车进站》、《 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等12部,每部只有一分 钟的无声短片。特别是《水浇园丁》,它是世界上最 早的一部带有喜剧因素的影片,为以后的故事片的创 作开了先河。
(1)经典好莱坞时期
1、美国无声(默片)电影时期(1908-1926年) 2、经典好莱坞或黄金时代(1930年-1960年) 3、新好莱坞时期(1967年-1976年)
4、数字时期(至今)
1/9/2020
24
经典好莱坞电影是在电影史中所用的 术语,指美国电影业在1927年至1963年间 制作电影所用的视觉和声音风格。这段时 期也经常被称为“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电影风格被称 作经典好莱坞风格。
西方喜剧电影文化

欧洲早期的著名喜剧大师
• 莎士比亚(英国) • 作品:“四大喜剧” • 《威尼斯商人》 • 《仲夏夜之梦》 • 《皆大欢喜》 • 《第十二夜》
第二 故事情节冲突的喜剧
• 作品一、《老友记》
• 电视剧《老友记》是描述由瑞秋·格林、罗斯·盖勒、莫妮卡 ·盖勒、钱德勒·宾、菲比·布菲、乔伊·崔比安尼扮演的6个 好朋友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它也是美国NBC电视台 从1994年开播、连续播出了10年的一部幽默情景喜剧,成 为了美国历史上甚至是全球范围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电 视剧之一。 《老友记》之所以受人欢迎,其一是因为它完 全具备消费良品的素质,而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笑声中 ,它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和我们一样普通的生活,形形色 色的人因为情感、原则、利益、地位等问题产生矛盾、闹 出笑话,同时,亲情、友情、爱情也在这里升华。《老友 记》无形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学 习生活,去欣赏生活中的那些真善美。这部喜剧也因它的 故事情节冲突处理的很好而被人们广泛关注。
英国喜剧电影演员 罗文.阿特金
第一 个人魅力上的表演
• 罗文.阿特金
• 罗文.阿特金在扮演《憨豆先生》 • 这部著名的喜剧中,可是说是牺 • 牲了自己的个人形象来取悦观众。 • 虽然说他是牺牲了个人形象,但 • 是他的表现无可挑剔,非常的出 • 色,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能感受到 • 一些特别的东西在里面,他的电 • 影十分的贴近生活,反映生活, • 让观众情不自禁的发笑,并在笑 • 声中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让我 • 们的生活变得没那么的枯燥、乏 • 味。可以说罗文.阿特金的这部电 • 影是喜剧中的经典。 • 憨豆先生圣诞夜在家.wmv.WMV • 憨豆先生全集第三集.flv
American Drama美国戏剧课件

Characterization of Willy
Willy’s personality is projected through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play. Ben – Willy’s love of nature and the pioneering spirit; Willy’s role model, his alter ego and conscience. Linda – Willy’s love of the city and its settled spirit Biff – Willy’s love for nature Happy-- Willy’s desire to succeed in the 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y
Stage setting: the Elizabethan kind of stage, the artful manipulation of light, shift of time House frame – transparent of the setting – the psychological drama of Willy in a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Flashbacks: Ben and the Boston woman
Seascape (1975, Pulitzer Prize)
Three Tall Women (1994, Pulitzer Prize)
The Theater of the Absurd
The Theater of the Absurd came into vogue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ceased to be dominant in the 1970s. It refers to some play the theme of which centers on the meaninglessness of life with its pain and suffering that seems funny, even ridiculous. In these works the playwrights try to force the audience to face up to the human condition as it is, instead of presenting a false picture of it and pandering to the public need for reassurance.
