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无菌操作是手术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2024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也将变得更加精细和严谨。
本文将对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总结,以提高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水平。
一、术前准备1.对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工作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手术室处于洁净状态。
2.手术室内所有的无菌物品、设备和工具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其无菌状态。
3.手术器械和物品必须被正确存放和包装,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二、术中操作1.手术室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助手等,都必须穿戴无菌服和手术帽,佩戴好口罩、手套和鞋套,以防止其将外源性污染带入手术区。
2.手术室内的门要保持关闭状态,防止外界空气和微生物进入手术室。
3.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要保持良好运作,以确保手术区的空气质量符合无菌要求。
4.在手术过程中,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不得随意触碰手术区以外的物品,保持双手在无菌区域内活动。
5.手术室内的所有物品和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处理,包括取放手术器械、开启药品、接触手术患者等。
6.手术室内的污染物要及时清除,不得让其停留在手术区内,以防止其对手术区的污染。
7.手术室内的废弃物要分类处理,确保有害物质不会对手术室和手术区产生污染。
三、术后处理1.手术室内的设备和物品要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或灭菌处理,以准备下一次手术使用。
2.手术室内的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等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手术室处于洁净状态。
3.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作和无菌效果。
4.手术室内的废弃物要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污染。
总之,2024年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将更加注重细节和严谨性,以防止手术室的微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
通过科学的无菌操作原则,能够有效地保护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精选】写散文作文3篇写散文的人,他们本身就是一部散文,他们习惯在生活的零零总总里寻找素材,在每天的心情里诉写得失,总是留有太多的感慨与叹息,斟酌生活。
写散文的人是感性的,他们善良的对待周边的人和事,处处留心着生活的美,因为喜欢文字的他们更相信处处留心皆学问。
喜欢散文,从懂得欣赏文字开始,写散文,从初中的话题作文开始,品味散文却是从孤单的独立思维开始。
喜欢散文的人,他纯静如清泉,心灵细腻如纱,想把每个简单平凡的生活细节变成绵绵诗意。
或肝胆柔情,或思绪万千,或悲天悯人,或缠绵悱恻。
用婉约温雅的方式进入灵魂深处,找寻许久没有的触动。
我相信,写散文的人,他们都拥有着像雨水般清洗过的良心,淳朴纯醇,不落俗套,清新自然,能够敏感的洞悉生活给我们的任何灵感,也能悉心的感悟生命富于我们的美好与缺憾。
所以,喜欢写散文的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有唯美的思想,有丰富细腻的情感。
好的散文,每一字,每一句,都带读者徜徉其中,情感随着方块字在荧屏上悠情忧伤,欢乐惆怅,没有任何的直白表述,没有作者的潜心暗示,更没有故事的叙意安排,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留读者更多思绪,激发每个人心灵上的共鸣,在隐秘的空间勾勒一幅简短的意境,却同样像小说一样意味深长,甚至有时候比小说更有穿透力,显示留白的美。
写散文的人,有着诗一样的情怀,也有着小说一样的素朴,像二月的山桃花,可以开在任意一座大山上或者农家小院里;像三月的杨柳,范活着生命的`希冀悠然在小河边诗情画意;像四月的丁香,一簇簇在路的两边迎接着行色路人,以她的清新雅致迎得路人回眸,流连忘返;五月的洋槐花,既然不显高贵就纯洁的绽放,营造甜美的气氛抒写自己的五味人生。
散文,也像一切美的事物,给我们的心灵留下美的感受,像蜻蜓点水那般匆忙,却回味无穷。
像深窖老酒那般神秘,却历久弥香。
像阳春白雪那般圣洁,却爱意浓浓...我们习惯了以散文的形式抒写生活,用散文的格调见证生命的形形色色,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故事里,用多样的形式使得表达更完整,别出新意,也更贴切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引得读者思想上的共鸣。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操作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器械、无菌材料,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手术创面处于无菌状态的一种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手术创面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1.无菌区域的建立:在手术前,手术室要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是干净、无菌的。
手术台、器械台、麻醉设备、监护仪等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手术室门开启后,只有佩戴了无菌衣、手套、帽子和口罩的人员才能进入手术室,以避免带入细菌。
2.严格隔离感染源:在手术时,要严格隔离感染源,避免感染源接近无菌区域。
手术室内的物品要放置整齐,手术台上只放置必要的手术器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严格监测无菌状态:手术室内要配备无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无菌状态包括无菌区、潜菌区、菌区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监测系统要覆盖整个手术区域,及时发现无菌状态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手术者的无菌操作:手术者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双手、前臂的无菌状态。
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进行手部和前臂的消毒,佩戴手术无菌手套后,不能碰触非无菌物品。
