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工艺规程
10kv-110kv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检修维护规程

鄂电司汉供农〔2004〕43号关于印发《武汉供电公司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规程》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武汉供电公司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中若遇有问题,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向农电部反馈。
附件:武汉供电公司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规程二○○四年十二月二日武汉供电公司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为了加强武汉供电公司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管理,统一武汉供电公司农网各区供电公司的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1.2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规范武汉地区各区供电公司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修管理行为,明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提高运行设备健康水平,满足武汉地区农村电气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1.3 本规程依据或参考了国务院《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SD292-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省电力公司《供电设施运行维护及设备修理管理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初稿)等,并在总结武汉地区农网运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如与上级规程、标准相矛盾时,以上级规程、标准为准。
1.4 本规程适用于武汉供电公司所辖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与管理,下列人员应熟悉并自觉执行本规程:1.4.1 武汉供电公司管理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的有关人员。
1.4.2 各区供电公司从事农网10-110千伏架空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与管理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4.3 各区供电公司线路工区(含输变电工区——下同)、乡镇供电营业所、电力工程(安装)公司等运行、维护、检修单位的从业人员,以及各区10-110千伏区域电网中各直配用电企业的电工及有关人员。
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安全与质量,实现检修作业规范化,在总结我国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基层运行维护单位意见后,编制了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及法规,并结合基层运行维护单位的现场检修经验进行编制。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导地线、杆塔(含基础)、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和附属设施的检修,也包含了大型检修以及事故抢修。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110(66)kV~5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 35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及±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采用。
第五条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运行维护单位可依据本规范编制实施细则或现场作业指导书。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输电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应遵循的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2337-1985 预绞丝DL/T 683-1999 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SDJ 226-1987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 276-1990 架空电力线外爆压接施工工艺规程DL 409-1991 《安全工作规定》DL 558-19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预防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评估分析报告》第三章基本要求第七条一般要求(1)设备检修,是架空输电线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生产管理部门和运行维护、检修单位必须加强设备检修的管理,认真做好检修工作,使输电设备处于健康状态。
