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全版】实验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制备华南农业大学推荐PPT

【全版】实验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制备华南农业大学推荐PPT

终变期形成四体链或四体环
➢易位的细胞学特征: 粗线期四价体; 终变期四体环或四体链
➢易位的遗传效应: 位置效应;假连锁;癌基因活化; 性染色体异常
二、实验原理
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辐射诱变: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x-射线 γ射线 中子 ➢化学诱变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 实验材料:经60Co-γ射线处理的水葱 花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鉴别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
1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 位和易位四种。其发生过程一般是在染 色体断裂后重接时发生差错的结果。
缺失
缺失
缺失环
重复
重复
增加一段染色体
➢缺失、重复的细胞学特征: 粗线期或偶线期环或瘤
易位
易位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
断片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致死,拟显性;位置效应,表型异常
其发生过程一般是在染色体断裂后重接时发生差错的结果。
盖1 染上色盖体玻结片构,变镜异检主观要察有后缺期失染、色重体复桥、、断倒断位片片和和接易微位核到四。种非。同源染色体上
x-射线 γ射线 中子
断片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相互易位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粗线期形成十字联会
相互 易位
B
十字联会 A
C
D
(十字联会照片)
十字联会形成的18种类型配子,受精后只有一种正常类型
(AB, CD);一种为易位携带者(AD, BC)。其他均含有不平
衡染色体。
果蝇第1条染色体16区A段重复,红色小眼数量显著减少 果蝇第1条染色体16区A段重复,红色小眼数量显著减少 缺失、重复的细胞学特征: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 缺失、重复的遗传效应: 缺失、重复的遗传效应: 断片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了解和鉴别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 1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 缺失、重复的细胞学特征: 断片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缺失、重复的遗传效应:

植物染色体制片

植物染色体制片

实验结果
9
实验报告
❖ 在制片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为什么在压片前需要先经过酸水解? ❖ 植物染色体制备和动物染色体制备的相同
点和主要区别。
10
植物根尖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
Hale Waihona Puke 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2
实验原理
❖ 制备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在取材上必 须选择细胞分裂较旺盛,而且取材较方便 的组织作为实验材料。如植物的根尖。
3
实验用品
1、器材:显微镜、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 镊子、刀片、烧杯等。
2、试剂: 0.1%秋水仙素;Carnoy固定液;1mol/L HCL;
改良苯酚品红 3、实验材料: 洋葱根尖
4
预处理:切取长约5mm的植物根尖,浸入 0.1%秋水仙素中,室温下处理3~6小时
将根尖放入1mol/L的盐酸中,60℃水浴, 恒温条件下解离10~15min。
解离后倒出HCl,水洗2次,每次3~5min。将 材料直接浸入改良苯酚品红中,盖上盖玻片。
用镊子或铅笔轻轻敲打,使根尖细胞分散开。

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制备PPT幻灯片

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制备PPT幻灯片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纵向靠拢配对,称为 联会。此期时间很短,一般较难观察到。
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同源 染色体内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开始发生交换。
双线期:染色体缩得更短更粗,其基本数目可 辩。同源染色体开始排斥,由于交换的结果, 出现交叉结。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
28
终变期:染色体缩到最短最粗,核仁核膜仍清 晰可见。此期是染色体计数的极好时期。
实验四 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制备 及观察
1
实验目的
1.了解高等植物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
2. 掌握制备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玻片标本的 技术和方法。
2
减数分裂的特点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 子形成过程中发生。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 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 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所以叫做减少分裂。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 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 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14
后期I 二价体的两个同源染色体分 开(没有着丝点的分开), 由纺锤丝拉向两极,染色体 又变成了染色丝。
末期I 同源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两 级,染色体变成了染色质状,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 两个子核,每个子核染色体 数目减半为n,同时细胞质分 开形成两个子细胞,叫二分 体。
15
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I I, 染色体不复制)
4. 大葱花序
待3、4月份,大葱花序长到枣一样大时,颜色呈绿色(转 黄时已晚),采摘花序固定,制片时,取1个小花,挑出 花药,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压片观察。
22
2. 制片
取1-3枚花药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清洁刀片压 在花药上向一端抹去,涂成薄层,然后滴1滴1% 醋酸洋红染色液(或苏木精染色液),也可在花 药上滴上染色液。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上课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上课