手术者要保持呼吸道与患者切口的安全距离,避免留下口水、汗水等污染手术区域。
5.无菌巡视与交接: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无菌巡视,监测和评估无菌状态。
如发现无菌状态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细菌的传播。
手术结束后,要进行无菌器械与无菌物品的交接,以避免细菌污染。
6.资源管理:手术室要加强对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管理,保证其质量和无菌状态。
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要严禁重复使用,避免细菌污染。
无菌器械箱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
总之,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非常重要,是保证手术创面无菌状态的关键。
医疗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创面感染的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与安全。
同时,手术室要加强无菌区域的建立与管理,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和无菌状态。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1) 进行无菌操作原则时,环境要清洁,操作要宽阔,关门,严禁在人员走动频繁或尘土飞扬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2) 医护人员再进行无菌操作前,要带好口罩、帽子、认真洗手、刷手,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
(3) 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中。
平时应遮盖, 保持干燥,无菌包一经潮湿后不能使用。
(4) 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5) 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 持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白己腰部水平或桌面以上,不可过低。
(7) 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不能控制时应扭转头位。
、实施手术中应遵循那些无菌操作原则?(1) 手术进行中,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洗手护士不得从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巡回护士不可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手术器械的放置不能超过无菌车栏杆。
(2) 手术人员有必要调换位置时,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3) 凡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论使用与否,均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4) 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合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最好使用手术薄膜保护切口。
(5) 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6) 手术中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擦净血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及增殖。
有些手术中使用过的器械如切开胃肠腔等的刀剪应视为已遭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
(7) 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
手术间的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参观者要限制在指定区域。
(8) 为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和用具应使术者得心应手。
(9) 术后需置引流管的病人,引流管的位置最好从离切口较远的体壁引出。
(10) 术毕缝合切口前,应先用酒精涂擦切口两侧的皮肤。
缝合后再一次用酒精涂擦切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裹或手术敷料贴覆盖。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是保证手术过程中无菌环境的重要措施,它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1. 穿戴无菌衣物和个人防护装备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前必须穿戴无菌衣物和个人防护装备。
无菌衣物包括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无菌帽和口罩等,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从工作人员身体表面进入手术区域。
2. 严格执行洗手消毒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洗手消毒。
洗手消毒应采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包括涂抹适量的洗手液、揉搓双手、清洗手指和指甲等。
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3. 使用无菌器械和物品手术室的器械和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并使用无菌包装。
在手术过程中,只有经过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并经过严格检查合格的器械和物品才能使用。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保持其无菌状态,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这包括避免手术衣物和手套与非无菌表面接触,避免手术器械和物品的交叉污染,避免手术室内的空气污染等。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避免污染手术切口和手术部位。
5. 坚持严格的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的环境应该保持清洁、整洁和无菌。
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等表面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以保持无菌环境。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手术区域。