输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

QB **电业局企业标准Q/305-105.04-2002 输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2002-03-20发布 2002-04-01实施**电业局发布本标准是为了适应我局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电业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检修送电队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核:本标准审定:本标准批准:本标准由检修送电队负责解释。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位分坑 (1)4 杆塔基础 (1)5 器材的检验 (5)6 水泥杆的安装与检修 (6)7 横担安装组合 (10)8 铁塔的安装与检修 (10)9 拉线装置 (11)10 架线工程 (13)11 附件安装 (18)12 防雷接地 (20)13 对地距离及跨越标准 (21)14 线路的验收 (23)**电业局企业标准输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 Q/305-105.04-2002 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35千伏—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大修、小修、改进工程的定位分坑、杆塔基础、器材的检验、水泥杆塔的安装与检修、横担安装组合、铁塔的安装与检修、拉线装置、架线工程附件安装、防雷接地、对地距离及跨越标准的规定、线路的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电业局所属35千伏—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检修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不适用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80)电技字第26号《电力工业技术法规(试行)》(1980.05.0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79)水电规字第7号《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979.08.06)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GBJ233—90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验收规范》(1991.05.01)3 定位分坑3.1 定位分坑的要求3.1.1 施工测量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原设计无要求,对于35千伏及以上线路应使用经纬仪测定。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规程(定稿)

5、公司属各县级供电公司从事输电线路专业的各级领导、各级技术人员及运行、检修人员等。
6、
十、本规程各项条文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公司总工程师。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本规程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十五、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章
因线路中心与杆中心的距离有限,在实际中经纬仪支在线路中心上,很难看到杆中心位置,另外近距离测量,相对误差较大,所以定铁塔中心桩之前,应在线路中心延内角平分线在较远距离处定一横担方向桩,再将经纬仪支在该方向桩上看线路中心桩,根据S定出杆中心桩。
图3
注:S是杆塔中心距离线路中心的位移值。
S的计算方法如下:
5.1.3杆坑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50mm,+100 mm。砼杆坑深如果无设计要求时,可按砼杆全高的1/10+700mm计算坑深。
5.1.4挖掘基坑时,坑壁应垂直,坑底应平整。杆坑底规格应为底盘宽加200~300mm的裕度,以便调整底盘。一般铁塔基坑开挖时,按照最下层基础面宽加200~300mm的裕度以便支模。一般情况下,若无设计同意,不得使用土模。特殊铁塔(高低腿铁塔、全方位不等高铁塔等)的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