默片电影艺术时代课件

2格里菲斯
• 曾在鲍特影片中做过演员,格里菲斯对电影美学的贡献在电 影史上占据了空前首要的地位。作品充满“伤感主义和浪漫 精神的天真”。格里菲斯在场面内进行大量切换,将戏剧空 间解构,重新组合,适应观众的思维与情感参与。注重动作 的情感因素情感价值,叙事更复杂。代表作品1915年2月8日 《一个国家的诞生》出色发挥了分镜头和剪辑的表现力,该 片首映之日,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为大规模豪华故事 片开辟了道路。另一代表作品《党同伐异》(1916),片长 达3个小时,对电影语言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探索,充分 体现了格里菲斯电影观念。以情节为叙事基础,分解时空, 交替蒙太奇技巧。情节构筑进入寓意范畴,超越了叙事时间, 扩大了心理时间的震撼。将布景方式用于户外。由被动地记 录发展为主动地造型,增强叙事空间效果与真实感,冲破空 间束缚,画框束缚。叙事语言上以若干镜头组成段落,确立 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首创平行蒙太 奇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发现剪辑节奏产生情绪变化的作 用,指出电影表演的方式,无表演和内心表现,运用物体象 征手段。
二、美国默片喜剧
• • 1.默片喜剧的先驱 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带有喜剧因素,被认为是 世界上最早的喜剧片。 在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中的麦克斯 林戴是最早的电影喜 剧明星。 美国默片“喜剧片”的创始人是麦克 塞纳特,曾做过格 里菲斯的助手和演员,他学习了格里菲斯的剪辑技术,运 用于追逐形式和运动中。发展了梅里爱的特技手段,用以 制造意外和巧合效果,创立了“棍棒喜剧”的形式,创造 了经典喜剧形象启斯东警察。 在塞纳特的喜剧精神的影响下,好莱坞出现了默片时代的 四大喜剧明星: 查尔斯 卓别林, 巴斯特 基顿, 哈罗德 劳埃德, 哈莱 朗东。
默片电影时代
电影的初期探索
美国电影艺术及佳片赏析英文版PPT课件

Eighties. 1 "aliens" (1982) 2 "Star Wars" (1983) 3 3 "Star Wars" (1980) 2 4 "the last crusade" (1989) 5 "Rain Man" (1988) 6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7 "Batman" (1989) 8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9 "who framed Roger" (1988) 10 cherish high aspirations 1986.
冲突和冲突的解决是西部片的基本情节模式,而最终的解决 方式又经常是影片高潮的枪战。西部片具有很强的动作性,最突 出的特点就是强调牛仔的拔枪射击的速度,速度决定了一切。 2、人物类型及象征意义: 正面人物: 牛仔(正义、勇敢和法制)和警长(刚正不阿和骁勇 善战)、淑女(文明、善良和温情)、农场主和小镇居民(沉默 的大多数) 反面人物:杀人越货、无法无天的亡命匪徒和嗜血成性的印第安 人(暴虐和邪恶) 中间人物(变色龙):酗酒者、贪财的医生、胆小怕事的居民和 妓女(人性中的不完美和意志薄弱)
6
Seventies. 1 "Star Wars" (1977) 2 "great white shark" (1975) 3 "grease" (1978) 4 Contact "third" (1977) 5 "the Exorcist" (1973) 6 "Superman" (1978) 7 "Saturday night fever" (1977) 8 "the Great White Shark 2" (1978) 9 "007 mission to the moon" (1979) 10 "007 loves I spy" (1977
第6课:美国喜剧电影的伟大时代

专题:好莱坞默片——之美国喜剧电影的伟大时代迈克•塞纳特:“启斯东”喜剧: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疯狂的追逐、打斗、扔蛋糕的经典噱头。
警察是被作弄的对象。
运动的特色。
卓别林:悲喜剧,鲜明的银幕形象、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和独特的喜剧观念。
把喜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巴斯特•基顿:被称为“冷面笑匠”,善于在动作中展示喜剧情境。
代表作:《将军号》(1926)哈罗德•劳埃德:常扮演戴着小眼镜的大学生,他的《大学新生》是最卖座的四部默片之一。