6. 合理利用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手术室内应设立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用于放置无菌器械和物品。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将无菌器械和物品放置在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上,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
同时,无菌区域和无菌台面的清洁和消毒也是必要的,以保持其无菌状态。
7. 定期检查和验证无菌技术操作的有效性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
这包括对无菌器械和物品进行检查,确认其无菌状态;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无菌要求;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
一、手术者腰以上,肩以下,腋中线以前,袖口及肘部视为无菌区。
二、戴好手套后双手不可下垂至腰部以下,应双手内收紧靠体侧,置于胸前口袋中。
三、手术器械台上视为无菌,器械台边缘视为有菌,但周围人员不可触及。
四、铺无菌器械台时,器械台距离周围>30cm,操作者距离器械台>10cm。
五、无菌操作时手术人员应面对无菌区,交换位置时需背对背移动。
六、禁止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巡回护士在操作时不可跨越无菌区。
七、手术过程中避免交谈,以免飞沫通过口罩传播细菌。
八、限制参观人数(2 人),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参观者应远离手术者>30cm 距离。
不得随意在手术室互串手术间。
九、手术安排原则,即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连台手术间自净 30min。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Part 5
无菌技术的培训 与监督
无菌技术的培训与监督
无菌技术培训
所有手术室工作人员都应接受无菌技术培训,包括无菌原则、无菌操作流程、 消毒灭菌方法等。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并遵守无菌技术操 作原则
定期检查与评估
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包括手 术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手术衣和手套的穿戴、手术区域的保护 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
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 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手术等。同时,应加强对工 作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无菌技术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手术过程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 间保持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手术护士、巡回护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平面 以下的桌布,以建立一个安全地带
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手套。手术人员穿无菌 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不可随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腰以下、肩以上和背部 应视为有菌区。双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既不高举过肩,也不可下垂过腰 或交叉放于腋下
无菌技术的特殊 要求
无菌技术的特殊要求
手术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手术器械在术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血渍和 污渍。然后进行分类、分拣,根据不同器械的材质和消毒要求进行消毒。可以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方法进行消毒
手术衣和手术手套的穿戴:手术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步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 套。穿戴完毕后,不得随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
手术室无菌原则

手术室无菌原则(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除参加手术及有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入内。
(二)手术室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三)手术室应严格划分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入口处的消毒脚垫应每日更换。
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应分别存放。
(四)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拖鞋、衣、裤、帽。
贴身内衣不可外露。
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和鞋(五)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可大声说话,禁止携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
除特殊紧急情况,一律不得接、传私人电话。
(六)连续施行手术时,应按一类手术、二类手术的顺序进行;三类手术及特殊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一类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达到无菌或接近无菌。
如:甲状腺、疝气、人工关节置换、脊柱等手术。
2、二类手术:经过消毒处理,手术部位仍有细菌,但还未发展成感染,如:消化道系统、子宫阴道、开放性创伤等手术。
根据细菌数量的多少,又分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两类。
3、三类手术:手术部位已经发生感染。
(七)血源性传染手术应放在当日手术最后一台。
如遇特殊情况,后者为无菌手术而上一台为污染手术时,手术间应消毒小时后方可使用。
(八)手术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负责人许可,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及防止交叉感染。
(九)严重或特殊感染手术确定手术之后,立即和手术室联系,以便及时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内施行。