1由于杆塔横担有一定的宽度,造成线路中心与杆塔中心不吻合,产生位移S1。如图4。
2
图4
设横担宽为D,
S1=D·tan(θ/2)/2
3当转角杆塔为不等长横担时,其中心与线路中心产生位移S2。如图5。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检修的基本要求及要点分析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检修的基本要求及要点分析摘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长,周围环境负责等特点,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定期检修至关重要。
文章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检修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总结,对导地线、杆塔、导地线等检修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确保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导地线;杆塔;绝缘子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基本要求1.1 准备工作中的基本要求第一,设备检修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依据各个检修项目,将作业指导书编制出来,并对组织措施以及技术措施还有安全措施与检修程序等进行编制。
针对比较复杂的检修项目,要将本次检修施工方案制定出来,由生产以及技术主管批准之后才能实施。
第二,对于具有复杂性的检修项目,要结合检修工作内容,由工作票签发人以及工作负责人对现场做好勘察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在对现场进行勘察的时候,要对检修作业现场中的相关设备现状以及作业环境还有危险点和较差跨越等进行及时查看。
1.2 检修中的基本要求第一,在停电进行检修时,如果碰到了恶劣天气,不能继续检修。
第二,如果带电进行作业,就要按相关工作规程中的要求,在良好天气状况下进行检修。
如果在作业过程中碰到了雷电活动或者是空气湿度在80%以上,就要暂停进行,如果风力在5级以上,也不能带电进行作业。
第三,检修作业人员要有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作业之前,相关负责人要对所有工作人员身体状况以及精神状态进行了解,保证检修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第四,如果在带电杆塔上进行作业,且其电压等级达到了330千伏及以上,作业人员要穿静电防护服,如果有必要,在220千伏线路中的带点杆塔上进行作业的时候,也要做好防静电感应的相关措施。
第五,如果在停电线路上进行检修,开始之前,作业人员要将个人保安线挂好,才能作业。
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要点2.1 对导地线进行检修检修的项目主要包括:第一,打开线夹进行检查。
如果线路中有雷害以及污闪还有导地线舞动等现象发生,就要对异常区段以内的导地线线夹重点进行检查;如果线路长时间对大负荷进行输送,就要及时将线夹打开进行抽查;如果线路运行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高差比较大,就要结合运行状况将线夹打开进行检查。
输电线路现场作业检修规程

前言为了确保盂县支公司所辖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安全,提高设备健康不平,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线路班根据部颁《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结合多年运行经验,设备状况,编制了《35kV架空输电线路现场检修规程》。
本规程由盂县供电支公司生技股提出本规程编制单位:盂县供电支公司线路班本规程批准人:李建军本规程审查人:辛华本规程审核人:武月德郭瑞红本规程起草人:曹瑞本规程由盂县供电支公司生技股负责解释输电线路(35kV)现场检修规程第一章总则1.1 为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将盂县支公司输电线路安全生产搞好,确保工作人员和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结合我线路班现场检修的实际情况和输电设备运行情况,在保证严格执行《安规》、《两票》的前提下,特制定此规程,以规范现线路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线路班的安全生产。
1.2 本规程适用于盂县支公司所属35kV运行线路的设备大修、改造、检修、测试等工作。
1.3 线路的检修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1.4 检修作业人员除应必须执行部颁规程规定及有关检修制度、安全措施等相应条文外,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本规程。