在格里菲斯开创电影叙事形式的同时,美国电影的喜剧叙事形式取得了历史意义的进步。
美国“喜剧片”的杰出艺术家们真正赋予了电影以喜剧片叙事观念,并使喜剧片占据了默片时期的统治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默片时代是喜剧片的时代,20 年代更是美国喜剧片的黄金时代。
即使是现在,我们来看这些喜剧片的时候,都会为其卓越的艺术高度目瞪口呆,它们是难以超越的。
时间:1912 年——1930 年人物:塞纳特、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莱•朗东、麦克斯•林戴意义:在整个无声电影时期,美国的喜剧电影学派始终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起因1、美国电影的巨大发展。
格里菲斯之后,投资者看好电影业的巨大潜力。
一战结束后,美国的电影征服了全世界,年产量800 多部影片,在世界各国,美国电影占据60 ——90 %的市场份额。
2、大制片厂制度在好莱坞的建立。
爱迪生在美国东部的技术垄断迫使电影制片业向西部迁移,最终形成了西部的电影中心——好莱坞。
(通常认为派拉蒙公司在西海岸建立第一个摄影棚的1913 年为好莱坞的诞辰。
)经过激烈的竞争,在20年代出现了八大电影公司垄断的局面,大制片厂制度的特点A、大而全,制片—放映—技术—各种人才B、分工细,效率高C、制片人专权D、突出明星。
大制片厂制度为一些具有表演天赋的演员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3、法国的喜剧对美国的影响,法国明星林戴的喜剧虽不轻视夸张的效果,但他首先利用的则是处境的离奇、细致的心理观察和流行的风俗特点。
默片时代的喜剧电影对喜剧元素的运用

默片时代的喜剧电影对喜剧元素的运用作者:李芬兰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17期默片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对电影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作为默片时代的重头戏——喜剧,一直吸引着评论者的注视。
美国评论家詹姆斯·艾基将1912-1930年称为“美国喜剧电影最伟大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喜剧电影在艺术手法和创作理念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电影技术和理念的发展离不开默片喜剧黄金时代的创作群体,尤其是导演群体,巴斯特·基顿在这其中,是与卓别林齐名的佼佼者。
《七次机会》拍摄于1925年,正处于“喜剧电影伟大时代”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的影片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技术水平和风格,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这也是笔者将这部影片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因。
基顿在《七次机会》中饰演一位小公司的合伙人,遭遇了财务危机,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正在这时,一笔来自祖父的巨额遗产给了这个陷入困境的年轻人以曙光,但继承遗产的条件则是“在27岁生日当天晚上7点前结婚”。
之后的影片情节和表演围绕“完成结婚”这一目标而进行,展开了妙趣横生同时又不乏温情的故事。
一、严肃与真实:演员的表演默片喜剧不同于有声喜剧,可以通过妙语连珠的台词或隐蔽的文字游戏增加电影的喜剧性,“无声”的限制使得默片喜剧更多地将能否成功引起观众发笑之宝押在演员的表演和情节的设置上。
其中,演员的表演主要体现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上。
与面部表情富于变化的卓别林相比,基顿电影主角的面部表情以“单一”为标志。
在基顿的电影中,喜剧主角的面部表情可以用“严肃”来概括,这也是他根据自身对喜剧电影的理解所作出的特别设计。
“一个喜剧演员要是在屏幕上笑起来,那就好像是对观众说不要对他那么认真,一切都是‘瞎闹’。
其实,观众如果不认真对待他的话,那么即使他处于最可笑的情况中,也不能引人发笑了。
喜剧片的演员毕竟是要‘装傻’的。
他越是当真,就越会使人觉得可笑。
”[1]《七次机会》的主角香农便是从影片开头到影片结尾始终保持一张“扑克脸”,无论是表达陷入困境之时的焦虑,还是得知自己有可能继承巨额遗产时的欣喜,亦或在逃跑中的慌张,甚至向心爱之人求婚之时的激动,他都用那张面无表情却又严肃认真的脸,使人物的反应与置身其中的情境发生一种不合常理的背离,这种背离就是喜剧效果产生的技巧之一。
《电影艺术欣赏》PPT课件

主讲 南政
1