2.盐藻(Dunaliella salina)观察
• 一种海洋单细胞藻类,属于绿藻门,是一 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具有鞭毛。
观察运动,不用盖盖玻片,并在 10倍物镜下观察。
3. 其他植物永久切片的观察
实验材料与试剂
试剂: 1g/L 秋水仙素(sigma) 解离液:1mol/L的盐酸。 卡诺固定液:按甲醇:冰醋酸以3:1(体积分数)
配制,现用现配。 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实验流程
水培大蒜,使其长出根大约1-1.5cm即可用于实验。
预处理: 1g/L 秋水仙素 3h
固定:卡诺固定液 4 ℃ 30 min
报告要求
• 请务必标明姓名,实验时间,学号。
• 报告格式:为六部分
➢ 实验目的(5分) ➢ 实验原理(10分) ➢ 实验材料和试剂(5分) ➢ 实验步骤(15分) ➢ 实验结果(30分):详细描述结果并附图。 ➢ 实验讨论(35分):对实验的分析、讨论和总结。 备注:不遵照此格式扣分。
实验要求
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的应用
• 核型(karyotype) :亲缘鉴定,染色体变 异分析,杂种分析,疾病诊断等
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的发展 显带技术
染色人体涂染
急性骨髓白血病 10、11号染色体间易位
实验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市售大蒜。 仪器及用具:显微镜,冰箱,恒温水浴锅,载玻
片,盖玻片,剪刀,镊子,滤纸等
已完成
压片、敲片
染色:10 min
解离:1 M HCl 60 ℃ 10min
洗涤
观察
结果记录
要充分
实验操作
染色前去掉分生区以后部分,保留根尖0.3 cm即可。
4. 成熟区 3. 伸长区; 2. 分生区; 1. 根冠;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

用Hcl是使得用作制片的组织材料,细胞疏散而解离,有利于压片。

实验9、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即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

Belling(1921)提出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后,压片已成为植物染色体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常规技术;但是由于植物细胞有坚实的细胞壁,染色体很难象动物染色体那样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Omura 和Kurata(1978)把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应用到水稻染色体研究之中,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0.075mol.L-1氯化钾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陈瑞阳等人(1979、1982)提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酶解去壁低渗技术,并在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植物染色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在取材和预处理要求及其操作都是相同的,即两者的材料基础条件是相同的,但它们所采用的染色体分散方法是不同的。

压片法是以人工外加机械压力使染色体分散,而去壁低渗法是用酶分解细胞壁,低渗液使细胞膜吸胀、水表面张力使染色体分开。

两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操作快速简便、省材省时,后者染色体易于展开、且真实不变形,尤其是对成熟细胞多的植物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材料有独到效果,本实验主要介绍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

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根尖、茎尖及叶片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通过3周开放性实验教学,进行植物染色体制片技能训练;2、掌握植物染色体显微照象技术及组型分析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获得图象清晰、完整、高度分散的染色体典型制片;通过显微摄影,获得某植物染色体自然核型图,并能用国内外通用的植物核型分析标准,确定该植物染色体模型图、核式公式及类型;3、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制片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的染色体图象,并对其典型制片照像,收集核型分析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染色体制片素材;4、结合实验,对某一新资源植物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获得该物种染色体组型公式、类型、核型图及核型模式图。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ppt课件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ppt课件
染色质——分裂间期 染色体——分裂期
15
有丝分裂
中期 是观察染色体 的最好时期
16
2. 1 核型分析技术的应用
核型分析技术的应用 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形态、长度等信
息的总和根据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绘制成的 模式图称为核型(karyotype)。
2.实验原理
17
18
核型的应用
核型分析在物种亲缘鉴定,染色体变异分 析,杂种分析,细胞分裂过程分析,孤雌 生殖等研究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29
实验内容
压片法观察大蒜、洋葱根尖染色体标本。 观察男人和女人染色体、洋葱根尖有丝分
裂永久切片标本。
30
催芽
4. 实验步骤
31
4. 实验步骤
取材,预处理。 取大蒜或洋葱0.5~1 cm的根尖。 1 g/L 秋水仙胺处理3~4 h。
32
4. 实验步骤
固定:卡诺固定液卡诺固定液4 ℃下固定 30 min后,用蒸馏水洗净。
1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实验讨论
主要内容
2
1.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规压片技术制作植物染色体标 本的一般方法。
3
1.实验目的
(2)了解显微镜下常规显色的植物细胞染 色体的形态特点,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4
1.实的应用。
4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46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尖生长点
36
切取0.3cm左右的根尖
37
6. 压片
4. 实验步骤
盖片 敲片
38
压片
4. 实验步骤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报告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报告

实验七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掌握染色体的技术方法,了解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用品
Carnoy固定液、0.1%秋水仙素溶液、1mol/HCL、Schiff溶液、亚硫酸水溶液(漂洗液)、混合酶液(纤维素酶、果胶酶各1%-2%)、Carbor fuchsin(卡宝品红)染液配方1、配方2
三、实验方法
1.取材:将大蒜培养,待胚根长达1-2cm时。

窃取0.5cm
长的根尖部分。

2.预处理:将切下的根尖浸入0.1%秋水仙素液中,室温下
处理3-4h
3.固定:取出根尖,投入Carnoy 液固定2-24h,换入70%
酒精,暂时保存
4.水解:把根尖投入预热的58-60℃1mol/HCL中,恒温下
水解14-15min.
5.染色:用配方2染5-10min
6.用蒸馏水西区多余染液
7.酶解:酶解20min左右
8.洗涤:用蒸馏水洗涤,除去残留酶液后加45%醋酸。