1.5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应不断改进加以完美,希望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关心本规程的实施和修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改进建议,真正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
1.7所有参加线路检修的工作人员发现违反本规程作业造成工作质量不符合标准或危及人员安全的行为,有权停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认真执行本规程者予以表扬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根据情节严重情况严肃处理。
第二章组织措施检修的组织措施包括制定计划、检修设计、材料工具准备、检修及竣工验收。
2.1 制定计划计划应根据生产管理科室指示、大修周期规定的项目和长年的日常运行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分轻重缓急、工程量多少、时间安排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小修、大修及改进工程计划进行报批。
架空线路检修规程6

第七篇架空线路1周期与项目1.1检修周期1.1.1在装宜停工大检修期间进行一次全而检修:如不影响生产,亦可选在每年秋季或冬季进行。
1.1.2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或巡视中发现异常时随时进行检修。
1.2检修项目1.2.1绝缘子的淸扫与更换。
1.2.2杆上金具的检査,螺栓紧固、更换及防腐处理。
1.2.3架空地线导线轻度损伤的修复,导线弛度的检查,交叉跨越距离的检查。
1.2.4避雷器及跌落式熔断器的检修。
1.2.5杆塔倾斜的扶正,杆基的培土。
1.2.6拉线调整,拉坑的培土,金具的防腐与更换。
1.2. 7电杆与拉线的检修和更换。
1.2.8防雷接地系统检查,接地电阻测试。
1.2.9防护区内树竹的砍伐。
1.2. 10编写线路名称和杆号。
2杆上作业2.1注意事项2.1.1在登高前应检查登高工具(如脚扣、登高板、安全带、梯子)是否完整、牢靠,必要时应经强度测试后方可使用。
2.1.2上木杆前应检查杆根是否牢固。
2.1.3凡导线、地线、拉线松动的电杆,应先检査杆根,并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撑杆后,再行上杆。
2.1.4在杆塔上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的构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
系安全带后必须检査扣环是否扣牢。
杆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
2.1.5使用梯子时,要有人扶持或绑牢。
2.1.6蹬上横担时,应检查横担锈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应系在主杆上。
2.1.7现场人员应带安全帽,杆上人员应防I匕掉东西,使用的工具、材料应用绳索系工具袋传递,不得乱扔,杆下应防止行人逗留。
2.2绝缘子的检修2. 2.1检査、淸扫绝缘子,绝缘子应无裂纹,无污物,无闪络痕迹,钢脚及钢帽无裂纹、弯曲,无严重锈蚀、歪斜,浇装水泥无裂纹。
2. 2.2绝缘子的更换:2. 2. 2. 1直线杆悬式绝缘子在更换时,可利用滑车或绳子吊住导线。
然后取下线夹、连接销钉或螺栓,更换绝缘子,再将线夹与绝缘子连好,松下导线恢复正常状态:2. 2. 2. 2耐张杆悬式绝缘子的更换,可先用紧线器拉紧导线, 再脱开线夹与绝缘子的连接销钉,更换绝缘子,然后将导线线夹与新绝缘子连接好,并将紧线器慢慢松开,恢复原位;2. 2. 2. 3更换配电线路上的针式绝缘子,可松开导线绑线,将导线移放在横担上,再行更换绝缘子,然后将导线复位绑好。
35-110kV架空线路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号: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审核:年月日
审定: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工作负责人:
编写:
作业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编制单位:南部供电工区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针对线路检修作业工作编写而成,仅适用于该项工作。
2、使用方法
在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过程中按照所编写的步骤由各项专责人逐项落实并打“√”。
一、组织措施
1、现场勘察
检修现场勘察记录
2、检修前的准备
线路检修作业准备工作安排
3、人员要求
线路检修对工作人员要求
4、工器具
5、材料
二、安全措施:
1、危险点分析
线路检修危险点分析
2、安全措施
线路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全体人员签字
三、作业分工
线路检修作业分工
四、作业程序
1、开工
2、开工会
五、作业内容及标准
六、消缺记录
线路检修消缺记录
七、收工会
线路检修收工会内容
八、竣工线路检修竣工内容
九、验收总结