参加此类手术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t)预定参观手术人员名单,需要手术前1日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十一)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主管医生和巡回护士有责任管理。
进手术室见习、参观,必须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
参观人员不可任意进行其他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进行无菌操作原则时,环境要清洁,操作要宽阔,关门,严禁在人员走动频繁或尘土飞扬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2)医护人员再进行无菌操作前,要带好口罩、帽子、认真洗手、刷手,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
(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中。
平时应遮盖,保持干燥,无菌包一经潮湿后不能使用。
(4)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5)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持取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自己腰部水平或桌面以上,不可过低。
(7)不可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不能控制时应扭转头位。
、实施手术中应遵循那些无菌操作原则?(1)手术进行中,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洗手护士不得从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巡回护士不可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手术器械的放置不能超过无菌车栏杆。
(2)手术人员有必要调换位置时,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
(3)凡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论使用与否,均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4)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合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最好使用手术薄膜保护切口。
(5)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6)手术中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擦净血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及增殖。
有些手术中使用过的器械如切开胃肠腔等的刀剪应视为已遭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
(7)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
手术间的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参观者要限制在指定区域。
(8)为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器械和用具应使术者得心应手。
(9)术后需置引流管的病人,引流管的位置最好从离切口较远的体壁引出。
(10)术毕缝合切口前,应先用酒精涂擦切口两侧的皮肤。
缝合后再一次用酒精涂擦切口,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裹或手术敷料贴覆盖。
为什么连台手术都应重新洗手消毒和更换手套、手术衣?(1)首先,有一部分深藏在毛囊汗腺管或皮脂腺管内部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洗手消毒后,仍可能生存。
因此洗手消毒后如经过2-3h 脱下手套,再进行手的皮肤和手套里面的细菌培养,结果往往呈现阳性。
这说明它本身深藏的细菌可随汗腺和皮脂腺分泌达到皮肤表面。
(2)其次,进行手术操作时,由于手套损伤如被针刺破,或者手套陈旧、质量差,手术区的污染物质可能进入手套内,使手的皮肤污染。
所以每做一台手术都应常规洗手消毒。
65、何谓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是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使已灭菌的物品,保持无菌状态不再受污染,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机体的一种操作方法。
66、何谓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有菌手术?(1)无菌手术:包括甲状腺手术、脾切除、疝修补等这类手术达到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也称一级切口又称无菌净化手术。
(2)污染手术:包括肺、胃肠和阑尾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有被污染的可能,也称二级切口手术。
(3)有菌手术:包括脓肿切开和引流、开放性骨折、烧伤等手术,手术部位已有感染,也称感染手术。
73、铺无菌器械车的注意事项?(1)铺无菌器械车须用4-6层无菌单,防止水及血液渗湿污染。
(2)无菌车应垂过车缘30cm以下,周围距离要均匀,车缘下应视为有菌区。
(3)必须保持车面上无菌,手术中已经污染的器械、物品不能再放回原处。
如接触胃肠道等污染的器械,应放于弯盘内,勿与其他器械接触。
(4)手术开始后,该无菌器械车仅对此病人无菌,而对公用无菌物品应视为污染。
(5)已打开的无菌器械车如暂时不用,要用双层无菌单盖好,超过4小时未用着,不能再用。
74、无菌物品的保管原则?(1)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应分类放置无菌间存放区。
(2)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2)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应保持干燥,存放无菌物品的橱柜要离地面20-25cm、房顶50cm,离墙壁5-10cm。
(3)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应注明消毒日期,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以便检查。
无菌物品存放的环境达到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的条件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天;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 7天。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4)已打开的无菌物品如手术衣包,应无菌操作包好,可保留24小时。
局麻药、无菌液体注明开启时间,保留24小时。
无菌容器(干棉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无菌持物钳干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