9.压片:将根尖置于载玻片上,滴半滴45%醋酸,盖上盖
玻片,压片
10.镜检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这是用大蒜根尖所制的玻片观察到的,只能看到被染色的核,但未能清晰观察搭配中期分裂相中染色体的排列。

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如下:
1.处理时间不对,处理时细胞未处于分裂
中期
2.所用试剂配的有问题,导致最终只能看
到核被染色,但看不到中期染色体的清晰排布。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须知1.新生进实验室之前要认真阅读实验室基本知识。

2.每次进入实验室的时间为以课表为准,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

3.应严格按照实验平台上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不来者,视为旷课。

如因特殊情况请假,需在实验开始前至少三天向指导教师说明,在选课平台系统中取消原预约时间,重新预约,一次不做实验或一次不交报告,即按不及格论处。

4.预习实验内容和有关知识,写好预习报告(手写),前四部分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无预习报告者扣10分。

5. 实验过程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原始记录(三个实验需要用相机或手机拍照,DNA指纹图谱实验需用U盘拷贝实验结果,请自备拍照工具和U盘)。

6. 预习、课堂操作、课堂纪律、善后处理、实验报告是评分的依据。

7. 实验完毕,要将自己使用的仪器刷洗干净,药品按序恢复原位,台面擦净,把自己做实验的一套东西找齐,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方可离开。

8. 值日生要认真清扫地面、水槽、台面,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9. 实验讲义:实验预约系统中可以下载,也可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下载。

10. 实验报告模板见附件,需注明姓名、学号、组号、做实验具体时间。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上课地点:化学楼120 上课时间:选课时任课教师:陈丽杰办公地点:生化楼215 电话:课程要求: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原理、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手写完成预习报告(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方法与步骤),课堂检查预习报告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台上物品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摆放整齐;2、实验废物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收集;3、实验结束后,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实验纪律:1、按时上课2、穿实验服(白大衣)3、不许吃东西,课堂严禁大声喧哗4、手机静音实验成绩:预习报告: 20分实验操作: 40分报告内容:结果和讨论 40分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1. 实验背景与原理染色体的研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实验方法(去壁低渗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8. 洗涤 倒去酶液,用蒸馏水慢慢冲洗2次, 然后加入45%醋酸。
9 压片 吸取材料,置于载玻片, 盖上盖玻 片,然后在盖玻片上放上一滤纸,用铅笔上 的橡皮头轻轻敲打盖片,使细胞和染色体分 散。
10。
五 注意事项
四 实验方法(去壁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1.取材 将蚕豆种子放在25℃温箱中发芽, 待根长到1~2cm时使用。
2.前处理 根尖用0.1%秋水仙素溶液处 理3~4小时。
3.固定 用水洗净处理过的根尖,经甲醇/ 冰醋酸(3∶1)固定2-24小时,换入70% 酒精保存。
四 实验方法(去壁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 仪器、用具:培养箱、显微镜等 2 材料:蚕豆种子 3 试剂:
⑴ 秋水仙素 ⑵ 磷酸缓冲液 ⑶ 甲醇、冰醋酸 ⑷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⑸ 混合酶液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3 试剂: ⑹ 70%、85%、95%乙醇 ⑺ 1mol/L HCL
四 实验方法(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1 取材 把蚕豆种子预先浸泡6小时,然后转入 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置25℃温箱中发芽 ,幼根长至1~2cm左右,于上午13~14时剪 下根尖0.5cm。
2 预处理 将剪下的根尖置0.02%秋水仙素溶 液中,浸泡处理4小时。
3 固定 用水洗净处理过的根尖,经甲醇-冰醋 酸(3∶1)固定6~24小时,再经95%、85% 酒精各半小时,最后转入70%酒精中,4℃保 存备用。
实验十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 观察
二 实验原理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用的方法,其 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 步骤。但压片法的不足之处是染色体很难分散开,染 色体容易变形和断裂。
去壁低渗法是借助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间的果胶 质和组成细胞壁的α-纤维素、半纤维素溶解掉,使植 物细胞只有质膜,然后按哺乳类动物染色体标本制备 的方法——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
前处理的浓度和时间以及酶解的时间直接 影响染色体标本制备的质量。
四 实验方法(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4 解离 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洗净,放入1N HCl 中60℃解离 8~10min,再用蒸馏水洗净。
5 染色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5~10min 。 6 压片 把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切取分生区部分
,加一滴染液,用镊子捣碎,盖上盖玻片,然 后在盖玻片上放上一滤纸,用铅笔上的橡皮头 轻轻敲打盖片,使细胞和染色体分散。 7 镜检。
4.水解 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洗净,放入1N HCl中60℃解离 14~15min,再用蒸馏水洗净
5 染色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5-10min。 6 漂洗 漂洗液换洗2-3次,每次1-2min。 7 酶解 切取着色深的分生区放到小杯中,
加入混合酶液(2.5%纤维素酶+2.5%果胶 酶),25℃下酶解2~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