第一讲 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电影的原理与诞生 • 第二节 电影诞生后的重大技术进步 • 第三节 影片赏析
2
第一节 电影的原理与诞生
• 一,视觉滞留原理 • 二,摄影术的发明 • 三,连续拍摄与放映技术 • 四,电影的诞生
3
一,视觉滞留原理
• 视觉滞留原理,使原本电影银幕上不连贯的,跳跃的,静止画面,在观众意 识中形成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的心理认同。
27
二、美国默片喜剧
• 1.默片喜剧的先驱 • 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带有喜剧因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
早的喜剧片。 • 在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中的麦克斯 林戴是最早的电影喜剧明星。 • 美国默片“喜剧片”的创始人是麦克 塞纳特,曾做过格里菲斯的助
• 1895年,11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布辛大街 的14号大咖啡馆的大地下室,放映了最早的电影《工厂大 门》《折墙》《火车进站》《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等, 这一天电影诞生了。卢米埃尔兄弟成为了电影之父。
8
第二节 电影诞生后的重大技术进步
• 一,电影的声音 • 二,电影的色彩 • 三,电视媒体的出现 • 四,数字影像时代的来临
6
三,连续拍摄与放映技术
• 爱迪生为了给自己发明的留声机配上画面, 1887年以后,开始了电影机的研制工作。 他与助手英国机械师狄克逊与乔治 伊士 曼合作使用柯达胶卷,于1894年,爱迪生 发明了“活动电影视镜”,并为其影象形 式起了一个美丽的名称“电影”,爱迪生 的发明使电影几近完成,但是爱迪生拒绝 将电影放映出来,他的活动视镜的放映设 计仅可供1人在木箱中观看,以每秒46格 的速度无间歇放映,也并未解决间歇运动 问题,爱迪生放弃了对电影技术的进一步 完善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塞纳特的每部喜剧里都有必不可少的追逐场景,警察、歹徒、无辜者、小丑、游 泳女郎、狗、猫、汽车、火车纷纷加入,仿佛被一场强风卷进来,以惊人的速度 引得观众大笑不止
影视史论
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脉络与历史价值
1
美国喜剧片的叙事
• 最早发明喜剧片样式的是法国人,但真正赋予电影以喜剧片许是观念 的,并使喜剧片占据默片时期统治地位的是创造了美国喜剧片的杰出 艺术家们
• 麦克·赛纳特作为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美国喜剧之父 • 塞纳特的喜剧精神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包括默片时期是四大喜剧
• 虽然影片中不涉及复杂的道德问题的表现,但从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 荒谬的虚伪作为讽刺的乐趣而风靡于世,同时也吸引了他的学生和他的追随者。
3
巴斯特·基顿
• 巴斯特·基顿身材短小但气度非凡。他像 赛纳特一样习惯于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强烈 的外部动作
• 基顿最优秀的影片是他在1926年自导自 演的《将军号》,他在表现火车与火车的 相互追逐中,以摄影机的移动效果、以高 超的形体控制、以明快的节奏剪辑和奇特 的画面构图所形成的冲突感,丰富了影片 的视觉表现力,并产生了叙事的动力。
明星: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哈莱·朗东
2
麦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塞纳特
• “麦克·赛纳特急速、新鲜的抒情风格为我们开辟了一个轻松的世界,在这个世 界中,万有引力定律似乎已被运动的欢乐所打破了。他的许多喜剧短片向我们宣 告了抒情的幻想的统治地位,而这种抒情的幻想毫无疑问将是电影的胜利” -- 法国先锋派的电影大师雷内·克莱尔
• 1977年圣诞夜,当卓别林逝世之后,世界各国的报刊都以显著的位 置赫然刊登了这一消息,各个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语言都给予了这位 电影喜剧大师以极高的赞美和评价。
8
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