已铺置未用的无菌车、盘保留时间为4小时,4小时后重新灭菌。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后的物品存放不能超过4小时。
术中无菌要求?(1)穿戴好无菌手术衣、手套的手术人员的无菌区域及无菌单的无菌范围应保持不被污染。
( 2)开无菌包内层包布应用无菌钳打开。
手术医生铺毕第1层无菌巾后,必须重新消毒双手1次。
(3)器械应从手术人员的胸前传递,不可从术者身后或头部传递,必要时可从手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的边缘,手术者不可随意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
(4)手术人员的手不要接触切口周围皮肤。
切皮后,应更换手术刀片和纱布。
处理空腔脏器残端时,应用盐水纱垫或纱布保护周围组织,以污染的刀片、剪刀、敷料等必须另放于弯盆中,不能放回无菌区。
缝皮前,应冲洗切口,洗净手套上的血迹,去除手术薄膜,用75%的乙醇纱球消毒周围组织后,再行缝合。
(5)术中因故暂停如进行X线摄片时,应用无菌单将切口机手术区遮盖,防止污染。
(6)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不能放回无菌容器内,必须重新灭菌后再使用。
无菌包打开后未被污染,无菌操作包好,超过24h 不可再用。
一次性无菌物品应由巡回护士打开外包装后,器械护士用镊子夹取,不宜直接在无菌桌面上撕开。
(7)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而包布的外面、边缘视为有菌。
临时打开无菌包拿取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夹持或将包布4角翻转并用手捏住4角由器械护士接取无菌物品。
(8)保持无菌巾干燥,取用无菌溶液时防止液体外溅,无菌巾一旦浸湿,应立即更换或加层。
软包装的无菌溶液打开后,应一次用完不保留。
若为瓶装溶液必须保留时,应注明开启的时间,并及时盖好瓶盖避免污染,24h内有效,无菌包坠落地面,不可使用。
手套破口,及时更换。
未经消毒的手不要跨越无菌区。
(9)手术人员更换位置时,如两人临近,先由一人双手放于胸前,与交换者采用背靠背形式交换,如非临近,则由双方先面向手术台退出,然后交换。
(10)术中关闭门窗,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
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减少人员走动,参观者距离手术区域30cm以上。
(11)口罩潮湿后及时更换,手术人员咳嗽、打喷嚏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
及时擦拭手术者的汗液,避免滴落在手术台上。
1、外科手消毒目的:(1)去除手和手臂皮肤上的暂居菌和部分常驻菌。
(2)预防交叉感染。
2、外科手消毒注意事项:(1)洗手时应控制水流,以防水溅湿洗手衣。
(2)用流动水冲净注意:手为最高点,水从肘部流下避免倒流。
(3)刷洗范围、时间、顺序要正确无误。
(4)消毒后的手、前臂、肘部不可触及其他部位,如误触其他部位应视为污染,必须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5)若连台手术时需按以上方法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设施: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4、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配备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应每天清洁与消毒。
(4)手消毒剂采用一次性包装、非手触式手消毒剂的出液器。
(5)配备干手巾一人一用一灭菌,配备计时装置。
一、目的:1.穿无菌手术衣:防止身体直接接触污染伤口及无菌区,减少由身体脱落的尘埃及细菌污染手术野,穿无菌手术衣形成无菌区实施手术,避免手术部位感染。
2.戴无菌手套:避免手消毒后在皮肤皱纹内和皮肤深层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处藏有的不能完全消失的细菌在手术中随汗液、皮脂腺排放到皮肤表面,污染手术野。
二、注意事项:1.穿好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应保持在胸前,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双手不可交叉放于腋下。
2.有破损的无菌手术衣应更换。
3.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4.参加手术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手套表面的滑石粉并检查手套有无破损。
5.协助他人戴手套时,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避免触及术者皮肤。
6.如发现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39、(1)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指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56、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原理及注意事项?根据一次性或多次抽真空的不同,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两种,手术室现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1)灭菌原理:采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
(2)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种耐高温、耐高压的医疗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蒸汽压力达205.8kpa,温度达132-134℃,灭菌时间仅为4-10min;器械包捆扎不宜过紧,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重量:敷料包不超过5kg,器械包不超过7kg;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第一锅较好,空载进行;试验结果只说明预真空锅排除冷空气的效果,而不能表达灭菌效果);装填量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和小于柜室容积的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57、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原理及注意事项?杀菌能力强、作用温度低、清洁而无毒性残留。
灭菌整个过程温度45-65℃,灭菌时间28-75min。
(1)灭菌原理:用过氧化氢蒸气经离子化后,在激发源高频场的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灭菌。
(2)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种不耐高温的精密贵重医疗仪器和其他不耐热材料,灭菌容积小,要求物品清洁干燥,能吸收水分和气体的物品及小于1-3mm的管道不能用等离子体灭菌,必须用专用包装材料。
甲醛熏蒸:适用于各种不耐热的宜防潮器材的灭菌。
现基本已淘汰。