十、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工艺规程第一章总则1.本规程适用66-220KV架空送电线路本体改造、大修工程及正常运行维护。
2.送电线路改造、大修工程必须有完整的施工图设计,复杂的维护工作(如更换部分塔材等)也应有必要的施工图。
3.送电线路专用的道路、桥梁等附属建筑或设施以及未列入本规程的特殊检修、维护工作、应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进行。
4.检修、维护工作所使用的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或有关部、委的现行标准,并有出厂质量证明。
无出厂证明及资料不全者,必须按有关现行规定进行检验,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5.送电线路的大修、改造工程和复杂的维修工作,应有完整、切实可行的施工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及进度。
第二章施工测量第一节复测杆塔位1.杆塔基础分坑前,必须复核设计钉立的杆塔位中心桩位置,若偏差超出下列规定,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1)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移值应大于50mm;2)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偏差应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3)线路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与设计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分30秒。
2.线路地形变化较大和档距内有跨越物时,应对杆塔位中心桩、地形突出点以及被跨越物处的标高进行复测核对,其与设计值的偏差应不超过0.5米。
3.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检查杆塔中心桩横线路方向偏移的方法如下:(见图2.1.3)。
1)在地形平坦,相邻三杆塔中心桩互相通视的情况下,为检查B是否偏移,可把经纬仪置于A(或C)点,先对准C(或A)点,再检查B;2)在地形起伏,相邻杆塔中心桩互相通视的情况下,为检查中心桩B是否偏移,可将经纬仪置于B点(或附近线路中心线上的制高点处),用重转法进行检查。
即首先正镜后视对准A(或C)点,固定上、下盘,倒转望远镜C(或A)点是否在中心上。
然后松开上盘重新后视对A(或C)点,再倒转望远镜,检查C(或A)点是否仍在中心线上。
如果B点确在中心线,仪器又没有误差,则两次所测C(或A)点,都不在中心线上,但只有实际C(或A)点标桩在两次所测点的中间(见图2.1.3),B点即在线路中心线上。
4.用方向法复测线路转角的方法为(见图2.1.4):在转角桩O点置经纬仪,以正镜照准线路前方中心线上的A点,固定上、下盘,读得水平角为a1,松开上盘,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照准线路后方中心线上的B点,读得水平角为b1,则第一次测角值为α1=b1-a1然后倒转望远镜,照准B点,读得水平角b2,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照准A点,得水平角a2,则第二次测角值为α1ˊ=b2-a2两次测角值的平均值减去180°后的绝对值,既为线路的转角值α。
算式如下:α=|α1+α1ˊ/2-180°|B图2.1.4测量转角5.施工测量时,应按杆塔位中心桩钉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依据。
1)直线单杆在线路中心线上距杆位中心桩前3米处各钉一桩;2)直线双杆及直线铁塔,应在线路中心线及其垂直线上距杆塔位中心桩前、后、左、右5米处各钉一个辅助桩;3)转角杆塔应在线路中心线及其延长线,转角的二等分线及内角的平分线上,各距中心桩20-30米钉一个辅助桩,见图2.1.5。
辅助桩顶必须钉小园钉指示中心,桩顶涂上红色铅油,并写上“副”字,以示与主桩区别。
转角副桩内侧角副桩线副桩图2.15 转角杆塔定位6.杆塔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直线量距:两次测得值之差不应超过①钢卷尺测量1‰②视距法测量1/200需要复位的移桩必须用钢卷尺测量。
2)角度测量:用方向法测量时,两测回测角之差应不超过1′30″。
7.转角杆塔由于横担宽度及内外侧横担不等长等原因,中心桩必须由线路转角点向内角平分线方向移动距离S。
测定的方法,见图2.1.7。
将经纬仪置于线路转角桩J上,水平度盘对好0°,固定好上盘,望远镜照准线路中心线上的A,固定好下盘,松开上盘向转角内角侧方向转动180°-α/2,在望远镜视线上量出距离S,钉立标桩,既为杆塔中心桩。
S值的算法如下:耐张转角杆塔:S=D/2 tgα/2+B直线转角杆塔:S=λ*sinΦ-B (正值向外角移位;负值向内角移位。
)S图2.1.7 耐张转角杆塔位移λ-悬垂绝缘子串长度φ-年平均气温下悬垂绝缘子串的偏角。
第二节分坑1. 分坑前必须熟悉杆型图和分坑图。
到现场后要核对地点、线路方向、桩位、桩号、杆型是否与杆塔明细表相符,并注意设计上有无特殊规定,如不等横担、铁塔基础大小不等、高低腿或其他情况等,都应仔细考虑,防止差错。
2. 坑口尺寸应根据基础埋深及土质情况而决定,一般可按下式计算a=b+2c+2hηa-坑口边长b-底盘(或拉线盘)边长h-坑深η-坡度系数,见表2.2.2。