• 1914年1月,卓别林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同年2月18日,流浪 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在喜剧电影《阵雨之间》里出现,这一形象后来就 成为卓别林电影的主要银幕造型。一年后,卓别林在美国成了被人们广 泛热爱的演员。
• 卓别林以鲜明的银幕形象、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和独特的电影喜剧观 念成为深受全世界人们爱戴的喜剧明星
• 卓别林共拍摄了80余部影片。晚年曾接受了来自全世界的(特别是英、 法、美等国家)给予他的各种荣誉。1962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他荣 誉学位。1971年在第二十五届戛纳电影节上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 团高级绶带。1972年卓别林重返好莱坞并接受了奥斯卡荣誉金像奖。 1975年伊丽沙白女王授予他“爵士”称号。
• 1915年,卓别林的《流浪汉》等影片获得了巨大成功,卓别林也身价 倍增。当他转投其他电影公司时,年薪已高达67万美元。
•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独立制片,一生共拍摄了80多部喜剧影片,如 《淘金记》(1925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 (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 《凡尔杜先生》(1947 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这些影片不仅在美国,而且也在 世界各地引起了观众浓厚的兴趣。
• 1930年2月21日,大光明影戏院放映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摄制、罗 克主演的有声影片《不怕死》。23日,洪深冲进戏院,登台痛斥影片, 数百观众纷纷离座要求退票
7
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
• 查理·卓别林是为美国幽默喜剧做出最大贡献的喜剧大师。他的天才 创造和光辉业绩,使美国电影真正成为一流的艺术
• 影片《影片大学新生》曾与《一个国家的诞生》、《淘金记》 和《大阅兵》一起被列为美国电影默片时期最卖座的4部影 片之一。
6
洪深与“不怕死”事件
• 洪深(1894-1955)早年留学美国,专攻戏剧。是我国话剧的开拓 者,杰出的戏剧家、导演、戏剧教育家、电影艺术家及中外文化交流 的最早领导人之一
• 《不怕死》描写了一位美国植物学家(罗克饰)受聘在旧金山中国城 稽查绑票贩毒集团的故事,片中出现的诸多中国人形象,多为形貌猥 琐之辈,女为小脚,男抽鸦片,干着贩毒、偷窃、抢劫、绑票等等勾 当,尤其以贩卖鸦片的情节为多,贩毒机关就设在唐人街中国人开的 花店里
• 1966年在基顿去世以后,人们重新给他
以很高的评价:在默片“棒棍喜剧”时代,
作为一个喜剧演员和喜剧制作者,他的卓
越的喜剧片观念使他成为唯一可以和卓别
林相媲美的人。
4
《将军号》剧照
《将军号》海报
5
哈罗德·劳埃德(罗克)
• 劳埃德以喜剧片的叙事结构,擅长在情节中展示自己的幽默 和各种噱头,并以复杂的视觉语言,生动活泼地塑造了一个 别出心裁的喜剧形象。
• 卓别林电影是20年代至50年代美国戏剧电影的最成功的代表,也是那 个时代电影的一种标志。
9
卓别林和他的喜剧电影
• 卓别林在全世界是拥有最多观众的电影艺术家,同时他也对电影美学 观念的发展所进行了探索与实验,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称赞卓别林 “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 卓别林和格里菲斯在电影创作的方法上和题材上相互影响,彼此得益。 格里菲斯梦想创造宏伟的群众性艺术,卓别林出色而又朴实地铸造了 一种为群众服务的艺术
– 《大学新生》(1925年)是其杰出代表作。影片中的喜剧人 物性格颠倒,时常把别人的嘲笑当作夸奖,把别人的作弄当作 指教。
– 劳埃德以剧中人物的热情和雄心去创造喜剧高潮。劳埃德戴着 圆框眼镜的滑稽形象和他那主动、发奋的执著精神所形成的喜 剧冲突,赢得了观众喜爱。
• 劳埃德“虽然不像卓别林那样令人回味和复杂细腻,不像基 顿那样富于想象力和出人意外”。但他以人物的热情和雄心 去创造喜剧高潮。
• 卓别林创造的绅士流浪汉夏尔洛:礼帽、手杖和小胡子,瘦小的上装、 肥长的裤子和一双过大的鞋子,鸭子般外八字步,构成了富有喜剧效 果的形象。
• 查理·卓别林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巨星,他所创造的夏尔洛形象被人 们永远铭记。无论是流浪汉夏尔洛的善良、风趣、不幸,还是大独裁 者的刚愎自用、自高自大,都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