C-坑底边与基础的裕度,C=0.2-0.3米。
图2.2.2 坑口尺寸示意向上,转角杆的马道垂直内侧角的二等分线。
马道一般可取长1-1.5米,槽深0.6-1.2米,宽0.4-0.6米(根据杆根直径及坑深而定)。
3.窄基铁塔(一个基础)及单杆分坑,可用皮尺进行。
1)用弦线或细铁丝将主副桩的园钉连成一线;2)从中心桩顺线路前后各量取a / 2(a为坑口尺寸),得A、B两点;3)在皮尺上从零点起分别找出1 / 2 *a和1 / 2(1+√5)a长的两点,时零点与A重合,1 / 2(1+√5)a点重合,然后在1 / 2* a点处向又拉紧皮尺,钉一小木桩,再向左拉紧钉另一个小木桩。
与此相似,从B点起找出1 / 2*a长的点向左、右拉紧皮尺,钉出另两个小木桩,连接四个小木桩,即成一正方形坑口,如图2.2.3;4)米深小沟,即完成分坑。
4.Ⅱ(A)型杆塔分坑1)如果垂直线路中心线的辅助桩完整,可用弦线或细铁线把辅助桩和中心桩联成一线;如果经纬仪置于杆塔中心桩,对准线路中心线方向,旋转90°,钉出横线路辅助桩;2)从中心桩垂直线路方向两边各量出1/2(X-a),1/2(X+a),得A、B、C、D四点;图2.2.4 直线双杆分坑5.正方形直线铁塔基础分坑1)将仪器置于中心线O点,照准线路中心线方向,钉出顺线路前后和垂直线路左右的副桩;2)以线路中心线方向为0°,右转45°。
以ON=√2/2(X+2)和OM=√2/2(X-2)得M、N点两,钉上小木桩;3)在皮尺上取2a长,将O和2a点分别置于M、N点上,拉紧皮尺中心点a处即得p点,反方向得Q点,钉上小木桩,则MpNQ四点的连线即为基础C的坑口位置;4)镜筒反转180°,用2、3的方法钉出基础A的坑口位置;5)以线路中心线方向为0°,右转135°,用2、3的方法,定出基础D的坑口位置;6)镜筒反转180°,重复上面方法,定出基础B的坑口位置,见图2.2.5。
副桩图2.2.5 方型铁塔分坑2)从中心桩起,用钢尺在两边各量出x-y/2(x,y分别为正侧面的根开),钉出G、H辅助桩(OH=OG=x-y/2);3)将经纬仪移置于G点,照准E点,右转45°,从G点起量出GM=√2/2(y-a)、GN=√2/2(y+a),定出M、N点;4)取皮尺2a长,将O及2a点分别置于M、N,拉紧中点a处得p点,反转180°得Q点,钉上小木桩,则MpNQ四点的连线即为基础B的坑口位置;5)镜筒照准E点,左转45°,用3、4的方法,定出基础A的坑口位置;6)将经纬仪移置于H点,照准F点,右转45°,用3、4的方法,定出基础D的坑口位置。
7)照准F点左转45°,重复3、4的步骤,定出基础C的坑口位置。
“加根开法”是在线路中心线上,距塔位中心桩前后各量出x+y/2长度钉出辅助桩A和B。
然后将经纬仪先移置于A点,照准B点左、右各转45°,从A点起量出AM=√2/2(x-a)和AN=√2/2(x-2)定出M、N两点;后移置于B点,以相似的方法定出另两个基础坑口上的M、N点。
再以上面所述的方法定出每个基础的坑口位置,见图2.2.6(b)线路中心线图2.2.6 矩型铁塔分坑(X+a)(X-a)(b) 加根开法图2.2.6 矩型铁塔分坑7.转角铁塔分坑,是以转角内侧角的二等分线为基准线,并按第2.1.7条规定向转角内侧位移,定出塔位中心桩后,再按正方形(或矩形)直线塔的方法进行分坑。
拉线单杆分坑:1)主杆坑的分法与直线单杆坑相同;a为拉线坑宽度,L1为杆位中心桩至拉线棒出土点距离),钉出A、B、C三点;3)取皮尺长为b/2+√a平方+b平方/4,(b为拉线坑长度),将尺的两端分别置于A、B两点在距点b/2处拉紧皮尺即得1点,反方向拉紧得2点,与此相似再距B点b/2处拉紧皮尺得3、4点。
则1、2、3、4点的连线即为拉线坑的坑口位置;4)倒转镜筒,用2、3的方法,分出对侧拉线坑;5)以上述相似方法定出另二个拉紧线坑;6)以A、B连线为中心,用约一锹的宽度钉出拉线棒马道坑的坑口位置,见图2.2.8。
图2.2.8条拉线坑分坑示意图9.双杆拉线坑的分坑。
1)主杆坑的分法与Ⅱ(A)型杆相同;2)V形拉线坑的中心在线路中心线上,量出拉线盘与杆位中心的距离,用单杆拉线坑的分法钉出前后拉线坑的坑口位置;3)顺主杆布置的拉线坑,可从主杆中心点量取至拉线盘中心的距离,再垂直线路中心线量X/2(X为根开)定出拉线盘中心,以单杆拉线坑的分法,钉出各个拉线坑的坑口位置;4)Ⅱ(A)型杆交叉布置拉线坑的分法是把经纬仪置于主杆(A型杆拉线挂点处电杆)中心A(B)处,照准B(A),左和右转α角(α为拉线与两主杆中心连线的水平角),从杆位(A型杆拉线挂点处电杆)中心起量出至拉线盘中心的距离,按第2.2.8条拉线坑的分法,钉出拉线坑坑口,再把经纬仪置于B(A)点,重复上面方法分出另外两个拉线坑,见图2.2.9。
线路中心线10.不等高腿基础分坑1)正方形塔身的不等高基础分坑,见图2.2.10(a),图中A、B为高腿,C、D为低腿。
①经纬仪置于塔位中心桩上,水平盘度调O后照准线路中心线方向;②右转45°,以ON=√2/2(Y2+a),OM=√2/2(Y2-a)从中心桩量出M、N两点,钉小木桩,将皮尺O、2a处与M、N重合,在a处拉紧皮尺即可定出P、Q点,钉上小木桩,连接MpNQ点,即得C腿基础坑口位置;③倒转望远镜,以OF=√2/2(Y1+a)OE=√2/2(Y1-a),从中心桩量出E、F两点,钉好小木桩,再用②的方法,定出G、H两点,则EGFH,即为A腿基础坑口位置;④望远镜再左转90°,用②的方法钉出D腿基础坑口;⑤倒转望远镜,用③的方法,钉出B腿基坑坑口。
3)矩形塔身的不等高腿基础分坑,见图2.2.10(b)①分别求高腿位置上正侧面的根开X1、Y1,低腿位置正侧面根开X2、Y2;②经纬仪置于O点,水平度盘对零后,望远镜照准线路中心线,左转90°,以OA=X1-Y1/2在A处钉出辅助中心桩,并钉出方向辅助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